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金氏宗祠
  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金氏宗祠地址:沅陵县七甲坪镇年代:清金姓是七甲坪的大姓,其祖先原本是汉室宗亲,王莽篡位后大肆诛杀刘氏,刘钦就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刘演、刘仲和刘秀,隐姓埋名,把刘字上面的卯刀去掉,更姓为金。新莽五年,刘演、刘秀两兄弟分别以金演、金秀之名起义。后来刘秀当了皇帝,要给刘演的儿子金亨封官并要他恢复刘姓,但是金亨不愿跻身政治恶斗,谢绝刘秀的恩赏,仍然坚持以金为姓。明朝永乐十八年,金亨后裔金子通与人结仇,为躲避仇家追杀,带着弟弟子方和妹妹子珠一家,将金字下面两点去掉,改为全姓,逃离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来到湖南辰州府沅陵县七甲坪伍家湾落地生根,创业繁衍。清朝光绪八年二月,在外为官的全兰彬,认为不能恢复金姓,是家族的耻辱,于是召集散落各地的金氏后裔,在伍家湾商议恢复金姓。有一部分人认为,金……[详细]
晓塘古城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古因陵谷多生茶茗而称“茶乡”,后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茶陵”。茶陵早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宋代曾为军,元、明、清曾为州。据相关记载和考证,境内城池较多,自东往西逐渐迁移:早在战国中晚期,在距现县城东北49公里的晓塘村修筑了楚国东南部的防御和对外扩张重要军事城池——晓塘古城;西汉初期,茶陵候刘沂在今火田镇修筑“茶王城”;五代时期,马殷自封称王,在今高陇镇古城村筑“马王成”;北宋祥符年间(1008—1016),邓宜在今思聪街道办事处大兴村筑“金州城”;南宋绍定年间,知县刘子迈在今云阳街道办事处前进村筑“茶陵古城”,该城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茶陵古城才逐渐被“遗弃”,县治中心往……[详细]
桂东文峰塔
  桂东文峰塔坐落于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的三台山上。有一首桂东古诗这样吟唱:“恍疑天上送青来,晓映东南瑞霭开,万壑群趋分五岭,一峰横出列三台”。古诗中的“三台”就是指三台山。一峰耸立,横出东、中、西三座顶台,故名三台山。三座台,既凸出又衔接相连,延绵伸展。东台,耸立着古老的文峰塔。中台,安放了现代词学家胡云翼的石雕像,那里,曾是桂东濂溪书院、县立中学的所在地。西台,抗战时,桂东人为修建美国援华“飞虎队”的“导机坪”,把它挖成了一个斜坡地。西台消失了,成为了抗战遗址。三台只剩下两台,看上去,三台山似乎名不副实,好在东台文峰塔下,新时期又开发了一台,并兴建了英雄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塔,是一种古老的建筑。桂东人构建宝塔由来已久,最早的塔建于明代,也是建立在三台山上,岁月风雨的剥蚀,宝塔坍塌了……[详细]
24、澧州文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澧州文庙
  澧州文庙位于澧县澧阳镇古城西路,始建于宋代,明初迁建于今址,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四年(1844)重建,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多平方米。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开放以来,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2007年澧县文庙经过一次大的修缮。文庙景点头门,最早修于1882年,后被毁。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文庙经过较大规模的修复,头门也在这次维修中恢复。门前的一对石狮是明代华阳王府的遗物。华阳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曾经谪守在澧州。东边的字幅“德侔天地”是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边的字幅“道冠古今”,是赞孔子思想、言行都是盖世之冠。状元桥,是文庙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于泮……[详细]
周立波故居
  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故居,座落在赫山区谢林港镇邓石桥村的清溪冲,距益阳市区仅8公里。周立波故居是一座具有益阳山乡特色的典型农舍,六缝五间,砖木结构,上盖小青瓦,为周立波祖父在清代末年修建。两厢为住房,中间为公共堂屋,房前有一口水塘,房后是一片竹林和茶树山,常年青翠碧绿,环境优美清新。1908年8月9日,周立波出生在这座宁静而优雅的农舍里,从呱呱落地到小学毕业,他一直同父母亲生活在周家老屋,直到16岁考上长沙市第一中学,才离开家乡走上革命征途。周立波的父亲周仙梯,是一个清贫的乡村教师,先后在龙洲书院当过总务,在周氏蜚英小学任过校长,1942年病逝。周立波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原名绍仪,字凤翔,据说周立波的母亲刘昭珍在临产前,作了一个美妙的梦,梦见一只美丽的凤凰鸟,围绕屋后树林飞翔,最后栖在了茶树上,梦……[详细]
