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呈贡文庙
  呈贡文庙位于呈贡县龙城街道办事处城内社区居委会东门街。坐北向南,现存建筑由南向北中轴线布局有泮池、棂星门、东西两庑、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占地8.34亩。呈贡文庙原址在伽宗城(今古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弘治五年(1492年)迁建县城北门街,万历四十三年(1515)迁建于现址,屡经兵燹损毁,经清代历次重修和增建,现已有600多年来的历史。其规模壮观,古柏参天、环境清幽,是明清时期呈贡县各级官员、老百姓祭祀崇奉孔子的殿宇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重要场所,是我县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抗战时期,国立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曾迁设于此。1951年至1969年为县文化馆馆址,1970年为县委党校使用至今。1987年,在大成门原址上建县幼儿园,将整个建筑群体拦腰截断。199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芒市菩提寺
  菩提寺,傣语叫做“奘相”,意为宝石寺庙。是德宏地区至今为止最古老的一座寺院,位于芒市的繁华街道上,传说是建于十七世纪末或十八世纪初,最初的寺庙在战争中被损毁,几番修缮后才有了现在的样子。菩提寺院门很美,并非一个严格的景区,游人较少,进门之后,宁静,静谧,让人的内心立刻感受到平静。菩提寺的建筑风格将傣族班干栏式与汉族歇山式融为一体。寺内中堂两侧建有偏厦,厅堂套厅堂,连成偌大的佛殿。其正中塑着释迦佛像,前方两旁有两尊神像,一是男神“违属从”,一是女神“洼沙塔列”。南侧偏厦内端立着南海观音像,右手执净瓶,左手平举胸前,庄重肃穆。佛殿平顶上吊挂着许多佛伞、华盖、造形精美,色彩斑斓。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班干栏:傣族特色建筑,粗竹子做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底层架空多不用……[详细]
玉碑地遗址
  玉碑地遗址位于铜都街道玉碑地村。东川玉碑地遗址位于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营盘村南,处于金沙江支流的碧谷江西岸一独立台地上,遗址面积约18000平方米。玉碑地遗址的发掘丰富了云南青铜时--古学文化内涵,初步确定该遗址为战国时期及其以前的(包含青铜冶炼的)聚落遗址。已有的迹象表明其文化面貌(尤其陶器群)和已知的石寨山文化(滇文化)不同,极可能是金沙江支流小江流域一支新的考古学遗存(文化),进一步的认识有待对该遗址的材料进行整理和测年分析以后才能确定。该遗址的居民极可能从事冶炼(铸)行业,对研究石寨山文化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玉碑地遗址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2月25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公示第八批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决定》,玉……[详细]
中城佛寺
  中城佛寺位于普洱市孟连县城西侧的娜允古镇内,傣语称“佤岗”,是孟连县城内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佛寺之一,寺内墙上精美的傣族民间金水壁画和金饰彩绘图案,是研究傣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珍贵实物资料。中城佛寺在土司时期是娜允古城内居住在中城的官员们专用的佛寺。始建于傣历1272年(1910年)。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建筑群由大门、佛殿、引廊、八角亭、佛教协会办公室等组成,主体建筑佛殿为抬梁式三重檐歇山顶围廊建筑,内柱6排24棵,柱子、枋、梁、檐檀、橼子均有金饰彩绘图案,设有藏经柜和佛龛,周围悬挂着教徒们敬献的有关傣族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幡,内墙上有傣族民间金水壁画,是研究傣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外柱6排24棵,为覆盆式柱础,柱头相镶饰有彩色玻璃仰莲,佛殿隔板外层是用金铂贴印的宝塔、佛像、孔雀、乐……[详细]
刀安仁墓
  刀安仁墓刀安仁,以名郗安仁,字沛生,傣族,1872年生于盈江县。十九岁承袭干崖二十三任土司,期间为捍卫疆土坚持8年浴血抗英,力推新学,发展民族工业,必革文字(傣文),创办新学,兴办工厂,开设银庄,1906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指定为干崖支部负责人,变卖家产资助革命。按照《革命方略》筹备滇西起义,1911年参与领导腾越九,六起义,被推举为军督府第二都督,1921年被陷害密捕入狱,经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营救出狱,被授予中将军衔。1913年3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41岁。后被追认为上将。灵柩送归故土,安葬于盈江县新城乡凤凰山,文革期间被毁,1994年省政府拨款重建,1989年7月19日列为德宏州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墓高3.2米,长3.7……[详细]
