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黎川洲湖大夫第
  黎川洲湖大夫第位于距黎川县城40多公里的华山垦殖场洲湖村山坳中,又称“船屋”、“船形古宅”,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规模宏大。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大夫第”大门开在“大夫第”主体建筑的中轴线上,开阔气派。门框用大青石垒砌而成。门楣上有四个向外凸起、切面呈正六方形的石柱。石柱子长约一尺,柱头直径约半尺,刻有菊花状花纹,当地人称之为“大方华门”。“八方华门”之上有一匾额,原写有“大夫第”三字,字体端正,字迹刚劲有力。但匾额已被人凿去。从大门进去依次是前厅,中厅和后厅,厅与厅之间有天井相隔。前厅两侧楼上有吹鼓房,两房相向及向后各开有一个小孔,共有四孔,这样做一举两得,既让下人回避,又起到了音箱共振共鸣的效果。“大夫第”外墙的墙壁呈水平状,用青砖按两斗一抿式砌成。“船首”、……[详细]
142、七眼井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眼井
  古袁州治所宜春城作为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泉水美古井多。宜春之名就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著名的城西美泉之一的“七眼井”,实际是一口大井,下面水是相通的,井水是相通的,中间并列的三个眼两侧各有一根梁支起这七个井眼,上面留了七个井圈。现在的井口是叠在老井口上的,老井的边沿几处都可看到被绳子拉出的深深印痕。浮生翱《七眼井》游记:“井”这个汉字其实很有意思,周易有一井卦“改邑不改井”,水是不可离开的资源,村落无论怎么新衰,怎么发展都始终围绕着“井”展开,一旦离开“井”就是背井离乡。看过很多书上作者都会提起曾经的居所附近有口井,从而展开淡淡的乡愁和思索,说明井对人们的重要性,毕竟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小时候也打过井水,溜绳下桶,桶至井底水面,然后抖腕,让桶翻过来扣在井……[详细]
灰山礼堂
  灰山礼堂(1968年)灰山礼堂,位于湖口县舜德乡灰山村。此建筑原为清康熙广西总督屈尽美寻祖问根到湖口舜德乡灰山时修建的屈氏宗祠,1968年“文革”期间,村民拆屈氏宗祠,并利用原房屋材料改建现在的砖木结构建筑——灰山村村部。屈尽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由监察御史出任广西巡抚(1661-1663年),康熙二年任广西总督(1663-1665年)。屈尽美在任广西总督期间,曾寻祖问根到湖口舜德乡灰山村鸭儿塘,捐资修建了屈氏宗祠,建筑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一进三幢,为封闭四合院形式,二幢有天井。现村部礼堂为1968年建,其建筑坐北向南五开间,并利用原屋材料建砖木结构房屋,面积达450平方米。灰山礼堂是“文革”时期政治运动的产物,其正面醒目的标语和屋内的舞台、讲台、音响等设备,无不向我们传递着当年……[详细]
天池寺摩崖石刻
  天池寺附近石刻位于九江庐山,明代敕建为天池护国寺。有匡庐首刹的称誉。思想家王守仁在天池山作三首绝句,题有庐山最高处,聚仙亭二匾。庐山在元末的战乱中遭到很大的毁坏,入明以后,庐山各处被毁的遗迹陆续得到修复。特别一说的是,在前代不显的天池寺(整个宋代写到天池山、天池寺的诗不过二十来首),明代敕建为天池护国寺,该寺在明政府和江西官员的特别扶持下极为兴盛,有“匡庐首刹”的称誉。故明代写天池的诗多达数百首。其中,思想家王守仁在天池山所作三首绝句,得到王畿、冯曾、王宗沐、邹元标、赵用光、李春熙、区大相、李春熙、邵经济等人的唱和。其《文殊台夜观佛灯》写天池寺侧文殊岩在夜晚往往能见到灯点闪烁的奇妙景观,人称“佛灯”,天池寺僧又称其为“圣灯”,自北宋开始被人记载以来,两宋间亦有数诗专写这一幻景。王守仁此诗以浪……[详细]
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旧址
