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林畲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
  林畲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位于诏安县官陂镇林畲村豆畲自然村,年代为1937-1946年。简介:原为豆畲张氏祖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2012年重修,为一进带两厢的悬山顶式建筑,建筑面积289平方米,占地面积760平方米。1929年东江红军48团在大革命失败后从广东转移至豆畲村避敌。1930年起中共饶和浦诏县委领导和机关干部多次到豆畲休整并经常在张氏祖祠召开会议,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乌山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隐蔽指挥所。1935年10月饶和浦诏县委改组为云和诏县委。1937年7月的月港事变后,原云和诏县委领导全部牺牲,同年8月中共闽粤边特委书记何浚派卢叨到豆畲村重建闽粤边特委和云和诏县工委。1941年云和诏县委机关设在张氏祖祠内,1944年在此成立闽南政保队。2018年,林畲中……[详细]
漳平泰安堡
  泰安堡泰安堡,座落在漳平市灵地乡易坪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建成,工程历时13年。创建者许国榜,易坪村许姓十二世祖。泰安堡坐北朝南,东西宽37.3米,南北长37.3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来,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是一座围廊式土木结构的厅堂院落式城堡建筑。古堡呈前方后抹圆平面,据悉,是福建省仅存的两座前方后圆式的土楼之一。外墙用厚石垒砌基座,厚3.5米,高3米,基座之上夯土墙、墙体四周顶部设有34个瞭望窗和射击孔,远远望去,拔地而起,突兀耸立、青瓦粉墙的泰安里背倚苍翠葱郁的风景林,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轮鹿分明的悬山式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面对旷野岿然屹立,雄伟壮观。大门用花岗岩砌成拱形,高2.3米,厚3.5米,设三重双开木门,拱顶设有泄水孔,……[详细]
八都合龙桥
  八都合龙桥位于闽清县省璜乡省璜村,是一座建筑壮观、融交通休闲于一体的古代亭桥。桥长53米,宽3.2米,两岸砌石作墩,两端各架圆木,鳞次栉比。东端铺石阶8级,西端左右各铺石阶31级,均有扶手栏杆。桥面铺设有色地砖,两旁用46根立柱分里外两行,构成11个亭架,每架有4根立柱,用横枋、额枋贯串而成。亭顶有5个亭翼盖以青瓦,亭脊装饰美观,造型古朴、典雅、大方,颇具艺术观赏价值,为福州地区现有亭桥中最长的一座。两孔跨度有别,东跨为三、四节苗组合,西跨为三、五节苗组合穿插构成;廊屋11间,用柱46根;屋顶五个亭翼呈双坡倒水;桥墩青条石干砌,舟状,尖端逆流。该桥为国内唯一一座两跨不同节苗组合结构的木拱廊桥。合龙桥始建于宋乾道五年(西元116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西元1694年)重建。三、建筑衍变:民国1……[详细]
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
  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史迹位于龙岩市永定区合溪乡溪南村、城郊镇桃坑村,上杭县白砂镇碧沙村、溪口乡大洋坝村、太拔镇院田村,长汀县涂坊镇赖坊村、河田镇上街村、汀州镇南门街,年代为1930-1934年。简介: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通往闽西、赣南中央苏区之间的一条重要秘密通道,途径上海、广东、福建、江西、香港等地。其主要作用包括运输军需物资,护送党政军领导、文艺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往来,在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间传递重要信件、情报。福建境内穿越永定、上杭、长汀等地,旧址主要包括永定区的师俭楼、孟良公祠、伯公凹,上杭县的碧沙丁正昌号商铺、院田乡政府苏维埃政府旧址、大洋坝红色交通站旧址,长汀县的春生公祠、中共长汀县委旧址、福建省邮务管理局旧址等。保护范围:毛泽东旧居师俭楼、周……[详细]
金丰暴动旧址广圣庙
  金丰暴-动-旧址广圣庙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城东村,年代为1928年。简介:始建于明,清以后多次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420平方米,由前厅、后厅及两侧厢房组成。1928年6月中旬,永定区委在陈东岭头湖塘小学召开全县党员代表紧急会议,决定举行大规模武装暴-动-,张鼎丞任总指挥,阮山、卢肇西任副总指挥。6月29日晨,阮山等人在湖雷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永定暴-动-的第一-,但因敌众我寡,暴-动-队伍主动撤离湖雷。当晚,队伍到达陈东广圣庙,与卢肇西等领导的暴-动-队伍汇合后队伍共有300余人,在下坪、大路背、榕蛟、江屋等地镇压了6个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没收了大洋4000余元,在广圣庙前当众烧毁了田契债据,暴-动-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金丰暴-动-旧址是永定党组织贯彻“八七”会议精神,领导人民群众……[详细]
