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旅游

    陕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凤翔东湖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翔东湖
      凤翔东湖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县城东关。是我国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任凤翔签书判官时修建,已经有近千年历史,集古代建筑精华于一处,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历史性园林。因苏轼之缘,与杭州西湖并称“姊妹湖”。东湖占地近2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8万平方米,形成内、外湖。湖内亭、台、楼、阁、桥、堂、轩、榭等古建筑别具一格、精巧雅致;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莲池碧翠、水光潋滟,宛若人间仙境。湖两岸柳树成荫、松柏常青、鲜花点缀,自然风光十分独特。东湖集历史、文物、科学、艺术、风景、旅游于一体,堪称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优秀代表,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景区地址:宝鸡市凤翔县城东关电话:0917-7212948……[详细]
    2、铜川药王山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川药王山
      药王山位于陕西铜川市南市区东3公里,南距古城西安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均70公里,北距“人文初祖”黄帝陵90公里,西铜高速、210国道、咸铜铁路、梅七铁路从山下通过,交通十分便捷。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晚年归隐在与家乡毗邻的五台山、后世尊他为“药王”,北五台山便改称为药王山。山上五峰互拱,古柏苍翠,殿宇轩昂,碑石林立,风景优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孙思邈,唐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享年141岁。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钻研百家学说,重视养生长寿,所编撰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堪称中国医药学家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对国内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古今医药学界的千秋典范、万世楷模。药王山……[详细]
    哭泉旱作梯田
      宜君旱作梯田景区位于宜君县哭泉镇,规划面积约20505亩,在全县“全域旅游、全景宜君”战略的引领下,围绕旱作梯田大地景观,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文化挖掘为支撑点、以打造一流的员工团队为发力点、以吸引特色商户丰富景区节点为关键点、以组织特色民俗文化演艺活动为结合点、以餐饮住宿服务提质升级为切入点、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为着眼点,着力打造集农业观光、摄影采风、休闲养生、民宿体验、度假购物为一体的美丽田园风景区,形成以“观光农业、摄影采风、休闲养生、度假购物、民俗体验”为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全力打造西北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在农耕文化繁荣的年代,宜君旱作梯田即成雏形,它是镶嵌在黄土高原上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蕴涵着先民们不屈不挠、改造自然的无畏精神。在战天斗地的50年代,党和政府号召……[详细]
    4、镇北台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北台
      俗有“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镇北台连着八达岭”之说,镇北台被誉为长城第一台,位于榆林城北4.5公里处的红山之上。镇北台,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保护设在附近长城边上蒙汉互市的红山市,在红山之顶修筑成明长城上最大的军事瞭望台,号称长城第一台,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镇北台建筑呈正方梯形,为叠4层逐层递缩而成,总高度为28.5米,方正整齐,雄伟壮观,登台顶端,榆林千里景物一览无遗,尽收眼底。第一层台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内墙高5.5米,外墒高10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铺马道,南墙与长城相连;第二层高16.6米,周长130米,进深5米。二层南台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详细]
    西安草堂寺
