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宫巷刘家大院(刘齐衔故居)
  宫巷刘家大院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宫巷,年代为清。一座二进为二层木屋的建筑格局较为罕见。三座花厅采用明三暗五格局,一进内厅堂上的补间铺作为卷书联接夔龙状一斗三升的雕刻颇为特别。二进的竖状藏书楼亦为少见,具有一定的保存和研究价值。建筑群共三座,每座三进。主座朝东开正门,石门框上施单坡顶门罩。门内天井三面环廊。首进正厅面阔三间,中为厅、两侧为房,插屏门隔为前后厅。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鞍式山墙。进与进间覆龟亭联接。二进三开间,进深七柱,二层木构楼房,正面走廊顶部施卷棚,做工精细。三进厅堂面阔三间,东侧有矮楼,西侧有门通花厅,花厅内有假山、鱼池和三椽小屋,池内有泉。二座部分被邮电公寓占用。三座为花厅,首进东侧石门框通主座,三面环廊,共二进,一进面阔五间,进深七柱,二进西侧竖排三椽二楼木……[详细]
严复书院
  在福州的书院当中,严复书院是比较特别的一家。由于和严复翰墨馆、生平馆融为一体,这间书院也因此带有了专业博物馆的性质。书院门口有一副对联“国士法书存大雅,闽王旧苑动新声”,说的是严复书院的身世与现在——书院所在位置,曾是古时闽王妃子的寝宫;如今它成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流的载体,集中展示严复译著的原印版本、严复的书法真迹、后世出版的严复相关著述,成为了解严复生平、传播严复思想的一处公共文化平台。严复书院的“年轻”属性一是因为它创立开放于2014年,二是在这里诞生了“严校长的故事”等多个文创品牌,以明信片等时尚方式推广传统文化。严复书院还是一间积极“走出去”的书院,他们的文化输出指向社区和学校。去年12月,书院的团队走进台湾10所高校,演讲严复生平。他们开发的许多课程,让学生们在各种活动中了解……[详细]
辛亥革命前敌指挥部旧址(大士殿)
  辛亥革命前敌指挥部旧址位于鼓楼区于山上,为建于清代的宗教建筑群,全殿共三进,占地3000余平方米。1911年11月,福州革命党人起义,设“前敌指挥部”于此。后曾辟为福建省阶级斗争展览馆、福州市博物馆。1992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大士殿又名观音阁,原为宋嘉福院遗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秋改为万寿亭,乾隆二年(1737)更为今名。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起响应。大士殿后山九日台可俯瞰福州城,是当年扼控清军聚居地“旗下街”的制高点。同年11月9日,起义军占领于山,设前敌指挥部于大士殿,总指挥部则设在花巷(现基督教花巷堂内,2013年7月被教会私自拆毁)向清福州将军府开炮轰击,控制战局。1965年,“福建省阶级斗争展览馆”设此。1986年、1990年两次大……[详细]
光禄坊刘氏民居
  光禄坊刘氏民居位于鼓楼区光禄坊28、30、32号。建于清代。自东而西并列四座毗邻,其范围东至道南祠,西至早题巷,南临光禄坊街,北至大光里,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为福州市区最大的单姓住宅。东侧两座原是清初著名画家许友故居——米友堂;西侧两座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士、内阁中书林佶故居,后数易其主。清道光年间为“一胎同榜两进士”刘齐衢、刘齐衔兄弟改建。四座大院一字排开,皆坐北朝南,四面风火墙,硬山屋顶。临街六扇门,入石框门,三面环廊,廊下有庭院,上庭院为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厅堂,明间为厅,次间、梢间为房,从后厅堂、后天井而至二进、三进。四座大院隔墙相邻,小门相通。共有12间大厅、48间厢房、6座花厅(客厅)、3口鱼池、3座假山、6处亭台楼阁。此外,还有藏书阁、观音阁、佛堂等。大院建筑材……[详细]
文峰古建筑群
  文峰古建筑群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文峰村,年代为清至民国。简介:由陈惧斋祠、黄礼鉁故居、环水宫、闽东红军石堂集训指挥部旧址组成。陈惧斋祠于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现存清代建筑风格,祠主祀理学名家陈普,占地面积292.6平方米,单进合院式,门额书“陈惧斋先生祠”,厅堂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黄礼鉁故居建于清道光至咸丰年间(1821-1861),为一代戍台名将黄礼鉁居住地,故居由门亭、天井、正座、前后廊庑及偏座组成,占地面积335.2平方米,正座面阔3间,前廊带卷栅轩顶,穿斗式木构架。环水宫为古石堂三十六村共同奉祀奶娘陈靖姑的场所,创自宋元,于清乾隆九年(1744)重建并起戏台,由门厅、戏台,大殿组成,占地面积约380.5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正中顶部做八角藻井,悬山顶。闽东红军石……[详细]
华安东溪窑遗址
