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何家窑包
  名称:何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唐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374.55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分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器型可见碗、盘、匜、碟、注壶等。釉色有青、黄、酱、白和绿、浅绿乳浊釉等,以绿釉和浅绿色乳浊釉较多见,浅绿色乳浊釉的釉面均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筒、支丁、垫条。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飞鸣禅院
  在罗浮山山峦陡壁之下,有座建于隋唐时期的千年古刹--飞鸣禅院。禅院占地57亩,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弥宗殿、园通殿等四大殿堂。其殿堂金碧辉煌,结构严谨,雕塑、绘画精致玲珑,气势宏伟,规模壮观。现任方丈万法大师是海能法师的亲传弟子,德高望众,因此慕名而来的居士、香客增多。这里的佛事活动还与庙会结合紧密,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为“上九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为“观音会”,四月初八为“佛祖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为例行朝拜日,因此禅院一年四季香火旺盛。随着罗浮山景区及罗浮山温泉的开发,禅院也在规划扩建,二、三年后,一座用于接待和佛事活动功能更加齐全的崭新禅院将会展现在你的眼前。禅院的佛事活动、庙会与游浮山、泡温泉相辅相成,会使游人、香客倍增,禅院香火将会更旺。保护范围:以现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沐爱衙署旧址
  筠连沐爱县衙署整座建筑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约为2380平方米,修建于明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整个设计为木构穿斗、单檐悬山式,小青瓦屋面,分别由前堂、后堂、下厅、廊房、围墙、大门组合而成四合院,前后堂分别为7间,相距6米,设计相似,左右厢房各4间,另有厨、厕、储物共6间,瓣后搭牵用四柱,面阔八柱,进深12.5米,通高6.5米,台基高1米,设有三级阶梯,院坝内设有凉亭、天井,和电影《抓壮丁》中的李公馆极其相似。随着年代的推移,大门和围墙已经荡然无存,木质墙体也开始出现虫蛀现象,部分墙体已被人们用砖加以补修,曾经的威严已不复存在,是2009年筠连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增的428文物处之一。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木里大寺
  木里境内的大多数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仍保留着许多原始神秘的宗教文化,把--奉若神灵,宗教特色十分突出。木里-在整个藏区享有特殊的地位,全县佛教胜地三大寺,十八经堂。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木里大寺,位于桃坝乡你易店村,海拔2637米。1656年,由木里藏传佛教三世-兼第二代大-松登桑布主持兴建,历时12载,于1661年建成,命名为嘎登喜祖·郎巴吉韦领。全盛时期的木里大寺整个建筑群占地8万余平方米,是境内最宏大的格鲁派寺庙。而在那时的木里有三座著名的大寺——康鸟大寺、瓦尔寨大寺、木里大寺。现在的寺院和当年洛克见到的景象已经有很大的不同。那时的木里大寺已经成为今天的遗址,在它的旁边盖起了一座崭新的寺庙,就像当年的寺庙一样金碧辉煌。每逢节日,大寺都要举行各种盛大的祭祀活动。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200米建设……[详细]
345、香沉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沉寺
  香沉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香沉镇跃进社区,始建于元代,现存建筑由天王殿、大佛殿、观音殿、左右厢房5部分组成,建筑占地面积622平方米,整体结构保存完好,是四川省少见的元明时期寺庙建筑群。历史沿革元时,母大成建香沉寺,在剑州以南80公里。以“香雾沉沉”之意得寺名。1988年3月,剑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香沉寺为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格局香沉寺现存建筑由天王殿、大佛殿、观音殿、左右厢房5部分组成,建筑占地面积622平方米,整体结构保存完好。其中,天王殿为前殿,大佛殿为正殿,居中,观音殿为后殿。2012年7月,香沉寺被列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外延11米,向西外延15米,向南、北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合江考棚
