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
  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位于衡阳市衡南县廖田镇阳合村西面2公里处。这里地处原衡阳、耒阳和常宁三县边界山区,今属衡南县廖田镇林场。1925年,当地腿有残疾的木匠何炳林,带领族人在桐梓山秘密组织洪门圈子会,他们公开劫富济贫,响应者达130余人。1927年5月21日长沙马日事变后,5月27日,衡阳又发生了沁日事变。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革命,到处追杀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笼罩着衡州大地。当时,中共衡阳县委领导群众转入地下斗争。共产党员、县农运组织部长资歌铗,发动并指挥衡阳东乡的5支武装队伍,其中一支便是中共党员李育松率领的农民赤卫队在桐梓山一带活动。资、李二人广泛接触圈子会成员,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在党的指引下,何炳林和他的圈子会成员放弃了狭隘的劫富济贫思想,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桐梓山革命武装力……[详细]
张家界老院子
  张家界老院子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区永定大道鹭鸶湾大桥东侧200米,长张高速入口处,交通方便,乘1、2、7、9路公交车直达。老院子始建于清雍正初年,其建筑风格为四井封火墙式土家建筑,融土家园林、土家吊角楼于一体,是典型的毕兹卡(土家族)居民。是整个湘西乃至全国幸存下来,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古宅,堪称土家建筑的活化石,被誉为“土家地一宅”。前国务院总理-在这里读书。老院子是田氏族人的祖居,田氏先祖田承满在北宋年间,先后出任太保.太傅.太师之职,官居极品,曾以统抚街代朝廷官束湘西诸土司王。老院子末代之一的田奇镌是新中国的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老院子世代书香,人杰地灵,谱写了一部历史罕见的家族传奇史…….做客老院子,让您感受大山深处.“蛮夷”之地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您讲述八代书香的家族传奇故事,……[详细]
千家坪遗址
  千家坪遗址位于桂阳县银河乡三都村,湘江上游支流舂陵江左岸一级阶地上,海拔129米。经初步勘探,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60米,面积近2万平方米。遗址南、北两端文化堆积较厚;中间地势低洼,文化层较薄。由于村民修建鱼塘,遗址已遭严重破坏。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11~12月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本次发掘集中于遗址北端,主要围绕村民修鱼塘挖出的取土沟布方,共布5×5米探方23个,发现房址8处,灰坑43个,墓葬51座。从发掘的情况看,遗址文化堆积厚约0.6米至1.5米不等,其中以新石器时代和商代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新石器时代遗存是千家坪遗址的主体。遗迹主要以坑形遗迹居多,有少量房址和墓葬。前者从其包含物分析,可能有不同用途。有的出土完整的白陶,有的出土大量动……[详细]
二酉藏书洞
  二酉是一个地名,历史上流传有二酉藏书的故事。若干世纪以来,人们对二酉藏书经过众说纷纭。后来,《辞源》对“二酉藏书”作了较明确的注释:“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太平御览四九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后称藏书名二酉”。从沅陵县城驱车,沿着沅水最大的支流酉江北岸的“沅凤”公路,向西北方向行驶,出城不远,便见奔腾的酉水,两岸群山起伏,公路紧紧缠住酉水的北缘,向西北方向蜿蜒盘曲。车行不到30分钟,便到了二酉山对岸。向导告诉我们:“二酉山是一座山,并不是古人流传说的有大酉、小酉两座山。因为发源于四川酉阳县的酉江和源于湖南古丈县的酉溪河流,在这座山西面汇合,故名此山为二酉山。”渡过酉水,来到二酉山山脚,只见那二酉山气势磅礴,二酉藏书洞就深藏在悬崖峭壁的正当……[详细]
洞口文昌塔
  文昌塔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洞口县城关镇。文昌塔雄伟壮观,堪称古塔建筑艺术的完美力作。文昌塔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同治六年(1868)竣工,光绪四年(1878)刊碑记事。文昌塔为楼阁式砖塔,七级八方,八角攒尖顶,塔刹为铁葫芦宝瓶,通高41米。塔基以条形青石砌筑;边长4.67米,周约37米,高1.7米。塔身七层,每层有门、窗和叠涩式塔檐,檐边饰山水人物等彩画。1至6层檐面盖小青瓦,塔顶盖铁瓦。每层塔檐有8个鳌鱼翘角系铁铃,风吹铃响,清音远扬。一层门上以青砖筑牌科墙门,重檐翘角,叠涩式檐口。门额石匾为“依日月光”。门联曰:“碧水环流地疑蓬岛,青云直上人在琼宵”。塔内有两条通道螺旋而上直至顶层,层层阁室内皆有神龛。二层塔心室地面阴刻双鱼图。三层以上塔室窿顶和甬巷、门巷等处,皆彩绘人物花鸟、双……[详细]
