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八路军驻湘办事处)
      长沙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蔡锷中路徐祠巷19号。1937年12月9日,徐特立、王凌波从延安抵达长沙,根据党中央部署在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徐特立任驻湘代表,王凌波任通讯处主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于这年年底在东长街(今蔡锷中路)徐家祠堂公开挂牌办公。次年2月,通讯处迁至寿星街2号。通讯处还在雅礼中学设立电台,在长沙县燕子窝陈家祠堂(今望城县天顶乡梅溪小学)开辟办公地点。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建立以后,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抗日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协助省(工)委迅速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培训党员骨干;组织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发动募集抗日物资;开展上层-工作,广泛团结各阶层抗日爱国人士,营救革命同志;输送优秀青年去延安等地,为动员湖南人民在党的旗帜下组成广泛抗日……[详细]
    何南熏墓
      何南熏墓位于宁乡县沙田乡长冲村勺子冲马里山,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党一大代表何叔衡故居仅150米,西距沙田乡政府约3公里,涓水河顺山谷流入沩水,交通便利。何南熏墓时代为民国(1922年),墓周围栽种杉、樟林树木、配以低矮植物,环境优美,墓占地面积约为180平方米。依山势坐东朝西。前为农田,后靠山顶。由平台、拜台、墓主体三大部分组成。平台前为深坑,平台两侧立有石人2尊、石马2尊(1尊修复)、石狮2尊、华表2个等雕刻;拜台前有香炉,墓直径为5米,麻石结构,墓冢为平顶。墓围庐用麻石砌成。下面为双层“山”字型结构,墓祁阳石碑上横刻有孙中山题词为“为国捐躯”和直书“南薰司令千古”。墓联石刻对连:顽糜儒立志决身纤。墓围麻石雕刻龙、象及花草等精美12个纹饰。整个墓葬保存完好,气魄宏伟,庄严肃穆。 何南薰(1……[详细]
    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
      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位于岳阳市平江县城以东42公里的嘉义镇上街33号。旧址坐北向南为三进两层砖木结构,屋面为小青瓦,占地530平方米,原为“亿昌药号”。1937年8月,中共湘鄂赣省委的代表与国民党武汉行营的代表合作谈判成功,湘鄂赣边区和平抗日的局面基本形成。10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改为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中共湘鄂赣省委领导的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第1团,傅秋涛任支队司令兼第1团团长。1938年2月,第1团从嘉义出发,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在嘉义镇设立“新四军平江留守处”(后改称通讯处),由黄耀南任通讯处主任。通讯处有工作人员、警卫战士、干部家属100多人,后来精简到30多人。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在中共湘鄂赣边区特委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运用各种形式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方针、政……[详细]
    唐群英故居及墓
      唐群英故居位于衡阳市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故居南磕显捞熘澹蓖搴梢墩颉=覵314省道后,距县城42公里。掩映在一片竹山林海之中。唐群英墓位于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一处山坡上。地势平缓,竹山林海,风景宜人。唐群英,女,1871年出生,湖南省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人。1891年,嫁与湘乡(今双峰县)荷叶塘曾传纲为妻,夫逝女夭后,归衡山新桥娘家,终身不再嫁,较长时间住在这栋故居里。唐群英是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是孙中山先生的积极追随者,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倡导男女平权,晚年致力于兴学办报,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称赞她为“巾帼英雄”,并授予其二等嘉禾勋章。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赞扬她为“一代女魂”。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邓颖超称她为“很知名”的一位女性。她是中华八大女杰之一,……[详细]
    萧氏公祠