乡会桥及乡会镇公所
  位于建水县西庄镇新房村委会老易屯村,横跨泸江河东西两岸的乡会桥是许多村中老人最爱闲坐看时光的地方。乡会桥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因封建社会科举乡试、会试的蔚然兴起而得名,为建水古桥中唯一的廊桥。乡会桥的楼阁建筑布局,为东西对称的横向重檐硬山楼阁,以纵向单檐巻棚屋顶建筑,过渡到主体建筑的纵向重檐硬山建筑楼阁——文星阁,体现了文星阁“居中为尊”的地位,构成乡会桥楼阁一高二低、两横三纵、大者居中、主次分明的外观特色,使桥阁浑然一体。位于乡会桥西端的乡会镇公所,与乡会桥一样具有传奇色彩。1949年,中共建水县委发动各区党员在滇南游击队武装的配合下,里应外合,夺取原乡会镇公所的枪支弹药,占领乡会桥,发动并举行了乡会桥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共建水县委武装解放建水的第一枪。“乡会桥与乡会镇公所”因此成为中共建水……[详细]
丽江束河龙泉寺(三圣宫)
  龙泉寺也叫三圣宫,因寺旁有龙泉湖而得名,由明代土司木东建于隆庆年间,1983年重修。寺庙为四合院式小院,北面为主殿,里面供奉龙王。西殿供奉观音,南楼供奉皮匠祖师孙膑,东楼楼基直接入水,三面都有回廊,供游人凭栏远眺。古时一些文人墨客常在月明之夜来此登高赏月,后来便有了“龙门望月”之说。这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小院,北面是主殿,虽不高大,但建筑结构匀称和谐,四角房檐高桃,斗拱结构,额坊梁柱饰以各种鸟兽浮雕,栩栩如生。殿内绘有明代壁画,都是佛教的内容。画面与白沙大宝积宫壁画不同,自成一体,独具特色,是明代丽江壁画的又一珍品。地址:丽江市西北7公里束河村古街旁类型:寺庙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免费开放。交通古镇内沿束河街北走100米可到……[详细]
妙峰山德云寺
  妙峰山德云寺妙峰山德云寺位于大姚县城南11公里金碧镇仓街境内,面积约8平方公里。每当夕阳西下,万山皆紫,山头浓翠欲滴,数十里外,见之如在图画中,大姚县古八景之一“妙峰晚翠”即指此景。妙峰山为滇中佛教圣地之一,区内峰奇水秀,古柏参天,建于明崇祯二年的德云寺,整个建筑群体雄伟,庄严肃穆,精工细致,全部占地25亩,现存房间218间,亭、坊、池阁交错,柱、檐、楹、碑刻相互映衬,绘画、雕塑细腻美观,虽经历三百多年沧桑,仍然保持完好,光彩夺目。寺内还有明代旅游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考察妙峰时写下的《七律.宿妙峰山》诗文的碑刻:“织路千山积翠连,穷边欲尽至天边。风留古德云还在,界群诸天日月悬。狮窟吼风随法鼓,龙泉喷玉护金连。代来力里腾慈伐,一榻三生岂偶然。”德云寺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云南省临沧市……[详细]
八街文庙建筑群
  八街文庙位于八街街道西隅。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建。民国年间,曾为八街小学、景秀中学校址。1950年以后,文庙又作为义八区解放委员会及原安宁县第一区人民政府的驻地。八街文庙坐西向东,原大门朝北,名“大迎门”,门内有泮池。今大门和泮池已无存,仅残存原大门两侧的一对石刻楹联。联云:“水暖春池龙门鲤跃,风生月窟桂院飘香。”落款为“邑人仙舟再笔”。八街文庙现存牌楼、中殿、大成殿及南北厢房等建筑,占地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牌楼为“品”字形三开间,挑檐飞角,琉璃瓦顶。中殿为抬梁式木结构,两侧设过道通后院。大成殿建在后院一高台基上,台基两侧设石级,可登上殿前的月台。大成殿居高临下,左右有耳房、厢房12间。八街文庙布局严谨,小巧玲珑,是安宁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庙建筑群。庙内古柏参天,浓荫匝地。……[详细]
通海三圣宫
  通海三圣宫三圣宫位于云南通海县杨广镇小新村,距县城6公里。三圣宫始建于元末,据清乾隆《重修三圣宫碑》载:“洪武初旧有寺宇”。历经明清历代重建重修,现为清初和清末的建筑。寺中保存下一堂(六扇)木雕槅门,出自清末滇南木雕艺术家高应美之手,槅子门中的构图、布局、人物造型,刀法的巧运均达到了美轮美焕的境地,被省内外学者称之为“海内第一木雕”。三圣宫布局为三进式两院,由大殿、后东西两厢、中殿、前东西两厢、前殿(重檐)及前、中、后的六个躲间组成,外设围墙并呈船形,墙外双溪环绕而过。难怪木雕槅门中、高应美用竹叶凑成的一首诗写道:“水绕楼船起圣宫,双龙势发脉丰隆。春山拥翠千年秀,不赖丹青点染工。”诗中充分地赞颂了三圣宫的风光景致。1993年,三圣宫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云南通海县杨广镇……[详细]
国立艺专旧址