侯材骥故居及墓(含侯氏宗祠)
  侯材骥故居位于县城东南方30公里处,依山傍水而建,属典型的湘南大户人家建筑,雕梁画栋,木格花窗,“叠梁式”构架体系,结构复杂而华美。整栋占地面积18000余平方米。一进三厅,分前厅、中厅、后厅,每厅有屏障天井相隔,左右设侧门相连,两厢房与整栋三厅呈“十”字形布局,厢房前均设有一眼两亩左右的鱼塘,朝向为座北朝南,正厅朝向高山亮。屋前有良田千余亩,攸洋河横贯其中,视野开阔。侯材骥故居所在村,叫万田村,该村山青水奇,土地肥沃。既有夏天如冰的泉水井,又有恒温42°以上热水塘。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宜居最理想的地方,对此,该村原有众多富丽的古村落古建筑,就是最好的历史佐证。攸洋桥,是安仁境内最古老的桥梁之一,约建于清嘉庆年间。该桥用青石砌成,单拱,长5米,宽3.5米,高4米左右。桥西头设有桥碑,碑长0.8米……[详细]
九龙岩石刻
  九龙岩石刻位于东安县芦洪市镇东一公里的九龙岩,有北宋至清各种名人石刻43方,宋刻达30方。最早的一方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东安县令张太年所题,距今已1100多年,记载了镇压农民起义(“平将寇”)和“芦洪置司”的重大史实,对研究东安政史和建置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补史价值。北宋著名文学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王安石变法主要参与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曾布,南宋抗金名臣、经学大师胡寅以及众多官宦、文人、儒僧幕名寻访,为诗为文,题刻留名,盛极一时,成就了九龙岩石刻。宋景佑初(1034),僧人元喜入九龙岩建寺,但无寺名。宋治平元年(1064年)。九龙岩寺赐名寿圣院。宋治平四年(1067)五月七日,周敦颐游九龙岩,题摩岩。宋熙宁六年(1068)五月五日,蒋忱作《九龙岩记》,周敦颐书凡上石。寿圣……[详细]
衡山县农民运动纪念馆
  衡山县农民运动纪念馆位于衡山县开云镇沿江大道9号。衡山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篷勃兴起的农民运动,在全省、甚至全国,颇负盛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23年4月,毛泽东和中共湘区委员会派遣刘东轩、谢怀德回衡山开展农民运动。9月16日,衡山岳北地区成立了岳北农工会。这是湖南第一个农会组织,是全国第三个农会组织。它是湖南农民运动的旗帜,为湖南省和全国以后的农民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宝贵经验。1926年下半年至1927年上半年,衡山县农民运动迅猛发展。1926年4月,衡山就有多个秘密农民协会在活动。北伐战争胜利后,衡山农协组织开始公开活动。到当年7月底止,已有区农协13个,乡农协203个,农协会员2万多人。到11月底止,县内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有区农协149个,乡农协350个,农协会员7万多人,……[详细]
君山青砖窑
  君山青砖窑(君山明代南京都城城墙砖官窑遗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许市镇,是明代洪武年间营造南京都城时朝廷钦定的烧制都城城墙砖的窑址群。君山青砖窑共发现42处遗迹点,分布在横垱湖东北岸与白浪湖西南岸的二、三级台地。多为馒头形、鹅蛋形两种型制,窑体有火塘、烟道、窑床等。发现的城墙砖均制作规范、精细,表面平整光滑,色泽青亮,规格尺寸不尽一致。砖铭皆模印于砖的一侧或两侧,内容主要为负责监制的地方长官、烧制年代、总甲、甲首、小甲或工匠姓名等。君山青砖窑窑址目前清理发掘的5处窑址中2012JSY5(图一)、2012JSY6(图二)、2018JSY20、2018JSY21保存较为完整,面积皆为6.5平方米左右。其窑址形态以圆形竖坑为主,个别有椭圆形竖穴,皆为穹隆形顶,顶部构筑有具多种功能的大圆孔。窑体后……[详细]
老司岩民居
  老司岩民居,湘西土家族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古丈县红石林镇,建于清代,为湘西保存较完好的土家族古代民居群落。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2-31。老司岩是酉水岸边废弃的一个古镇,其村寨为湘西保存较为完整的土家族明清时期的古代民居群落,昔为老司城通往外地的重要水码头,曾经有一度的繁荣时期。遗存有三华里长的石板路古街道、清代古井、店铺、3座四合院、花园、私塾,及清咸丰年间修建的伏波宫、石碑等。另有许多古代民俗文物,如纺车、米升、碓磨、桐油灯、三滴水床、箱柜等。其建筑中的石雕、窗棂、门楣等,图案精美,工艺精湛,保存完好,堪称古代土家族艺术之精品。老司岩因其东、北、西三面环绕酉水,自古以来便是西至巴蜀、北通湖湘的必经之地,且为八百年湘西土司王朝的军事前哨。明朝时期……[详细]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建于1966年,是中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的附属设施,后改为长沙市博物馆。馆舍为两层砖混结构现代大型公共建筑。占地面积3591.51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门亭硕大,特色鲜明。顶部牌坊高出楼顶,由双面对称五层相叠的党旗组成,外表用专门烧制的红釉瓷砖成。牌坊中止方嵌大型青年毛泽东瓷像。旧址两侧各陈列着数门红衣大炮,又称红夷(衣)大将军炮。铸造于清代咸丰年间,出自于长沙天心阁下的凤凰台。……[详细]
