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杨殷故居
  杨殷故居位于翠亨村。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42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故居为四开间两进砖木结构,正厅两边各设有耳房,耳房均为二层木楼结构。正厅及厨房均设有天井,用于采光及排水。大厅后座置有神楼用以拜祭祖先。房顶四周用女儿墙围护,整座主体建筑采用水磨青砖筑砌墙体,墙基采用花岗岩石板筑砌,既有西欧洋楼建筑风韵,又保持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大厅的正中央安放着杨殷的大幅照片及全家合照,厅内陈设雅洁,庄严肃穆。南边耳房设有杨殷烈士生平事迹展览。北边耳房是杨殷寝室,摆设着杨殷当年结婚时用过的大铁床、书桌、日字形木凳、木面盆架。杨殷故居在1989年6月29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宣传杨殷的革命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历史的真实场景得以恢复,……[详细]
回龙寺塔
  回龙寺塔位于韶关市南雄市湖口镇罗田村委会下罗田村。回龙寺塔,有称上罗田塔宋塔,位于韶关市南雄市湖口镇新湖村罗田。现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宋代判(一说建于明代,当为误判)。塔北面原有回龙寺一座,早毁。塔六角七层,现仅剩四层,残高十一点八米,一说残高十六米。回龙寺塔,坐落在湖口镇下罗田村回龙寺旁(寺早毁)。塔建于宋代。塔为平面六角形,仿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原七层,1958年被毁上部三层,现仅存四层。塔残高16米。回龙寺塔位于珠玑镇上罗田村,建于宋代。塔北面原有回龙寺一座,早毁。塔向南,平面六角形,仿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原7层,第五、六、七层已毁,现仅存四层,残高11.8米。塔基围19.5米,直径5.64米。塔身均置砖砌斗拱、柱、阑额和普柏枋。底层与第四层南北面开真门,其余均为假门,排列在同一直线……[详细]
凌十八故居
  凌十八故居位于信宜市钱排镇北内塘坳村。建于清道光年间,土木结构,为面宽5间的四合院式建筑。正厅有屏幅一块,上 书“安德堂”三个大字,两边配联:“安分心常乐,德深意少忧”。有人说是凌十八手笔;也有人说是凌十八的父亲凌玉超所写。凌十八(1819━1852年),名才锦,排行十八,故称凌十八,太平天国拜上帝会首领,出生于此处。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冬,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加入洪秀全、冯云山组织的拜上帝会,1848年春回到信宜以大寮为根据地组织拜上帝会,秘密制作红衣赤帜,会众很快发展到数千人。凌十八卖掉房产,铸造军械。道光三十年(1850年)7月率众在前排大寮祭旗起义。8月29日击溃了信宜县进犯官兵。先后转战两广的高州、罗定州、玉林州、茂名、化州、罗定、博白、陆川、玉林等州县,不断击退进犯之敌。一直……[详细]
蚬壳洲遗址
  蚬壳洲墓群位于肇庆市鼎湖区桂城龙一村东北面,南距西江300米。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早阶段。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1984年发现,1986年与1987年两次发掘共378平方米。遗址的第四、五层为文化层,其中第④层含大量的贝壳。清理墓葬27座,发现人骨架31具,大部分为单人葬,也有双人合葬和三人合葬。葬式以侧身屈肢葬为主,也有蹲葬、双手反捆俯身屈肢葬,部分头骨上有人工拔齿痕迹。个别墓葬有1~2件随葬品。出土陶器中,夹砂陶比例大于泥质陶,手制,火候低。夹砂陶器多饰绳纹,泥质陶有白色陶衣,其上绘制赭色带状纹样,属于一种彩陶。器形有釜、罐、盘,流行圜底器或圈足器。石器有双肩锛、多孔刀,以及骨器笛、笄。出土的贝类标本中,处于淡水环境的种属个体数量占80%,处于咸淡水之交环境的种属个体数量占20%,说明……[详细]