      草堂寺位于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约50公里,是国务院确立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约创建于东晋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这里东临淄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三论宗祖亭。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园内一部分。后秦国王姚与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典,后在圆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以草荐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鸠摩罗什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翻译经律论撰94部、425卷,被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唐初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鸠摩罗什为始祖。草堂寺作为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因而成为三……[详细]
    澄城县城隍庙
      澄城县城隍庙位于县城西门口,最早建于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现存城隍庙为明代嘉靖二十八年所建,有楼三座,一主楼二侧楼,共立于高台之上,均为梁柱式木结构建筑。中间主楼高17米,用32根柱子架梁叠木而成,其中10根为通天柱,内顶为八卦藻井,绘饰“火焰宝珠”图案,重檐三滴水歇山顶,面宽五间,有平座拦杆,楼内下有楼梯,上有空中回廊,登楼可观四方。东西两侧各有十字歇山顶方形楼一座,各用16根柱子构建立体,比主楼矮小,秀丽精巧,如翼凌空。三座楼顶均施碧琉璃瓦,飞檐下有斗拱,各楼回挑角有键铃。看起来虽然陈旧灰暗,但不失精美漂亮,只是周遭环境和这三座楼及不协调。城隍庙神楼,又称乐楼,因庙前旧有神楼两座,俗称钟鼓楼。钟鼓乃古代乐器,古时候每当初一、十五或过庙会时,人们就要击鼓敲钟奏县乐,祭祀敬神,后人……[详细]
    姜太公钓鱼台
      中国钓鱼始祖之乡——姜太公钓鱼台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境内,南依秦岭,北望渭水,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距西安150公里,宝鸡市30公里。二级旅游专线与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南线相连,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内人文古迹闻名海内外,名贯古今的“姜子牙钓鱼、周文王访贤”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汉代立祠,兴盛唐时的殿堂祠庙随山就势,气势宏伟;巨大如丘的“钓磺灵矶”石,跪痕犹存、被称为中国第一钓台的姜子牙“跪石”及粗需三人合抱的四棵“唐柏”更为这内涵深厚的人文古迹锦上添花,给人以知识的熏陶和历史的感悟。钓鱼台景区自然景色非常迷人,河光山色相映争辉。区内峰峦叠嶂,飞流激柱,柏山做屏,芳草为毯,森林茂密,红叶尽染。尤为独特的是绵延10余公里的?溪峡谷,奇石云集,碧潭相连,小桥幽径,栈道悬空,竹林葱郁,瀑布如练,鸟……[详细]
    高家堡古长城遗址
      高家堡为长城要塞,历代均为军事战略重地,又是汉与匈奴蛮夷交错占领之地,边塞修筑长城也甚为复杂,经史学家考察有下列长城。高家堡城北墩梁烽火台,园形墩一座,旁开洞口,内环通道,竖阶坑道,直达墩顶,环墩十米,侧外墩堑四合,他与明长城不是一线。三里墩,五里墩均系秦长城,奥庄墩台、牛庄则墩台、牛沙焉墩台、七里庙墩台、屈家寨则墩台、李家洞墩台、崔家峁墩台均明长城遗址。秦长城:据史念海教授考证,秦昭襄王时所筑长城确从县境穿过。一九八六年省考古研究所戴应新专家实地考勤,得其路线为,从内蒙准格尔旗的十二连城起至新庙入神木境,经勃牛川与-河西山梁沿河南向穿特麻地沟哈拉寨、杨旺塔、卢硷抵下石拉沟之勃牛川与-河汇处中断,跃-河而攀寨峁山,跨考考乌素河,上陈家沟岔峁,过水磨河与明长城交颈搭背,时合时分,蜿蜒南下,翻二……[详细]
    秋林二战区长官司令部遗址
      秋林二战区长官司令部遗址秋林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位于宜川县秋林镇,现为秋林粮站。该旧址共有窑洞36孔,是陕西省政府公布的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日本侵略军围攻吉县,-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阎锡山率部同山西省主席赵戴文等于3月20日由小船窝西渡黄河,驻扎秋林镇,主要机关单位驻扎达数年之久。1939年12月6日,八路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在此与阎锡山调解新旧军武装冲突。1940年2月25日,党中央派留守处主任肖劲光和八路军副参谋长王若飞在此地同阎锡山进行谈判。1939年3月,臭名昭著的“秋林会议”在此召开,拉开了阎锡山公开-的序幕。目前,该旧址保存完好。……[详细]
    10、西安广仁寺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广仁寺
      广仁寺位于古都西安明代城墙内西北角,又名喇嘛寺,是陕西省唯一藏传佛教格鲁派(又称黄教)寺院,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康熙1703年巡视西陲,为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多民族国家政权统一,御批在西北重镇西安创建了广仁寺。广仁寺占地20多亩,整体建筑布局较为独特,形似一条卧龙,在寺院建筑中极为少见。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影壁、御碑亭、天王殿、东西配殿、主殿、千佛殿、藏经阁、斋堂、寮房,共计300余间。广仁寺见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对于当时社会的民风民俗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仁寺于1983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广仁寺是陕西现存惟一的藏密黄教寺院,在此寺可欣赏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布局特点和雕塑艺术,并可领略到藏密黄教寺院独特的气氛。必看景点:康熙御碑、大殿、“乾隆兰花缸”、藏……[详细]