新算学馆旧址——奎文阁
  新算学馆旧址——奎文阁公布时代:清代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81—0004公布地址: 浏阳市淮川街道办事处联城社区圭斋东路81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6.01简要说明新算学馆又名“奎文阁”,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系扩建浏阳文庙时所建,是文庙的附属建筑。位于浏阳文庙后山腰上(在浏阳第一中学内),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为纪念供奉先人之场所,清光绪二十三年谭嗣同、欧阳中鹄等人在此设立了“算艺学堂”,后改名为“致用学堂”,又称“新算学馆”。1996年元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文庙建筑群左后侧山坡的绿树丛林之中,坐西朝东,砖木结构,面阔七间,进深二间,正中五间为重檐歇山顶,其前檐下共设格窗30……[详细]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
  石枧摩崖造像、石刻是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城南35公里的桃川镇石枧村雄山上。处于一马平川、以肥沃土地扬名的“桃川峒”南缘。此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4—8月为雨季,年降水量在1400—1800毫米。这里有名动全国的香柚、香芋、香姜,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时这一片曾是湘桂古道必经之地,是两广地区和湘西南地区的主要贸易区域,曾有“好鸟飞不过桃川峒”之说,以此来形容这里的繁荣和富饶。周围地区植被覆盖较好。地形地貌较复杂,多喀斯特地形,因此形成较多奇特地下溶洞自然景观。该造像、石刻正是在这种地质地貌下凿造出来的,所以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又由于气候和土壤都不利于石窟佛像的长久保存,因而更显得弥足珍贵。石枧摩……[详细]
醴陵先农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先农坛——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位于株洲市醴陵市城区东正街28号。清雍正五年(1727年),醴陵在五里牌籍田旁建神农殿。籍田为天子、诸侯和地方政府征用劳役耕种的国有田。春耕前,皇帝、诸侯、地方行政长官在先农坛开祭后,在殿前象征性执犁三耕,表示朝廷重农,为春耕开犁。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建先农坛于城东现址,占地95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石结构。前厅有兰门,过丹墀为正殿,丹墀两边有近3米宽回廊连接前厅和正殿。先农坛东有启春(春牛)坪,为迎春时陈列芒神和春牛场地。大革命时期,先农坛为中共醴陵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县农民协会机关驻地。正殿左厢房为县农协委员会长孙筱山卧室。前厅右侧室为农会接待室,左为县农协副委员长唐寄凡办公室兼卧室。从左室穿过道通中共醴陵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罗学瓒办公室兼卧室,……[详细]
湖南烈士公园
  湖南烈士公园位于市区东北部的浏阳河畔,总面积153.3公顷,其中水域67.6公顷,现为全省最大的纪念性与游览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公园。公园由纪念区、游览区两部分组成。纪念区的苍松翠柏之中耸立着58.7米高的烈士纪念塔,塔身镌刻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题词,为毛泽东主席手书。纪念堂内陈列着全省10多万先烈名录和90多位烈士遗像。塔东侧山丘上有仿宋长廊纪念亭与之呼应,庄严雄伟,瑰丽壮观。游览区丛林吐翠,曲径通幽,年嘉湖更为游人所流连。或漫步于湖南的廊桥,或泛舟于湖心岛四周,览湖光山色之旖旎,尽情归自然之雅兴。近年来在公园东北角又建成湖南民俗村,占地5公顷,依山傍水,沟壑纵横,瀑布跌宕。丛林中荟萃着土家、苗、侗、瑶、白、汉等民族的6个村寒。迷人的风景,精湛的建筑,奇特的风情,将游人带入一个淳朴神奇的境地。湖……[详细]
湘南学联纪念园
  湘南-旧址陈列馆位于江东粤汉马路1号。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衡阳,在新民学会的影响下,省-派人来衡阳联络各校学校,发起组织湖南学生联合会。后经衡阳教育界、工商界决议,将“浮桥公所”划归湘南学生联合会使用。当时将霸占公所居住的清提督申堂发赶出公所,挂上了“湘南学生联合会”的牌子。参加湘南-的成员有:湖南省立第三师范、湖南省立第三中学、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及衡阳私立成章中学、道南中学、西湖中学等并辖湘南34县学校。经费来源于成员学校学生自治会,衡阳国货维护会也提供过一部分资金。-内设总干事1人。干事若干人。分宣传、出版、游艺、文书等股,由各校选举总务长,另设会计、评议。湘南-组织一年改选一次。该会的宗旨是:联合感情、交换知识、促进文化、改良社会。曾先后发表过《湘南学生联合会周刊》、《湘南……[详细]
