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旅游

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
  沿河土地湾“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谯家镇白石溪土地湾,距县城约45公里,占地1200余半方米。旧址后依群山,前临碧溪,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由举人田太俞所建的木质结构平房,后其子孙世袭居住。1934年5月,由贺龙、夏曦、关向应等率领的红三军从彭水县城西渡乌江,向黔东北地区进军。5月14日跨入黔东沿河县境内。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扭转不利形势,1934年6月19日,贺龙、夏曦、关向应等在贵州省沿河县的枫香溪(1942年划归德江县)召开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即有名的“枫香溪会议”。会议决定:以贵州的沿河、德江、印江、松桃及四川的秀山、酉阳等县相邻地区建立黔东特区革0据地。1934年7月21日至22日,在沿河县铅厂坝张家祠堂召开了“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出席……[详细]
鹅毛寨魁阁及红军标语
  鹅毛寨魁阁亦称魁星阁,距盘县县城100余公里,据阁内石碑记载,该魁阁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三月二十七日正式落成,修建时间历时近4年。“魁”是为首的意思,北斗七星中离斗柄最远的一颗星叫魁星。我国神话传说中说,魁星就是主宰文章的神,鹅毛寨魁阁就是当地百姓为繁荣一方文化、展示一方文明而建造。该魁阁至今虽已经百年,但因其建筑风格堪称一绝,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乡民们的保护,至今仍保存完好。鹅毛寨红军标语位于保田镇鹅毛寨村大寨子农户居住中心区。1935年4月22日,红三军团由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率领一部分部队,从普安旧营过楼下河进入盘县,经三官营、祭山树、小石桥、甘河到堡田堡(今保田镇)。23日,另一部分部队从兴义补西进入盘县,经马甲、狗场营抵堡田堡。两路……[详细]
岩门司城垣
  岩门司城垣岩门司城垣位于黄平县东南山凯,与县城直线距离29公里,毗连黄、施、台3县,地处清水江航运要冲,依山面江,形势险峻。清乾隆年间筑石城于此,设把总1员,兵71名。有事可随时提调各堡屯军,为清政府控制黔省东南要塞,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城平面呈三角形,城垣以青石精砌,周长1633米,高3.33米,垛墙高1.33米、厚2.67米。墙顶墁以料石,上下安砌墙垛。设有东、南、西3座城门。北面靠山,城墙顺山势延伸而上,于高险处构筑炮台3座,城门有楼,炮台有房,靠江还建有水关2座。咸丰五年(1855年)三月台拱(台江)苗族人民在张秀眉的领导下反清起义后,贵州巡抚蒋蔚远急令古州同知彭汝玮,龙里知县陈毓书、凯里营都司盛修志等,先后率兵到岩门司防守。五月中旬,张秀眉率苗族起义军2万余人围攻岩门司,数次进攻……[详细]
安顺圆通寺
  圆通寺,坐落于安顺城区西南隅西秀山下,始建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2年), 是一组气势恢宏的寺庙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地处黔中要津,辐辏八方,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并存。儒、释、道、回、天主、基督诸教弥漫其间。城围九里三分之内,大小庙宇庵堂林林总总不下数百,实为滇黔都市之冠。安顺庙宇庵堂虽多,但论及资历、造端及其影响,除文武二庙、城隍庙外,当数圆通寺、崇真寺、东岳庙为最,号称安顺三大寺院。三大寺院中,又以圆通寺为长。圆通寺为安顺城始建前建筑之一,初建时规模较小,仅一门一院一殿而已,供奉圆通观音大士。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颍川侯傅友德奉旨率30万大军征南,先锋顾成下普定(元普定府,在今羊武乡洗马塘),擒安锁(普定土知府),圆通寺遂毁于兵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因朱……[详细]
水城硝灰洞遗址
  硝灰洞因古时有人在洞内挖土熬硝得名。位于中心城西北23公里之三岔河北岸,地处今水城发电厂附近,是贵州省继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后,于1973年夏发现的又一古人类文化遗址,为贵州发现的第二个有人类化石之旧时器时代遗址。同年冬至次年春,由省博物馆发掘清理。此洞为一石灰岩溶洞,洞口朝南,比今河面高出40米,海拔1700米。洞内所存堆积物长1.5米、宽0.3—1米、厚0.1—0.7米,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于第三层堆积物中,出土古人类牙齿化石一枚,系老年男性左上犬齿,齿枚粗壮,齿根较完整,末端稍缺,齿冠咬合面严重磨损。近中远中径为9.3毫米,唇舌经为9.8毫米,齿根19毫米,呈黄色,石化程度深。具有关专家考证:较“北京人”进步,较“柳江人”和“山顶洞人”原始,命名为“水城人”。伴随出土有东方剑齿象、野牛……[详细]