      萧氏荣庵公祠,位于桃江县大栗港镇黄栗洑村洞门湾组,现为黄栗洑小学所在地。该祠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公元1903年),座东南,朝西北,依山傍水,整个公祠占地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前厅已拆除,二进享堂和三进寝殿及两边厢房保存完整,歇山顶,木结构,全用槠、杉木及其它耐腐木料建成。屋基高1米,台阶以蛮石垒起,阶饰青石板。地为三七灰土,划纹地面。四周为青砖围墙,砖长26公分,宽16公分,厚7公分,绵砌,下用峦石垒砌,三七灰土砌墙,高4米。二进亨堂脊高7.2米,琉璃脊,只剩吻兽,原有宝顶,琉璃勾头滴水,柱础全部木雕树础,形制各异,有海棠盨弥座形、方形、莲瓣形柱础,柱为整木圆角方柱,穿斗形直梁系凤架,七架梁,斗系收住连在一起,六扇格扇门被拆除。三进寝殿脊高7.8米,琉璃脊……[详细]
    南岳祝圣寺
      祝圣寺:在古镇东街,距南岳大庙半里,相传建于唐代,现寺为清康熙年间重建,主要建筑有关圣殿、大佛殿、药师殿、说法堂、方丈室、观音堂、罗汉堂等,罗汉堂有青石阴刻五百罗汉像嵌左右壁,有一定艺术价值。祝圣寺历史悠久。据《南岳总胜集》记载,夏朝的君王大禹在这里修建清冷宫,把奉舜帝。唐朝时,高僧承远(712—802年)在这里创建佛教寺院,名弥陀台寺。承远信奉的是佛教净土宗,净土宗又称莲宗,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至今,净土宗认为该宗有十三位师祖,他们依次: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智旭、实贤、行微、实贤、际醒和印光。承远被尊为净土第三代祖师,他赢得这千秋圣名的功绩主要是在南岳弘传净土法门。唐会昌五年(845)武宗李炎,不嘉佛教,师事道士赵归真,崇信道教,是时赵归真受武……[详细]
    宁乡云山书院
      清同治四年(1865),邑人原陕西巡抚刘典倡建于宁乡水云山下。三面环山,佳木葱茏,绿野扩展,沩水流迳,步云桥横跨其上。“山水之胜,无殊岳麓”,“斋舍之制,全效城南”。当时有步云桥、总会门、东西五门、讲堂、崇道堂、希贤堂、先贤堂、仰极台、凌云亭、奎光阁、文昌阁、藏书楼、东西八斋等建筑,可容徒160人。辟有鉴泉印月、奎阁凌云、云寺钟声等10景。云山书院是县以下的书院,相当于乡学一类初级教育机构,曾提出“修书院,广育婴”的宗旨,便于乡民子弟就读。“东西八斋,斋舍十间,可容徒百六十人”,比一般乡学规模要大。“经费多来源于乡绅捐助,士绅捐置田产668亩,年收租1300余石。以培养“处为大儒,出为良佐”之才为宗旨。山长为士林楷模,秘择本邑宿学名儒”;对学生要求“贵博学、审问、慎思,明辩以析其理,笃行以践……[详细]
    浏阳围山书院
      “此地有围山高耸,溪水环绕,宅我校于其中。听鸟雀吱吱,水声潺潺,我们在此间乐也融融。努力求学业,造就优良国民,矢志救国,毋忘父老,作育热忱,我围山万古长青。”这是围山学校的老校歌,围山学校的前身就是浏阳八大书院之一的围山书院。围山书院坐落在浏阳市大围山镇东门市,今为大围山镇中心完小和中学。正如歌词中所言,在“岗峦围绕,盘踞四县”的大围山山麓,在东门集镇东隅,左依虎行岭、右傍浏阳河的围山书院秀然而出,在经受100多年的风雨历练后,依然翰墨留香。围山书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占地面积3039平方米,建筑面积1635平方米,由谭嗣同的老师涂启光领衔捐建,为当时浏阳八大书院之一。书院坐北朝南,青砖、石柱、木梁结构,今存建筑面阔五间,沿中轴线五单元对称排列,有春满堂、大成殿、嘉惠祠等。三进……[详细]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部旧址(周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部旧址(周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1928年3月初,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湘南特委的军事部周鲁来到井冈山,指责毛泽东躲在井冈山,没有一点发展前途,并传达了中央和湖南省委的决定:给毛泽东以“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撤消现任省委委员”的处分,撤消前委,改组为师委,由何挺颖任书记,毛泽东任师长,并命令立即开往湘南,策应湘南起义。1928年3月18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到达中村,师部设周家祠。工农革命军到达中村前后,军内和党内不少同志对湘南特委的指责和强令部队开往湘南,对撤消前委和毛泽东的前委书记职务,甚至传说,毛泽东开除了党籍,而心存不满和怨气,并议论纷纷。为了让部队了解事实-,统一部队的思想和行动。3月19日晚,毛泽东、何挺颖在周南学校主持召……[详细]
    秀峰书院
      秀峰书院,又名忠烈祠,天门书院之前身,自创建迄今已有235年。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1984年5月,石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6月,常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史沿革秀峰书院为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知县潘曙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知县鲍启泌兴办。书院草创期间,仅有房屋二间,陈设简陋,但一时文风丕振,大为生色。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石门知县许耀祖(浙江会稽人)用俸禄及捐款重修书院,置以匾额,赐以嘉名,曰秀峰出院,有讲堂三间,二门二进,头门一栋,有正心斋、进德斋、时习斋、明道斋、诚意斋、居业斋、日新斋、正谊斋八斋房。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石门知县曾维桢把秀峰书院更名为天门书院,并捐资进一步对书院进行修缮。1940年7月,……[详细]
    邓华故居