黄石文庙
  黄石文庙位于荔城区黄石镇黄石村中心小学内,唐朝为红泉宫,祀首创南洋水利的唐代福建观察使裴次元。宋代理学家、名儒林光朝于此讲学,称红泉书院,世称“红泉学派”。明代改为水南书院,后因倭乱被毁,清朝康熙年间重建。文庙坐北向南,按照孔庙规制建设,规模宏大。由大门、宿舍、泮水桥、两庑、大成殿组成。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264平方米,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斗拱为平身科用二攒,使用插拱,斗底用假皿板。前檐廊下保存清初的浮雕盘龙石柱一对。殿前铺设石板丹墀,占地68平方米,丹墀前为泮池,池上架设二墩三孔石拱桥,占地108平方米,保存完整。池前原有照壁、正学门,现已毁。庙内尚存两块高1.7米,宽0.3米的下马石,刻有“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的文字石碑一通。以及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由工……[详细]
王台革命旧址群
  王台革命旧址群位于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王台村、上溪口村、溪后村,年代为1933-1935年。简介:包括王台谈判旧址(八角楼)、中央苏区闽赣省委常委开会旧址(珠宝庵)、溪口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和东方军野战医院旧址(黄氏宗祠)四个部分。1933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第三军团(东方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和藤代远政委的率领下解放了王台镇,并将司令部设在王台镇上大庙(今王台粮站),将野战医院设在黄氏宗祠。1933年9月,东方军在王台八角楼同十九路军代表陈公培谈判,停止军事行动,推动第十九路军发动反对蒋介石的“福建事变”,促成了“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1935年3月,闽赣省委书记钟循仁在珠宝庵召开省委常委会,研究向闽南挺进、与当地的党组织取得联系等行动计划。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同时,东方军在王台镇……[详细]
中美合作所华安班旧址
  中美合作所华安班旧址位于华安县华丰镇下坂村,年代为1944-1946年。简介:全称为“中美合作所第六特种技术训练班”,是抗日战争时期中美两国军事情报机构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合作的历史见证。旧址包括训练班教室及美军教官宿舍旧址、训练班膳厅和军械库旧址及青年团干训班旧址3处建筑。训练班教室及美军教官宿舍旧址位于现下坂小学旧校区,为1944年8月训练班成立时所建,由三排单层的砖木结构建筑组成,建筑面积764平方米,占地面积2163平方米。训练班膳厅和军械库旧址原为始建于清代的龙安岩寺庙,现存两进带两厢格局和两排单体民房,建筑面积684平方米,占地面积1438平方米。青年团干训班设在李氏小宗祠堂种德堂内,为两进悬山顶式建筑,建筑面积230平方米。龙安岩寺保存的美军飞行员殉难碑和种德堂内保留完好的二战地……[详细]
清流朱德旧居豫章公庙
  朱德旧居豫章公庙位于清流县里田乡里田村。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途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其中,朱德于1月9日率红4军第1、第3、第4纵队由连城北团进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越鳌峰山后,经嶂下、留坑、江坊、长校等地抵达里田,当夜宿营于里田村。朱德就住在豫章公庙内。这天晚上,朱德还在庙里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制定奇袭妄图凭险阻止红军前进的锅蒙山守敌方案。翌日凌晨,趁天色未明之际,朱德指挥红军将士按既定方案向锅蒙山守敌马鸿兴部发起猛攻,经数小时激战,红军取得战斗胜利,共歼敌600余人,并缴获大量-支弹药。战后,红军马不停蹄地向宁化挺进,并一鼓作气攻占了宁化县城。朱德旧居豫章公庙始建于宋仁宗……[详细]
定海白礁水下沉船遗址
  定海白礁水下沉船遗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上世纪70年代以来,定海村附近村民在尾仔屿、大埕渣、青屿、白礁等岛屿附近海域,曾不断打捞出大批文物。1990年中国水下考古与澳大利亚首次合作在连江定海进行。澳方参加人员先后有保罗·克拉克、吉米·格林、塞丽;中方参加人员有水下考古学习班栗建安、吴春明、林果等人。出土器物40多件。1995年4至6月,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和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考古部联合组成中澳水下考古队,正式进行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调查发掘结果,共发现陶瓷器1000多件,包括大量黑釉盏和青白釉碗、盘,以及黑釉壶等。经鉴定,器物产地为连江浦口窑、闽侯南屿窑等处。尤为重要的是,发现船体构件(龙骨)和海洋软体动物附着在船上的胶结遗物多块。定海白礁水下沉船遗址是一处宋、元……[详细]