沙滘陈氏大宗祠
  沙滘陈氏大宗祠奠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离广州陈家祠建成不过1年。当初,族人商量筹建祠堂研究方案时,就以广州陈家祠为参照蓝本。因此,沙滘陈氏大宗祠是广州陈家祠的姐妹版,但建筑工艺上则更精细,一柱一梁,都值得驻足凝视。沙滘陈氏大宗祠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两间最大的祠堂之一,建筑为面阔五间两路、深三进,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中轴进深80.23米),属典型的岭南抬梁式结构硬山顶建筑,布局按中国古代建筑形式集岭南风格之精髓。从2007年9月开始,乐从镇政府陆续投资近2千万元修缮沙滘陈氏大宗祠。现在陈氏大宗祠已经重焕往昔光彩,重现传统经典的三雕一塑(木雕、石雕、砖雕、灰塑),所造型的传说人物、祥禽瑞兽、花鸟虫鱼、器皿图纹神态生动,粗犷细腻皆有。除宗族活动外,沙滘陈氏大宗祠还一度成为沙……[详细]
湛江人民抗法斗争旧址
  湛江人民抗法斗争旧址位于湛江市,包括遂溪人民抗法斗争上林寺誓师旧址、南柳人民抗法誓师旧址、抗法斗争麻章营部旧址以及遂溪人民抗法团练总部旧址,它在抗法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后,为了扩大其租界范围,派兵强占海头汛、麻斜、硇洲,又多次进攻黄略、麻章、平石等处,他们还到处放火烧村,抢劫群众财物,奸0女,强拉民夫。海头、南柳附近各村人民,不堪法国侵略者的残虐,同年6至10月,以南柳为中心,团练自发奋起自卫抗法,先后3次围攻法军海头兵营,并多次与来犯法国侵略军展开激战,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终于迫使法国侵略者缩小了广州湾租界的范围。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遂溪人民抗法斗争誓师旧址位于湛江市霞山区海头乡南山村。原属遂溪县,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建,四合院……[详细]
云岗古寺
  云岗古寺位于东莞石排埔心村,相传建于宋朝,是东莞境内唯一一处拥有明清重修题记的古建筑。历经千百年,云岗古寺一度破败,几次重修,还被改造为社学,成为教书育人之地。云岗古寺旁边有一间洪圣宫,供奉广利洪圣大王。洪圣大王是南方沿海地区信奉的海神。云岗古寺门枕石雕刻装饰精美,梁架柁墩装饰麒麟、鱼龙等雕刻,是东莞市境内迄今发现唯一的有明、清两代题记的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洪圣宫的第一进和第二进有门与云岗社学相通,在2009年重修时,出土有一块明代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纪年的石雕构件。云岗古寺原为宗教场所,清朝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时任福建布政使司的埔心人王德榜回乡将此地改建为云岗社学,至解放初期,一直作学校使用,故又称云岗社学。云岗古寺它融儒道佛三教,和谐相处;它毗邻喧嚣……[详细]
子轩范公祠
  子轩范公祠,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官田村高地村民小组。 子轩范公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砖木结构,建筑坐北向南,前晒坪和半月形水塘,后有风水林。建筑由三路组成,中路与东西两路之间以青云巷相隔,通面阔55.15米、通进深33.78米,建筑占地面积1863.3平方米。中路现为祭祀空间,三进(门堂-中堂-寝堂)五开间两天井四侧廊布局;东西两路为居住空间,族人称“厢房”,形制相同,每路均由东西两列横屋、中间下厅——中厅——上厅及之间天井组成。子轩范公祠中路仍保留传统祭祖功能,尤其是每年正月十三,高地村民在此举行较为隆重的“上灯”活动,至正月十六结灯。两侧厢房除少数为村民居住外,大多闲置。范氏先祖于清中期由纯客区域的龙川丰稔镇十二排村迁此繁衍生息,现族人仍语-家方言,但子轩范公祠……[详细]
