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清标彤管石坊
  清标彤管石坊位于樟树市区东南16公里处的店下镇堆上村北侧。该石坊是清咸丰四年(1854年)监生黄地衡奉皇上圣旨为其母、儒生黄士熟之妻李氏所立。石坊为四柱三间式,高8.3米,宽8米,全是青石构成。由长方形垫石、方柱、夹杆石、上下额坊、平板坊、石刻浮雕人物、斗拱等组成。其南面,下有“族表节孝儒生黄士熟之妻李氏”;中间两方柱上联,右有“雁志守深闺孤诣苦心堪微讲德”,左有“龙恩颁下里清风亮节永著贞珉”;再两旁方柱上联,右有“地接松山培本性”,左有“晴开阁岭显真操”等字。其北面,上有“恩荣”;中有“天中月心”;下有“族表节孝监生黄时衡之母李氏”;中间两方柱上联,右有“一片冰清坚贞久耐风霜烈”,左有“千秋石立远近传闻姓字香”;再两旁方柱上联,右有“井水无澜清澈底”,左有“松林耐冷节弥坚”等字。2000年……[详细]
闽浙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
  闽浙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横峰县葛源镇枫林村,占地500平方米。房前有座简易朝门,分前后两幢,中间设天井,共12间。有司令室、政委室、军长室、参谋长室。闽浙赣省军区还有一项了不起的创造——闽浙赣苏区的-战。闽浙赣省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位于横峰县葛源镇,这里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方志敏等革命先驱在这里创建了红色政权,开创了“两条半-闹革命”的历史,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们光荣的模范苏区”。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省苏维埃旧址、省军区司令部旧址、红军五分校旧址、红色列宁公园等一大批经过维修的革命旧址。还有红军广场、司令台、四部一会旧址、少共省委旧址。红色列宁公园是我党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公园。这里的葛源烈士纪念馆、葛源镇古街也是观光游览的好去年。交通:葛……[详细]
钓源宗祠
  钓源宗祠(含钓源欧阳文忠公祠、钓源礼派宗祠、忠节第牌坊)欧阳氏总祠欧阳氏总祠位于钓源村口,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主体为清朝建筑风格,坐南面北,前有约30见方的场坪,场坪上原耸立有花岗岩巨石建造的牌坊,祠堂东侧原有“崇文书院”等附属建筑。欧阳氏总祠结构特点是品字型天井结构,前厅下的大天井,与上厅两边的小天井,都成正方形,组成了一个大大的“品”字,而天井上方的三个檐口,也组成了“品”字。文忠公祠文忠公祠位于钓源古村中心,始建于北宋末年,历经元明清各代多次修葺的这座祠宇,前有30多米长的甬道,上饰宝顶的门坊,内有天井、回廊、串楼、殿堂。钓源村古建筑内外亦有木雕、石雕、木刻、石刻、彩绘和镏金字画。如镏金图《访贤才于渭滨》和《求富亦求寿考》等。陈列于各家的朱红色鎏金雕花架子大床,分别雕饰了麒麟送子、……[详细]
凤山龙天塔
  浙源龙天塔耸立在浙源凤山村头小溪旁。始建于宋,后毁,复建于明万历年间。传因凤山村多火灾,村人遂建此塔以镇火神,并取名“龙天”,与“凤山”村名呼应,有“龙凤呈祥”之意。塔高30余米,为砖石结构,六面七层。腰檐层层展出,其宽度向上逐层递减,每层檐角悬吊有铁风铃,每当风起,铃声悦耳。内置木制扶梯与楼板层,扶梯而上,登顶层远眺,尽收古老的千烟之村于眼底。赏古屋飞檐戗角与天空的灵动;惊周遭山脉奔塔而来的气势;听古老得尽乎于传说的故事,让人不经意里错越时空。龙天塔耸立在婺源县北,浙源乡凤山村头的浙溪之畔,该塔始于明万历年间。相传建塔前凤山村多火灾,村人遂建此塔以镇火神,并取名龙天,与凤山村名对称,有龙凤呈祥之意。龙天塔高30余米,为砖石结构,六面七层。腰檐层层展出,其宽度向上逐层递减,每层檐角悬吊有铁风……[详细]
丹溪少共国际师石城阻击战指挥部旧址
  丹溪少共国际师石城阻击战指挥部旧址(含李氏家庙、许氏宗祠、许氏家庙)地址:小松镇丹溪村事件发生年代:1934年旧址位于小松镇丹溪村祠堂坪。由李氏家庙、许氏宗祠、许氏家庙组成,均为清代建筑,客家祠堂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占地3000多平方米。1934年8月底,奉命参加石城阻击战的少共国际师(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在小松桐江、丹溪一带布防,以配合红三军团阻击国民党北路军进军步伐。少共国际师司令部驻扎于此地并设立指挥所,1934年9月26日石城阻击战正式打响,10月6日胜利结束。少共国际师从石城北部撤至石城南部的珠坑、横江一带集结休整,9日、10日从驻地出发,于16日到达于都段屋、宽田地域。该旧址的保存对于研究红军长征及其苏区革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8年3月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赣府发……[详细]
汪家源赣东北红军指挥部旧址
