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旅游

陕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佛坪厅故城
  佛坪厅故城位于秦岭南北分界岭以南,太白山东岭下龙洞湾5公里处古傥骆道的一侧,距今周至县城约107公里,海拔高度1737.2米,此处四面环山,湑水河从城北侧流经。佛坪厅故城为清道光五年(1825)同知景梁曾始建,民国二年(1913)改为县治,民国十四年(1925)遭遇匪患,民国十五年(1926)县治迁至今佛坪县址,之后故城逐渐废弃。故城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周长1197.2米。城墙为三七灰土夯筑而成,内外均垒砌自然毛石,基宽6米,顶宽3米,高6.1米,是目前古城中保存最完整、最雄伟的建筑。城墙东、西、南三面现各有一砖砌城门:西门“丰乐门”、东门“景阳门”、南门“延薰门”,城门上原有谯楼,今已不存。北门未建成就已废弃。城中一条东西向主街道将整个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为官署区和官办……[详细]
西北革命根据地子长旧址群
  西北革命根据地子长旧址群时代:1934—1935年地址:子长县玉家湾镇、史家畔乡、李家岔镇、杨家园则镇、涧峪岔镇保护范围:(1)安定县玉家湾苏维埃政府旧址:东至旧址本体外扩10米,南、西至旧址本体外扩5米,北至旧址本体外扩20米。(2)马家坪战场旧址:楼家驿塌,战场旧址中心点向外,东西跨度约1000米,南北跨度约1500米。(3)陕甘、陕北特委联席会议旧址:东至旧址本体外扩300米,南至后沟北侧,西至崖窑沟东侧,北至二月二疙瘩山南侧。(4)稍焉陕北特委旧址:东至冯有锦住宅西界,南至强稍路北侧,西至强稍路东侧,北至二月二疙瘩山南侧。(5)红二十七军一团成立大会旧址:东距子长—靖边公路300米,南至后沟北侧,西至崖窑沟东侧,北至二月二疙瘩山南侧。(6)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第一师独立团成立旧址:东至村……[详细]
瓦窑堡中华苏维埃政府西北办事处及部委机关旧址
  瓦窑堡中华苏维埃政府西北办事处及部委机关旧址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遗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中山街五金门市后院。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其前身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1935年11月10日,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在瓦窑堡正式组建运行,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也在子长县中山街五金门市后院(今子长县中山街农贸市场院内)开始办公。国民经济部部长崔田民,1936年3月,毛泽民接任国民经济部部长。1936年6月,随中央机关撤离瓦窑堡前往保安(今志丹县)。现国民经济部遗址除临街存留的10间旧商业门面房外,其他建筑全被拆除,在原址上修建起了居民大楼,现存的商业门面房均进深10米,宽3.6米,高4.2米,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西北办事处财政部旧址位于延安市子长县瓦窑堡镇中山街……[详细]
柳树涧堡遗址
  柳树涧堡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境内。明长城延绥镇重要关堡。明时柳树涧堡为延绥镇西路所辖十四营堡之一,天顺初始筑,成化9年弃之,驻军归永济堡。嘉靖37年又修复旧堡,由永济移守至原堡,堡城位于今定边县城东南140里的郝滩乡柳树涧村南2里处,隆庆6年增高,堡城今尚存,墙残高1米,东、南、北各1城门。明时柳树涧堡辖长城“三十三里二百七十步,墩台四十八座”。这段长城毁坏严重,尤其是马圈梁村附近的夯土城墙,几里之内仅残存夯土墩台。柳树涧堡北至长城1里,西至旧安边40里。柳树涧堡东南40里至永济堡,永济堡西四十里新安边营。清雍正九年(1731年),陕西行政区划调整,以定边、盐场、砖井、安边、柳树涧五堡之地设立定边县,柳树涧归入定边县。由于刘渠村为柳树涧堡属地。柳树涧堡在定边县东140里紧挨长城。从秦朝开始,定边……[详细]
65、化羊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羊庙
  化羊庙即东岳行祠,亦名化羊宫,又称天齐庙。位于户县东南庞光镇化羊峪口。传为元代建筑。明宣德元年(1426)至景泰二年(1451)、嘉靖十一年(1532)、隆庆二年(1568)、万历四十年(1612),及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宣统二年(1910)均曾重修。现存古建筑有:一、东岳献殿5间,二、金刚殿5间,三、戏楼3间、四、东岳殿山门3间,五、菩萨殿山门3间.存石碑3通(重修古迹东岳庙记、化羊峪补修东岳庙记、蒙汉文碑(移文化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化羊庙相传创自宋代,明宣德元年(1426)至清宣统二年(1910)先后七次重修。原有庙宇130余间,是一处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建国时尚有房屋百余间,后陆续拆毁,现存东岳献殿为主要建筑,保留元代建筑风格。古朴的化羊庙山门,正中悬一匾,写着明代学……[详细]
