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耿村明代耿姓民居
  耿村明代耿姓民居位于广德县四合乡耿村。耿村以姓氏而名,位于境内马鞍山西北,是个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耿村明代耿姓民居位于广德县四合乡耿村。耿村以姓氏而名,位于境内马鞍山西北,是个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庄。一世祖耿南保原为北宋陕西某地节度使,靖康之难后,举家护驾高宗南迁,择地居于此。也因其忠君护驾有功,宋明两朝,后世多人受朝廷封赠,入仕做官,颇具势力,子孙繁衍,成为当地豪门巨族。明清时号为“万丁之村”,而无一杂姓。在绿树掩映,竹影摇曵之中,一座座古朴典雅的楼房纵横交错,鳞次栉比;深巷高院红杏出头,兰桂飘香,一切都显得和谐自然。历经岁月沧桑,世事变迁,戈刘宅是村中保存较为集中且完整的2座。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外,东2米至人行道外沿,南8米至居民小区及小竹林内,西5米至竹林内,北从刘宅向……[详细]
梓坞祠堂
  坞祠堂明休宁县板桥乡该祠堂为“梓里思昭公之家庙”。该祠堂是休宁保存较为完整的祠堂,是研究明代徽州雕刻及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梓坞祠堂时代为明,位于休宁县板桥乡。该祠堂为“梓里思昭公之家庙”。三进三开间,通进深30米,通面阔15米,总面积450平方米,前后三进依次为“敬德堂”、“享堂”、“寝楼”。该房用料颇大。轩顶、象鼻梁、平盘斗等处都有精致的花雕,梁回为拾梁式,梁柱间采用雀替承托,梁枋由青石方柱承托,门楼砖雕十分精致。梓坞宋氏祠堂,建筑于明代,距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从外面看,祠堂墙面青砖砌筑,白灰粉刷,屋顶黑瓦铺盖,飞檐翘角。走进祠堂大门,但见石板平铺、厅堂宽敞、天井明亮;只见柱子耸立、巨梁横陈、构件精美。梓坞村党支部书记宋发根告诉我们,做祠堂的方形石柱都是先人们用传统的滚木运输至此。梓……[详细]
雷阳书院
  雷阳书院坐落县城东门,化龙桥附近,为一座清代风格的古建筑群。始名“来仙书院”,清康熙十九年(1680)知县陈柿祚筹资兴建,后任知县狄宽加以修茸,改名为“雷阳书院”。咸丰八年(1858)因兵荒水患倒塌。光绪八年(1882)由知县林调阳主持在县城东隅(今望江中学校址)重建,面积约4000平方米,大门框为石质立柱,两旁有石鼓,门上有林调阳题写的“雷阳书院”四个颜体大字的匾额。大门内,左右两侧为廊庑(教员宿舍),东西两侧为教室,中间为大讲堂,组成四合院,讲堂中悬挂一块“多士欢颜”大匾。两边大柱上有知县林调阳撰书楹联:“名教中乐地无涯,对山色湖光,足以荡涤胸襟,放开眼界;善学者会心不远,看鸢飞鱼跃,便是精微道理,活泼文章。”讲堂左右为长形廊庑,后进为一座两层楼房,楼后有一高墩,名曰“凤凰墩”。地址:安……[详细]
164、天心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心堂
  天心堂位于歙县瞻淇村。建成于明万历年间,是一幢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住宅。天心堂以布局典雅、雕刻精美著称,现为歙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心堂大门没有花砖门罩,粗扩大方。进大门为门厅,月梁两端置丁头拱,左右为厢房。天井左右为廊,右廊置楼梯。中厅宽敞,两侧厢房较狭。后厅靠边墙留小天井,两侧为廊屋。楼上天井栏杆上置飞来椅,靠背作弧形,高约:米。栏板外侧满布花饰,用靠背柱隔成五间,每间四层。第一层下雕壶门\第二、三层每小格内雕各式花卉图案,第四层雕净瓶荷叶,排列有序。天井栏杆的其它三面,仅在平板上用木条作出方格,上部装扶手。临天井的房窗,方格窗扉,外装花窗栏。天心堂的堂匾为明末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所题。该天心堂以其布局典型和雕刻精美著称,平面为五间官厅、一屋二井式,这在明代是官宦人家建房特点,室内梭柱、斗拱、……[详细]
俞村章氏宗祠
