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玉喦书院与萝峰寺
  萝峰下的玉岩书院为南宁进士钟玉岩读书讲学遗址,并收藏有宋代以后名人的题咏和书刻。主要有宋儒朱熹“忠孝廉节”题字,以及相传文天祥手书的绝句四首木刻和清代郑板桥的春、夏、秋、冬四时画竹刻等。一、地理位置概况玉岩书院位于萝岗区萝岗街道办(前白云区萝岗镇)。初名萝坑精舍,辟于南宋宁宗嘉庆十二年(1219年),是当地进士出身的绅士钟启初所建。入元以后,钟家后人钟复昌(一说钟彰义,是否同一人,待考)又予以扩建,因钟启初字玉岩,更现名“玉岩书院”。钟氏扩书院,延名师,传儒学,旨在振兴闾里。明代民间书院不兴,玉岩书院遂告衰落,进而成了佛教殿堂萝峰寺。在原书院的东侧建起了大雄宝殿及侧殿,其间一墙相隔、一门相通,寺庙和书院形成了既合且分之势。整座建筑倚山傍谷,一字排开。上下两进,横向分东西中三座,结构紧凑,设计……[详细]
卢边卢氏宗祠
  卢边卢氏宗祠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潮连街道卢边村。潮连岛是西江下游的一个河岛,因四面环水,潮汐相连,故称“潮连”,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江岸线长18.6公里。从宋朝开始,即有居民在此居住。小岛上最多时拥有136座祠堂,目前还存有67座祠堂,仅卢边村一条街上即集中有10座卢氏祠堂,其中卢氏宗祠的楹联上写着“南雄分枝”、“珠玑启典”等内容;区氏祠堂中也有“珠玑启胤”、“宗出珠玑”等字样。卢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成代二十三年(1487年)。清道光七年(1827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历有维修。坐面南向东北,广三路,面宽26.31米,进深41.27米,占地面积920米。为砖木石结构,,单檐布瓦硬山顶建筑,砖雕、石雕、木雕、灰雕精美,祠堂慧有明代大儒陈白沙题写的“敬本堂”匾额,另有清末、民国石碑各一通……[详细]
罗明故居
  罗明故居“兰瑞传芳”位于广东省大埔县,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即公元1807年,为上下堂布局,土木结构,占地面积552平方米,建筑面积432平方米,是大埔县重点保护的特色民居之一。2010年初,大埔县多方筹资3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对罗明故居进行全面修缮,使之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特色民居建筑的旅游景点。罗明故居坐南向北,门前小溪流水淙淙、果林从立,屋后风围林茂密,是一处恬静的住所。门楼联曰百忍传家无别法,一经教子有余荣,门楼内侧用釉下彩青瓷片贴画公忍两字,厨房联曰养亲宜视膳,教子要攻书,这些都体现了客家先人诗礼传家的精神。屋内两旁厢房屏风雕饰缠枝莲、牡丹花、梅竹等图案,屋内穿梁斗拱,屋顶飞檐饰鲤鱼吐草图案及彩瓷片装饰花草金鱼等图案,象征年年有余。屋内天井用鹅卵石铺设精美的图案。201……[详细]
旧城冼太庙
  旧城冼太庙位于广东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始建于隋朝,是纪念冼夫人的最早的庙宇,现存建筑是明嘉靖年间重建,清代重修。旧城村是南朝梁置的电白郡和隋置的电白县城址,据考证,是冼夫人及其家族活动的主要基地,冼夫人去世不久即由官府立庙祭祀纪念而建置,是全国最早的冼太庙。后年久而毁,明嘉靖年间高州知府欧阳烈访旧址而重建。冼太庙主体建筑共分为三进,面阔18.8米,进深36.35米,分前、中、正三殿,各殿之间有天井相隔。抬梁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是典型的南方古建筑。该庙与位于高州市文明路东侧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冼太庙还早。如今正殿还保留有完整的明代风格的灰塑脊饰双龙戏珠及各种花草、鸟兽、人物等,清代同治皇帝御赐“慈佑”金匾、独木鼓、古青铜大钟等一批古老文物。其中,“双龙戏珠”图是我国建造历史最早、保存……[详细]
邓缵先故居
