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21、红军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楼
  红军楼,原名龙坪杨氏鼓楼,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龙坪村,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整座鼓楼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进深10米、楼高10米,十六柱五重檐四角攒尖顶式鼓楼。一楼为过街巷,二楼为集聚、娱乐场所,是典型的桂北侗族过街鼓楼。一九三四年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平等侗族地区,红军-就驻扎于龙坪寨。-为了破坏侗民与红军的关系,派便衣特务半夜暗中纵火,红军中央--等同志指挥军民奋力灭火,抢救出了杨氏鼓楼和鼓楼以南大片民房,并抓获了纵火特务,于第二日当众处决;并向受灾侗民发放了光洋救济。解放后,侗族群众称此楼为“红军楼”。一九七三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五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七军21师师部旧址
  属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京村弄索屯,距县城35千米左右。1930年红七军奉命北上,根据指示,韦拔群、陈洪涛等留守右江革0据地,组建红七军二十一师继续领导革命斗争,1931年二十一师成立,师部及右江苏维埃政府设在弄索屯,弄索成为当时右江革命武装的指挥中心,在韦拔群等同志领导下,二十一师全体指战员依靠群众,利用山区有利地形,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开展了长期的游击战争,多次粉碎了桂系军阀的重兵围剿,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旧址原为一栋三间干栏式草盖建筑,后在反围剿斗争中多次被敌人烧毁,1977年按原样修复。为巩固右江革0据地和发展革命形势,桂系军阀多次派遣重兵围剿右江革0据地。1931年3月,将师部及0右江特委、右江苏维埃政府迁至此地(即弄索)办公。在韦拔群……[详细]
会仙岩摩崖造像
  会仙岩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广西崇左大新县雷平镇安平村完小200米的山脚一个岩洞里。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会仙岩创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岩洞内原来塑造有塑像,石刻造像,玄天大帝、文昌帝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等几十尊人物造像、以及文人骚客的诗文题词数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到粤西地区考察时路过此地曾游览过会仙岩洞,并留下墨迹两处,上世纪六十年代岩洞内的石刻造像、诗文惨遭毁灭。现在尽存六组石刻造像和十多篇模糊不清的石刻诗文,对研究当地的土司文化以及社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2017年被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整座会仙山岩洞为中心,向四周外延5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详细]
124、法式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式楼
  法式楼“法式楼”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之一。该楼建于1914年,是当年清政府设在凭祥“镇南关”对讯分署的办公地点,楼房占地面积为200多平方米,高两层,由当时法国工程师所设计。楼体结构复杂,楼边镶嵌的花草图案精美,壁面塑画高雅,不愧是一尊精美的艺术珍品。但由于该楼建设年代久远,楼房地基逐渐下沉,楼房已出现多处裂缝。特别是楼房久经风吹雨打,表面已变得灰暗,污迹斑斑,不少的地方长出青苔。为了拯救这尊艺术精品,还其昔日风采,国家文物局决定投资35万元,对其进行全面维修,维修工作由自治区文物维修专业队负责承担。目前,维修正在紧张地进行之中。不久,一道亮丽的风景又将重新展示在游人面前。……[详细]
王二东汉墓群
  王二东汉墓群是金秀瑶族自治县至今发现的最大的东汉墓葬群。1981年10月自治区文物队普查时,探明汉代墓群共34座(其中2座属象州县地域),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地形为丘陵地带,黄粘土质,墓葬封土堆直径4-11米,墓高0.8-1米。1992、2007年先后两次对6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陶罐、陶碗、陶屋、陶壶、陶钵、井亭、熏炉、灶、灯、纺轮、铁釜、青铜碗壶、石球等50多件陪葬器物。出土的陪葬器物对于研究广西社会发展史及金秀瑶族自治县古代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出土器物现藏金秀瑶族自治县博物馆。2000年7月19日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廉州武圣宫
  武圣宫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廉州镇奎文路中段,坐北向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灰裹垄瓦面。为中轴对称庭院式庙宇建筑。面阔三间,三进二天井,由门楼、中殿、后殿,及两侧连廊组成,占地面积586.2平方米。中殿明间置四根粗壮高大的花岗岩内金柱,上置两榀抬梁式木构架,支承屋顶,用材硕大,浮雕装饰精致,建筑外墙涂土红色浆。为清代建筑物,具岭南风格。2009年5月4日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武圣宫主体建筑四周围墙墙基为基线,向东外延5.5米,向南外延9米,向西至奎文路26号东面墙,向北至大东门1号南面墙。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16米范围内。……[详细]