  章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贵池区原解放乡俞村村。章氏宗祠,又名仲德公祠。章姓,是古代贵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一。据《章氏宗谱》记载:章氏,炎帝和神农氏的后裔,起源于山西列山。章氏出身官宦世家,历代名士辈出。他们中有秦国的大将军章邯,汉朝的巴东将军章直、御史大夫章赣,晋代的秦王章樵、兵部尚书章平、中散大夫章展,南朝齐广平太守章道盖、陈国的司空章昭达,唐代建州刺史章及等等。章氏宗祠是以木雕、石刻艺术装饰而成。额枋、平盘斗、撑拱、雀替、梁驼、护脊木、格扇槛窗、柱础石无一不精雕细镂。在内容题材上,门厅和藻井四周的卷棚月梁均镂刻“龙”状,既有“二龙戏珠”,又有“五子登科”、“连中三元”吉语。驼梁额枋上,刻有一幅幅历史画面,文武百官,兵卒僮鬟、山水拱桥、楼台亭阁等,层次分明、气韵生动。其刀法或浮雕,或剔透……[详细]
166、有斐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斐堂
  有斐堂位于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老街2-505号。该堂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二层跑马楼前后通转,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硬山屋顶,占地367.35平方米,由徽州歙县籍商人吴基永于1884年建造,是郎溪县内极少数保存完好的清代徽派古建筑。该堂正门临街,设叠涩门楼,门楣上方嵌水磨青砖,入门为一狭长庭院,以条石纵向铺路,形成甬道至前进堂屋,前堂南檐墙正中用水磨青砌净缝砌筑大门,门楣上嵌四块精美的戏曲砖雕装饰,前堂明间两侧为厢房,一用作书房,一用作厨房。明堂后为“四水投塘”的天井,天井东西两旁是厢房,厢房及后堂是房主主要活动场所,隔扇、窗栏、撑拱、雀替处浮雕精美的如意、四季花卉等图案。“有斐堂”不仅是弥足珍贵的清代建筑实物,为研究清代建筑法式、衍变及晚清社会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记录了地方乃至苏皖交界地……[详细]
谷阳城遗址
  谷阳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固镇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岸,京沪铁路西200米,属连城镇前台村。距今两千多年,主体为四方土城,每边城墙长约1000米,城有四门,且都居各边正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谷阳城建于西汉初,唐显庆元年省谷阳入蕲县,其间多次更名,北魏太和年间,改谷阳城为谷阳镇,俗称谷镇,后逐步演变为今名固镇。遗址距今两千多年,主体为四方土城,每边城墙约为1000米,面积100万平方米。城有四门,且都居各边正中。谷阳城遗址比周围高出约3米,城墙残高平均3.5米,上宽20米,基宽30米。城内文化层厚度达3.5米。遗址地表遍布汉代碎砖瓦、碎陶片等,还出土过陶拍、陶豆、石础等器物。遗址内现大部分为耕地,北部有一所谷阳小学和一些居民房。1980年被固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详细]
道德中宫
  道德中宫在今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于唐,重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历代祭祀老子的宫观,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宫”。内有老子道德经石刻,并陈列有关老子的文献资料。宫前有问礼巷,传说是当年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地。宋时,涡河之滨有三个老子庙:河南省鹿邑县的上清官、亳州城内的道德中宫、涡阳城北的下清宫。老子名聃,一说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创始者,曾任周守藏室之吏。相传,唐太宗、唐唐宗、宋真宗均曾巡莅亳州,拜谒老子庙。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号,宋真宗则加封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号。欧阳修知亳州时有诗:颖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诒仙乡。现有山门3间,上题道德中宫四字,中殿礼人祖,后殿奉老子,有高3.1米的老子像。东院有殿3间,敬鲁班,门题紫气东来,西院有殿3间,敬财神,门题青牛西渡。……[详细]