湖南自修大学旧址
  湖南自修大学旧址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中山路74号,是原船山学社社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始建于1875年,最早为曾国藩祠,1914年刘蔚庐(人熙)联合社会进步人士,在祠堂创办船山学社,以研究和发扬王船山的思想。1921年7月,毛泽东、何叔衡代表湖南早期党组织出席中共一大回到长沙后,在建立中共湖南支部的同时,为了培养党的干部和掩护革命活动,于同年8月利用船山学社的社址和经费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贺民范任校长,毛泽东任教务长。湖南自修大学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干部的学校,毛泽东、何叔衡、李达、李维汉、夏曦、夏明翰等曾在此学习和教书。学校注重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并号召学生直接参与社会革命实践,被湖南人民誉为“革命策源地”。1938年建筑毁于“文夕大火”,1954年在原址复建,19……[详细]
53、奎星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奎星塔
  泉交河镇属益阳市赫山区较大一个乡镇,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由原泉交河镇、泞湖乡、烂泥湖乡合并组成。据史料记载,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始建于唐,初为洞庭丰水期湖边柴米小集。明朝中叶,称泉交市,清代发展为益阳县最大的鱼米集市,有“千猪百羊万担米,扬帆汉口一早起”的“小扬州”之称。这里人文荟萃,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是清代名臣胡林翼的故里,也是革命先烈香三娘的家乡。奎星塔位于泉交河镇下节街,始建于清(1828年),为湘军领袖胡林翼之父胡达源创建。西距泉交河150米,南距泉交河大桥300米,东为安山村河堤,北为烂泥湖新河。奎星塔为青砖结构,坐南朝北,楼阁式八方七级,通高26.9米,底径4.44米,第一级南向开门,以上各级四向错落开窗,第一级内满嵌青石碑刻。第二级南向窗额上楷书“奎星塔”……[详细]
塔卧湘鄂川黔省革委会旧址
  塔卧湘鄂川黔省革委会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塔卧镇中心原雷家老屋。旧址为四合院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积1480平方米,周围砌有卵石围墙。正屋坐南朝北,五柱四棋,五开间,中为堂屋。厢房为三柱四棋,四开间。大门与堂屋相对,两侧为粮仓。院内为贺龙、夏曦、陈希云等领导的办公地点和住处。1934年11月26日,湘鄂川黔边临时省革命委员会成立于大庸(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同年12月10日迁至永顺县塔卧,机关设在塔卧雷家老屋。省革委会主席贺龙,副主席夏曦、朱长清,秘书长张启龙。内设劳动部,部长朱长清;财政部,部长喻杰(代理)、陈希云、虞志清;粮食部,部长张经展;土地委员会,主任王邦秀;没收委员会,主任陈希云;肃反委员会,主任吴德峰。为了开展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1934年12月1日以省革命委员会的名……[详细]
沈从文故居
  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四合院里。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晚期建筑,分为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左右配以11间古色古香的厢房,给人一种精巧秀丽的感觉。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飞檐矗立的屋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融为一体,显得十分协调,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脱落的门窗,显示出房屋的陈旧与古老。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是曾任清贵州提督的沈从文祖父沈宏富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占地600平方米。沈从文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5岁时走出凤凰,踏上了坎坷的人生旅途。他在旧军队里当过兵,漂流在湘西沅水流域,19岁闯入北京,过着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通过……[详细]