黎平会议会址(黎平会议纪念馆)
  1934年12月14日,红军长征经黎平,18日党中央召开长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西进贵州的正确主张,作出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会址为一座明清时期建筑,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黎平县城内旧城区原胡荣顺号店铺内。现正门横匾的“黎平会议会址”几个字为原国务院副总理-同志题写。会址为一座典型的明清建筑,从大门进入后,依次为第一进、天井、第二进和后院。第一进现为到此参观过的名人题字及照片展览厅、第二进左为“红军文物陈列室”和“-住室”,右有“黎平会议陈列室”、“-住室”和“历史图片陈列室”。“黎平会议会址”于1984年12月18日(会议召开5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每年约有中外参观者万余人。曾到此参观过的有现0总书记、国家主席-,著名军旅作家、《地球……[详细]
水城钢铁厂一号高炉
  贵州六盘水,因三线建设而生、因三线建设而兴。位于其城中心的贵州水城钢铁厂,高22米的“母亲炉”——一号高炉,至今仍为三线文化保留了一份“独家记忆”。20世纪6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从备战的角度出发,党中央决定将处于一线的国防科技工业、机械与能源工业及原材料工业,逐步转移迁至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三线地区,规模浩大的三线建设也由此拉开帷幕。贵州六盘水煤炭资源丰富,有“西南煤海”的美誉。1966年,国家批准贵州水城钢铁厂筹建。根据“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选址于贵州水城青杠林,代号603工程。随着三线建设全面铺开,为把水城建成有钢有铁、打不垮、拖不烂的“硬三线”,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的鞍钢,派出了平均年纪仅35岁的5000多名骨干同赴六盘水。……[详细]
青岩古镇万寿宫
  贵州四大古镇之一的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部郊区,距离市区29公里,它历史悠久,古老质朴,设计精巧,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青岩古镇距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曾是军事重镇,内有明清建筑交错而建,拥有各种寺庙、楼阁和雕梁等,包括悬山式的民居房、腰门、窗雕、石碑坊、背街、状元府、慈云寺、文昌阁、万寿宫等,人文气息浓厚。青岩古镇的独特还在于它的喀斯特地貌,很多城墙层层堆高,气势宏伟。万寿宫位于青岩古镇的西街3号,靠近慈云寺。它原本是青岩的移民集资而成的八家祠,到了清朝康熙年,成为了江西会馆,后又在嘉庆时期被人改造为道观。万寿宫总占地1000多平方米,有正殿、配殿、西厢、戏楼和生活区。正殿大门上是彩色浮雕,共有九个道家神仙像,其中一个是太上老君,其他是八仙,色彩鲜明,人物栩栩如生。周围有砖雕和其他浮雕。还……[详细]
“仁学会“会址——文昌宫
  文昌宫位于贞丰县城东门内,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平面布局应用均衡对称的手法,沿纵轴线建前殿及左右配殿、正殿。在整个建筑群的前面,有长方形的荷花池,池中建木桥为出入道,似一个“中”字。整体建筑由高到低,错落有致。正殿外观似“高”字形,与城外文笔塔相映,人称“文笔高中”。前殿和正殿均为木结构歇山式屋面,九架梁,三开间。翼角为仔角梁起翘,但举架合度,房顶曲面柔和,出檐不显硬直。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双步回廊,自腰檐起,第二层的檐外装修退至金柱之间,使正殿建筑风格较为活泼。此殿通面阔6米,进深9米,基高0.4米,整个建筑高13米。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文昌宫正殿被清翰林吴嘉瑞(厢丹)辟为“仁学会”会址,吸收贞丰有志青年为会员,传播维新、变法等思想,讲授数、理、化知识,“创我县新学之渐”,遂“开盘江风……[详细]
鲁班场红军战斗遗址
  仁怀市鲁班场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仁怀市鲁班镇黄家田村白家坳村民组,距仁怀四中、鲁班二小约400米。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实现战略转移的目标,红一、红三、红五军团与盘踞在鲁班场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所率的第二纵队,在白家坳、团标寺、凉水井、老坑嘴、白果寺、丁家山、羊角岭一带,展开了激烈搏斗。战斗从3月15日清晨7时开始,持续到当晚10时结束。红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共歼敌400多人,击落敌机一架,摧毁和占领敌军碉堡、战壕、掩体、障碍物等不计其数,史称“鲁班场战斗”。此次战斗,极大地震慑了敌人,为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铺平了胜利的道路。2000年9月,鲁班镇人民政府筹资10万元,在镇南街口东端的小山上,修建鲁班场红军战斗遗址雕塑,并建纪念……[详细]