西樵山云泉仙馆
  云泉仙馆位于南海市西樵山白云洞。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原名攻玉楼,因附近有小云泉,在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扩建时改称云泉仙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云泉仙馆依山势而筑,坐东南向西北,四周林木交荫,夏秋蝉鸣清脆,“攻玉听蝉”传为美景。为一座二进院落式、歇山顶建筑,有前殿、祖堂、帝亲殿和后殿厢房等。门前有石华表、石狮子各一对。护壁有壁画和浮雕。殿门左右是钟鼓台。前殿面宽三间15米、深3米,两侧是厢房,以券顶回廊联结,中为“放生池”。后殿为“赞化宫”,奉祀吕洞宾。面宽15米、深14米,抬梁式木构架,地面铺大方砖。正脊饰陶塑二龙争珠和鳌鱼图案。檐角饰陶塑狮子和灰塑狮子。殿堂俱有挂联,如傅日鉴楷书联“第一洞天无双福地,飞流千尺明月三湖”、冯佩珊“涛飞松径来天上,月影莲池见道心……[详细]
史老墩遗址
  史老墩遗址位于英德市沙口镇清溪村北江东岸的一级阶地上。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1996年发现。1996~1998年发掘200平方米。文化层最厚达3米多。文化内涵分两期。第一期为新石器时代,有遗迹32处,少数为祭祀遗迹,将两件石器摆放成“八”字形;多数是石器制作遗迹,以砧石或砺石为中心,周围多见砾石、石片、石器制作工具、石器胚件、成品或半成品石器,器类包括有尖状器、穿孔器、矛、雕刻器、锤、球、棒、砧、砺石、斧、锛、刀、凿等,其中仅一件双肩石锛。多数石器器身尚留有打制疤痕,属半成品,少数为基本磨制加工完成之石器,说明这里是一处石器制作场。出土少量陶片,有绳纹夹砂陶、曲折纹泥质陶,可辨器形为釜。第二期有灰坑3个及墓葬3座。出土遗物有石器斧、锛、切割器、穿孔器、环、砺石等,陶器有釜、罐、盆、钵、纺……[详细]
程君海故居
  程君海故居位于中山市南朗镇大塘巷。建于清代,四间两进,砖木结构,面积约310平方米。正厅两边共有五房一厨房,有天井、前厅。前厅门官位为精美砖雕。正厅建有镶金箔神龛。天井及偏厢采用木雕金箔吊屏。正门门额上,悬挂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时中山大学校长邹鲁题书的楷体蓝底金字“师傅遗居”木匾。匾长2.8米、宽0.86米。正厅堂上挂着程君海和夫人的遗像。建筑物保存尚好,室内尚存木雕睡床、大柜、酸枝台椅等清代家具。程君海(1860—1932年),原名荫光,号君海,世称君海先生。香山县(现中山市)人。孙中山少时业师,对孙中山灌输革命思想,促使孙中山走向民主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后,多次谢绝孙中山委官的邀请。1918年,说服北洋政府海军总长程璧光率领舰队南下护法,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政府。2000年中山市……[详细]
大南山红军革命标语
  民国潮阳大南山红军革命标语位于潮阳、普宁、惠来三县之间的大南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由彭湃领导的中共东江特委在此成立,同时成立了潮(阳)普(宁)惠(来)苏维埃政府,土地革命热火朝天。当年东江特委和苏维埃政府组织了翁千等人,在大南山交通要道和革命活动场所的摩崖大石上镌刻了数十条革命标语,大震革命威风。据1963年调查,大南山从盐岭、汤坑至雷岭径数十里,在35块天然石头种刻下革命标语57条、461字,其中大部分在潮阳境内,由24石、37条,在普宁境内由10条,其余10条在惠来境内,楷书阴刻,字径大小不一,一般约50厘米左右。这些标语,经历数十年风雨,至今仍历历在目。翁千(1879~1933年)潮阳成田镇后坪村人。打石工人。1930年他带领一家三代18人上大南山参加革命,后有三……[详细]
新风林氏家庙