31、塔下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下寺
  塔下寺旧称回龙山寺,又名净住寺,因誉为“峭塔凌霄”的传芳塔建在寺中,寺处塔下,故习称为塔下寺。位于蓝山县城东,寺区辖地二十余亩。寺宇依山傍水而建,四周香樟古槐,苍松翠柏环绕,清清舜水绕寺而过,环境清幽有如仙境。是湘南地区环境和风景保存较好的一处游览胜地。据民国《蓝山县图志》载:塔下寺传为唐代古刹。明万历以前称净住寺,寺宇座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传芳塔、东侧有观音阁、观浪亭、厢房、西侧有小山门、戒堂等、除西北角新建的解放军烈士纪念亭外,形成为塔寺并重,浑然一体的古建筑群。现存传芳塔为明嘉靖四十二年至万历八年(公元1563-1580年)重建,历时十六载竣工,塔门-“峻塔凌霄”四字,冠名传芳塔。登塔远眺,群山重峦如黛、平畴铺殿如画,城郭村庄尽收眼底,与距约四公里的童峰塔相映成趣,别……[详细]
32、世业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业堂
  世业堂,位于湖南省涟源市三甲镇铜盆村,始建于清嘉庆初年,道光28年挂匾。由举人梁治达主修,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座北朝南,石基砖木结构,由前堂、正堂、可以居、左右厢房、护卫墙、上下马石、水井、停尸堡等组成,天井院落组合型格局,世业堂绘雕工艺精美。颇为罕见的是,“世业堂”院落前的人行道上,有两块一米高成“11”形刻有图案的下马石,凡是骑马路过此地的达官贵人都要下马行走,以示对院主人的尊敬,并可进院内饮马歇息。现已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世业堂“下马石”的来由,据当地老人讲述,世业堂的主人梁治达及其子梁学钊都曾是湘军幕僚或将领,在乡间颇有威望与地位。据考证,梁治达与骆秉章、曾国藩、刘岳昭等清末重臣关系相当密切,据梁家后人介绍,在梁治达的六十大寿和七十大……[详细]
浏阳王震故居
  原国家副主席王震故居位于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风景秀丽,九曲溪绕村而过,不远处有杨梅岭等山峦绵延起伏。故居为土木结构,面阔三间,后搭披棚作厨房等用。1908年4月王震诞生于此,1927年加入共产党,1930年率部离乡,一生南征北战,1955年授上将衔,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副主席等职,1993年逝世。故居始建于清末,坐南朝北,小青瓦,砖木结构。原为当地中立局的公房,后为王震同志的祖上租住。1908年4月11日王震同志出生于此。上世纪40年代毁于洪水,后来文物工作人员对故居地基进行挖掘保护,2007年进行了复原重建,现故居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大小房屋共计19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多次回乡,均下榻于此,房屋未作过大的修缮,如今四周新房群立,故居更显陈旧简陋。1994年王震故居列为浏阳县文物……[详细]
沩山密印寺
  密印寺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城西的大沩山上。沿宁乡至涟源公路西行70公里,爬上葱翠的大沩山,进入一个盆地,气象豁然开朗,一座宏伟的古寺映入眼帘,这就是有名的十方密印寺。密印寺创建于唐朝,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相传唐朝著名风水大家司马头陀云游到宁乡,见沩山峰峦奇伟,林木密茂,是一福地,就上江西百丈山告知百丈禅师。百丈禅师派灵佑到沩山开拓。灵佑来沩山禅坐七年,沩山毫无变化,便怅然下山。当地走出数里停步小憩时,忽然从山上窜出一群虎豹,阻住去路,灵佑只得转回沩山。现山上留有盘团石、回心桥,相传就是灵佑当年的遗迹。不久,百丈禅师也到沩山,见这里林海苍茫,决非几个曾人所能济事,就是疏朝廷,请求派人开拓。当时,正是唐朝佛教昌盛时期,唐皇即命丞相裴休召各大寺院僧众,聚集沩山,辟山开田,兴建寺宇,盛极一时,密印寺建成……[详细]
35、珠晖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珠晖塔
  珠晖塔为雁城三塔之一。位于茶山坳镇藕塘村,雄踞江东岸之拜亭山上。为清代安徽巡抚衡阳人王之春主持兴建,耗白银6万两,费时13载,于光绪丁酉(1897)年建成。塔高10丈5尺,砖石结构,七层八棱,石阶旋梯。正门西南向,上方汉白玉横额镌刻着斗大楷书“珠晖塔”三字,两边汉白玉雕刻楷书对联:“高峙船山远绵学脉,流回耒水广助文澜”。塔基四周刻有飞禽走兽图形,塔内拱门嵌有石刻碑文,为江苏学政王先谦撰写、宁夏知府黄自文手书,原为6块,现存4块。塔前建有廊庑,僧房数楹。塔尖铜顶,映日生辉。塔何以名?因地势之高,晨迎朝晖,晚披彩霞,璀璨夺目,如珠玉生晖,故名之。登塔顶,周围数十里壮丽山河尽收眼底。南望雁城,气象万千;北眺衡岳,风帆沙鸟,长烟一空,使人心旷神怡。塔下五四林场,树木荫翳,野芳吐香,其清幽秀丽之美,较……[详细]
粟裕故居