  邓缵先故居位于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布心村,建于清代1780年,距今有230年。邓缵先是百年广东援疆第一人,他戍边新疆18载,历任乌苏、叶城、疏附、墨玉、巴楚五县知事,胸怀高远,爱国、爱民、爱疆,为官清廉勤政,兢兢业业为新疆人民服务,尤其多年在南疆为当地维吾尔群众造福。他以文载史,保境安民,先后编纂了两部县志开新疆地方史志先河。邓缵先死于-,为戍边壮烈捐躯。邓缵先故居爱国廉政教育基地由邓缵先故居、邓缵先纪念馆、邓缵先雕像广场、清风廊等多个廉政文化景观组成,让前来参观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自觉增强廉洁意识。2011年11月,邓缵先故居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2月,邓缵先故居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河源市邓缵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源市邓缵先反……[详细]
连滩张公庙
  张公庙位于郁南县连滩镇高街路连滩中学左侧。坐西南向东北,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是为纪念明代广东总兵官张元勋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万历二十七年重修,清代又经多次修葺、扩建。主要建筑有头门、正殿、拜亭、配殿、回廊、东西辕门;前后院有戏台、炮台、六角亭、花圃等附属建筑。现存头门、正殿、配殿、拜亭。主体建筑平面呈方形,歇山顶。前殿、拜亭、头门前均为花岗岩石柱,柱础为石质花篮形。正殿设有6根格木圆柱,柱础为石质鼓形。配殿均为砖柱,砌成花篮形柱础。整座建筑墙壁上绘画各种人物、花鸟彩画及诗词;石柱上刻有多首对联。该庙保留明清两代南方建筑艺术特色,对研究瑶族历史和当地民间习俗有一定价值。张元勋,浙江太平人,字世臣,嗣世职为海门卫新百户。官至都督、荫锦衣。明末奉旨督剿闽粤海贼,……[详细]
电白郡、县城址
  电白郡、县城址位于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俗称旧城。年代为南朝至明。遗址面积17万平方米。整体分内外两重,平面呈回字形。东靠环山,西面临河,南向平川。外城墙东西各长411米,南北各长418米;内城墙东西各长286米,南北各长262米。城墙用土夯筑,外侧加砌青砖。内城墙底宽12米~14米;外城墙底宽13米~15米。墙高6米~7米。内、外城之间为护城河,宽12米~15米,深5米,并引入鉴江河水。城四面设有城楼,门宽2.8米。城内出土许多刻字城砖,文字有“高州”、“长见太平年”等。还有菊花纹瓦当、石狗形门砧、倒莲状插石等。在深1.5米处迄今已出土1000多公斤碳化稻米,俗称“陈仓米”,说明这里设有粮仓。城内仍保存有唐代水井,井下有用于汲水的唐代陶罐。还有重建于明代的冼太庙、冯氏宗祠等。城外环山一带,出……[详细]
三山祖庙遗址
  三山祖庙 又称三山神庙、三山国王庙、霖田祖庙、明贶庙、广灵庙,俗称大庙,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庙角村。大庙建于玉峰山下,东耸巾山、面对明山、北倚独山,三山鼎峙,双溪在此汇合成榕江南河。三山祖庙历史悠久,名扬中外,距今已1400多年,是粤东地区最古老的神庙,也是全世界三山国王的发源地。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16000多座三山国王庙,仅在台湾就有410多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家共有140多座。三山祖庙于清康熙二十二年扩建,1984年重修,面积1420平方米,庙内建筑为三开间三进深,分别为前殿、左右偏殿、正殿、后殿。大庙坐北朝南,覆盖琉璃瓦,雕梁画栋,配以花岗岩地板,保持了明清以来的建筑风格。现大庙周围扩宽至6040平方米,庙中供奉着47尊神像,有唐代陈元光,韩愈、元代刘希孟等……[详细]
石燕岩采石遗址