吾爱吾庐民宅
  吾爱吾庐是关麓八大家中老大汪令銮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150余年历史。书斋式建筑,门口题额为清末书法家赵之谦所题,典出陶渊明《读山海经》“仲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由门口进入,有一正方形庭院,约四十平方米左右,中有石板甬道直通正厅,四周建有回廊,靠三面墙壁的14根主柱为空嵌暗柱,放眼望去,似悬空而立,这种颇似西北民居的建筑样式,在徽派古民居中却是不多见。回廊通往正厅两侧的仪门,右边柳叶形,左边画帘形,行于其中,如同画中人一般,庭院中设有石桌石几,植有花草,极富情趣。正屋名萱荫庭,二层三间,廊前装有10扇莲花门,以供采光和档风。正厅两面三侧厢房,窗户面朝庭院,一反古民居惯例,又宽又大,四面隔扇皆雕以花纹,使房内十分明亮。厅堂中最值得欣赏的还是藻进彩绘,其图案多为鲤鱼,成群……[详细]
濮家墩遗址
  濮家墩遗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大王乡林楼村濮家庄。为一台形地。南北长65米,东西55米,高8.3米。文化层厚5.1米,海拔25.4米。为新石器时期遗址。1985年5至10月间,安徽省地市文化部门三次勘查,确定为濮家墩遗址为新石器时期遗址。1985年12月,被公布为滁州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濮家墩墩东有条已成为耕地的大川,长约15公里。墩面向南微倾,与地面约成30°度夹角。墩身西北部有90°断面,可见五至七层不等的文化积压层。采获石器5件,其中狩猎工具长方形、梯形的石石奔、不规则圆形、有棱刃较利的砍砸石,通体圆滑,中有圆孔,轮径3.3厘米的陶纺轮,体光滑,一端尖长10.6厘米动物角制成的骨锥,以及鹿角(其中尚有一件轻度角化石)、兽牙、贝壳等。还有陶片70余件,均为残片(其中有鼎足、鬲足、鬲档、……[详细]
陆建章宅
  陆建章宅位于蒙城县。陆建章(1862-1918),字朗斋,乳名八庚,蒙城东南六十华里陆瓦房庄人。曾任清二品道员,曹州总兵,袁世凯政府的陕西督军等职,后被段祺瑞指使徐树铮诱杀于天津,归葬蒙城故里。陆将军府和墓地是陆建章在陕西督军任内兴建和选定的。府第在庄内,墓地在庄东头,两者直线距离约100米,中间有一条南北大沟。府第南北长60米,东西宽27.3米。现仅存前大门、两边耳房与后厅两部分,门楼超过耳房三尺多高。房屋均为砖木结构,木刻花纹,门槛高约一尺。门槛两旁有两块长方形的下马石,石的前面及内侧雕有花鸟鱼虫,雕工精湛,栩栩如生。后厅房较为高大,并排七间,出厦,木柱,础石为石碇,正厅房屋为小瓦覆顶。在故居里尚能感受到陆将军当年的风范,似乎落叶归根是中国人千年不变的道理。作为蒙城人的将军,虽不说荣归故……[详细]
袁氏宗祠及袁大化故居
  袁氏宗祠及袁大化故居位于亳州市涡阳县青疃镇大袁庄,年代为清。属清代后期建筑,均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建筑均为砖石砌墙,小瓦覆顶,设计错落有致。其中故居现有房屋40余间,祠堂现有房屋10余间。房屋主人袁大化是清末爱国将领,曾任漠河金矿总办、清河道、山东按察使和新疆巡抚等职。2012年,袁氏宗祠及袁大化故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袁氏宗祠。保护范围:祠堂四周围墙外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10米至祠堂东侧的南北沟东岸,南200米至原祠堂以南的鱼塘,西10米至大路西侧的南北路西侧,北150米到殷庙至刘村的东西大路。(2)袁大化故居。保护范围:故居四周围墙外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8米至故居以东的南北路,南23米至东西大路,西28米至村中南北大路,……[详细]
汪珊墓石刻