陈绍宽故居
  陈绍宽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年代为民国。简介:民国十年(1921)陈父伊犁主持兴建,1960年重修。陈绍宽退出国民党海军后,一直居于此。故居为三进合院式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54平方米。一进为门房立面做拱券门窗,女墙,立面墙体刷海军蓝。二进设前天井、披榭、主厅。三进设天井、披榭、后罩房。主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马鞍山墙。明间厅堂内条石铺地。花格门窗上雕有“周公六行、管子四维”“世守共和、家传孝友”等字。西侧有花园,园中设凉亭、假山、鱼池等。陈绍宽(1889-1969),字厚甫,闽县(今福州)人,江南水师学堂毕业后被选送英国留学,历任海军部长、海军总司令、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策动海军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详细]
宫巷林氏民居(林聪彝故居)
  故居位于宫巷北侧24号,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中国新闻总社、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曾设于此,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故居始建于明代,清顺治二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时,在此设大理寺衙门。道光间,为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所购置。他晚年居此,直至病终。故居气魄恢宏,庭院深深,活动空间宽广,在福州古民居中并不多见,至今原布局基本保留完好。房屋坐北朝南,毗邻三座,占地面积3056平方米。临街设6扇大门,木构架,斗拱、雀替、悬钟等雕刻精致,墙檐下有精美的灰塑雕像;主座四进,第一进南面照墙上堆塑獬豸,为明代大理寺衙门的标志。各进之间隔以高墙,过道设覆龟亭遮雨,每进东边都有小门通东墙外花厅、园林。园林宽广,分布榕树、竹林、花坛、鱼池、拱桥,景色宜人,其中小叶榕尤为珍贵。园西北建后花厅,木……[详细]
奎霞建筑群
  奎霞建筑群位于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年代为清至现代。简介:由奎霞林氏族人于清末、民国、建国初期先后在家乡建造上百座的闽南传统建筑和南洋风格建筑。建筑大多沿东西走向的奎霞古街两侧错落排列,形成了古村落的街巷交通体系。现保存较好的清末建筑有林氏宗祠、林文质故居、代庵大厝、四祧大厝、远胜大厝等5座建筑,均为砖石木构筑,单进两落三开间或单进两落五开间,抬梁式或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现保存较好的民国建筑有应源楼、绍东楼、泉胜楼、蔚萱楼、春晖楼等5座建筑,均为砖石构筑,大多为二层或三层楼房,红砖或水泥或者砖混结合外立面,水泥廊柱,三角形山尖,平顶。建国初期建造较为典型建筑有江星楼、怡安居、柳姑楼等3座建筑,均为砖石构筑,多为二层楼房,平面呈三开间或五开间。为研究清末、民国、建国初期的闽南侨乡民居建……[详细]
名山室石刻
  名山室石刻,位于永泰县大洋镇棋杆村东北4公里高盖山名山室灵龟洞内,周围有峰、岩、石、台、殿、洞、室、潭、池、泉等众多景观,相传为汉代徐登、赵炳学道飞升处。唐文德元年(888年)始建,五代唐天成年间(926~936年)赐额名山室。1926年重建殿堂、楼阁。石窟造像浅浮雕在灵龟洞北侧岩面上,高约2米,宽10余米,分宋、元两期。宋雕残存“华严三圣”像的大象头部及象鼻等。元代雕刻当是凿在“华严三圣”像磨损之后,有“萨埵那太子舍生饲虎”、“太子宣言”、“鹿野苑说法”、“天人赞鹤”、“石佛浮江”等佛教故事系列造像及佛龛、石柱、石香炉、须弥座等。其中尤以一说是元代民间信奉的“白莲菜”莲社七祖造像较为罕见。整体构图较为散乱,雕凿刀法稚拙肤浅,造型简朴瘦小,当出民间工匠之手。沿山石阶、山崖及石柱、石香炉、石铺……[详细]
工农红军西际物资转运站旧址
  工农红军西际物资转运站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西际村,年代为1933年。简介:原为余氏祠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清乾隆重修,坐北向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前坪、前堂、天井、正堂、边厢、回廊和后轩组成,正堂面阔七间,进深七柱,明间抬梁、次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自1933年起,在福建军区独立第7团、第9团的带动下,中共三元区西际村支部和农会的党员干部群众从大田、永安、泉州等处零散购买食盐等物资,存在余氏祠堂内,达到一定数量后,通过柳城村溪口渡口,沿西际—竹洲—楼源—忠山—星桥—明溪线路,转运到明溪、清流、宁化、瑞金等中央苏区,余氏祠堂逐渐成为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为护送物资,西际还成立了赤卫队。2018年,工农红军西际物资转运站……[详细]