  汪家源赣东北红军指挥部旧址位于余江区画桥镇王坊村委会汪源组,建于清中期,为当地祠堂。占地面积380.1平方米,建筑面积505.7平方米。旧址平面呈矩形,由前堂、天井、左右厢房及后堂组成。砖木结构,抬梁式、穿斗式梁架,小青瓦屋面,硬山顶,封火山墙。汪家源所在的画桥是红色苏区的战略要地,在当地游击队、红军对敌作战期间,汪家源祠堂曾作为赣东北红军指挥部,在此研究、部署作战计划,取得了一次次战斗胜利。1929年7月中旬,贵溪县委派刘炳龙和张焕登到余江进行暴-动-准备工作,在汪家源祠堂召开了党支部会议。1929年8月,鸿鹤嘴、王坊等地游击队在红军一、四、七连的配合下,包围南桥,取得了暴-动-胜利。1932年11月,余江县委在此召开紧急会议,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作战队,用游击战术赶走驻苏区王坊的敌军。20……[详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旧址
  武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春耕生产运动赠旗大会会址位于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武阳围。系邹氏宗祠,始建于公元1716年,座西向东偏南10度,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硬山顶,二厅一井一庭院,占地面积756平方米。1933年5月19日至22日,临时中央政府为总结春耕生产运动的经验,表彰先进,掀起夏耕运动高潮,选择春耕生产成绩最好的瑞金武阳区召开赠旗大会。会议期间,毛泽东作了《春耕》、《查田》等报告,瑞金县及武阳区的代表介绍了先进经验。大会散发了中央政府《为夏耕运动给各级苏维埃负责人的信》和《夏耕运动大纲》等文件。毛泽东亲自将“春耕模范”奖旗授予武阳区和石水乡,与会代表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教育。会后,在中央苏区掀起了你追我赶的农业生产竞赛高潮。这次会议对于促进苏区农业的发展和推动苏区经济建设均起了……[详细]
文武坝粤赣省革命旧址群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会昌县城东北郊外的文武坝村邹屋,206国道从村旁经过,交通十分便利。距瑞金约45千米。是一处带有浓重赣南客家韵味的红色旅游景区。1933年8月中华苏维埃政府决定成立粤赣省。此后,粤赣省军区、0粤赣省委、粤赣省苏维埃政府、少共粤赣省委陆续在此办公。1934年4月下旬,在第五次反“围剿”极其困难的时刻,毛泽东同志从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瑞金来到粤赣省视察,历时三个月之久,期间登上会昌城外的岚山岭,回到文武坝邹屋住所之后写下了著名的《清平乐·会昌》。文武坝革命旧址群前有绵水相拥,后有青山环抱,稻菽瓢香,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主体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于清代,为传统的类似九井十八厅建筑,坐南朝北,依山傍水,砖木结构,硬山顶。建筑具有很高的历……[详细]
189、珠子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珠子塔
  时代:元类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进贤县赵埠乡藕塘塔下村简介:珠子塔座落在进贤县赵埠乡藕塘塔下村南约50米处的稻田边,塔南侧为一养鱼塘珠子塔通高1.7米,由七块红砂岩雕凿堆砌而成。自下而上分别为一层塔身(无塔基)、一层塔檐、二层塔身、二层塔檐、三层塔身、塔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塔身座北朝南,六面,鼓形,一层刻浅浮雕佛像和众金刚名,二层正南刻“皇泰定二年六月旦”(公元1325年),其余五面刻浅浮雕佛坐像(上列雕刻均阴刻,因年代久远,字迹难以识别)。塔檐有磕伤,塔刹部分缺损,阴刻文字和佛像模糊。1983年砌花岗岩石基座和护栏圈护,现保存较好。1983年大水时,原土质塔基被毁,致使该塔侧倒于田中。当年10月,省文物局拨款对其进行维修。此塔为国内有准确纪年的较早的元代石塔,对研究元代的造塔艺术具有重……[详细]
信州相府路17号民宅
  相府路17号民宅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相府路17号,1985年被列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民宅是上饶花厅人、纸商杨益泰的旧居,修建于1922~1933年间,后毁于火灾,由其子续建。该民宅是上饶花厅人、纸商杨益泰的旧居,修建于1922~1933年间,后毁于火灾,由其子续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民宅由政府接管,后来曾分给普通人家居住,又做过政府部门的办公场所,1999年后交给信州区博物馆管理。现在正在对其进行全面维修,并拟建为民俗博物馆。整幢建筑坐北朝南,因时代变迁,原来北侧的后门因临相府路已成为前门,而南侧的大门则被后来建造的民宅拥堵,门外只剩一条约一米宽的小巷。总面积2232平方米,砖木结构,中轴线对称,前后三进,有两个天井。其最大的特色是梁、窗等处的……[详细]
河围寺水寨遗址
  河围寺遗址,位于永丰县瑶田镇水田村以东的500米,为永丰抗元英雄罗开礼修建的练兵水寨遗址,水寨为圆形,面积约15000平方米,四周为夯土城墙,现存高约1.5米,土城外周围为环形护城河,宽约60米,深约3米,保存完整。水寨中心还发现了后人为纪念文天祥、罗开礼而修建的大忠祠遗址。河围寺四面环水,门口深藏在绿树从中。700多年前,罗开礼平地起湖在这里建成的练兵水寨,早已没有了刀枪剑戟的打杀声。河围寺很简陋,只有一个殿堂,却供奉三世佛释迦摩尼佛、迦叶和阿难;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十八罗汉等。还供奉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以及寿星与财神,身穿战甲、外披长袍的水心先生罗开礼雕像排列最后。据说来到寺中的虔诚信教香客们,也不忘在先生像前鞠躬叩拜。河围寺不对外开放,也无僧人主持,主要由村里、族里虔诚……[详细]