  国立艺专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安江村玉皇阁。其整体兴建于晚清至民国时期,融合了中、西建筑技法。 国立艺专旧址占地面积1161.6平方米, 四周为荷塘,建筑坐北朝南,由阁楼、大殿、前后天井及东西厢房构成。整座建筑均无彩绘,东西面均为土木结构。 旧址上保留有多栋民国时期、清朝时期的古建筑。 国立艺专在昆明及安江村期间,开展了多项艺术活动,成为云南抗战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研究中国艺术界抗战历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2002年1月,国立艺专旧址被晋宁区(原晋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晋宁区(原晋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9月11日,国立艺专旧址被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昆明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2月21日,国立艺专旧址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第八批省级文物……[详细]
凤凰山天文台近代建筑
  凤凰山天文台近代建筑位于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方旺社区,有3栋历史建筑,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凤凰山天文台于1938年秋破土动工。1939年春天落成。3栋建筑物为砖木结构,一栋(A栋)为办公及科研用房,含变星仪圆顶室和太阳分光仪观测暗室;另一栋(B栋)为职工宿舍,与A栋遥遥相对;还有一栋为宿舍及厨房,现已不存。20世纪50年代末建成一幢红砖圆顶观测室(C栋)。其中A栋、B栋为抗战时期建筑遗存,C栋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建,平面呈三角状分布。20世纪50年代后,又相继建成了各类天文研究观测室与观测研究设施,包括国内外古天文及云南民族天文展厅、天象厅、天文科普望远镜观测楼、40米口径大型射电望远镜、赤道式日晷广场、地平式太阳历广场、陨石展厅、现代天文研究成果及航空航天展厅、多媒体讲座报告厅等。凤……[详细]
元江妙莲寺
  妙莲寺大殿又称大佛殿,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40公里的固元村太平山南麓,座北面南。据《元江府志》记载,妙莲寺始建于元代。明正清年间重修,后又多次维修,因改建中心小学,至今仅大佛殿较完整。大殿建在妙莲第三台基上,平顶歇山,庑殿屋顶屋面呈八余脊,山花向内收进,用方砖垒砌,花脊鸱兽宝顶,整体布局为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较大,间宽5.5米,侧间较小,间宽3.2米,面阔通宽13.3米。梁柱属穿斗结构,柱体粗大园体,柱脚粗,柱头略细,侧间柱脚外蹬,稳定性极好,斗拱硕大,较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筑的基本特点。明间为六扇五抹雕花格子门,刻工很特色,侧间为方形窗,朴实大方。1985年,政府出专款,对妙莲寺大殿进行维修,并于1986年公布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详细]
它克崖画
  它克崖画1985年发现的它克崖画经专家考证,成画年代为距今三千年前后原始社会晚期,画面描绘了古代人类的图腾崇拜以及生产、生活情景,是少见的艺术珍品和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料。崖画位于青龙厂镇它克村东北的扎营峰南麓。崖画长19.5米,高3米,绘各种图象92个,画用赭红色画成。崖画之上200米,有一个水平溶洞,当地人称“阴宾洞”。洞内高大宽敞,幽深,洞口向阳,避风,干燥,适宜穴居,推断为崖画人居住过。崖画画面反映的是人类对太阳、星星、天体、自然的崇拜和对人类始祖——母亲的崇拜和性崇拜。崖画中蜥蜴是中国人的祖先——“三皇五帝”之一的重要图腾,它体现了原始宗教图腾与造型艺术,是珍贵的历史遗产。1987年1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详细]
石屏会馆
  石屏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两百多年历史。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由当时石屏在昆明的行商者和学生倡议,石屏在昆同乡会发动社会各界人士集谷捐资,由云南状元袁嘉谷先生和知名人士张芷江先生直接组织重建,主要目的是照顾石屏在昆明读书的无住房学生和旅游、行商之人住宿及商贸--。石屏现代很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都曾在会馆内住过,并留下了珍贵的墨迹,如袁嘉谷先生亲笔手书题写的“石屏会馆”四个石刻大字,原清代道光年间云南总督林则徐题写的“三岛淳风”匾。石屏会馆整体建筑以传统民居建构为主,局部融入了西式建筑元素,是目前昆明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会馆建筑。作为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石屏会馆于2003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和巷24号……[详细]