  合江试院(俗称考棚)位于县城西门,占地174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6平方米,是一座颇具川南特色的古代建筑物。试院也称考棚,它是清代科举考试县试(即初试)的专用考场,是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物。合江试院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2年)。该院坐东北,向西南,四合院布局。在纵轴线上依次为头门、过亭、仪门、过廊、孔圣堂,纵轴线两侧为东西文场。该院虽饱经沧桑,至今保存仍较为完整,为四川省仅存的两个试院之一,具有重要的建筑和文物价值。据史料记载,合江的县试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任考官,试场就在试院。县试共考5场,每场考试时间1天,每场试毕发案(放榜),录取名额逐次递减。试卷由知县评阅,但知县多委派外籍幕友阅卷。第五场试毕录取的考生,由县署造册送本县教谕并申报泸州知州,参加州试。保护范围:考棚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详细]
金仙文庙
  金仙文庙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金仙镇文庙街。始建于元初,明、清及民国初期复修。金仙文庙整体呈四合院布局,坐南朝北,建筑占地519平方米,现存前殿(文昌宫),左右厢房,大成殿和泮池以及部分清代碑刻。文昌宫,始建于元初,清代复修,单檐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抬梁式梁架,有垂带式踏道7级。左右厢房(观音殿、财神殿),民国初年复修,木结构悬山歇,抬梁式梁架,小青瓦屋面。大成殿居南,清代修建,木结构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抬梁式梁架,有垂带式踏道7级。位于大成殿前方1.5米处,完好保留清代泮池,其上跨单石拱,别具一格。1935年初,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驻剑阁期间,文庙曾设立金仙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及军政部等。1991年,金仙文庙被剑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至外墙滴水与居民房……[详细]
胜天渡槽
  胜天渡槽,又名“三溪渡槽”。位于武胜县东北约17公里处的三溪镇。三溪渡槽系武胜县五十年代兴建蓄水5200万立方米的五排水水库右渠之咽喉枢纽,修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胜天渡槽跨沟越谷,绵延数里,宛如长虹,形若游龙,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实乃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道奇观。五排水库右干渠原设计方案中没有胜天渡槽,渠道基本沿山脚山腰地段进行,要跨越三个溪河,经过若干个塌方滑坡地段,不仅建设难度大,而且为今后灌溉管理留下诸多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勘测,提出了3个方案,后由相关技术人员、当地群众比较分析、反复论证,最后决定改沿山明渠为三溪渡槽。渡槽始建於1972年,被誉为“就地取材、土法施工之典范”。因当地有着天然的优质沙岩,且量大易采,适合于就地取材,故整个渡槽均由一块块条形方石垒……[详细]
钟鼓楼建筑区
  钟鼓楼建筑区位于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始于明代正德年间,由剑州知州李壁主持修建,在明末由于战乱被毁,现在所见到的钟鼓楼古建筑是民国时期原址上重建的。钟鼓楼古建筑区在1991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鼓楼建筑区包括南城门、钟鼓楼、火神庙以及南门的明代城墙。据相关资料记载,南城门门高3.5米,宽3.4米,门上有箭楼,高8米,城门处的木门仍然保存完好,两侧石柱上雕有“野鹿衔花”与“吉祥如意”的图纹,门洞上方题有“秀分阆苑”四字。钟鼓楼坐北朝南,整栋楼由木、石柱支撑,分为3层,屋内铺简瓦,各层均有花草雕饰。火神庙位于钟鼓楼北侧,庙两侧有配殿。南门的明代城墙外侧由石条修砌,墙心用士夯实,总长约500米,这些城墙距今已有将近500年的历史,现在仍然保存完好。保护范围:东至剑阁县百货公司西侧……[详细]
张思德同志出生地
  张思德故居,面积71平方米,坐西向东,二开间,面阔8.5米,进深5.1米,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檐高3.2米,通高4.9米。张思德于1915年4月21日出生在左边一间土屋里。1933年参加少先队,同年十月参加红四方面军。1935年参加长征,1936年11月随部队到达陕甘宁边区。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在煤炭中因公殉职,毛泽东主席参加了张思德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几十年间,“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的口号同张思德的名字一起响彻了中华大地。2007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1915地址:思德乡韩家湾村保护级别:省级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详细]
