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201、钱沣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沣墓
  钱沣墓在“龙泉镇”、“羊肠村”或“昆明北郊”一带,具体位置不甚清楚。五年前,我在清水村附近的磨盘山买房子时,发现有两座坟冢坐落于小区正大门前,顿觉有些奇怪,开发商为什么不把它迁走?后经打听才知道,原来此冢是钱沣与夫人的合葬墓,现为昆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钱沣墓位于公园正中央,四周有雕刻石条做围栏,呈长方形,周围松木环绕,显得古朴肃穆。拾级而上,只见一左一右两只大石狮子坐落于石梯两侧,目光炯视,庄重而威严。以前的两个“土堆”已被条石垒起围拢,呈圆形,足有一米多高。墓前明堂开阔,视线良好,风水极佳。……[详细]
董友弟墓石雕造像
  董友弟墓石雕造像 云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 祥云县云南驿镇董营村,董友弟于明洪武14年(公元1381年)随大将付友德、副将蓝玉入滇,后驻云川(祥云下川坝)承诏屯田于此,,卒后葬于下川坝,所建墓规模较大,墓碑三连圆卷门形。墓两侧有7对人兽石雕像呈八字形对称排列,依次为文官立像2个,武官立像2个,其余则排列着马、羊、犬、虎、狮兽像。石雕群像线条简易流畅刀法娴熟,形象生动,为祥云县境内保护较为完整,且是规模最大的明代石雕群体造像,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对研究明代屯田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资料。……[详细]
楚图南故居
  楚图南故居位于文山县开化镇上条街27号至29号,属云南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云南省现存近代名人故居之一。故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两进式四合院,建筑格式为硬山顶、土木穿斗式建筑,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为480.32平方米。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5年6月,文山县投资180万元全面展开修缮工作。故居现收藏楚图南生前部分遗物,包括图书50余册、衣物13件及信函、照片、文化用品、生活用具40余件。并于2006年4月11日正式开放。……[详细]
河西文庙
  河西文庙: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内东南部,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治所迁此后重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修。占地9000多平方米,大成殿,五间通宽19.2米,进深11.3米,高11米,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檐下坊雕刻花鸟图案,古狮古柱,文明坊为牌楼式样,高8米,宽13.5米,四棵飞天圆柱直承屋顶,中间两础石上前后有石雕狮子、麒麟各一对,青石雕刻护栏板夹柱,屋架用小型斗拱叠架支撑,宏伟壮观,2001年4月30日,列为市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镑寺漂来阁
  大理金镑寺漂来阁,一座年代明确(永乐十三年至洪熙元年,1415~1425)的明早期沧海遗珠,建筑风格、形制与云南其他几个已确定为明早期的木构很有对照研究的意义,比起洱海西岸那个年代不明却又非要说是元代的圣源寺观音阁研究意义大太多了。这个三间小殿虽然外观平平无奇,内部的梁架、斗拱却原真性极强,古意盎然,阑额七朱八白与地藏寺经幢、石钟山石窟一脉相承,斗拱、大梁上还有难得的彩画遗存;壸门形花板代令栱、转角用鬼斗、卷云形耍头等都是典型的元末明初早期云南木构特征,平面还是个“角部一柱造”。……[详细]
虹溪石牌坊
  虹溪石牌坊位于弥勒县虹溪镇东门街中段。青石建造,东西向,占地面积64平方米,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坊通高40米,宽6米,三重檐四柱三间,柱脚石墩有八个石狮子相对而立。坊头正中有一块镂空的石龙盘抱的直匾,上 书“圣旨旌表”,下面横书“三代一品封典”的石匾。坊台基东西两面各有垂带式踏道七级,两边直柱上有三副对联。坊系虹溪王炽请通海名匠建造,王炽是当时云南富商之一,曾捐巨资效忠清廷,故受清廷敕封。王炽对地方也曾有过一些善举,有“乐善好施”的乡评。石坊雕琢精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983年公布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坊台基东西两面各有垂带式踏道七级,两边直柱上有三副对联。坊系虹溪王炽请通海名匠建造,王炽是当时云南富商之一,曾捐巨资效忠清廷,故受清廷敕封。王炽对地方也曾有过一些……[详细]
白汉洛教堂
  白汉洛教堂白汉洛教堂位于贡山县丙中洛镇白汉洛村,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法国传教士任安守建。为中西结合的木构建筑,占地454平方米。门为牌楼式样,用六抹格扇装置,二层明间用拱形窗,三层为钟楼。1905年当地民族举行反洋教起义,烧毁教堂,即白汉洛教案,现存建筑为任安守用清政府赔款重建。虽然文革期间,教堂内的许多文物被毁坏,但经法国传教士传播到民间的法国葡萄酒酿酒工艺得以保留。现在,白汉洛葡萄酒及利用法国葡萄酒酿酒工艺酿制的各种白汉洛野果酒,是到贡山必品的上乘佳酿。景点位置云南怒江贡山县丙中洛乡白汉洛村……[详细]