156、星拱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星拱楼
  星拱楼又名文笔楼,位于巍山古城正中,为明代蒙化府府城中心过街楼。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修,咸丰七年(1857年)毁,咸丰十年(1860年)由杜文秀回民起义军将领左参军马国忠重建。楼顶中梁尚存“太岁纪年”题记。楼通高11米,由木结构城楼与砖石结构基座两部分组成。基座面阔、进深均为18.7米,通高6.3米,基座石砌,四向贯通,门洞作券顶。楼作亭阁式,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梁架,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均为9.75米,楼底层四周设廊,内外均饰斗拱,四面悬“瑞霭华峰”、“巍霞拥鹤”、“玉环瓜浦”、“苍影盘龙”匾额,绘写巍山四环景色,凭栏可望巍山全景。城楼上下比例匀称,保存完整。1981年4月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月云南省人民政……[详细]
铁城佛塔
  铁城佛塔,傣语“广母姐列”,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胞波路步行街北侧。因塔体之上有一棵古榕(菩提树),盘根错节的已将塔体大部分包裹,故又称“树包塔”。铁城佛塔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740、1788年曾经修缮,1985年又做了大的修葺,复建了四座小塔和四尊象征吉祥的异兽(嘎朵)。该塔属实心砖塔,由主塔和四座小塔组成,塔基为八面形,周长21.15米、高1.3米。座上分三层,主塔建在莲花须弥座上,总高11米。塔体现已被树根包裹覆盖,形制难辨。小塔高4米,位于塔基的四个角上。该塔具有浓郁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特色。20世纪60年代被公布为潞西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公布为德宏州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月7日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门摩崖石刻
  石门摩崖石刻--石门摩崖石刻位于贡山县茨开镇东400米当打村怒江西岸高50米的崖壁上。系贡山通福贡的古驿道旁,因地势险要称为石门。民国38年(1949年)设治局长梁之彦题刻石门二字。此处尚存石刻碑文三通,条幅二方。-万家生佛四字。石碑之一,立于民国36年(1947年),碑文高1.3米,宽0.78米,书14行,全文316字,记述贡山民众驱逐设治局长赖惠生的事件。石碑之二,立于民国34年(1945年),高1.9米,宽0.78米,直书16行,全文573字,记述设治局长陈应昌修路架桥,开办学堂,取消叶枝土司等事迹,其中有当地群众利用木材烧热山体然后浇冷水令其开裂的古老开山方法的记述。另一条幅,横书滇西保障四字。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平川观音寺
  平川观音寺,位于宾川城县东北54公里的平川镇盘谷村委会新生邑村东100米处。平川观音寺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清初被毁,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咸丰、同治时期杜文秀部将杨荣整修或添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杨如轩增修戏台和观棚。平川观音寺整个寺院为三级四进中轴式建筑,总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中间平川河相隔、以石拱桥相连。西院现存戏台和观棚,戏台坐西向东,平面呈凸字形,为单檐歇山式木构建筑,观棚为五开间单檐硬山顶建筑。东院现存山门、韦陀殿、大殿、南厢房,弥勒殿、玉皇阁等建筑。山门与韦陀殿连为一体,正面山门为牌楼式重檐歇山式木构建筑,韦陀殿单檐歇山式木构建筑,韦陀殿下层为通道。进山门顺石台阶而上是大殿,大殿坐东向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式建筑,大殿北面为三方……[详细]
张天虚故居
  张天虚故居位于呈贡区龙街中段,建于1890年,2008年修缮。坐东向西,占地193平方米。为四合院二层楼民居建筑,前三间临街为铺面。张天虚于1911年12月8日诞生于此。张天虚(1911—1941),原名张鹤,呈贡龙街人,中国共产党员,著名“左联”作家,著有《铁轮》等文学作品300多万字。曾在日本亲理挚友聂耳善后,主编《聂耳纪念集》,携其骨灰回国。抗战时期,赴延安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从事战地演出。1938年随六十军参加台儿庄等战役,1939年赴缅甸仰光,担任《中国新报》,进行抗日宣传。1941年8月10日在昆明病逝。郭沫若盛赞:“西南二士,聂耳天虚”。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列为市级挂牌博物馆。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