  汪珊墓石刻位于青阳县五溪乡,时代为明。汪珊,字德声,贵池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历官御史、河南副史、贵州巡抚,终官户部侍郎。墓由坟冢、拜台、神道三部分组成,神道长70多米,其两侧排列石龟、文武臣、卧羊、立马坐狮、石狮各1对。青阳县五溪望华禅寺右侧有一谕葬陵墓。虽然牌坊和神道两旁原有的石人、羊、马、狮、虎及墓穴等,在文革时作为四旧遭到破坏,但从其规模来看,仍足以显示墓主生前显赫的身份。400余年来,它一直在寺庙的晨钟暮鼓声中,仰望着灵山九华芙蓉日出、仙云缥缈;静听着秀水九华河迎面流淌、哗哗作响。在这灵山秀水之中长眠的就是明代户部侍郎汪珊!该墓依山面水景色秀美,其石象生形体高大,雕刻工艺精湛。保护范围:东至石牌坊基脚外10米,西至墓冢后沿外5米,南、北各距石像生基座后沿外15米。建设控……[详细]
174、尚宾坊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尚宾坊
  尚宾坊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明。建于1476年。双柱单间三楼,白麻石质。南面额坊镌京闱乡贡进士江衷之门10字,月梁镂鲤鱼纹饰图案,上枋镂双凤朝阳图,栏板镌尚宾二字,北面月梁镂牡丹纹饰图案,额枋镌风云庆会四字,上枋镂双鹤翔云图形。八角柱护斗板八出,栏板上下四出云朵。其转角处用斜拱和枫拱,保存了中国金元时斜拱形制。现为歙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原县学宫、今歙县中学大门右侧,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花岗岩石料,双柱单间三楼,开间约3米,高约5米,南面额枋上镌“京闱乡贡进士江衷之门”十字,上枋镂双凤朝阳图,月梁镂鲤鱼纹饰图案;栏板镌“尚宾”二字;北面月梁镌牡丹纹饰图案;额坊镌“风云庆会”四字,上枋镂双鹤翔云图。在建筑结构上,两侧护斗板八出,中间置斜拱和枫拱,为宋、元斗拱制作的典型样式。2012……[详细]
休宁登封桥
  登封桥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年代为明。登封桥坐落在休宁县,为登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的必经之地。桥亦因此成为吉祥之地,俗谚称登封桥上望一眼,--远瞩福不浅;登封桥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桥被洪水冲毁,片石不留,黟县西递村人胡学梓独资重建。民国年间,由县民捐输大米三万斤整修。该桥八墩九孔,桥墩船形,拱孔间距14米,桥长147米,宽8米,高9.5米,两端引桥各长16米,全以青石砌成。桥面平铺条石,两边立有0.9米高的石栏杆,拱圈为半圆形固端拱。桥上昔有亭、庙,今已毁。桥南端有二柱冲天式石牌坊,上 书---登封桥三个大字。桥北端竖有清代徽州府正堂峻示禁碑一块,全文为:严禁推车晒打,毋许煨曝秽污,栏石不许磨刀,桥脚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2012年,登封……[详细]
杜氏宗祠
  杜氏宗祠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茅坦乡茅坦村。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杜氏宗祠是杜姓迁居贵池的祖祠。杜姓,位于古代贵池杜、李、姜、章四大姓之首。据《杜氏宗谱》记载:杜氏祖先本姓祁,为尧的后裔,虞时为陶唐氏,夏为御龙氏,商为豕韦氏,周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改封唐,其子孙于杜城(陕西京兆)杜县。杜氏到了汉代,杜固为西汉御史大夫,便成为杜氏的远祖。汉、魏、晋、唐数百年间,杜氏祖先世代为宦。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年)任池州刺史。传到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杜绍先由太平迁居贵池茅坦。杜绍先为贵池茅坦杜氏鼻祖,明清两代,杜氏子孙科第不绝、世代有宦,既有状元及第,又有武举赐官,既有翰林学士、尚书、又有御史大夫等等。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详细]
新阳城遗址