腾冲李根源故居
  故居位于腾冲县城西部大盈江畔叠水河村中的“叠园”,系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在腾冲的故居,1946年兴建,1947年落成,为土木结构庭院式建筑。保护单位级别: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巷道外墙皮,南至巷道外墙皮,西至腾越路边缘,北至李成富、李建武住房。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至巷道(含巷道)西、北保护范围外延15米。人物生平李根源(公元1879—1965年),字印泉、养溪、雪生,别署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人,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1909年回国,出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旋升总办。1965年7月6日病逝于北京。门票门票10人民币景点位置腾冲县城西部大盈江畔叠水河村中的“叠园”……[详细]
艾思奇故居
  保山腾冲·艾思奇故居艾思奇故居位于腾冲和顺古镇。来这里,在绿树环抱的古屋中感受大哲学家遗留的思想和气息。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他青年时代所写的《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两部著作,曾引导了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艾思奇故居位于和顺乡水碓村,为砖石楸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有串楼通栏,雕花格扇,西式小阳台,显得古朴典雅。在大门头悬有“艾思奇纪念馆”匾额,在西楼和厅楼上陈列着艾思奇的生平事迹。艾思奇故居建筑占地600多平方米,建筑较为精巧,高屋大院,点缀西式小阳台,正房前厅有一石砌圆形拱门,青藤缠缆,古朴秀雅。故居前临元龙幽潭,后枕凤山,地势高旷,环境优美。艾思奇是影响广泛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一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哲学著作,特别是《大众哲学》、……[详细]
云南省博物馆大楼
  位于五一路118号,是一座仿苏式建筑。1958年始建,于1962年6月完工,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立面总体为“凸”字形,下部大厅舒展,呈弧形,前廊设12根圆形石柱。中部凸起二台方形塔楼,上立俄罗斯式尖塔,顶部置红星,通高达65米,整座建筑气势雄伟,造型别致。云南省博物馆大楼是上世纪50年代末修建的重要公共建筑,是云南省为国庆10周年献礼的10大建筑之一,也是昆明市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11、李贽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贽桥
  李贽桥位于姚安县城西19千米处的官屯乡连厂村委会北侧连厂大河上,又名连厂桥,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评论家李贽在任姚安知府时主持修建,利行旅,通往来,沿线群众深受其惠而怀念李贽,故更名为李贽桥。清光绪丁末(1907年),姚西暴雨,洪水猛涨,桥体东桥墩被冲倒,邑人李春灿、陈熊飞倡捐加固修复。甘孟贤于宣统元年(1909年)撰其碑文《增修连厂桥记》。李贽桥为双孔砖石结构桥,长33.6米,宽4.5米,每孔跨径8.6米,两孔比例均衡对称,中间是鹰嘴型的分水桥墩。该桥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古代姚安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李贽在姚任职三年的历史政绩及其治政思想的历史见证。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莲花洞石窟
  莲花洞石窟莲花洞石窟位于屏边县城南70公里的灵宝山上,海拔2100米。这里峰峦迭翠,森林茂密。莲花洞石窟有前后两个洞口,前洞已废,后洞高3米,宽4米,深15米,洞内雕刻造像8躯。在洞底岩壁上依壁雕刻有如来菩萨一躯,身高2.3米。洞口对面的岩壁上刻有玉皇大帝、瑶池金母,壁前有0像韦陀,技艺纯熟,刻工细腻。洞内佛像和金刚像为明末清初作品。道教造像为清光绪二十年至三十二年(1894-1906年)所刻。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黑井文庙
  黑井文庙位于庆安堤中段南侧。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700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两次重建,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三月被龙沟河泥石流冲毁,旋即修复。其后屡次被龙沟河泥石流冲毁,又屡次修复,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五月,龙沟河爆发特大泥石流,冲坏文庙,同年文庙修复,大成殿的梁架及斗拱仍基本保持了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建时的风格特点。此次重修后,因庆安堤的建成,黑井文庙再也没有被泥石流冲毁,保存至今。黑井文庙占地二千多平方米,面南背北,沿中轴线分别建有大成殿、东西庑、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泮池、棂星门、照壁。黑井文庙现存建筑有:大成殿、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泮池。另有碑刻四通。主要建筑大成殿型制独特、高竣雄阔、斗拱雕刻生动多变,……[详细]