  新风林氏家庙又名林厝祠,位于揭阳市榕城区西马街道新风社区市尾围,迄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是揭阳市区现存规模最大民居古建筑组群之一,2022年被评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风林氏家庙建于清代光绪29年(清末民初),由九牧世家后裔林兆凤、林宪选此地建家庙,正南面榕江西湖,延申至榕江南河,周围由溪河环绕,富有水乡特色。林氏家庙建筑群坐东北向西南,格局是传统三壁连四马拖车形式,共有18座,主要由三进式家庙、四座大四点金、东西书斋、四条火巷及一后包组成,总面积为8600平方米(含前埕)。新风林氏家庙建筑群主体建筑新风林氏家庙为三进二天井二厅,厅中有八角形抱鼓石及数条支撑柱,精美石雕,有产地云贵高原的坚硬盐木,精碉细刻花鸟木雕,其工艺精细考究,形象生动,堪称一流,极具较高艺术价值。新风林氏家庙中……[详细]
定昌公祠
  定昌公祠位于丰顺县汤南镇隆烟村,是该村罗氏二十四世祖定昌公祠堂,占地总面积485平方米,始建于民国一十七年(1928年)。其精雕细刻之美,新颖别致之奇,艺术品格之高,不愧是“宝贵的文化瑰宝”。日前笔者特意邀上好友踏上参观古建筑的旅程,去领略其独特的魅力。该祠堂系砖木结构,建筑坐北向南,是一座长方形的典型三进祠堂。大门匾额“定昌公祠”四字苍劲有力,采用贵重的麻石打造而成,特别是那副大门,据说当时的工钱是110担谷。匾额的背后刻有定昌公祠碑记,记载着相关的内容。大门的两侧立有一对潮汕人喜欢的石鼓。公祠内分门厅和正厅,中间是一个约30平方米的天井。上堂前檐屋顶为卷棚式结构,屋顶梁架为抬梁式七步架梁,架梁由木瓜承重,镶嵌有月梁,雕有垂莲,雕刻精美,工艺精湛绝伦。屋顶屋脊处均缀有龙、凤、花、鸟等吉祥物……[详细]
化州学宫
  化州学宫位于化州河西宝山公园南隅。北依宝山,南对驿道(今广海公路)。始建于北宋,先建黉宫、石龙书院。后于宋嘉定二年(1209年)建崇圣祠。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重建大成殿、东西庑、讲堂(明伦堂)。现貌为清式建筑,红墙黄琉璃瓦,土木砖石构筑。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为主轴,东西配置祠宫、厢庑、斋舍等70余间,青云巷左右通连,呈方形布局。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大成殿面宽五间30米、进深12米,副阶周匝,前有月台,占地46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前檐通檐置如意斗栱,正脊灰塑双龙戏珠。殿内雕梁画栋,盘龙飞凤。正殿供奉孔子五代祖先,东西庑配位供奉孔氏门生七十二贤人牌位。尊经阁面阔三间,高两层。与明伦堂、蟾宫相联属,红墙绿瓦。此外还有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文昌宫、石龙书院、东西厢……[详细]
长乐学宫
  明五华长乐学宫位于五华县华城十字街。由长乐(今五华)知县黄瑜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正德年间重修,清同治六年(1867年)水灾后重建。原建筑规模宏伟,有棂星门、照墙、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崇圣殿、尊经阁、东庑、西庑等,是嘉应州(今梅州市)最大学府之一。建国后几经改建,仍存建筑有泮池、东庑、西庑、大成殿等。总占地面积54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24平方米。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青砖砌筑墙体,面阔五间24.4米,进深六间20米,高10米,建筑面积488平方米。殿顶盖黄色和孔雀蓝琉璃瓦,正脊置陶塑双龙戏珠脊饰,殿内金柱为八角石柱,高峻异于常制,柱础为八瓣须弥座式。殿身梁架穿斗与抬梁混合式结构。殿前设月台,施栏板望柱。泮池为半月形,中砌一石拱桥,用雕花石板望柱围栏。民国十四年(1925……[详细]
七乡蟠龙水闸