    11、华阴关帝庙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阴关帝庙
      华阴关帝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经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年间多次筹资修葺,至民国时形成规模,历来受当地百姓爱戴。它的格局以山门、忠义牌坊、东西配殿、正殿、东西偏殿、后殿几大部分组成,工艺精巧、构筑独特,显示着自己的卓尔不凡。走到山门前,关帝庙匾额很是醒目,立柱书有于右任所题的“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楹联一副。顺着台阶下来,就是忠义牌坊,旁边有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守护着。忠义牌坊两侧是东西配殿,里边陈列着关羽的生平图。到了正殿,不由得脚步声都变轻了,连呼吸也放慢了,殿内塑有关羽的正身坐像,左侧是关公义子关平执印站像,右侧是大将军周仓持刀站像。正殿东西墙壁绘有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攻占襄阳郡、白马解围、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斩颜良诛文丑等故事。东西偏殿、后……[详细]
    五丈原诸葛亮庙
      五丈原风景名胜区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历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题词立碑,建祠修庙,凭吊千古,这里流下许多珍贵的古文化、古遗迹,特别是气宇轩昂的诸葛亮庙文化内涵丰富,人文景观荟萃。诸葛亮庙始建于唐代,庙宇坐南朝北,耸峙原头,雄伟壮观,进入金碧辉煌的山门,依次是高大的献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兽,千姿百态,墙壁彩绘,绚丽夺目。献殿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刻,由40块二尺见方的青石连缀而成,表文语出肺腑,文笔出众;笔法奔放苍劲,流利酣畅;镌技高超,形同真迹,人称“三决”碑。后院是柏林竹园,草坪花坛,四季如春,清爽洁净,诸葛亮衣冠冢幽……[详细]
    西安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5公里的小寨兴善寺西街。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公元265——公元289年),距今1600余年。初称遵善寺。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遵善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因寺院在都城大兴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兴善寺”。隋唐时代,长安佛教盛行,由印度来长安传教及留学的僧侣,曾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宗。隋文帝杨坚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等人曾先后来到长安,住寺内翻译佛经59部278卷。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至八年(公元716——720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到此传授佛教密宗,大兴善寺因此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详细]
    14、大唐秦王陵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唐秦王陵
      大唐秦王陵位于宝鸡市北原上的陵原村,是唐末秦王李茂贞及夫人刘氏的合葬陵,占地约200亩。唐末,秦王李茂贞派凤翔宫内工部尚书属下将作监统管陵园的营造,亲自监工,经大半年的筹备,于907年秋正式开工,因战事不断,建建停停,延至920年夏日完成,924年,李茂贞死后葬此。大唐秦王陵由山门、神道、献殿、祀殿、两座地宫组成。在150米长的神道上,陈列着按皇帝生前出行宫廷仪仗形式雕刻的唐代石雕15组34尊。在两座分别长为120米、80米的地宫中,有高8米、宽4米用青砖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全国唯一的砖雕飞檐古建端楼,做工精细,人物造型逼真。有用青砖砌墙并券的八边形穹窿顶;墓道两侧有栩栩如生的18幅乐伎图;有唐代珍贵的胡人乐俑;有精美的砖雕“十二生肖图”、“八人抬轿图”、“二人抬轿”、“汉人牵马图”、……[详细]
    15、龙首坝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首坝
      龙首坝龙首坝是一座石拱滚水坝,它横跨于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行政村管辖的状头村村西,处于与蒲城县西头乡交界的洛河下游。因建于汉武帝时创建的龙首渠的渠首段而得名。该坝是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建成的,它位于澄城县交道镇西南8.5公里处,距离县城17公里。坝为石拱滚水坝,坝轴为弧形,坝面为渥奇式。坝高16.2米,顶长187.67米,顶宽5米,坝基最大宽22.5米。坝体用工157669个,用石料20525立方米,用沙7290立方米,用水泥12092桶,支付银元217881元。该坝由著名爱国将领杨虎成倡导,近代水利科学家李仪祉主持规划,总工程师孙绍宗率队堪测并全面负责工程实施,工程师李奎顺具体设计,于1934年5月动工兴建,次年6月竣工。当时的中央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题写了“龙首坝”坝名,并在……[详细]