      邓华故居位于郴州市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邓华,1910年4月28日生于郴县永宁乡(今北湖区鲁塘镇)陂副村一个书香门第。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在工农革命军第7师政治部任组织干事。4月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连党代表,曾出席古田会议。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参加平型关战役之后历任115师独立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卫戍司令、辽西军区司令员、第44军军长等职。平津战役中,曾根据前方态势,提出以少数兵力监视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的建议,被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共总前委所采纳。新中国成立……[详细]
    望城惜字塔
      湖南茶亭镇九峰山村惜字塔位于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九峰山村洞庭组,为一座清代石塔。其因塔上生树,树塔共生而闻名遐迩,备受当地人推崇,奉为神塔、神树,为当地一宝。据考证:该塔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塔高12米,五层,呈六边形,花岗石砌筑,塔基直径4.23米,塔身内空,底层设一拱形门,门楣阴刻楷书“惜子塔”,二至五层均设二门对开,各层方向不一,一二层内有石阶旋至第三层,二层内壁题刻“道光十八年戊戌秋起建立”,各层塔檐较短,檐角起翘,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塔顶被雷击毁,尔后长出一株朴树,现树高约6米,形如华盖,根系穿过塔身,直至塔基,生长茂盛,成为奇特的塔树共生珍贵景观。2005年8月30日被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对于研究清代石塔建筑形制具有较高……[详细]
    雩江书院
      雩江书院位于秩堂镇毗塘村洲头岭,是清朝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茶乡三都(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都)公建的学堂,也是茶陵县38所古代书院中唯一完整保存的书院。因脉自雩山,蜿蜓而来,林木葱茏,雩水萦绕其前,故取名雩江书院。秩堂镇位于湖南省茶陵县东北部,距县城44公里,东北与江西省莲花、永新两县接壤,西南与高陇镇、严塘镇为邻。因明清两代连出李东阳、张治、彭维新三位大学士,有“三大学士故里”之称。书院坐东朝西,四周良田环绕,系青砖、青瓦和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建筑,栋顶建骑马垛,有前厅、中堂、后堂、左厢房、右厢房等,中堂有4根大圆木堂柱,直达堂顶,左右各有一口4米见方的天井,全院共有大小房屋40间,总占地面积1136平方米,造型古典雅致。雩江书院虽为茶乡三都合办,实为彭世恕、龙俊寅牵头,刘、谭两姓相助……[详细]
    74、三台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台塔
      三台塔位于益阳境内资水与长常高速交汇处,与斜对岸的斗魁塔及附近始建于明代的故城城墙遗址、资水二桥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富有文化品位的靓丽风景。塔周围还保存有一定的开阔地,塔内有双梯旋转而上至塔顶,益阳城郊及南洞庭湖美景尽收眼底,从而使三台塔具有特殊的保护利用价值。三台塔呈楼阁式花岗岩石塔,体现建材高度本土化得特征。各层之间设飞檐,翼角高翘,通高(含塔刹)32米。基高1.1米,塔身八方七级,八方底层周长34米,占地66平方米。正南面设有拱门,门楣上镌刻“三台塔”。二至七层面积及层高逐层递减,东西南北均设拱门。自塔底东西两侧有石梯螺旋至顶楼,顶层绘有伏羲先天八卦图,八卦方位与现代指南针所测方位一致,塔尖饰三星宝顶,转轮塔刹。塔身内壁满嵌青石碑刻,大部分铭文可辨,记载皆塔之建始、圯复、人名以及名宦跋……[详细]
    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园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七军根除湘西百年匪患的不朽功绩,缅怀在剿匪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湘西行署于1950年12月26日召开会议,决定在沅陵老县城北面梧桐山上将原抗日时期的中山公园改建为胜利公园。工程于1951年元月1日动工,4月4日竣工。湖南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元月25日将胜利公园更名为沅陵县烈士陵园,同年又定名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园,列入湖南省十八个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并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0月,在省民政厅的关怀重视下,经多次协商努力,通过测绘制图,整理,完成了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园纪念建筑物永久性档案的建档工作,这对于纪念建筑物的保护和纪念园的规划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3月,国务院又将纪念园列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湘西剿匪烈士纪念园坐北朝……[详细]
    索县汉代城址