  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旧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江西师大社区(家委会)北京西路437号。建于1935年,分别由厂房旧址、大棚车间旧址、飞机库旧址和指挥塔楼旧址组成。厂房旧址坐北朝南,钢混框架结构,面宽31米,进深36米,占地面积约1180平方米。大棚车间旧址面宽29米,进深43米,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以来,师生露天活动均在此举行,“师大红场”因红色水泥地面而得名。飞机库旧址坐西朝东,建于1935年,钢混框架结构,面宽28米,进深43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后改建为大礼堂,几度修葺,沿用至今,学校重大活动均在此举行。指挥塔楼旧址坐北朝南,砖混结构,四层,另附地下层,面阔19米,进深22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中意飞机修造厂屡次遭到日寇轰炸,其中有一……[详细]
八面山哨口遗址
  八面山位于井冈山的西北面,海拔一千四百多米,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站在八面山上眺望,四面八方的崇山峻岭历历在目,八面山由此得名。1928年夏,井冈山军民在八面山修筑了三个工事,设置了三道防线,搭了一个简易的哨棚。这个哨口有红军日夜守卫,大井乡工农兵政府也经常派暴-动-队员协助红军放哨,防御着湘敌的入侵。当年有一首民歌:“山上溪水弯又长,八面山上放豪光,红军哨口在山腰,好比天然大城墙。八面山啊山座山,哨口做在山上山,反动白狗来进攻,有命来哩没命还。”1929年1月,湘赣敌军对井冈山进行第三次“会剿”。当时守卫哨口的部队是红五军第十大队,还有暴-动-队三十多人参战。战斗持续数日,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击毙击伤敌人数百。最后,在敌人猛烈炮火攻击下,工事全被摧毁,红五军第十大队大队长彭包才同……[详细]
钟陵节凛冰霜坊
  位于钟陵桥桥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属明朝建筑。相传张坊村儒博士胡仰廷妻20岁丧夫守寡,贞操自守,孝敬长辈,为当地官史士绅和胡氏家族赞之为“节凛冰霜”,并请旨为她建立牌坊,以示旌表。牌坊全用石料(多为麻石)制成,以两中柱为主柱,并分别在东西两侧各按边长2米,底长3.5米,再竖两柱,造形奇特,使其俯视则六柱排列成两个相对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则形如长亭。在两中柱为4米处置横梁,横梁上正反两面皆阳阳刻(即字凸出)“旌表儒士胡仰廷妻胡氏节孝”字样,上下嵌有浮雕图案纹饰。在柱为4.7米处和柱顶又各置横梁,两横梁间嵌有一块素面石板,石板成长1.7米,宽0.85米匾额,横刻有“节凛冰霜”四个大字,反面刻有几位与建坊有关者的官职和姓名。匾额四周嵌有浮雕和镂雕图案纹饰。在上三角形横梁上,又各置有八个浮雕石墩,石……[详细]
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旧址
  时代:现代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广场西侧(八一大道中段)简介: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旧址位于南昌市八一广场西侧(八一大道中段),始建于1968年10月,抽调当时全省著名建筑设计专家集体设计,始用名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馆,1971年称江西省展览馆,1973年称江西省革命历史展览馆,1978年称江西省革命博物馆,1980年称江西省展览大楼,1984年称江西省展览馆,1992年起更名为江西省展览中心至今。旧址建筑座西朝东,平面呈“山”字形,内部共六层(地面五层、半地下一层),有电梯可直达顶楼。总占地面积18722.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8000平方米。建筑正面是四个灯塔,正中柱廊上方嵌有七块石质浮雕,集中反映中国革命七个重要的里程碑,所有外墙均采用江西景德镇特制的米黄色……[详细]