华县永庆寺
  永庆寺又称永庆禅院位于陕西省华县柳枝镇上安村南凤凰山(又名“凤龙山”、“凤居山”下)。据寺中明宣德八年(l433年)的《凤居山永庆禅院碑记》所载,该凤寺“始于汉室,隆唐世”。考之史传,永庆寺约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据当她传说,永庆寺的创建与汉武帝刘秀有关。刘秀曾被王莽军追捕,逃至凤凰山终于脱离险情。后其子汉明帝继位后建造了洛阳白马寺,是为中国兴建佛寺之始。汉明帝为感念凤凰山潜藏其父形迹使之得脱度难,遂诏命于此建“永庆禅院”一座。建成后,漠明帝常与文武百官来此敬香礼佛。永庆禅院自建寺以后,历代皆有高僧大德在此卓锡。三国曹魏时去西域求取佛经的第一位中土僧人朱士行,东晋时期来华的印度僧人姚秦三藏法师,以及唐朝玄奘法师、都曾到这里静居修持。唐贞观六年(632年),太宗李世民来此焚香参拜,寓居……[详细]
67、八仙庵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仙庵
  八仙庵又称“八仙宫”,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内,原为唐代兴庆宫遗址的一部分,现在是古城西安最大的道教庙宇,也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仙庵相传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屡次翻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曾颁发1000两白银,命八仙庵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并赐八仙庵“敕建”二字,高悬于庵前门领之上。新中国建立后,政府数次拨款整修。八仙庵现由山门至后殿分为三进,山门外有清光绪二十年砖砌大牌坊两座,门外的影壁上刻有“万古长青”4个大字。山门两端,钟、鼓楼分立左右。第三进正殿门楣上悬有清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的“洞天云籍”匾额,大殿两侧是东西跨院,东院有吕祖殿和药王殿。每逢农历四月十四至十六日,八仙庵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四方香客都会云集于此。八仙庵外有一条长100米……[详细]
68、仙游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游寺
  仙游寺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终南山黑水河之黑龙潭畔,是陕西周至县隋唐时期存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是历代关中地区佛教活动胜地之一;是唐宋以来文人学士聚游之所;是史诗《长恨歌》的诞生地;是中国千年前的文化丛林。她的历史上溯周秦,下迄明清。仙游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始称“仙游宫”。仁寿元年(601),隋文帝为了在全国安置他早先得到的佛舍利,在这里创立灵塔,即法王塔,仙游宫便因建塔改寺,称仙游寺。在此以前,西周时,周穆王西征犬戎于此,休于玄池(即黑龙潭,也称仙游潭)之上,奏广乐三日而终。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曾在此吹箫习仙。唐代宗时,新罗国高僧慧超来大唐求法,受皇帝之命来仙游潭祈雨。德宗时,京城发生叛乱,皇帝来仙游寺避难,臣子乔琳在此代其出家禳灾。唐大中年间(847—859),唐宣宗李忱将仙游寺……[详细]
褒斜道陈仓古道栈道遗址
  褒斜道陈仓古道栈道遗址 时代:秦—清 地址:宝鸡市凤县留凤关镇连云寺村、长坪村、田坝子村 保护范围:(1)陈仓古道碑:为碑刻四周延伸10米;(2)陈仓古道墓:为墓葬东西长约4米,南北宽约3米,面积约12平方米;(3) 长坪村城隍庙及戏楼:古建筑四周延伸10米;(4) 庄房坝栈道遗址:栈道遗址四周延伸10米;(5) 庄房坝西北栈道遗址:栈道遗址四周延伸10米;(6) 椿树坪栈道遗址:栈道遗址四周延伸10米;(7) 大石崖栈道遗址:栈道遗址四周延伸10米;(8) 塔坝僧人墓塔:墓葬四周延伸10米;(9) 塔坝和尚灵塔:墓葬四周延伸10米;(10) 睡佛洞碑刻:碑刻四周延伸10米;(11) 田坝清墓:墓葬四周延伸10米;(12) 庄房坝墓群:墓葬四周延伸10米;(13) 吴家湾墓……[详细]
下寺湾毛泽东旧居
  下寺湾毛泽东旧居位于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下寺湾村。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保安县(今志丹县)吴起镇(今属吴起县),进入陕甘边苏区。10月30日,毛泽东与中央机关离开吴起镇,沿洛河南下,于11月2日到达甘泉县下寺湾村。毛泽东和彭德怀住在村民白荣德家的3孔石窑洞里,与陕甘边政府驻地相邻。11月3日,中共中央负责同志听取了中共陕甘晋省委负责人关于陕北红军和苏区工作的汇报。同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分析陕北的政治和军事形势,重点研究陕甘边苏区的所谓“肃反”和反“围剿”问题。当天,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任副主席;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张闻天任书记;恢复红一方面军建制,辖红一方面军各部和……[详细]