      索县汉代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东北15公里处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俗名崆咙城,又名汉寿城.据《常德地区志·文物志》载:古城分为大小二城,坐北朝南向,东为大城,西为小城,中间有城垣相隔。大城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600米;小城南北宽600米,东西长约300米。两城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残存夯土垣高3-4米,宽12-18米。东西南北均有城门。城的四角有瞭望台,残高7-8米。城的四周有护城河,宽约30米。城址内遍布汉砖、汉瓦、和汉代陶器残片。曾经有村民挖出有铭文“汉寿城”字样的古砖和陶器等。城外东南方向有较多汉墓,其中有的规模较大,传说中的楚平王墓遗也在其中。据史料记载,索县城始建于东汉,是湖南当今最大且保存最好的汉代古城,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详细]
    陶铸故居
      陶铸故居位于永州市祁阳县潘市镇陶家湾村一半山腰中。1908年1月16日,陶铸就出生在这里。1926年,他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回祁阳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9年前往福建,先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中共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组建闽南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成功地领导和指挥了震惊全国的厦门劫狱斗争。1933年5月,被捕入狱,1937年被周恩来、叶剑英营救出狱后,被派到湖北省担任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豫鄂挺进支队代政委,创建鄂中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区。解放战争时期,陶铸先后担任辽宁、辽吉、辽北等省省委书记,四野政治部副主任。他受中共中央委托,先后与傅作义、程潜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和湖南发挥了重要作……[详细]
    刘大夏墓
      刘大夏墓位于华容县城东10公里胜峰乡话岗村享堂附近,东径112”183至113”132和北纬29”1018至29”4827之间。地处洞庭湖以北,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带。保护范围为话岗山的南坡,北面为龙秀山茶山和稻田以墓为中心,半径30米以内,墓前植为杉树。其自然环境属亚热带季风潮湿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205.8毫米。刘大夏(1435-1516),字时雍,华容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成化初(1465)任职方主事,后迁郎中。弘治六年(1493)春,黄河决堤张秋(今山东东阿县境),他前往治水,疏上流以分水势,筑长堤360华里,决口既塞,又筑黄陵冈,水患遂止,改张秋镇为平安镇。-,升任左副都御史。后以病辞归里,两年后复起用为兵部尚书,总制两广军务。进二品阶资政大夫。……[详细]
    石门闯王墓
      闯王墓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此为在原址上修复的陵墓,作为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的纪念建筑。 清《石门县志》卷十三《陵墓》载:“奉天玉墓在夹山大路旁西坡,以奉天玉和尚即李自成败后削发为僧,似可确信。旧有紫石牌坊,制造壮丽,为当事者所扑碎,并欲暴其骸骨报官,未果。”闯王陵于1993年修复,位于夹山寺之西侧,坐西朝东,占地30余亩,由陵卫、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碑廊、野拂塔等组成,宏大壮观。 陵卫即大门,上拱下方,门额有“闯王陵”三字。红墙黄瓦,飞檐翘角。门后有永昌池、永昌桥,“永昌”为大顺年号。桥后上26级石阶为紫石牌坊,4柱3门,高约10米,额为“奉天倡义”四字,联曰:“捣碎乾坤惊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坊后为100米长的神道,两旁排列狮、象、羊、马等石雕像,之后为3坎69……[详细]
    醴陵文庙
      醴陵文庙位于醴陵市东正街。始建于宋,原址在青云山(现醴陵一中内),据民国版《醴陵县志·教育志》载:渌江书院原在朱子祠堂之右,背山面河,为宋、元、明学宫故址,乾隆初移建学宫。元大德十年(1306),知州张思敬在原址重建文庙,元末毁于兵。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黄彦正重建,明末清初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知县张法礼、康熙四年(1665)知县张尊贤先后修茸,后毁于吴三桂之变;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1682—1687)知县陈九畴、赖彦超,三十七年(1698)知县蒋晟陆续修建;乾隆八年(1743),知县段一控迁文庙于何家码头今址;后又经过五次修葺或扩建;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薛振钰购庙旁余地,拓基扩建,前辟广场,外筑围墙,占地约2500平方米,砖木石结构。现存文庙仅余大成殿及10间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