  东溪窑遗址位于华安县高安镇三洋村的东溪头和南靖县龙山镇西山村东溪东岸的封门坑,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预备名单。其中,华安东溪窑遗址属明中期至清晚期大型民间瓷窑窑址,1986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在册,2009年8月6日进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进行复查。窑址规模约10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高安至南靖的道路两旁的扫帚石山、白叶坂山、马饭坑山、东溪圩仔(牛嶚)山、东溪庵仔、掉拱山、崩片湖山、虾形山、后坑寮山、墓坪洋等处。发现有窑口近20处,并有大量堆积层,不少器物和残件被考古界视为具有漳窑典型特征,被国外瓷器家定为中国名瓷。三次普查发掘了大量的青花瓷、米黄釉、绿釉、酱釉、五彩釉等残片。此处窑址对研究明清代瓷器制作工艺水平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古时当地瓷器大量由月港、厦门港运至……[详细]
螺洲陈氏五楼及宗祠
  螺洲陈氏五楼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后门埕(螺洲镇政府边),是陈宝琛(清代大儒,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太傅,是福州新式教育奠基者之一)贬官后回乡兴建的住所。五楼始建于清光绪间,民国初竣工,历时25年,包括沧趣楼、赐书楼、还读楼、北望楼、晞楼等建筑,规模宏大,有鱼池假山、庭院花园等,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建筑群中大部分建筑南偏西20度;其中赐书楼,前后两进,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二层楼房,均面阔七间,进深三柱带前后廊,内珍藏御赐陈若霖的书籍;其后为还读楼,二层楼房,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柱,楼下架空,楼上为陈宝琛藏书之所;东侧为晞楼,单檐歇山顶二层楼房,穿斗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三面游廊。其南建露台为陈宝琛纳凉赏月之所。晞楼之北为北望楼,建于民国初,以示……[详细]
阳岐尚书祖庙
  阳岐尚书祖庙位于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凤鸣山南麓,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原为凤鸣寺,民国9年(1920)由严复倡资重建,改为纪念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的“尚书祖庙”。建筑群占地3805平方米,由尚书祖庙大殿、毓麟宫、忠肃祠三座建筑组成。毓麟宫曾全部倒塌,忠肃祠曾为工厂,现均已恢复重修。祖庙封火山墙,门额有严复题字,内有陈宝琛、郑孝胥、李厚基、叶大庆、王仁堪等书写的石楹联,庙祀南宋爱国志士陈文龙。由戏台、藻井、祭厅、中天井、大殿组成,第二进、三进主建筑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石柱木梁架,构架为抬梁穿斗式。东侧为敏麟宫,由、天井、酒楼、三宝殿、毓麟宫、观音殿组成。第二进、三进主建筑均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石柱木梁架,构架为抬梁穿斗式。西侧为忠肃祠,由屏风门、回廊、天井、前厅、行乐宫组成。回廊上建有钟鼓……[详细]
长田革命旧址歪嘴寨
  长田革命旧址歪嘴寨位于诏安县金星乡湖内村长田自然村,年代为1929-1949年。简介:歪嘴寨是长田沈氏聚族而居的楼寨,也是明代中直义士沈胄和清末民国时期爱国将领沈瑞舟将军的故居。楼寨建于明代,因其建造时宅基受局限,楼大门偏移中心轴线,故名“歪嘴寨”。建筑面积1038平方米,现保持始建时期的平面格局和空间结构,楼高二层,后山墙与两侧山墙交接处抹圆,外墙用三合土高筑,二层遍布-眼射击孔,具有典型的防卫功能。寨门前埕树立光绪三年(1877)武进士、御前花翎侍卫沈瑞舟石旗杆一座。歪嘴寨是乌山游击队指挥部和闽粤赣边区闽南支队的重要活动据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乌山游击队队长林秋光、游击队警卫队队长沈木才、游击队员沈长元、沈扁头、沈阿鹄等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云和诏县委和闽粤独立营领导人卢胜、陈文平,以……[详细]
红军军医处旧址(吉兴堂)
  吉兴堂,又称红四军军医处旧址,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八甲村。据古田廖氏族谱记载:“吉兴堂”为古田廖吉兴、廖永兴兄弟所建。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564平方米。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悬山顶,左右两侧有天井和横屋。1929年12月红四军进驻古田,军医处即设于此处。建筑内布置了不同题材的红色收藏展。2006年6月,吉兴堂被公布为第七批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9月,吉兴堂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1928年4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井冈山成立。红四军在建立军事、政治机构的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后勤机构,设有军需处、留守处、军医处、军械处。鲍刚为首任军医处处长。1930年6月,红一军团成立后,红四军军医处改为军团军医处。1932年6月,军……[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驻扎地暨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光裕堂