  位于西樵山的东南面,是一处古采石场遗址,从明代早期,就有很多能工巧匠在此开采岩石,石燕岩景区包括有景良亭、天窗格、石屏风、石燕岩、石祠堂、云岩古寺、云岩飞瀑、冬菇石等景点。石屏风在天窗格下、石燕岩口,长约数十米,高约20米,宽仅1米,正看如青峰出鞘,侧看如云底屏风,状颇雄伟,它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留下的分界标志,现成为了一个颇为壮观的景点。石燕岩因栖息石燕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如唇,内进宽广,窑内可容千人,岩分内外两层,外洞高数丈,洞壁凝珠含露,虽六月盛夏,仍凉气袭人,内洞蓄水成湖,为一水洞,湖水深蓝,清澈见底,水上设有游艇,可供游人幽。水洞中有两块巨石,一块露出水面,形似汽车,叫水底汽车;一块浸在水中,形如牌坊,叫七彩牌坊,其造型维肖维妙,令人叹为观止。水洞水道幽深,洞中有洞,天外有天,许多水道……[详细]
黄香铁故居铁耕楼
  黄香铁宅(故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陂角村,称“识字耕田之舍”,又名“铁耕楼”。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西南向东北。为四横两层走马楼杠式布局,总面阔29.8米,总进深32.5米,占地面积约96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64平方米。沙灰夹石垒墙、拱劵式通廊。大门正面上方题“识字耕田之舍”,两侧楹联:“广厦万间初成此屋;汪波千顷长绕吾庐”。第一横为硬山顶,第二、三横为悬山顶。第一、二横屋之间左边开一侧大门;第二、三横屋之间左边同样开有侧大门,上方题“榖诒”,两侧楹联“汲井添炊梧子饭;联云重起稻孙楼”。第四横屋为杂屋。二层结构形同一层,内容有所不同,青砖柱多柱支撑形成通廊,抬梁式木质梁架,木质挑、楼板,砖墙和木质护栏。对于整合、挖掘和利用蕉岭县的历史人文资源,该建筑具有一定价值。2014年1月被梅……[详细]
罗沙岩遗址
  罗沙岩遗址位于封开县河儿口镇庙边村后山,洞口朝西北,距地面2米。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1978年8月发现,1991~1993年2次发掘。遗址第二层出土一枚人牙齿化石,属晚期智人;24件打击石制品,原料为安山岩,器身有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器类有刮削器与石片;有少量动物化石,经铀系法测定,年代为距今2.24万年±0.16万年。第三层出土7件砾石打击石制品,原料为石英细砂岩,器类有砍砸器;也有少量动物化石,经铀系法测定,年代为距今4.8万年±0.5万年。第四层出土3枚人牙齿化石,属早期智人;还有丰富的动物化石,经铀系法测定,年代为距今7.9万年±1.5万年。罗沙岩遗址的动物化石共有8目44个种属。罗沙岩遗址填补了广东地区距今10万年至2万年之间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同时为研究这一地区智人体质……[详细]
节度陈公祠
  节度陈公祠,是为纪念 桥头立村始祖陈誉而建,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公祠坐东南向西北,为三间四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1142.24平方米,砖木石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碌灰瓦筒,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木雕、彩绘、壁画、陶塑工艺精美。公祠首进外置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大门两侧的对联可大致知晓桥头村的历史,两侧各有一青云巷,前廊两侧设麻石塾台,门额嵌“节度陈公祠”石匾,正脊为陶塑博古脊;二进为三开间牌楼,歇山顶,灰塑牛角脊,正脊立鳌鱼,垂脊立陶塑狮子,明间门额匾刻“名宦乡贤”,中间两柱脚有抱鼓石;三进设有屏门,灰塑博古脊,左右八角拱门边廊;四进后堂摆设陈氏祖先神台。节度陈公祠历经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1997年重修,其典型的岭南宗祠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2004年被确定为东……[详细]
国立中山大学乐昌办学旧址