建水黄龙寺
  云南建水黄龙寺有着八百多年的历史。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城西12公里的绍和山麓。山上古木参天、藤林丛生、庙宇隐现、0雄踞;山下形成半亩见方、清澈见底的黄龙潭,其珍泉终年喷涌,水温在7℃-8℃之间,为天然游泳池,云南省红河州建水黄龙寺享有“山寺珍泉景最幽”的美誉,建水黄龙寺是游人享受自然的好去处。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黄龙寺位于建水县绍和山麓(近团山村),到达团山村交通,再由团山坐车前往。景点位置云南省建水县绍和山麓(近团山村)……[详细]
建水崇正书院
  建水县崇正书院创建于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原址在西门外,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迁今址(建水临安镇书院街)。书院坐北朝南,共3进院落,纵深162米,宽70米,占地面积11340平方米,规模恢宏,布局严谨。进门左为监院公馆,右为乡绅公社,再进为讲堂;东西有学舍30环之;又进为藏书楼,底层为礼堂;左院耳楼为院长下榻之所,右院耳楼为管事办公处;三进的后殿;被大片空地、水池、树木、竹林等环绕。整个建筑形制规整,朴素大方,庄重典雅,至今仍保留旧时书院的格局。……[详细]
鲁都克天主教堂
  鲁都克天主教堂位于云南砚山县西部约130公里处的,海拔2200米,气候寒冷。属苗、彝族杂居区。始建于1908年,是一座石木结构的四合院,具有法国式建筑特点,同时也是文山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观层次丰富。云南这些最美教堂,隐在深山藏于街巷据当地知情老人介绍,该钟楼原置的钟重90斤,钟声可传出三里之外,钟楼后面直通第二部分的“圣教经课堂”,课堂面积为42平方米,是当时神父传教的场所,现在当地信徒也经常在此礼拜。……[详细]
景东卫城遗址
  景东卫城遗址位于云南省景东县景东一中。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云南省内仅存的四座明代卫城遗址之一。现仅存断断续续的城墙和南门,原有东南西北四门,目前保存完好的有南门门堡及南部残墙,距今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历史记载据载,卫城修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城墙依山而建,周长5000米,时为景东傣族世袭土司俄陶旧宅。明洪武十八年,麓川土司思伦发叛乱,出兵攻打景东,俄陶战败后逃避大理弥渡后,呈请明军神策卫守护景东,俄陶让宅屯兵,故名卫城。……[详细]
芒岛佛寺
  芒岛佛寺位于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茂密村芒岛小组,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为南传佛教傣族佛寺,该寺坐北朝南,由山门、大殿、僧房、戒堂、后门及侧门等组成,全寺占地面积2436.3平方米。大殿为三檐歇山顶式围栏建筑,面阔3间,长20米,进深5间,宽15米。圆柱、门窗、藻井上均有以花卉、鸟兽、人物为主题的木雕,二、三层檐下板壁绘有经书故事彩绘壁画,大殿内外木板壁上为傣族贴金漏印图案。该佛寺对研究傣族宗教、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详细]
洱源灵鹫寺
  灵鹫寺位于凤羽镇起凤村委会包大邑村华聪山麓。始建于唐代,相继于明代永乐年间、成化年间、弘治年间三次重修,清光绪31年(1905年)又重修。整座建筑群为一进三院,坐西朝东,均为土木结构,青瓦屋顶。其占地面积约为1407平方米,灵鹫寺沿东西轴线依次建有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地母阁、玉皇阁和厢房等建筑。整座古寺建筑群庄严古朴,错落有致。寺内藏有弘治辛亥年(1491年)《灵鹫寺碑记》、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灵鹫古刹记》、康熙十一年(1672年)《寺产田界碑》、《常住田地碑》各一通。2004年被洱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理日本四僧塔
  日本四僧塔,位于大理市大理古城西南天龙八部影视城内,属大理州第四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本四僧塔,为石砌纺锤形塔波式空心石塔,是明代日本四位僧人的合葬墓塔。塔通高5.3米,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塔形上部鼓圆,下部束收,呈纺锤状,造型如同大姚的白塔。据李元阳《大理府志》记载:“日本四僧塔在龙泉峰北涧之上。逯光古、斗南,其名,皆日本人,元末迁谪大理,皆能诗善书。卒,学佛化去,郡人伶而葬之。”景点位置大理古城天龙八部影视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