  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驻扎地暨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光裕堂位于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建于1926年,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一进带两耳房两护厝建筑,建筑面积375平方米。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2000多名战员进驻三民乡开展革命活动。在此期间,红九军团指挥部设在光裕堂,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参谋长郭天明、政治部主任黄火青等领导人在此居住、办公、指挥战斗。军团长罗炳辉亲自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号召农民群众起来暴-动-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农民协会、赤卫队,扩大苏维埃区域。在红九军团帮助下,成立了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林英火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当时的乡苏维埃政府就设立在光裕堂。现建筑内还留存有红军战士驻扎期间所写的宣传标语“红军是工人农民自己的武装!……[详细]
永安文庙
  永安文庙,始建于明景泰六年(1455),清代以前的四百多年间,始终是祭拜孔子的圣殿,也是全县唯一的官办儒学。民国初期,永安县第一座新式国民教育学校诞生在这里。抗战期间,省政府办公厅、省立永安师范相继在此落户。建国以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文庙一直是永安专署、永安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据永安县志记载,文庙建成后,从明成化八年(1472)至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间,有过7次重修记录。有着550年历史的永安文庙(大成殿),历经沧桑,保留至今,是我市城区唯一见证了永安合个历史发展过程的明代建筑。为满足永安市民的愿望,2004年永安市人民政府决定,对有着550年历史、280多年来未曾重修的永安文庙进行第八次重修。重修建设工程依照旧制,由一殿(大成殿)、一池(泮月池),两门(大成门、戟门)、两庑(东、西……[详细]
153、天湖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湖堂
  天湖堂在崎岭乡南湖村,原名庵寨,群山环抱,景致清幽,寨前有一口大水塘。相传有位仙人游至此地,恰逢中秋,只见湖堂映月,水清如镜,秋风送爽,景色优美,仙人信口曰:“真是天湖仙景也!”由此,当地居民把庵寨称为天湖。天湖堂始建于宁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历代屡次修茸,主体建筑为二进皇宫式庙宇,座西朝东,面积960平方米,分为上厅和下厅,天井宽敞明亮。下厅供奉弥勒佛坐像,左走廓安置崇源、有余、文凯三位主持僧神主牌位,右走廊供有福德正神、伽蓝、文武状元塑像。正厅分为中殿、后殿、左殿、右殿。中殿有4支大圆木柱、2支八角棱形大石柱和2技透空浮雕青龙献爪的大石柱。中殿供有奉观音菩萨像和三宝佛像。左殿奉祀保生大帝。右殿供奉广济祖师、待者公、浸水佛像等神像。有佛有道,佛道相聚一堂是天湖堂一大特色,反映了此间民……[详细]
平湖回龙寺
  平湖回龙寺,据《古田县志·名胜志》(民国版)记载:“回龙寺在十八都下墩里清同治间建。”迄今将近200年历史。该寺占地面积计8亩(约480平方丈),地处平湖镇新舫村西南,离平湖镇新开发区仅1里左右。早年,这里依山傍水,建有正殿一座,巍峨宽敞,寺后三面青山古木参天,林荫蔽日,寺前绿水回萦,潺潺流淌,环境清幽,深邃宁静,曾是僧侣参禅修道,前清秀才生员潜心求学,信士进香礼佛胜地,香火历久不衰,故被收入县志记载篇内。抗日战争时期,闽东北人民游击队,也曾在这里过路驻足。百年来,经过多次重修,不断扩充,该寺先后续建有观音楼、弥勒厅、大厅、僧房、香客宿舍、厨房、卫生间各一,建筑面积共623平方米。寺内佛祖、观音、弥勒、十八罗汉金身璀璨,一切设备较为齐全,可供数百人同时进香、会餐。目前,由释印铨法师住寺主持,……[详细]
惠安刘氏民居
  惠安刘氏民居的地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中山北街,具体来说,在团结巷27号。这是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景点,被誉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惠安刘氏民居,又名刘望海故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刘望海辞官归里后,朝廷赐予他建造的府第。整个故居占地约4000多平方米,以其独特的“四马拖车”布局而著称,寓意着高车驱马,步步高升。走进这座古民居,你会被其古朴而幽雅的气息所吸引。临街的大门上,刘望海亲笔题写的“侍御总宪”四个大字熠熠生辉,两侧的石狮忠诚地守护着大门。进入府内,你会看到一个长长的缓坡,这是十八级台阶,俗称“十八学士朝莲花”,仿佛让人一步一个脚印,穿越时空,回到了400多年前的明朝。整个故居由四座“五间张”三进的大厝组成,每一进的地面高度都有所不同,后一进最高,暗喻着步步高升。这些大厝的……[详细]
156、巩溪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巩溪宫