洪崖石刻
  时代:宋至清类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湾里村湾里区水厂后简介:洪崖石刻位于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湾里村湾里区水厂后,乌晶源溪涧之上,又称洪崖丹井,古为“豫章十景”之一。根据历史记载,洪崖丹井是黄帝乐臣伶伦-处。他曾受帝命,“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于山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而吹之,以为黄钟之管。”以后他来到梅岭,在洪崖处凿井五口,汲水炼丹,丹成在此仙逝。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全国统一命州,因洪崖所在,改豫章郡为洪州。唐朝晋州高士张氲,追慕洪崖先生,也来到洪崖处-。洪崖有摩崖石刻多处,现仍清晰可辨的有清朝康熙丙辰年笑堂白书刻的“洪崖”两个大字,闽长溪游起南题刻的对联:“两峡悬流联瀑布,一泓活水喷洪崖”,宋朝淳熙年间石刻:“海陵周次张、龚中,邺枚惟,以淳熙乙已(公……[详细]
朱砂冲红军哨口工事遗址
  朱砂冲哨口位于井冈山茨坪的东南面,海拔六百多米,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哨口屹立在悬崖峭壁之中。它的下面是深邃的峡谷,有潺潺的朱砂河流水;上面是耸立的山峰,一条蜿蜒起伏的小路从哨口经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附近的路旁有一小洞,常有朱红色的泉水溢出,朱砂冲因此而得名。哨口上原有一木亭,名叫“观音亭”。原来亭内石壁上凿一神龛,中间放观音像一尊,两侧写着一副对联:“此处危关多险要,观音护路救行人”。作了军事哨口之后,红军在亭子的前面筑一个工事,属第一道防线;在距离哨口大约十五华里的凤龙排筑三个工事,属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都由红四军王佐部担任守卫。朱砂冲哨口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在军事上有很重要的意义。1928年1月4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出朱砂冲哨口,直捣遂川县靖卫团头子……[详细]
驿前红四军指挥部旧址
  驿前红四军指挥部旧址(秘书袭庆民居)位于广昌县驿前镇驿前村。1934年7、8月间,在长征前夕激战中,红四军指挥部曾在此驻扎。在民居大门两侧磨光的砖墙上有一组红军标语,标语用精细不一的毛笔蘸墨书写,现有红军标语多条,并有“活捉何应钦”等。建筑座西朝东,砖木结构,占地面积594平方米。驿前红四军指挥部旧址(云衢公厅堂)位于广昌县驿前镇驿前村。又名双门楼,座西向东,砖木结构,清代建筑,占地403平方米,八字形大门气势恢宏,照壁影墙用水磨石菱形镶嵌,精致大方,石质门簪刻麒麟送子、人物等故事。1934年7、8月间,红军与国民党激战,先后在此设立过指挥部,现有墨书“天下为公”等。驿前红四军指挥部旧址(迎薰民居红军标语)位于广昌县驿前镇驿前村。主体建筑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379.4平方米。有红军标语多条……[详细]
双马石红军哨口工事遗址
  双马石哨口位于井冈山茨坪的西南面,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五大哨口之一,从此处往西走,途经荆竹山,可达湖南炎陵县的大院等地,是当年红军阻击湖南敌军进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关卡。此处原名叫“下井坳”,因石阶路旁有两块大石重叠在一起,远看形似马头,故又称“双马石”。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几经艰难转战,于23日到达荆竹山村。第二天,毛泽东及其所部在王佐的代表朱持柳的带领下经双马石登上井冈山,进驻大井村。1928年5月开始,红四军在此设立哨口,构筑三个主要工事、数道防线和一个哨棚,平时有一个排左右的兵力在暴-动-队员的配合下,守卫在此,以防敌军进犯。1929年1月,在井冈山军民第三次反“会剿”中,红五军十二大队大队长黄龙指挥所部坚守在这个哨口上。月底,井冈山失守后,彭德怀命守卫在这……[详细]