  七乡蟠龙水闸位于顺德乐从良村涌口东南边,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为保护附近原设置的良村、高填、劳村、莘填、大罗、道教、路州七个村庄免受水灾而修建,水闸南北向横跨河道,共三孔,总长40米,总宽32米,主孔宽7米,左右两孔各宽4米,闸面宽4.5米,闸顶距离水面9米。全部由花岗岩砌成,用厚的东京木作闸门。闸门用厚铁片嵌边,手动开关闸门。1963年用铁门代替木门,将木门安直在后闸上,用作后闸门。2000年将闸面加高了1.5米,将路面铺上水泥人车通行。良村有“粮”,梁姓人涌口坊聚居。重游补充部分良村景观:水马入村大道、鱼塘、水部街、中心公园、百姓堂楼、良村学校、农家书屋、西龙百年榕树、西龙街、良村桥、漱鳌桥、良村码头、龙舟训练基地、乡主庙、涌口街、涌口灯光球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七乡蟠龙水……[详细]
278、龙山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宫
  明 德庆 龙山宫 位于德庆县官圩镇社咀山上。现存“龙山宫圣妃铁钟”,记载该宫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月吉日立”,属龙母行宫。历史上,每年农历五月龙母诞期间,当地有“舞旱龙”、“祀龙母”、“赶龙船圩”的习惯,活动完后,将道具放置龙山宫耳房保存。宋代,康州境内的龙母行宫达300多所。龙山宫坐东向西,依山而建,占地面积441.5平方米,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及两廊,左右两侧分设耳房。前进宽9.01米、深5.17米,面宽、进深各三开间,硬山顶。正脊灰批,中部平直,两端饰夔纹;垂脊上端饰鳌鱼吻,下端置夔纹。后进面宽、进深开间数与前进同,但深为7.63米,正脊、垂脊均饰夔纹,脊端呈卷草状。前后进山墙,均饰蝙蝠图案。屋盖为灰筒瓦面,绿色琉璃瓦当滴水。内墙沿瓦面下90厘米宽壁面,均饰地方壁画。龙山宫梁……[详细]
冯如故居
  冯如故居位于恩平市牛江镇杏圃村。建于清代,为青砖砌筑的平房,一房一廊半厅(另一半为别人居住),屋宽5.5米、进深9.5米,建筑面积52平方米,硬山式,瓦木顶盖。现保存完好。冯如(1883━1912年),恩平县人,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在此诞生,1894年随家人到美国三藩市谋生。1907年9月,在华侨集资支持下,在美国奥克兰市设厂研制飞机。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于1909年(宣统元年)9月制成第一架能够载人的动力飞机。在此基础上,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先后经历6次失败和挫折,克服资料贫乏、工厂火灾、资金奇缺等种种困难,终于1910年制成第七架双翼飞机,试飞成功,受到孙中山和旅美华侨的赞扬。1911年2月,他将在美创办的飞机制造公司,迁回广州燕塘,致力发展祖国航空事业。1912年8……[详细]
探花及第牌坊
  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沙溪旅游景点之一。该牌坊乃刘其昌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科殿试中钦点为一甲第三名武探花,由皇帝批准修建。中山探花及第牌坊立牌坊者——刘其昌,隆都(今沙溪镇)龙瑞村人。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科第三十二名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三探花及第。二等侍卫。贵州、广西按察使兼护理巡抚,授云南、广西巡抚。遂立牌坊。刘其昌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卒于家。牌坊建于同治元年,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用花岗石雕凿构筑。楼为歇山顶,各层均用石雕斗拱承托。牌坊正、背面均于坊额竖刻“钦点”二字。横向联合匾上还刻了“探花及第”四字,上款为“同治元年壬戌科一甲三名进士”,下款为“臣刘其昌立”。两翼的正背面分别有牌匾刻上“翘舒”、“秀出”;“剡日”、“擎天”等字。正面中柱对联为“肇建牌坊嗣后规模凭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