阆中陕西会馆
  位于公园路49号,又名西秦会馆,原本为古三元宫。修建于清代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现为阆中蚕种场。会馆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成纵轴布局,穿斗木结构,单檐歇山式,额坊象鼻斗拱,琉璃筒瓦屋面,雕梁画栋,青灰土墙;会馆为前殿、正殿、后殿,共1000多平方米。前殿为门殿,单檐歇山式建筑,共三间,88平方米。中间为宫门与通道,左右为钟鼓楼与戏楼。门前一对雄狮高踞石台。出前殿100米便是中殿(正殿),面积357平方米。殿顶拱形曲面与斜面梯次交叠,曲斜交接处双檐下另起一平直水槽衔接整体,简繁有致,富丽恢宏,技艺精工。屋脊有大铜鼎一尊,象征神权至高。大梁-有修筑时间文字。天花板上有藻饰彩绘百余幅。正殿再前30米便是后殿,其间以廊坊旱船相接。正殿两侧接耳房,共537平方米。保护范围:南至大门外公园路,东、西……[详细]
东刘家窑包
  名称:东刘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刘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191.19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器物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瓷器的可辨器型有碗、盏、钵、盆、罐、盘等。釉色有青釉、黄釉、酱釉和浅绿、绿色乳浊釉,以青釉、黄釉和浅绿色乳浊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泥饼和垫板。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东罗家窑包
  名称:东罗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8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罗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8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004.00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遍地均是废弃的青瓷片和窑具,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器,还可见少量外地窑口的瓷片。瓷器有碗、盆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白、青、绿釉和绿、蓝色、浅绿色乳浊釉,以白釉较为多见。窑具主要有支丁、垫条和垫筒。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巴灵寨遗址
  巴灵寨遗址位于灵山乡灵山社区居委会,据县志记载,明朝中期在巴灵寨建药王庙,后历代屡建,逐步拥有大佛殿、观音庙、二郎庙、齐天大圣庙等9座庙宇,后毁于清末,巴灵寨呈东西走向,东西长227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6810平方米,现存东门、南门、北门及部分寨墙,西门损毁。寨门、寨墙均用条石砌成。东门为平顶,门高2.3米,宽1米;南门为拱形顶,高3.3米,宽1.6米,南门右侧寨墙高7米,长2米;北门为拱形顶,高3米,宽1.5米,北门左寨墙高6米,长3米,刻有“清咸丰口口年”年款。门前10米左侧石崖上有清咸丰年间房山县知县吴道凝题写的“巴灵台”三字,字高1.8米,宽1.07米。整个寨址大部被森林覆盖。此寨址对于研究当地历史,宗教文化具有一定文物价值。保护范围:寨墙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详细]
陈氏宅(陈贡爷宅)
  陈氏宅是新九乡猛粮村粮合组陈氏宅(现为张志家民居),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被当地人称为“陈贡爷”宅。该宅坐西南向东北,土木结构,为穿斗式梁架单檐歇山顶叠瓦屋脊两面坡盖小青瓦,一楼一底。房屋木立柱底座为方型石材,刻有深浮雕变型字,花草、动物图案;屋顶正中原塑仙鹤一只,两侧塑有龙雕。厨房地上有青花瓷碎片嵌成“五环图案”,一环重叠于四环,中部有一小方形轴心,图案整体相似于奥运会五环标记。其建筑造型独具特色,在攀枝花地区罕见。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中发现并调查登记,引起了市、县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研究当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学术研究价值。陈氏宅于2013年7月1日被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成都十二桥烈士墓