  国立中山大学乐昌办学旧址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1940年至1945年国立中山大学迁址到乐昌分散在武江两岸办学,理学院在肖家湾村委会塘口村、文学院在陈家坪村委会罗家头村、校本部、研究院、先修班在老街居委会,工学院在三星坪村委会、法学院在武阳司村委会等地。国立中山大学乐昌办学旧址包含塘口村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旧址(朱氏宗祠)、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遗址、裴家湾国立中山大学先修班旧址门楼、和平街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旧址广同会馆、铁岭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旧址、三星坪村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旧址(朱氏宗祠)、三星坪村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旧址(沈氏宗祠)、三星坪古道(含新村凉亭、三星坪码头、八里排普济亭、寨子下村观音岩桥)、武阳司古道(含长岗岭乐善亭、董水头村粤楚停骖亭)。以上抗战时期办学旧址,既是华南地区学术抗战史……[详细]
淇澳抗英遗址
  淇澳抗英遗址位于唐家湾镇淇澳岛淇澳村,含天后宫、古炮台、白石街。鸦片战争前夕,英、美鸦片趸船泊踞淇澳岛金星角,以此地为0鸦片驿站,并常涉淇澳村骚扰村民。1833年10月13日英国鸦片贩子与村民发生武装冲突。l5日,英国人率其他外国人向村内开枪开炮,愤怒的村民聚集在天后宫前,用火炮还击,鸦片船队以失败告终。据传,战后英国人赔偿白银3000两,淇澳村民用赔款修缮被炮火损坏的天后宫,并供奉阵亡的神炮手蔡义,铺筑“白石街”,以铭其事。淇澳抗英遗址见证了中国人民自发地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一次胜利。天后宫重修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建筑面积292.75平方米,正殿供奉天后娘娘,左右次间分别供奉金花夫人、“蔡义将军”;古炮台位于天后宫前,北向淇澳古海湾,残墙有五个石砌炮眼,外壁残留当与年战斗弹痕;白石街……[详细]
道滘大坟
  道滘大坟俗称万人坟,位于东莞市道滘镇金牛坊村北。清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二十八日,明末抗清英雄张家玉与道滘东莞义军首领叶如日等率军在道滘抗击清兵,殉难者数千,张家玉的祖母、母、妻、叔、妹等亲属数十人也为清兵惨杀,乡人将众遗体合葬于此,故称大坟。道光六年(1826年),道滘举人叶安济牵头,捐得白银千多两重修大坟,并砌上花岗岩石板,同时亲撰“大坟”等三通碑刻。1987年道滘政府曾拨款维修,并安排专人管理,现大坟面积450平方米,保存完好。张家玉(1615~1647年),字玄子,号芷园,东莞市万江区村头村人,29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兵科给事中、兵部尚书等职。死后,被赠封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继后又加赠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增城侯,誉称为广东抗清“三忠”之一。1993年东莞市人民政……[详细]
石排康王庙
  康王庙位于东莞市石排镇横山村上宝潭自然村,又名灵应祠。据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灵应祠碑记》记载,康王庙始建年代不详,雍正年间、道光八年(1828)、光绪十四年重修。原为祭祀玄天大帝北帝的庙宇,后摆放康王神像,始称康王庙。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九抬康玉出巡,民众活动丰富多彩。平时逢初一、十五,其他乡民到康王庙参拜,进香者甚多。庙为三开间三进四合院落式布局,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宽12.7米,长33.77米,面积约429平方米。康王为宋朝龙捷指挥使康保裔,在抵抗金兵牺牲后-为“威济善利孚应英烈王”。现存建筑保存良好,首进屋正脊陶塑工艺精美,正面有“光绪戊子年”、背面“宝玉号店造”铭文。庙内现存康王神像为清光绪十四年以前造像,抬康王出巡用的神龙椅为光绪十四年制作,造工精细。1993年康王庙……[详细]