列宁岩(东兰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
  列宁岩列宁岩(东兰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原名北帝岩,内设北帝庙得名。位于武篆镇南4公里的论硬山腰上。洞高45米,宽64米,深137米。1922年3月,韦拔群在此组织革命同盟会,1925年9月,韦拔群、陈伯民等在洞内开办了广西第一届农-动讲习所,培养右江各县农-动骨干276人。农讲所宣传马列,培训农运骨干,功绩卓著,影响深远。1930年2月,经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提议,东兰县工农民主政府讨论通过,北帝岩改名“列宁岩”。1963年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大庆,中央副主席-为列宁岩亲笔题字:“广西农-动讲习所旧址”,镌刻在洞口上方。原名北帝岩,位于广西东兰县武篆巴学村,分别距县城、武篆镇38公里和4公里,是个天然石洞,洞口宽64米,洞高43米,纵深137米……[详细]
平乐粤东会馆
  粤东会馆位于平乐镇大街56号,系住在平乐县城的广东籍人士为进行交往和商业活动而兴建。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建成,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复修。为砖、石、木结构,由前厅、天井、天后宫、厨房等部份组成。总面积496平方米。该建筑形似“回”字,四角四檐天面盖有黄色琉璃瓦,檐下四角为雕花吊檐档板,屋脊高0.5米,绘有一幅幅古代故事人物画像。历代重修会馆的碑刻共14幅也嵌入墙内。民国10年11月27日,孙中山北伐路经平乐时,曾应邀到此会馆参加广东籍人士举行的欢迎茶话会。馆中建筑上的雕画,在“文革”中被毁。……[详细]
129、普贤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贤塔
  普贤塔位于桂林市象山区象山山顶,建于明初,是一座喇嘛式三层实心砖塔。塔基为双层八角形,底层每面宽3米,基座面积55.2平方米。因第二层嵌有青石线雕的南无普贤菩萨像而得名。像高0.8米,上方横列“南无普贤菩萨”六字。塔身为圆宝瓶形,圆形伞盖,顶为两圈相轮。该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或宝瓶,故又称剑柄塔、宝瓶塔。普贤塔是一座喇嘛式实心砖塔。建于明代初期。塔身第二层正北面嵌有青石线刻“南无普贤菩萨”。远看此塔, 像插在象背一支剑柄或置于象背一只宝瓶, 故亦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此塔典型与周围山水相映成趣, 颇为和谐和壮观。2000年,普贤塔被列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0、邓公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公庙
  邓公庙位于岑溪市南渡镇南渡街。距梧州市区100公里、距岑溪市区20公里。是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及当地民俗文化的游览胜地。邓公庙为硬顶砖木结构,由前殿、后殿和中廊组成,以青砖为墙,梁架为穿斗构架,梁、柱、枋、檀均为格木制作。前后殿雕板封檐、红柱挺立、画栋彩梁、如意斗拱、街接前后殿的廊为券栅卷顶、左右两侧饰镂刻花卉。它始建于明末,现在保存下来的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的。庙内有4根盘龙柱,高4米多、直径40厘米、每根木柱精雕一条神态威猛的蟠龙,是广西唯一仅存的古代木雕艺术珍品,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力及中国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详细]
徐汉林烈士陵园
  徐汉林烈士陵园邕宁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代。位于邕宁区新江镇汉林村西南约400米的盘古山顶。现为邕宁区文物管理所管理,隶属邕宁区文体局。徐汉林墓位于新江镇汉林树的盘古山顶座面向北,这是原县民政局于1957年拨款,把原葬在企沙山的汉林墓搬到盘古山顶的。该墓于1965年改用钢筋水泥结构,成土圆形,底部周长10.25米,高难度1.8米,墓碑高难度2.2米,宽1.2米,厚37cm,碑文为楷书;写徐汉林……等23位烈士之墓,墓北20米是徐汉林六角纪念亭(水泥结构),再顺台阶往下半山腰(即台阶左右)是两面间徐汉林纪念亭(砖林结构)。保护范围:以徐汉林烈士墓为中心,向东、向南各外延15米,向北外延10米,向西外延70米至陵园牌坊门前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20米范围内。……[详细]
132、花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桥
  在七星公园西面,横跨小东江与灵剑溪会流处。原名嘉熙桥、天柱桥,为石砌5孔,始建于宋。明代作过两次大修,因时值春夏,该处属郊外,山花烂漫,故更名花桥。1949年前,石桥部分桥墩下沉,桥栏崩塌。1965年整修后,桥全长134.66米,由水、旱两段组成。水桥宽6.9米,4大拱,拱圈倒映水面,状如满月,有“花桥虹影”美誉。旱桥宽5.3米,7小拱,水桥上建有风雨长廊。于花桥观景,山光水色,幽雅绮丽,让人心旷神怡。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观月,有月看水中映月,无月看桥孔影月。四孔临水,圆月可数,正是:花桥常有月,慧眼数团圆。……[详细]
罗浮恒望天主教堂
  罗浮恒望天主教堂位于东兴市东兴镇楠木山村恒乐屯西面,这是一座低调且鲜为人知的教堂,其建筑为典型的欧洲教堂式建筑,由法国传教士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罗浮恒望天主教堂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始建时的罗浮天主教堂占地10447平方米,设有教堂、钟楼、育婴室(收养弃婴)、男校、女楼、仁爱堂、圣堂、织纺堂等各组成部分。如今的罗浮恒望天主教堂只剩下教堂,钟楼和仁爱堂,相隔几十米,总占地大概800多平方米。罗浮恒望天主教堂钟楼长约5米,宽4米,高12米,呈五层结构,内外饰有彩色图案,顶端悬着一口大铜钟,为平时做圣事敲钟所用。……[详细]