中央军委二局旧址
  军委二局是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重要的技术侦察情报部门,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江西苏区亲手创建的。1935年10月19日,军委二局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12月5日红一、二、四方面军三个技侦部门在陕北保安正式合并,组建成为统一的中区军委二局,1937年1月中央军委二局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由保安移驻延安,1938年11月19日由延安迁至安塞碟子沟和黄崖根两个村庄,在陕北战斗-了12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是《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大部分歌词。当年的毛泽东为什么那样指挥、那么用兵,那么来回……[详细]
72、教稼台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稼台
  教稼台为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穑的历史遗迹,位于武功县武功镇东门外,是全国唯一的一处古农业名胜,被列为关中四大名台之首。作为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机构,教稼台巍峨矗立于距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8公里处的武功镇。相传为后稷向人们宣讲稼穑百谷之道的场所。原一矩形土心砖砌平台,下大上小,呈覆斗状,中有洞门,为来往车马行人必经之路。洞门东口上有宽约1米、长约2米的石刻,其文曰:“教稼名区”。上款为“道光五年(1825)正月重修”,下款“知武功县事邓兆桐立”,西口上为“教稼台”。此台代有修葺,清雍正元年(1723)知县杭云龙、清道光五年(1825)知县邓兆桐、民国25年(1936)县长钱范宇曾三次重修。1970年,由于“文革”中破坏,教稼台已荡然无存。1987年,耆宿发起倡议,士、农、工……[详细]
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
  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交际宾馆院内。旧址现存小礼堂一座、平房6间。小礼堂系砖木结构,六角攒尖硬山勾连撘顶建筑,为七架梁,面阔7间,进深3间,礼堂长27.4米,宽12米。平房为砖木结构房屋,外为歇山顶瓦房结构建筑,共6间,长22.4米,宽6米。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前身是成立于1936年1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交际处,属西北办事处外交部所辖。处长由西北办事处秘书长伍修权兼任。不久,交际处改为招待科,科长为胡金魁。1936年7月至10月,美国记者斯诺访问保安时,就是由胡金魁具体负责接待的。1937年1月,招待科随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设在延安城内大东门。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接待科。1938年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派曾在白区从……[详细]
74、寿奉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奉寺
  寿奉寺位于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吴山以北五公里之官村,建于隋开皇初年(公元518年),距今1400余年。寿奉寺位于吴山以北五公里之官村,属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所辖。寿奉寺缘于鱼龙川,官村河环流交合;麦摞山,东塬岭逶迤回护。故有四龙戏珠和金盆藏宝之誉。西镇吴岳扼控于南,三峰霞举,叠秀云天,腰崖之山屏处于北,亲黛托风,远在画中。 据史料记载,寿奉寺建于隋文帝“普照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金佛”的开皇初年(公元518年),距今1400余年。寺院于唐太宗“辛龙州”,“校猎于鱼龙川”之贞观四年(公元630年)重建。沙和寺、兴龙寺、蛟龙寺、鸿门寺四寺如星拱围,而寿奉寺居于之中,其千古名刹之风范尽显。 寺院景观明天启六年所铸铁钟铭文称:“凤翔府龙州南乡宫平里官村镇古有寿峰寺菩提廨院,其佛殿圮塌,……[详细]
秦直道遗址(富县段)
  秦直道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由秦将军蒙恬监修。工程十分浩大。堑山堙谷,全长1800里。直道南起林光宫(陕西淳化县北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直道沿子午岭北上,在我县境内南段接黄陵县双龙乡三面窑村,途径我县八面窑、槐树庄、白马驿、大麦秸沟、和尚塬、鲁桩坪到志丹、富县、甘泉三县交界处的墩梁,在富县境内全长105公里。位于张家湾镇杨家湾村车路梁处9公里路段,是沿途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路段,此段道路平整、笔直,修筑过程中逢山劈山,遇石凿道,临沟填谷,在崇山峻岭中斩下一道道横行凹痕。修筑时如《史记》所载:“斩山湮谷千八百里”。费尽人力物力。富县境内直道至今清晰可辨。平均宽度近50米,最宽处可容40路方阵大军齐头并进。比著名的古罗马大道宽出数倍。铁甲骑兵从云阳林光宫出……[详细]