  巩溪宫巩溪宫位于涵江区新县镇广宫村洛阳山麓,创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由进士黄彻发起兴建,历代均有重修。正殿保留宋代典型梭形瓜楞柱、盆唇覆盆莲花柱础、抱鼓石等主要构件,梁架结构与福州华林寺基本相同。这些石构件,雕工古朴,线条流畅,尤其梭形瓜楞柱直径较大,莲花柱础具有早期工艺特点,四角线刻出柿蒂纹,古意盎然,是不可多见的文物艺术珍品。1997年被列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又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巩溪宫坐西朝东,由前殿、天井、正殿组成,面阔5间,南北宽18米,进深3间,东西长26.5米,建筑面积477平方米。宫庙建筑为抬梁式,单檐歇山顶。门前有双阙,殿前砖埕宽18米,深9米,占地面积162平方米,铺黛色薄方砖,砖边长20厘米,砖面刻有骏马、仙鹤、扇子等图案,为古建筑之罕见。不……[详细]
中共云和诏县委旧址
  中共云和诏县委旧址位于诏安县建设乡月港村,年代为1935-1937年。简介:原为月港陈氏族人大宗祠堂或支系祖祠,陆续建于清中后期至民国时期,由达三祠堂、陈氏祖祠、陈氏少宗、成德祠堂和裕德祠堂共五座建筑组成。1935年至1937年7月期间,中共云和诏县委机关设于此,同时是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和闽粤边独立营的重要活动基地。1937年7月14日,中共闽粤边特委代书记张敏在达三祠堂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传达国共合作“6·26”的政治协定和特委关于召开“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会议精神。16日国民党诏安保安大队突袭月港村。与会县委委员罗贵炎当场牺牲,闽粤边特委代书记张敏、云和诏县委书记李才炎等14人被捕,押送途中吴老狮等3人牺牲,其余人员押往县城监狱关禁。20日张敏等12人被杀害于诏安城郊良峰山麓虎咬巷。这是……[详细]
城村古汉城遗址
  介 绍: 位于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西南1公里,为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被列为武夷山世界遗产地的古汉城遗址保护区,1996年12月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汉城遗址发现于1958年,是福建省已发现的古城址中保存较好的一座汉代古城址,也是我国江南地区比较完整的一座; 城村汉城由三组东西走向的山岗和高胡坪组成。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面积约48万平方米。地面保存着较好的夯土城墙,实测周长2896米,墙外除天然深谷和洼地外,一般都有墙壕遗迹。城门两座,位于城址南部,东西遥望,直道相通。城内探明大型建筑群基4处、冶铁作坊遗址5处、居住区15处,以及烽火台、排水系统、古道路等多处;侧厢、庭院、天井、排水沟等,保存相当完整,出土大量的陶器、铁器、铜器等。其器形有罐、盆、钵、瓿、……[详细]
大湖战役遗迹
  大湖战役遗迹的所在地为福建省闽侯县,类型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批号为35010059,具体地址位于闽侯县大湖乡大湖村。1941年5月21日,盘踞福州的日军派出一个加强联队,分兵两路进犯闽侯县大湖乡,计划在大湖会合后进入古田,继而攻取闽北重镇南平,并与浙江、江西的日军取得联络。国民党第二十五集团军第一纵队司令李良荣,率部在秦洋与日寇激战数小时后主动撤退,在大湖通往古田沿线设伏。经过三昼夜阻击战,伤亡敌人600余(其中佐级以上军官7人),缴获战利品1300余件。日本侵略军从此不敢进犯福建内地。1945年,在大湖乡浮岛上建立“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墓”,埋葬200多名阵亡将士遗骨。为纪念在争夺寨上关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装备团副团长郭志雄,将寨上关命名为“志雄关”。墓为塔式,占地300平方米,边长6米……[详细]
160、严复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严复墓
  严复墓位于福州市郊盖山镇阳岐村鳌头山。清宣统二年(1910年),严复生前亲自择地营造,内葬有严复妻王氏。东北向,风字形,土石结构,五层墓埕,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环以围墙。墓前石墙护卫墙中洞开二门,门上覆以石构歇山顶,沿门可拾阶而上至封顶。第三层墓埕中立一石横屏,屏上阴刻“惟适之安”4字楷书。封土形如覆釜,封土前竖一青石墓碑,碑面楷书:“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墓柱为瓜顶龙柱,飞龙盘柱。墓柱两侧立卷形石围屏,雕有梅、雀、松、鹤等图案,雕工精致。围屏西侧竖有土地、财神两尊造像,形态逼真。墓茔庄严雄伟,为福州近代大型墓葬。严复(1853~1921年),字幾道,号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早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光绪三年(1877年)留学英国,历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资政院议员。辛亥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