邵武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金坑乡金坑村下坊自然村西北侧,金坑,又称金坪,位于邵武市之西面,是邵武市最为边远的乡镇之一,也是闽赣间重要的边贸集镇。文昌阁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是金坑水尾主要风水建筑文昌宫的核心主体部分,文昌宫坐西北朝东南,方向142,单进廊院式建筑,占地面积519.03平方米,文昌阁立于宫内天井甬道尽头的平台上,占地69.97平方米,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三层总高12.39平方米。平面方形,第一层面阔、进深各三间,第二层面阔、进深各一间带围廊,第三层则一间见方;结构上由中部从上到下、垂直受力的四根金柱组成承重框架,中立雷公柱支撑攒尖屋顶,结构简洁,造型稳重;建筑装饰以龙形斜撑为主,梁枋、天花等遍施油饰、彩画,极显富丽堂皇之气派。文昌阁建筑结构独特,具有浓重闽北特……[详细]
汀溪窑址
  宋代瓷窑遗址址位于同安汀溪水库左侧,离县城约10公里。据考证,这个窑基遗址是宋代大型瓷器生产作坊之一,出产的珠光瓷远销日本。1956年在修建同安水库时发现的,窑基遗址有窑砖、匣钵、照子等窑具,出土的有碗、盘、碟、罐、壶等日用器皿。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宋代瓷业的繁荣,是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宋瓷艺术,文人气、书卷气十分突出,注重个性,呈现出幽雅秀丽,温润含蓄,精美绝伦的艺术魅力。此时的景德镇青白釉瓷,烧制日臻完善,胎质纯净洁白,釉面晶莹润泽。景德镇影青瓷的青幽氛围,是宋代“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审美观的突出展现。交通情况:宋窑在县城城南,繁昌汽车站5路公交车到一中后门口下,询问当地人一般即可去宋窑遗址了。门票免费开放时间早7:00—晚19:00景点位置福……[详细]
同安孔庙
  同安孔庙位于同安大同镇南门街东侧。五代(907-960)同安邑令陈洪济始建于登龙坊,南宋绍兴十年(1140)邑士陈彦千等迁建于今址;绍兴二十三年(1153)朱熹增建经史阁、教思堂、苏公祠及时性志道等四斋。元至正十四年(1354)毁。明正统九年(1444)修复。明天顺五年(1461),建“兴贤育才”坊,明嘉靖年间(1522-1566),建成林希元祠堂。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县吴镛重建大成殿、戟门等。1911年,民国政府宣布废除“祭孔”活动,孔庙作为学堂使用。1987年县政府进行全面维修和加建围墙,并重建观澜亭,1989年辟为同安博物馆。孔庙坐西北朝东南,面临东溪,砖石木结构,占地面积6432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中轴线自西北向东南为戟门、天井(两侧为廊庑)、祭台、大成殿。左……[详细]
中共黄田乡支部旧址
  中共黄田乡支部旧址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黄田村,年代为1928-1949年。简介:中共黄田乡支部于1929年5月在茂龙楼成立。茂龙楼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坐西朝东,土木结构,悬山顶,占地面积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6平方米,包括正楼、护楼、天井、厢房和后坪。正楼为生土夯筑四层土楼,右侧一排三层护楼,天井左右两侧各一排厢房,后坪开阔。茂龙楼是闽西中央苏区直属第一区太平区(其范围包括今天经开区管辖的虎岗、高陂、坎市、培丰等4个乡镇)革命的桥头堡。从1928年至1949年,茂龙楼曾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小站,太平区苏区委、中共黄田乡支部暨黄田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闽西地方红军、赤卫队、闽粤赣边武工队的重要联络站,成为“红旗不倒”之楼。保护范围:东至大门外50米,西至背……[详细]
刘亚楼故居
  刘亚楼故居位于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年代为清至民国。简介:由上月形厝和下月形厝组成。上月形厝是刘亚楼将军的出生地,建于清代,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的合院式建筑,悬山顶,二进三开间,双边带双护厝,前做围墙院门,门前有半月池。下月形厝是刘亚楼将军的成长地,建于清代,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1800多平方米,土木结构的合院式建筑,悬山顶,二进三开间,北侧带双护厝,南侧带三护厝,门前有半月池。刘亚楼(1910-1965),原名刘振东,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人民空军的主要创建者,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保护范围:上月形厝:东至东重护厝后檐墙外20米,南至半月池南岸,西至西重护厝后檐墙外20米,北至主厝后檐墙外20米。下月形厝:东至主厝后檐墙外10米,南至南侧三重护厝后檐墙外10米,西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