武关秦楚分界墙
  秦楚分界墙武关在陕西丹凤,昔为关中的南门,其遗迹现在还有残碎的城楼,几间老屋,几棵古树,一种沿袭久远的气息。人到斯地,往往喟叹而徘徊。武关以东五公里有一处秦楚分界墙,鲜为人知。五公里全是沟坡,好在遍野葱绿,空气也爽,偶尔还见惊兔孤鹰。一段隆起的是墙非墙是建筑非建筑的山岭便是秦楚分界墙。所谓的秦楚分界墙呈南北走向,乍看它与山岭融为一体,甚至它就是山岭,但细辨它却明显地高出山岭,仿佛是依山岭砌起的屏障,只是原始的墙倒塌了,形成了一种模糊的形势。墙的西侧很是平缓,而东侧则峭立起来,并可见砖石,尤其是在东侧有一条由砖石铺成的斜径,掩埋于荒草之中,其加深了墙的印象。墙断断续续,蜿蜒而去,远上便消失于蓝天之间,遂产生虚幻和茫然的感觉。秦楚分界墙设于这里,多少是有可能的,因为斯地本是秦楚接壤之处。然而时过……[详细]
日本工农学校旧址
  日本工农学校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宝塔山南侧山腰。旧址整体分为瓦房区、砖石混合结构区和土窑洞区。瓦房区整体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东西长76米,南北宽5.6米,面积为425.6平方米。学校北接宝塔山,南临宝塔山沟,西临宝塔山村,东临市民房舍。学校成立于1940年10月,隶属于八路军总政治部,校长为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冈野进(野坂参三),赵安博、李初梨先后任副校长。日本工农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一所教育改造日本战俘的学校。日共书记冈野进(野坂参三)担任校长,副校长赵安博,1943年4月以后由对敌工作部副部长李初犁兼任副校长。校址设立在延安宝塔山半山坡。原有的两个大教室,由延安市木器厂的两户工人保护使用。靠山的20多孔土窑洞是学员们自己动手修建的,现在由当地居民保护使用。1939年11月,在山西辽……[详细]
凤翔周氏民居(周家大院)
  凤翔周氏民居时代:明——清地点:凤翔县城通文巷保护范围:东邻县卫生局和县中医院,西邻县邮电局,北至中医医院,南至通文巷,即周宅围墙以内。周家大院位于县城城关镇通文巷,是明末清初一周姓商户人家的宅院。现保存面积约2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39平方米,共15座房屋,是明清时期北方四合院式民居。该民居于2008年9月被省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7月经县政府批准,由县国资局将其划归县博物馆管理,并成立周氏民居文管所。周家大院原由东、中、西三大院落组成,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因多年来被拆除、占用,现仅存中院和西院。该建筑工艺精湛,砖雕精美,造型意趣,风格独特,特别是各类花卉鸟兽、人物故事、文字等雕琢精美,堪称一绝。其建筑渗透了诸多文化信息,反映了周氏家族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是我省境……[详细]
白城台古城遗址
  白城台古城遗址,位于城西北60公里之巴拉素镇白城台村西。古城廓清晰可见,呈长方形,城墙为白泥土夯筑,夯层厚8-15厘米。东墙残高9.3米,厚6米;南墙基宽15米,墙高9.9米,为遗存古墙体之最高处。城四隅均设城门和瓮城。四隅设角楼,有角楼基的马面墙体,墙南角有马道遗址一处。古城遗址内还有大量汉瓦、陶片,并留有石镜、骨箭头、铜盔甲、铜钱币、铁箭头等物。公元4世纪,统万城的缔造者、最高统治者,大夏国开国皇帝、匈奴末代单于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屯兵驻守。刘常以代来城为基地,对邻国北魏发动攻击。公元391年,刘卫辰率领数万人攻打北魏,魏太祖拓拔硅率军迎战,击败刘攻入其领地,刘及其子等仓皇弃城而逃时,内讧的部下杀死刘,其三儿子刘屈孑侥幸逃脱,投奔薛干部。该部帅为讨好北魏,准备将其押解到北魏,半路上经他人……[详细]
梁山宫遗址
  梁山宫遗址‎梁山宫遗址,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50公里处乾县县城西郊鳖盖至漠谷河东崖一带。秦代建筑遗址。1992年11月发现。遗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梁山宫是秦始皇的行宫,兴废年代待考。发现有大型夯土基址、板瓦、筒瓦和空心砖等大量建筑材料,其中有数块“梁宫”瓦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北50公里处乾县县城西郊鳖盖至漠谷河东崖一带。秦代建筑遗址。1992年11月发现。遗址面积约60万平方米。梁山宫是秦始皇的行宫,兴废年代待考。发现有大型夯土基址、板瓦、筒瓦和空心砖等大量建筑材料,其中有数块“梁宫”瓦当。梁山宫遗址位于乾县县城以北9.5公里处的瓦子岗上,地处吴店乡与梁山乡交界处,为一和缓的龟背形台地。秦文化遗存。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1000米。遗址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