大硝洞炼硝遗址
  该遗址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小屯村,在省级风景区阿勒河景区内。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洞口面临大河(乌江上游主流),高出河面约150米。洞穴为一个巨大的洞厅,全长在900米以上,平均宽约为100米,平均高60米左右。西洞口为进口,宽约150米,高50米左右。东洞口为出口,宽约100米,高30米左右。洞内宽敞明亮,布满了数十座矿渣堆积,初步估计,堆积总量约二百多万立方米。矿渣堆积间,现无规律地残存有熬硝炉23个、沉淀池20个、蓄水池2个(有水),接来自洞顶的引水设施2个。在一块巨大的长12米、宽4米、高2米的形如馒头的大钙化堆上人工凿出一个接水池,接水池两边又分别凿出两条宽5公分,深3公分的引水线槽,将接水池中的水直接引入旁边人工砌筑的水池内。其它水池则直接砌筑在洞顶滴水的正下方。从现存熬硝炉及蓄……[详细]
施秉华严洞摩崖
  华严洞摩崖在施秉县城东17公里甘溪乡凉风坳脚。华严洞为一天然溶洞,洞口高2.56米,宽5.7米。洞内分两层三岔,上层中岔距洞口30余米,高5米的天然石室中,有钟乳石雕大士像一尊;左岔中洞口36米处有石雕武神像一尊。塑像虽已岩溶流面,仍形象生动、神彩奕奕。在洞上、左、右宽约100平方米石壁上,有明、清两代大小摩崖13处,洞内有摩崖3处。共16处254字。洞口对联:“山光草色天成秀,水曲崖奇地给灵”,横批“空色大观”。洞上方横书:“如来度化”;“西峙飞来”。题头小字为“申阳董献策题”,中有小字为“万历乙已秋立”,落款:“邺下王之栋书”。洞左-:“灵云盘结”、“洞天福地”,落款:“万历丙申孟夏吉日”,“淮阴王鸣鹤题”。洞右-题“空中楼阁”,“含吐十□”、“卸花处”三处。洞口内顶题摩崖一方:“万历甲……[详细]
陆瑞光烈士故居
  陆瑞光烈士故居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沙子乡下坝村弄染组。1935年4月16日,长征的中央红军第三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率部西进途经镇宁县沙子乡弄染寨,经过一番周折取得当地拥有武装的布依族实权人士陆瑞光的信任与支持。当晚陆瑞光留宿彭、杨二--,双方深谈,陆相见恨晚,表示从此追随共产党革命,并与彭、杨订立了反对蒋介石、王家烈、犹国才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苛捐杂税的协定,史称 “反蒋协定”。双方商定留下红军干部方武先及12名伤病员、工作员在陆家养伤并协助陆开展武装斗争。为支持陆瑞光开展革命斗争,红军赠其步枪36支,重机枪两挺,轻机枪一挺,驳壳枪两支。彭、杨二人随即致电中央军委报告此情况(电报稿 «关于我军改向七盘山前进的意见报告» 原件存军事科学院,中央档案馆有复印件——— 编……[详细]
长顺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长顺白云山镇,距离县城26余公里,海拔1462米,山颠林木葱郁,常有白云笼罩,故名。为贵州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西南帝王佛教文化圣地、贵州省风景名胜区和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山以古寺庙建筑、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和徐霞客(1587-1641年,明代旅行家、史学家、地理学家)游历之地,及山川地貌、禽兽草木、民俗风情等为主要特色。有云峰留迹、东来西壁、玉屏狭道、对杉宿灵、文星后托、钟鼓韵坪、飞瀑寿雪、遗壑斜晖八大景和三漏窝、石钟鼓、跪泉水、青龙潭四大奇,在清代(1644-1911)就已选作名胜入书。白云山已有600多年的帝王佛教文化历史,历来不仅供奉佛祖和菩萨,并供奉皇帝,与各地寺庙不同。白云山白云寺平日朝拜的游客不断,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的佛教祀日、观音庙会和屯堡……[详细]
交麻崖墓
  交麻崖墓崖墓位于东经106°15'、北纬25°42'30、海拔960米的县城南七十公里交麻乡干代村天星洞内,洞高约二点五米,宽十四米。干代河穿洞流向敦操电站,两岸峡谷悬陡,天星洞地形险要,无旱路可至,仅能乘船由干代河逆水驶入。进洞十米后,从左侧攀壁而上,就可看到洞内整齐放置的棺木。该洞现存棺木一百二十余具,置于洞内自然台地上。棺下横放两根方木,长短大小不一。棺木排列有序,叠放层次不等,少则一层,最多四层;每层多者二十具,少则十具左右。棺木大小形制也不统一,最大的长约二点一米,宽零点六米,高零点五米,最小的长一点八米,宽零点五五米,高零点四五米。所有棺木均用青杉木制成。墙板相接处,用阴阳槽扣紧,两端用长条枋呈井字型打榫加楔固牢。从部分棺内的残存物能看出死者身着腊染布料服装,有的棺木外还有陶罐、……[详细]
福泉古城垣