抗日战争期修水中心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
  中共修水中心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位于修水县义宁镇黄土岭鹦鹉街24号。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打击国民党顽固势力,做好驻修水的国民党第三十集团军等部队的抗日统战工作,奉中共湘鄂赣特委和修水中心县委指示,中共地下党员、修水县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副总干事杨抱爱以创办“抱爱医院”为名,建立了地下联络站。当时修水中心县委驻在离县城60华里的马坳乡下,杨抱爱常带着来修工作的地下党员步行到马坳,同中心县委书记甘卓吾联系,接受任务;国民党驻军中地下党员和修水中心县委的联系,也是通过杨抱爱取得联系的。1940年3月29日,杨抱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抱爱医院因此停止了地下活动。中共修水中心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属西式风格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80平方米。2007年9月,修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修……[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通讯学校旧址
  1998年,瑞金县人民政府批准杨氏宗祠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总部旧址”,次年纪念馆又批准近旁的三座古祠,分别为红校政治部、校务部、教导处等旧址,挂牌立石加以保护。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革军委创办的培养红军通信干部的学校。70多年前,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在我军通信兵的创始人王诤等同志直接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在瑞金创办。1931年2月至1934年10月间,红军通信学校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办学,在反“围剿”的战斗中发展壮大,共培训无线电报务、机务、司号和旗语等各类通信人员2100余人,对建立红军各方面军和各根据地的通信联络,确保党中央、中革军委反“围剿”作战指挥,保障红军长征转危为安,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详细]
彭坑陈毅旧居
  陈毅旧居位于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彭坑,为游击队交通员周兰家。整栋建筑为土木结构,青瓦盖顶,分为上下厅,中间有天井,占地面积为200平方米,是典型的赣南客家民居。彭坑地处大余,信丰,广东南雄3县交界处油山北鹿,背靠高山,南通南雄大兰,北出池江,东邻信丰的上,下坪,地势险陖,山峦连绵森林茂密。1936年春,陈毅来到了池江彭坑,先在彭坑的大叶坑,沙子坑等一带搭棚居住,经常走动,东一夜,西一夜,后来,腿伤复发,就在游击队交通员周兰家后山上一颗大松树下搭了一个筒易的草棚住下,为便于治疗陈毅的腿伤,在周兰夫妇的要求下,陈毅搬进周兰家居住。从此,游击队常在这里开会,研究斗争策略。1934年10月,主力红军从中央苏区突围长征,留手苏区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项英,陈毅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数十倍于己的敌军,保卫红……[详细]
日峰红七军团指挥部、政治部旧址
  红七军团临时总司令部旧址位于县城日峰镇篁竹街潘家大屋。1932年10月,中央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由建宁迁入篁竹街。1932年12月30日,在潘家大屋前地势开阔的李树坪上,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阅兵誓师大会在这里举行,红一、三、五军团共7万多指战员和1万多工农群众,接受了中央军委周恩来、朱德等领导的检阅。1933年7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正式宣告成立,潘家大屋成为红七军团临时总司令部,肖劲光被任命为军团长兼政委。至今,在潘家大屋墙壁上,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当年留下的“共产党十大政纲”等标语,仍墨迹清晰,保存完好。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县城日峰镇篁竹街单家大屋。第一方面军一万多指战员,当时担负着守卫以黎川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北大门的责任,鼓舞士气和宣传发动苏区群众参与抗敌,……[详细]