  粟裕故居,位于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端,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距会同县城约8公里,209国道仅0.5公里,交通极为方便。旧居建于清光绪年间(1851-1861),分为东、西两个大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小房间有30余间。两个大院中间有一条村道和小溪通过。小溪右边的东院为正屋,是家人居住之地。小溪左边的西院是一排坐西朝东的房屋。北头为客厅,是接待宾朋、宴请客人和私塾讲学的地方;中间几间房屋是帮工们的住房;南头是牛栏、马圈等。故居现在保存的房屋即为东院正屋,占地约416平方米,房屋坐东南朝西北,由三栋两层的木房组合构成,分为前厅、正屋和横仓楼。其中前厅是为“品”字型客厅,前厅与正屋之间有一“一”字型天井,两者正好构成“一品”之意,寓意深厚。整个房屋建筑均为面阔三间的穿斗式梁架结构,房屋雕梁画……[详细]
高氏祠堂
  高氏祠堂位于沩山乡沩水村、沩山盆地西向边沿,北、东、南三面环山,山上古樟杂树环绕,西处于丘陵之间的梯田,顺梯田与丘陵之间的乡间小道即为沩水村级公路,沩水伴公路,流水永不停息注入沩江。高氏祠堂海拔较高,平均海拔为950米,周围群山环绕,峰峦叠嶂,古柏青松,郁郁苍苍,鸟语花香,冬暖夏凉,为避暑纳凉、参观揽胜的佳境。高氏祠堂,西距沩山集镇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密印寺4公里,距离宁乡县城76公里,沩山集镇沿沩水河堤有简易公路通往祠堂,交通较为方便。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土砖青瓦木结构,四合院建筑风格,坐东朝西向,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9.13平方米,由正殿(含戏楼)、厢房、五福堂三大部分组成。高氏祠堂建筑雄伟壮观,构思严谨,庄正肃穆,配合和谐,是宁乡县唯一保存完整的宗祠。祠堂始建于清光……[详细]
塔卧湘鄂川黔省委旧址
  塔卧湘鄂川黔省委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城东北40公里处的塔卧镇原丁家院子。1934年11月26日,根据党中央电示,红二、六军团在大庸(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宣布成立湘鄂川黔边区临时省委,以任弼时为省委书记,贺龙、关向应、夏曦、王震、萧克、张子意、刘士杰等及少共省委一人为省委委员,秘书长王恩茂,组织部长甘泗淇,宣传部长张子意,民运部长刘俊秀。省委成立后,首先是进行宣传与发动群众,开展壮大革命根据地的工作。省委考虑湘鄂川黔贫苦农民对土地的合理要求,立即开展了土地革命斗争。1934年12月1日,省革委会颁发了《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暂行条例》。1934年12月16日,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作出《关于创造湘鄂川黔边苏维埃新根据地任务的决议》,《决议》分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和建立湘鄂川黔边区苏维埃根据地的可能性,……[详细]
江华故居
  江华故居位于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江华(1907—1999),瑶族,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人。乳名香麟,学名虞上聪。13岁考入县立初级国民小学,毕业后考入县立高等学堂,后又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1928年4月,任茶陵县委书记。5月,他上了井冈山,在毛泽东领导下参加革命根据地斗争。1929年7月,江华随毛泽东来到蛟洋,帮助闽西特委召开闽西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随后,任闽西特委秘书长、福建省委常委。是年冬,赴上海,参加中央训练班学习。1930年春,江华离开上海回到湖南任红五军随营学校政治教员。1932年至1933年,江华先后任红5军1师政委、红三军团突击队政委、红6师政委、红5师政治部主任。江华在中央苏区参加了……[详细]
40、六栋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栋堂
  在“月落两省,鸡鸣三县”的浏阳市东陲金刚镇,有一片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民居,名为“六栋堂”。六栋堂——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由六栋房子组成的建筑群。来到“六栋堂”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边挂有“龙门世第”、“鹿洞家声”,门额书有“六栋堂”的大门。这就是门第标示吧。“龙门世第”,是说这家为皇家后裔。中国汉族有名的皇帝无非是刘、李、赵、朱等而已。这家果然姓李,是唐忠武西平王李晟之后。“鹿洞家声”,则让人有点费猜。南宋朱熹曾讲学于江西白鹿洞书院,以后朱氏子孙以“鹿洞”标示自家门第。六栋堂如此标示,是因为李家与朱家有着密切关系,还是从江西迁来的缘故?进得大门后,一溜六栋房子。厅堂、天井和两侧横屋、厢房构成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此单元与彼单元以厅相连,直通最后一栋,一栋比一栋高;打开厅与厅之间的隔断门,六个大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