金锁排灯塔
  金锁排灯塔位于上横档岛东侧金锁排礁(即上、下横档岛之间桥墩下)。该礁石在-战争时称饭萝排,-战争前,林则徐在上横档岛和此礁上与东莞靖远台间安设木排铁链,可开可合,成为虎门要塞拦江截舰的“金锁铜关”,后因在其上安桩建拦江铁排而被后人称为金锁排,面积约0.0004平方公里。在珠江流域一带,小的礁石被称为“排”,大一点则称呼为“礁”,再大点则是像舢板洲的“洲”,之后便依次是“围”“沙”。金锁排灯塔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当时广州海关建造。初期使用煤油灯作为光源,之后改用乙炔灯。1987年7月改造,方塔上加白色圆形玻璃钢塔,高13米,改用新型灯具。金锁排灯塔是广州最早航海灯塔,对于了解广州航海史的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意义1993年3月,由于虎门大桥的桥墩建在金锁排礁上,灯塔被遮挡,故停止使……[详细]
梁家庄园
  梁家庄园 位于罗定市黎少镇榃濮村,泗纶河与泷江河交汇河口。建于清光绪年间。庄主梁胜泉是清咸丰年间暴发户,后成为地方豪绅。梁家拥有万多亩田产和100多家商店,民国36年(1947年)就有婢女126人,长工无数。庄园占地6万多平方米,共建造26座大屋和6座炮楼。庄园内养有一批师爷和保安营。庄园主体建筑三进,院落式布局,风火山墙,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九大厅、四直巷、二横巷,总面积7465平方米。以通巷将纵列厅房隔开,各进又以两条横巷贯通。庄园所有道路用石板砌筑。正立面有三大门四小门,门外筑3米高石墙砌成高台地坪,离河岸40米。河岸砌0头。屋后右侧是鱼塘,左侧是一排四列三进院落式建筑,分成两组建筑群。庄园右侧100米是一排横向三座二层大粮仓和一个晒场。晒场砌台阶通向粮仓上层。下层有巷道,四角有……[详细]
平地黄氏大宗祠
  南海平地黄氏大宗祠,是佛山黄氏祠堂文化中一个代表性特色的民间宗祠,无论从历史、文化、艺术、建筑、工艺、民间习俗等都有着丰富精彩的人文内涵,是黄氏祠堂文化研究和宗族传承保护的重要瑰宝。据《平地村志》记载:黄氏始祖黄适中,是南宋末年的官员,在平地开村定居至今已800余年。“崇始堂”里,一副对联很清楚地交代了黄氏族人的来历:祖籍溯龙游九百载积厚流光到此里居成四社,孙谋诒燕翼卅二传枝分衍派至今谱牒纪三房。平地黄氏建村之后,历经数辈之努力,逐渐发展成合理完善布局的大规模村舍。而根据黄氏大宗祠现门额刻记:大宗祠始建于明代,当年平地黄氏族人为了供奉及祭祀先祖,处理族中事务,凝聚乡情,供众人休闲娱乐,举办各种民俗活动而家族出资共同兴建。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详细]
安堂林氏宗祠
  安堂林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安堂社区双桂大街86号对面,始建于清顺治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该祠堂坐北向南,三间三进带左右偏房,面阔19米,进深48米,建筑面积约940平方米。硬山顶,龙舟脊,素胎瓦当。花鸟木雕檐板,山墙内部为蚝壳砌成。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架,前设三步廊。廊下为木雕漆金花卉、鸟兽梁架,柁橔上雕龙云图案。次间设塾台,门前有石台阶及石狮两对。中堂为“双桂堂”,面阔三间,进深十三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后堂进深十三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内设神龛,挂祖先画像。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书写着姓氏的历史渊源,让人感受到他们变迁、发展的轨迹。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