毛泽东水口连队建党旧址
  毛泽东主持首次“支部建在连上”旧址(叶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南村。1927年9月底,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为进一步加强连队党的建设,毛泽东多次要求各连党代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分子入党。在离开三湾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利用休息时间,找战士谈心,进行共产主义信念和革命前途教育,从中发现、考察、培养了一批建党积极分子。部队到达酃县水口后,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各连党代表也在战士中发现、培养了不少工农出身的积极分子,毛泽东感到在战士中发展党员的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部队连续发生逃跑事件,将支部建在连上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10月15日上午,毛泽东主持召开连以上党代表会议。他在会上指出:部队连续发生干部和战士逃跑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政治……[详细]
湘潭黄公略故居
  黄公略故居位于湘潭市湘乡市中沙镇朝阳村2组高木冲。此处群山环抱,苍松劲柏,青山绿水。故居坐西北朝东南,面积528平方米,系一栋刀字形平房,砖木结构,土墙青瓦悬山顶,正堂一排有房屋10间,东侧面横屋进门有一天井,底下房屋三间,中用格扇门隔开,第二、三间上有木板楼房,为黄公略父亲教私塾的教室。故居南面走廊有八根石木结构和圆柱支撑,屋前有草坪、池塘,环境优雅舒适,属典型的湘中民宅。1898年,黄公略就诞生在这里。黄公略,原名家杞,字汉魂。1913年在双峰高等小学校时,自改名石,号公略。1915年投笔从戎,入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一营当兵。1917年与彭德怀结识,在救国救民的共同愿望下,共同发起组织秘密组织“救贫会”。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1926年随军北伐,后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参加广……[详细]
岳麓山忠烈祠
  岳麓山忠烈祠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赫石坡,今湖南师范大学校区内。忠烈祠原是纪念岳飞的岳王庙。抗战时期,湖南作为抗战主要战场,先后有近10万民众参加抗日游击队和自卫队,有100万民众直接支援守军作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中,30多万将士献出了生命。国民政府第10集团军总指挥、第4路军总司令刘建绪为纪念和祭祀第4路军抗日阵亡将士于1939年进行改建,称为第4路军阵亡将士麓山忠烈祠。第4路军系在1929年春蒋桂战争中产生的湖南地方部队。九一八事变后,第4路军将领联名通电请缨抗日,1936年8月,刘建绪奉命率第4路军第16师和第19师由湘西开赴前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下令撤销第4路军番号,将其所部改编为第10集团军,刘建绪为总司令。是年夏秋,第16师开赴浙江江山,10……[详细]
武冈文庙
  武冈文庙位于武冈市都梁路市文化馆内,据清光绪二年(1876)《武冈志·艺文志》载:武冈文庙始建于北宋崇宁五年(1106),由武冈学正陈沂实主持修建大成殿,原址在宣恩门外(今市药材公司内);南宋绍兴八年(1138)迁至今址;淳熙二年(1175),知军王可大撤而新建;嘉泰元年(1201),提刑陆世良重修。元末毁于兵事。明洪武三年(1370)在原地重建;天顺元年(1457),巡抚王俭、总兵李震、巡按御史龚谦、布政使岳陵、学正陶永等捐资重修,并增建明伦堂、泮池及新塑贤像等。清雍正元年(1723),郡伯郑东里复迁回原址,并增建魁星阁、学正署等建筑。现存建筑为道光十五年(1835)学政张力兴等重修。前庑檐下尚存镌有“道光十五年丙申月庚子日庚时修建”等字样的石碑1块。武冈文庙现存建筑应为道光十五年(183……[详细]
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故居位于凤凰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故居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环境幽静安谧,建筑古老质朴,四方形布局,中有一天井宽坪。进入宅门,左侧是一个约十平方米宽的前室,又称会客室,天井东侧为专门的柴房,内有石磨、石碓等食用家具装置,充分显示了这家主人当时勤俭持家的良好风范。熊希龄小时最喜欢到这间柴房里走玩,并经常学习推磨和冲碓的技术,从小就培养出了一种悉心体察民间疾苦、关心贫民忧乐的高尚情怀。过天井便是正室,在正室的木门两边,有一幅笔力雄健、字迹清晰的对联:“一生赤诚爱国盼中华振兴,半世慈善办学为民族育才”,写出了熊希龄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同时也写出了他披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