宁明镇宁炮台
  镇宁炮台位于宁明县寨安乡安阳村枯号屯东侧的牛头山上,当地人称牛头山炮台。镇宁炮台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平面呈正六边形,边长20米,高6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整座炮台用红砂岩料石垒砌而成。炮台大门面朝西北,门额青石匾阴刻“镇宁台”三个楷体大字,两旁刻款“光绪二十年孟春月”和“毅新副左营监修”等字样;门外约16米处建有一字照壁,照壁居中嵌青石,竖刻楷体“一品当朝”四字。炮台分一二两层,一层有兵房、弹药库、神龛、天井和台阶;二层有炮位、指挥台、战壕和垛墙。目前,原炮位上残存一门铁质克虏伯大炮, 于2019年进行炮台维修时得以恢复。……[详细]
黄善璋墓
  黄善璋墓(包括武官墓文官墓及周围黄氏土司族人墓)位于明江机场附近,是北宋永平寨(今宁明一带)首任土官黄善璋的陵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善璋墓是广西宋代时期土司制的缩影。广西的土司文化素有“北祠南墓”之称,“北祠”指祈城县莫氏土司祠,“南墓”就是宁明县“黄善璋墓”。陵墓规模宏大,为广西土官墓之最,原有神道、华表、辕门、石狮、石马、石羊、石俑(有文武之分)等等,文物丰富,价值极高。黄善璋墓园,所遗存的石雕像造型古朴、风格独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被史学家称为壮族的“兵马俑”。……[详细]
独秀峰摩崖石刻
  独秀峰摩崖石刻位于桂林市秀峰区独秀峰,年代为唐-民国。独秀峰摩崖石刻,历经千年沧桑,从唐代建中元年起始,一直延续至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经过考证的石刻共有163件,然而岁月流转,现存的石刻数量仅为104件。这些石刻遍布于独秀峰的四周,尤其以南麓的太平岩以及西面登山道至山顶一带最为密集,其中读书岩周围的石刻尤为集中。这些石刻内容丰富,包括书法、刻像、诗文等多种形式,不仅展现了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桂林山水人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秀峰摩崖石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接龙风雨桥
  接龙风雨桥位于龙胜县平等乡蒙洞村,1919年建,全木结构;每桥墩用两根断面为380×750毫米、の�4米的条石,呈八字形支撑;桥身一廊穿五亭,造型轻盈。蒙洞接龙风雨桥始雨桥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后受洪水之灾,1962年修葺复建完成,全长约64.8米,2017年被列为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龙风雨桥具有独特的建筑特色,为榫卯结构,集亭、塔、廊、桥于一体,桥体多为石墩木面桥,桥下结构为石墩台,桥面多为木板,顶部翘角层次分明,它是侗族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也是侗族文化的具体体现。接龙风雨桥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廉州孔庙
  廉州孔庙亦称廉州府学宫,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廉州镇旧城区青云路北段,坐北向南,为中轴线对称砖木结构底院落式庙宇建筑。现存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东西两庑和围墙。南北长87.5米,东西宽29.5米,总占地面积2581.25平方米。原有学宫部分的建筑均无存,仅存孔庙,是明、清代廉州府祭祀孔子、选拔科举的场所,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重建,具有岭南建筑风格,外墙涂朱红色浆,故俗称“红庙”。对研究北部湾地区古代的文化教育、科举选拔和建筑艺术有重要价值。2017年12月8日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桂林三花酒酒窖
  象鼻山山腹内有个三花酒窖,桂林三花酒很有名,这个酒窖至今藏酒千吨。三花酒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象鼻山景区象鼻山旁边。在四星级景区象鼻山公园内,除了著名的桂林市城市象征:象鼻山以外,还有水月洞,爱情岛,普贤塔外,还有就是这个三花酒窖了。但是酒窖并没有对外开放,据说就是一个大熔洞,而在三花酒窖的对面,有一个桂林三花酒陈列馆是对外免费开放的。据当地人介绍,这个三花酒窖内,储蓄了一千多吨的桂林三花酒。经常能在附近吻到酒香,而这个酒窖,历史悠久,在宋代年间,已经是官方的酒窖了。现在酒窖属于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详细]
丹洲古城
  丹洲是座文化古城。位于三江、融安、融水三县交合处,地处融江江心洲上,全村有220户1037人,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5个民族,民风淳朴。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和项目建设。近年投入不少资金对丹洲明代北门楼、明代书院、闽粤会馆、古县衙礼堂等古城文物进行保护修善。增设了游客参与的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竟技项目。同时,每年11月初举办“丹洲柚子节”,推介丹洲旅游以及丹洲柚子、丹洲腊味、奇石盘景等特色产品,以旅游商品促进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土特产品,不断提高丹洲旅游的知名度,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