  新阳城遗址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城区西北17公里处,俗名尹城子,占地136亩,遗址略高于周围平地1.5米。1998年新阳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城存在于春秋至三国时期,历时达1000年之久,因地处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屡遭战争洗劫,自成一部兴衰史。其城春秋为蔡国属地,时称莘邑,《左转·庄公十年》:“荆败蔡师于莘”,即此。秦置为新阳县,隶陈郡。新阳得名于新水《水经·颍水注》:“新沟自颍北东出,县在水北,故应劭曰县在新水之阳。”“新”、“莘”音同,新水原名当作莘水,秦既以莘改置新阳县,莘水遂改作新水。今新阳城遗址东、南两面各临一小水,相会于其城西南,古今形势相符。秦末陈胜领导农民起义,被叛徒贾庄杀害。当此危难之际,陈胜故涓人清洁工吕臣组成“苍头军”,奋然起兵新阳,先后二……[详细]
余蟹形老屋
  余蟹形老屋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余井镇建军村胜利组。该屋始建于清代早期,座西朝东,因宅基仿佛蟹形而故名。该屋始建于清代早期,座西朝东,因宅基仿佛蟹形而故名。余蟹形老屋门厅与中厅向左偏移,中厅至后厅呈一条中轴线。中厅、后厅两侧分别有洞门与两厢连接,门厅与中厅以封火墙相连。前厅至后厅之间均设过厅天井。靠天井砖砌精美的塞口墙(正面称照壁),照壁墙体勒脚,水作墙面,镶边凸出。中厅宽大,面阔三间,进深八椽,前廊带船篷轩,后檐廊采用勾连塔增加进深。厅内五架梁抬梁与穿斗两式合用,彻上明造。桁间牌科雕饰云纹,纵观余蟹形老屋的柱梁作、砖细作制度,有着明显的皖南建筑特征。余蟹形老屋扁厅木构架采用江南最常见的顺栿串、顺身串技法。这些串和阑额、由额、襻间、柱子等组成一个抵抗水平推力(风力、地震力等)的支撑体系,使木……[详细]
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
  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位于安庆市三祖寺街20号。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亦称炮马营起义会议旧址,位于三祖寺街20号。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共2进,占地120平方米,由前厅、后厅、厢房、天井组成。原大门已拆改,西侧原有屋与旧址相连,也已拆改。建于晚清,为怀宁白麟畈杨氏世族公产,专供家族孺童来安庆参加县府试住宿,时称“杨氏试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清安庆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趁南洋各镇新军在安徽太湖县举行会操、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之机,于此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当晚举行起义,公推炮营队官熊成基为安庆革命军总司令。是晚九时,驻在玉虹门和东门外的马营、炮营同时攻城,由于城内步营未及时接应,加之安徽巡抚朱家宝的残酷镇压,起义失败。现存砖瓦结构的四合平房8间,门额叶氏试馆四字仍隐约……[详细]
张虚谷宅
  张虚谷宅位于安徽亳州市谯城区花戏楼办事处老子殿街23号该宅坐北朝南,为三进四合院,建于清朝末年。原有房屋三十四间,现存大门、耳房、南屋、东屋、堂屋、过厅、厢房等房屋二十余间。如意大门,砖墙影壁,前院中间有垂花门楼,将前院分为东西两院,置客房、客厅。中院有堂屋、东西厢房各3间,分别为主人和眷属居住房。后院为厨房、仓库和仆人居室。房屋为砖木结构,硬山两坡顶,叠梁式建筑,合瓦屋面,为北方传统四合院建筑,布局合理,做工考究,是亳州地区现存较为完好的有代表性晚清民宅建筑。张虚谷为晚清进士,后经商致富,是亳州地区有名的儒商。他从开封邀请建筑专家高质量建造住宅,其对研究皖北及周边地方历史及建筑文化,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09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原张虚谷宅围墙外,东、南、西、北各1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