营前孔庙
  营前孔庙位于上犹县营前镇蛛岭村坪子街(营前中学校园内),清光绪元年(1875年)所建。由前厅、正厅、后厅、厢房、走廊、院子组成,成四合院,总占地面积768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前厅、后厅早年已毁,部分走廊、厢房2007年“7.26“特大洪灾后成危房,目前只剩下正厅、左右厢房,孔庙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坐北朝南,通面宽3间17.9米,进深8.5米。正厅设有八角形藻井,藻井上有民间彩绘,十分精美,正厅两侧厢房天花板上绘有牡丹、小鹿纹饰,廊檐上有雕花异形拱,木雕、彩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孔庙是客家先人崇尚儒家思想、教化后代的圣地。目前乡村一级孔庙极为少见,但由于此地系明清时期移民的文化中心,成为上犹县的次政治中心,故建有孔庙,对研究客家移民的历史文化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2012年由县政府出资对其进行了……[详细]
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1928年)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江西省湖口县舜德乡王燧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由来简介:1928年12月9日,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王燧村共产党员王文凤家中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0人,会期4天。大会由代理省委书记冯任主持。会上,代表们听取了中央代表张金刃传达共“六大”精神报告、王文凤的政治报告、冯任的省委工作报告,大会产生了新的省委,其中执委13人(张世熙、王文凤、冯任、沈建华、胡子寿、曹策、贺俊、方志敏、华鄂阳、蔡申熙、李兴保、孙树荣、空一各额由中央指派),候补执委7人(江建民、刘士奇、刘启勋、邵式平、张野火、徐京丹、徐少保),审查委员会3人(肖韶、曾文甫、杨九兴)。随后,执委会议推选张世熙、王文凤、冯任、胡子寿、沈建……[详细]
第三战区司令部旧址群
  第三战区司令部旧址群位于铅山县,时代为1943年-1945年。含司令长官部旧址(五都周氏宗祠)、参谋处旧址(周氏民宅)、卫生处旧址(林家新屋里)、俄国顾问室旧址(黄家老屋)、虹桥联络站旧址(叶氏宗祠)、八都联络旧址(八都村詹家五公厅)、宪兵大队旧址(八水源杨家老屋)、军务处旧址(苏家老宅)、通讯兵指挥部旧址(下畈林氏老宅)、第二十三集团军军部旧址(港沿义门第)、干部训练团旧址(鹅湖李氏宗祠)、兵站总监部旧址(本地孔氏宗祠)、战地党政委员会第三战区分会旧址(麻山孔氏宗祠)、军政部陆军担架团旧址(局里彭氏宗祠)、军政部陆军担架团旧址(中洲王氏宗祠)、军政部陆军担架团旧址(局里邱氏宗祠)、港东联络站旧址(王家老宅)、第六重伤医院旧址(萃英堂)、河口联络站旧址(邮政局)、副司令府邸旧址(骆琳宅)、后……[详细]
郭璞峰摩崖石刻
  郭璞峰地处昌江区南部山区,因东晋著名文学家郭璞寓此而得名,现为省级森林公园。郭璞峰深涧中有多处元代摩崖石刻,为居住在郭璞峰下的鹊湖徐氏族人所刻。2018年3月9日,该石刻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郭璞峰下的鹊湖徐氏成为当地望族,人才辈出。元代元统年间,徐晋(号洁山)官至黄州府学教授。晚年居郭璞峰下。徐晋生有四子,均在外为官,且有政绩。徐晋三子云壑起初在长沙郡任司法官员,因平浏阳冤狱有声名,而升任广西安抚使。在广西安抚边境部落有功,再升任兵部郎中,兼管湖广省事务。他为人耿直,与当时朝中大臣不和,毅然归隐于家乡的郭璞峰山下。为便于出行,他带领族人在郭璞峰陡峭的山崖,錾石疏泉,劈山开路。元统二年(1334)开凿石阶路百米,并雋石刻于路旁,题“步云”“洁山四子实菴长愚谷次云壑三……[详细]