  十二桥烈士墓位于成都市西门外文化公园内、二仙庵侧。1949年12月7日成都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将关押在成都将军衙门内的36位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学生,杀害于通惠门外十二桥附近。烈士中有共产党员杨伯恺、张大成、徐海东等,民主同盟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于渊、方智炯、徐茂森及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学生余天觉和毛英才等。1950年1月建立烈士陵园。1949年冬,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国民党政府保密局秉承其最高当局的密令,将其在西南各地逮捕囚禁的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革命青年和其他爱国志士全部秘密处死,这是继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疯狂进行大-之后,在成都制造的震惊全国的十二桥大惨案。十二桥死难烈士陵园,共有36座烈士墓。他们中有中国共产党党员14人、中国国民党……[详细]
岩桑沟兴桥
  毛泽东入川第一桥——岩桑沟兴桥,位于古蔺县永乐街道,该桥修筑于清代,是连接川黔两省的主要通道。桥面呈东北向西南走向,水呈西北向东南流向,坐落在宽4米的岩桑沟小溪上,为石结构单孔平桥,桥长6米,宽1.3米,通高4.9米,桥承重梁用三根长5米、宽0.25米,厚0.4米方木构成;桥面用条石铺成,无桥栏,无纹饰,占地面积7.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平方米,该桥目前保存较好。该桥为中央红军进入四川的主要通道,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期间毛泽东入川第一桥。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桥体为基线,东、西面各外延5米,东西长16米,南北宽2米。保护、建控面积约32平方米。……[详细]
罗江奎星阁
  奎星阁,被誉为“川西名阁”,现在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奎星”,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文人称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奎主文章”,人们就建“奎星阁”来崇祀它,希望文运亨通,高中魁甲。因此,古代各县都要建奎星阁或文昌宫,供读书人瞻仰、祭祀。【“魁”字石】魁星阁下一块大石头,上面刻了个大大的“魁”字,被称为“魁”字石。边款上有“乾隆甲辰”字样,乾隆甲辰即公元1784年,正是李调元堂弟李骥元中进士、并被乾隆帝钦点为翰林院编修的时候。大概是李氏的榜样激励了家乡人民,于是他们自发的刻了这个“魁”字,希望子孙饱读诗书,独占魁首吧!【奎星阁】这是一座全木结构建筑,四面独立,成方阵式。连底共五层,底层每边长15米。从第二层起,层面为牌坊式,每层每边依次逐渐缩小50厘米,错落有序,既紧凑,又大方。文革……[详细]
东杨家窑包
  名称:东杨家窑包年代:唐、宋 类别:古遗址 地址:玉堂镇凤岐村9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杨家窑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9组,浅山丘陵区,分布面积为1390.62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窑场。窑包周围的小圈足碗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品种主要为瓷器和窑具两类,有少量陶器。瓷器有碗、盘、注壶、钵、罐、盆等器型,以碗最多。釉色有绿、黄、白、浅绿、酱等,以绿色多见,釉面多有细小的开片。窑具有垫板、垫筒、垫圈、支丁、垫条,以垫筒和支丁最为常见。玉堂窑址对于研究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研究四川地区汉民族与藏羌民族的交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釉下彩发源地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详细]
青城山凝翠桥
  青城山凝翠桥年代:清 类别:古建筑 地址:青城山镇青城村牌坊岗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凝翠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镇青城村牌坊岗西南麓,该桥始建不详,清光绪二十六年重建。桥西北-东南走向,为木结构廊式桥,长10.80、宽2.4米,木质桥板,距沟底3.55米;桥下过水面为石券拱,高2、宽1.2米,在1.7米处起券。桥廊为穿斗式木梁架、歇山顶,杉树皮屋面,宽一间3.6、长三间10.8、通高4.21米。两侧置飞来椅作桥栏,靠高1米,桥横跨于一条山涧,该桥是都江堰市典型的古桥之一。该桥在选址、建筑空间处理和艺术特色及功能使用方便都有较高成就,对于研究青城山道教建筑、特别是道路、桥梁的营建,具有较大的意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