高田鳌峰书院
  地点:石城县高田镇田心村(现高田中心小学院内)年代:清同治十年(1871)鳌峰书院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由乡绅温和羹等人捐资建造。砖土木结构,悬山顶,面阔27.8米,进深23.6米,占地1500余平方米。书院门楣题额“鳌峰书院”四个大字,院内建有魁星阁、讲堂、书舍等建筑。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设小学堂,民国初年改为鳌峰高等小学,1935年设第五区中心小学。中央苏区时,红军后方医院设于此,1934年赤水县(1933年8月设,辖原石城县驿前、木兰、高田等9个区,1934年6月,赤水、广昌两县苏维埃政府合并成立广赤县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迁此办公。现为高田镇中心小学,仍发挥着教书育人之功效。它的保存对于研究我县教育发展及苏区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018年3月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详细]
杨梅亭古窑址
  湖田杨梅亭古窑址,属湖田窑瓷系。所烧白瓷以碗、盘、壶等日用瓷器为主,呈色白度高,造型秀挺,有的还有精细的刻划,不独有使用价值,还有欣赏价值。它在《陶记》、《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等古文献中均有记载。窑址位于景德镇市郊南山山麓的竟成乡湖田村,距市五公里。其范围约四十万平方米,是景德镇古瓷窑遗址中烧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处。始于五代,历经宋、元,至明代中叶隆庆、万历年间结束,延续烧制瓷器七百多年。五代时的湖田窑生产青瓷与白瓷,器形多为平底宽边的盘、碗。烧造方法采用支钉支烧,因以在器里及足上均留有一圈支烧痕。以白瓷为最精,胎骨坚硬,釉质纯净,光辉澈亮,洁白度可达70度,有“假玉器”之称。《浮梁县志》有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名闻天下。”可见……[详细]
令公庙侵华日军大屠杀遗址
  “令公庙侵华日军大屠杀遗址”一般称作令公庙,坐落于塘南镇柘林街,占地约450平方米,平面呈近四方形(缺西北角),该遗址现由塘南镇文化广播站(含镇司法所)使用和保护管理。令公庙亦称张王庙,是为祀唐睢阳令张巡而建。传说始建于宋,但历经修葺,面目全非,仅院内庙堂和古戏台为清末建筑。令公庙庙堂为五柱三开间抬梁式木构建筑,庙堂正面为石牌坊,两侧各有石狮一尊。古戏台平面呈“凸”字形,歇山屋顶,台前主柱上端饰雕花撑拱和垂柱,戏台正中上方为内凹式九级藻顶,台面高1.2米,台面底部用裸柱支撑。一九四二年农历七月十八日,侵华日军从尤口范家、麻丘河湖周村两处据点出动百余人入侵塘南,进行残无人道的“三光”大扫荡,血洗柘林街。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天,被杀害的无辜群众达八百六十多人,被烧毁的房屋七百二十三栋,抢走财物不计……[详细]
仰山墓塔群
  位于城南洪江乡东南村的西面,仰山脚下。这里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坟塔,分布在塔窝里,网形、虎形、集云峰等八个山头,共100余座。这些坟塔对研究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之一的沩仰宗有非常高的价值,也是宜春最突出的文物古迹之一。如殿上塔窝里的仰山智通禅师妙光之塔,由塔和亭两部分组成,石质结构。通高3.6米,结构精致浑厚,气势雄伟壮观。唐会昌元年(841年),沩仰宗创始人之一慧寂禅师来到仰山,创建“栖隐寺”,尔后来此处求师剃度的骆驿不绝,使得仰山成为沩仰宗的发祥地。小贴士:慧寂(公元814年—891年),韶州怀化人,姓叶,初谒耽源,后参沩山,遂升堂奥,号小释迦。唐大顺二年(891年)说偈时,抱膝而终,法嗣光涌,骨归仰山塔下,谥智通禅师,塔为妙光之塔。1987年,江西省文物局拨专款维修此塔。……[详细]
红四军军部旧址
  红四军军部旧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解放居委会建国路5号与6号的葛氏宗祠。旧址原为葛氏宗祠,建于清代中期。坐北向南,由门楼、院落、门廊及二井三厅、右侧横屋组成,砖木与土木混合结构,硬山顶,马头墙。门楼位于祠前左侧,坐西向东,原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红石门框及门槛。门廊雀替为透雕鳌鱼纹,正门门簪饰花卉纹浮雕。祠内地面铺青砖。天井砖砌,井沿为红石条砌成。祠外墙嵌有多种红石及青砖铭文。该祠为葛坳乡葛文富后裔建于城内,作为全县葛氏祭祖之地。1929年4月8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首次进占于都,红四军军部驻县城葛氏宗祠,军长朱德住上厅厢房。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重新调查并造册登记,并列入于都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12年,列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遗址保护规划。2018年3月9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