回坑村古建筑群
  回坑村古建筑群(廊桥、绣花楼、龙王阁、泉塘古井)九江市修水县新湾乡回坑村清1、廊桥: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5􀆰67米,东南延伸8.02米,南延伸5.67米,西南延伸8.02米,西延伸5.67米,西北延伸8.02米,北延伸5.67米,东北延伸8.02米.面积:521.42平方米;2、绣花楼: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15.99米,南延伸22.41米,西延伸2.75米,北面同文物本体重合.面积:777.42平方米;3、龙王阁: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14.85米,东南延伸27.80米,南延伸41.29米,西南延伸31.58米,西延伸7.20米,西北延伸至路边,北延伸至路边,东北延伸至路边.面积:1253.21平方米;4、泉塘古井: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14.85米,东南延伸27.80……[详细]
余江县衙
  余江县衙位于锦江镇中心街,始建于宋代,元代至清代曾几建几毁,民国六年曾重修。县衙坐东北朝西南,石砖木结构。面阔59米,进深82米,占地面积4838平方米;大堂为悬山屋顶,抬梁穿斗式。青瓦覆盖,釉瓦滴水。红石墙面,红石地面。整座衙门原本共六进,依次为大门、仪门、过冈亭、大堂、花厅、住房等六部分。余江县衙是江西省仅存两处较为完整的古县衙之一。县衙依山临水,气势宏伟,“玉真山峙其后,云锦溪环其前”,选址甚佳。县衙后有玉真台、经德堂、柳祠桧色等名胜,东有果老丹池、挹仙亭等古迹。县衙前西面有北宋时知县崔同亨建的云锦楼,可下瞰锦水,远眺黎浦岭。白天帆影悠悠,夜晚渔火点点。站在县衙前,远近胜景尽收眼底。清朝诗人、邑庠生胡起元有《锦水湍流》诗,专写县衙前所见美景。1987年9月15日,余江县人民政府将余江县……[详细]
铜钹山高庄古窑址
  铜钹古窑,其实是散落在广丰县铜钹山区中的几个不起眼的小山包和几处存有一些碎片的废弃之地,一直没能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力,也没有相关文章对此记述和介绍。1982年文物普查工作队在广丰县铜钹山高阳村发现高庄、里高阳、外高阳和荒山等地八处古瓷窑遗址。1990年10月县文管所对古瓷窑进行复查,经专业人员实地考察认定,均属烧制青瓷的古瓷窑。出土标本有:青瓷罐、刻花小圈足碗、香蕉盖、擂钵、漏斗形陶制匣钵等。经当时上饶地区文物部门鉴定,为五代---宋代古瓷窑遗址。同属于龙泉青瓷系列中国古代南方非常有名的官窑。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才衰落下来的。高庄古窑址四周山峦叠障,植被茂密;加之在高庄自然村四周田野贮藏大量瓷土资源,经采样化验含铁量较多,因此,当地为制瓷业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这一发现填补了广……[详细]
友联红五军团司令部旧址
  友联红五军团司令部旧址地址:石城县友联村虎尾坑事件发生年代:1931年友联红五军团司部旧址位于横江镇友联村虎尾坑赖氏香火堂。建于清中期,座西朝东,砖土木结构,悬山顶,二井三厅,面阔五间,二舍二横屋,建筑面积1800余平方米。1931年12月宁都起义部队整编后组建红五军团,军团司令部就驻此处。通过整编组建的红五军团全体官兵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显著提高,在中革军委的领导下,以崭新的姿态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成为我工农武装的一支雄师铁军。红五军团在攻打漳州以及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等历次战斗中屡立战功,以勇猛顽强、善打硬仗恶仗著称;长征中,以其顽强的阻击和悲壮的牺牲为自己赢得了“铁流后卫”的称号。1932年1月其钢炮营配合红四军成功攻克白色据点红石寨。旧址内留下了当年的红军标语、漫画多处。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