    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前期,马家堡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中特区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1936年底至1939年底,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包括关中特委(特委书记-)、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霍维德)、特区司令部(司令员张仲良、政委-)驻马家堡村,1937年9月,关中特区改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1936年1月,受0中央委派,-同志赴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其中在马家堡工作战斗将近三年时间(1937年3月—1939年底)。为了抢救保护革命遗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红色旅游,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关中特区马家堡红色旅游景区。于2010年5月份开工,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原貌”的原则,对旧房屋全部落架维修。共维修了9院112间,2200平方米。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革命先辈蜡像馆、关中特区纪念……[详细]
    南郑圣水寺
      古老的圣水寺位于南郑县城以东约20公里处的汉江南岸。寺内龙泉镶嵌五彩,汉桂流芳溢香,寺前古柏擎天,寺后松涛送爽,景色秀丽,风光迷人。因五眼泉水环绕大殿,犹如“五龙捧圣”,故名圣水寺。圣水寺南依灵泉山,北对汉江,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隔江相望。本寺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以前,历朝历代时有破败,也修葺不止,现在的规模大体为明嘉靖年间的遗存。据《续修南郑县志》记载:“圣水寺在中七里坝……有青、白、黄、乌、黑五泉。黑泉从佛座下流出,其余在寺东西。故以泉水盛之器中,见者即知某泉之水。”当时,整个寺院分为东、中、西三院,中为大雄宝殿,旁有龙王殿、白云殿、娘娘殿、关公殿,寺后山顶建有望江楼、观月楼、镇龙塔,寺前山门为双层楼阁,左右两侧由“九龙壁”相配,东山建有樵凤亭,为双连亭,西山建有景邵亭和酂侯(汉高祖刘邦赐……[详细]
    米脂窑洞古城
      米脂古城主要以东大街、北大街为主骨架,其它巷道呈不规则网状分布于大街两侧,形制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东大街由十字口至东门长约480米,两侧店铺林立,是风貌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街;北大街由十字口至北门长约340米,两侧建筑多以住宅为主。全城设有东、南、北3座城门,现仅存北门。古城的窑洞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多数建于明、清两朝。窑洞四合院的形式据称由当地大户人家首创,后来普通百姓争相模仿,最终形成了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窑洞古城。在这些或奢华、或普通、或简陋的窑洞四合院里,世世代代的人们在这里辛勤劳作,休养生息。当地人不知道的是,在默默生活的同时,无意中他们已经将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成果传承了下来。窑洞古城这一独特的中国生土建筑模式,首先引起了西安美院建筑环艺系师生们的浓厚兴趣。系主任吴昊教授指出,当……[详细]
    略阳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城灵岩路3.5公里处嘉陵江东岸的玉文山腰,自古以来享有灵崖洞天的美誉。它依托山崖两个天然溶洞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构成一处独有神韵的佛教灵示圣地而著称陕、甘、川三省,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灵岩寺又名灵崖寺、药水岩始建唐开元年,是陕南第一大佛洞,洞中流水潺潺,古称药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灵岩寺内摩崖石刻多达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称,尤以《甫阝阁颂》的八分汉隶享益书法金石学界,国际友人和书家学者每年都来目睹其书采书韵,叹为观止。据洞内摩崖刻石和《明·嘉略阳县志》所载:灵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它以两个天然的大洞穴著称,吸引着历代文人骚客。唐代大诗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拭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灵崖。灵岩寺内的摩崖刻石,是研究书法和历史的一个天然实物宝……[详细]
    紫阳北五省会馆
      北五省会馆位于紫阳县向阳镇瓦房店任河与渚河交汇处,距紫阳县城8公里,是陕南保存最完整的清朝中后期古建筑之一,总体结构保存完整,其石刻、木雕蕴涵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在陕西会馆遗址中尚属少有,具有极高文物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会馆在明清时期就已十分繁荣,茶马古道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融入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而陕西紫阳就是这条茶马古道上的发源地之一,产于紫阳的“紫阳毛尖”便是从这里久负盛名的,并跻身于全国十大名茶之列。特别是至今保存完整的约300平方米的壁画,为陕西罕见、全国少有,对研究商贸会馆史、建筑史、美术绘画史、民俗文化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会馆建筑样式古朴典雅,气势宏伟,均用青砖泥瓦建成。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殿与殿之间飞檐饰物栩栩如生,堪称清代江南建筑艺术的瑰宝。里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