  福泉城墙位于贵州省福泉市城厢镇。福泉原名“平越”,是贵州开发较早的古州之一,秦汉置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建平越卫土城,并设卫所。明建文三年(1401年)筑为石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指挥张能在古城西北开辟了一座小西门,将河流引入城中,称为“小西门水城”,水城河道桥孔上设放置铁闸的闸槽,适时可以开闸放水御敌,并解决人畜用水问题。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府杨可陶、指挥奚同柱又在水城外增加了一个外城,长约170米,把河流的一段围进城来,以防止敌人断绝水源。福泉城墙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修建的。起初是一座土城,到了洪武二十四年(1391),便改为石头城。古城墙周长4700米,墙高7米,厚3米。原先有4座石拱的城门,3座月城,即在城门外边还加上一个半“月”形的城墙,……[详细]
邓恩铭故居
  邓恩铭烈士故居坐落于荔波县城北向阳路21号,总占地面积1100㎡,总建筑面积397㎡,其中:故居86㎡,豆腐房9㎡,陈列室230㎡,游客服务中心72㎡,现故居馆藏文物达150多件(套),已拆迁完毕等待建设资金的空地500㎡;1979年中组部、中宣部批准为贵州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初故居修缮完毕,举办故居复原和邓恩铭生平事迹陈列,同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邓恩铭故居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省民委的关心指导下,始终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和创建活动,得到领导、群众和前来参观游客的认可和好评。主要活动措施是:一、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重要工作内容成立故居纪念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领导和协调;将民……[详细]
六枝地宗矿矿井
  六枝矿区1956年规划建设,1958年开始全面建设,1961年六枝煤矿简易投产。1964年7月,党中央西南局决定补套建成六枝矿、恢复建设地宗矿,1965年1月1日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在六枝矿区正式成立,标志着西南煤都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开始。1965年完成六枝矿井补套续建工程,1966年10月,地宗矿井建成投产,1970年四角田矿简易投产。六枝矿、地宗矿、四角田矿成为三线建设时期贵州地区煤矿工业的代表。先后建成的七对矿井及配套厂点,构成宏伟壮观的百里矿区。六枝煤矿和地宗煤矿在10余年的生产中,总结提炼的“四位一体”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获得煤炭工业部、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六枝矿区都是适应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典型代表,如四角田的红粘土砖建筑,片区干打垒住房,苏式风格的建筑,在当时是一道新的工程景观……[详细]
遵义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
  遵义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茶山村乌江北岸。1935年1月1日猴场会议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随即决定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北渡乌江。1月2日,继红1、9军团在余庆回龙场渡口突破乌江天险后之后,中路红1军团先头师于3日又在江界河渡口抢渡成功。1935年1月3日4时,红军左路纵队第3军团奉命从茶山关渡口强渡乌江。防守茶山关渡口的黔军是侯之担的第五团,外加一个机炮营。红军侦察排由3个渡河点在夜幕掩护下泅渡到乌江北岸,并迅速攻下制高点,击毙敌军机炮营营长。敌人本来就对红军心存恐惧,后又接到侯之担的电令,谓红军由湄潭及江界河渡过乌江,令其速撤退到遵义,于是不战而逃。红军在当地船工及群众协助下,捞起沉船,搭起浮桥,在茶山关及桃子台渡口全部顺利渡过乌江。随后,红……[详细]
黎平纪堂鼓楼
  纪堂鼓楼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纪堂寨上,共3座。十分雄伟壮观。纪堂分上寨下寨,各有一座鼓楼,由十二根大杉树原木支撑而起。塔身分八角,而顶层却变化为四角攒尖顶花重檐。鼓楼周围的地面和民居的走道上都以卵石镶嵌成象征喜庆吉祥的图案。纪堂鼓楼建筑年代久远,曾多次修葺。1966年遭到破坏,1978年当地侗族人民自愿献工献料重新修复。塘明鼓楼由12根大杉木立于柱础之上,高约22米,突兀寨中。该楼以逐层内收的梁枋和全爪柱支撑层层挑出层檐,形如宝塔,内无层板,空至宝顶。鼓楼基面约160平方米,中央用青石板镶成一个火塘,周围有简易木凳。楼前有一歌坪,坪边建有一个小巧玲珑的侗戏台,与鼓楼相对。该楼底层呈方形,上为八角形,共有9重檐,为四角攒尖顶。铁制宝顶下有如意斗装饰。檐面铺小青瓦。屋脊白色,翼角高翘而起,装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