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旅游

陕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81、凤凰台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台
  凤凰台位于仪凤西街北口,原为咸阳北城楼,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台高6.1米,占地800平方米,台上有大殿4座,传说秦穆公的幼女弄玉和箫史吹箫引凤至此;另一说是其建筑形制颇似凤凰,故名凤凰台 。凤凰台是市区内惟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同时又是革命旧址,被誉为“咸阳古城明珠”,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台环境优越,周围有安国寺、文庙、北极宫等建筑环绕,曲径通幽。登台眺望,渭水萦绕,南有终南屏障,北有五陵青冢。台上东、西殿各为三间,中间两座殿前后纵排,前殿略高,台墩两侧有磴道,北面有南海洞,整体建筑形似凤凰。台前有石碑坊及32级磴道,磴道两旁有石栏杆、石墁道,以磴道中间两侧有铁铸八棱六屋塔,俗称凤眼。台上中殿前原有洞宇,后殿内供无量佛像,东殿供三太白像,西殿供三大菩萨像,墙壁上布满……[详细]
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旧址
  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旧址位于宝塔区河庄坪镇陵园路。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成立于1938年10月,院址先后设在延安柳林和安塞白家坪。李芝光和凌莎先后任院长。保育院下设保育、总务、教育三个股。院内分为乳儿、婴儿、幼稚、小学四个部。保育院在艰苦的岁月中,为培育革命的后代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抗日战争时期,奋战在抗日一线的八路军将士,他们牺牲后,其子女大部分流离失所,他们面对战乱,有的无家可归,有的沿街乞讨,有的寄养在根据地老乡家而丢失,活着的孩子仍在战火中面临死亡的吞噬。宋庆龄、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同志联名建议中央,尽快成立保育院。1938年,中央决定创办保育院,收养这些孩子。1938年10月,陕甘宁边区保育院正式成立,院址先后设在延安柳林、安塞白家坪、延安李家洼。保育院下设保教……[详细]
汉阴文庙大成殿
  汉阴县文庙孔庙是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地,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故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朝以后称文庙,我县沿用此称。汉阴县文庙,在城内东大街,座北朝南,是县城最大庙宇之一。庙内正中有“大成殿”乃供奉孔子牌位之处。大成殿基高雄伟,四角有翘檐龙首,下吊铜钟,殿四周有两米宽的走廊,廊下有十二根盘龙大柱;殿内有二人合抱的四根大柱。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前有古柏苍松,巍然壮观。大成殿东西有两庑①,东庑左为“更衣亭”,西庑右为“尊经阁”前为戟门,名宦,乡贤祠,殿背后为“启贤伺”(即供奉孔子先辈之处)戟门右,有一三足铁鼎,高二尺许,容积约五斗,后缺两足一耳,遂作燎炉②用。进文庙二门内,有城内小八景的“三步两拱桥”,“爬柏灵雀树”,幽静俊逸。汉阴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壬子年(1372年)至永乐年间……[详细]
延安中央医院旧址
  延安中央医院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李家洼村寨子沟西侧。该旧址现存石大门一座,石窑洞10孔,土窑洞上百孔。中央医院是中共中央于1939年4月在延安创办的一所医院,受中央卫生部领导。初建时只有12名护士,以后逐渐扩大,医院护士发展到100多人。中央卫生处处长傅连暲兼任院长,石昌杰任副院长。之后的院长是何穆和魏一斋。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小儿科、传染科,还有手术室、化验室、接产室、X光室,有180张床位。毛泽东很重视中央医院的发展,他几次派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的同志去医院搞扩建工作,指示从中央党校、鲁艺、抗大、延大、自然科学院中抽调年轻共产党员去医院当护士,从来延安的医务人员中选一些技术好的同志去当医生。1941年和1942年,毛泽东先后两次为护士工作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详细]
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图书馆
  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图书馆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199号,地理坐标为北纬34°12′17″,东经108° 56′43″。1956年建成的图书馆建筑面积8171平方米,屹立于学校校园布局东西中轴线的中心,它的设计汲取了我国传统古典建筑外观轴对称、中和的理念,结合现代设计思想和技术进行设计,具有独创性。主楼为四层,两侧附楼为三层,屋顶采用了中国古典建筑中的歇山式,建筑形体和开窗方式等细节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融合,为研究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建筑风格、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关于陕西师大图书馆的设计者传说较多。根据学校档案记录,1953年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前身)在西安南郊选址建校,对校园及建筑进行规划设计。以图书馆为代表的校园建筑群,是时任学校领导的刘……[详细]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暨八路军总部旧址·1936年~1937年·泾阳县云阳镇西街。云阳红军总部旧址位于泾阳县云阳镇南门文家。“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工农红军于1936年12月15日南下关中,进入渭北地区,集中红军主力于潼关附近,准备迎击国民党亲日派“讨伐军”的进攻。同时成立了以彭德怀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政委、邓小平为副政委、刘伯承为参谋长的前敌总指挥部。总部及直属机关参谋部、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皆设在云阳镇。红一军团、三十一军团等红军部队在云阳至安吴一线驻扎。红军总部卫生部、野战医院在云阳以北的马家村。云阳红军总部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进行西安谈判时的强大后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3万余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红军总部也随之改为八路军总部。1……[详细]
兴庆宫遗址
  兴庆宫遗址位于今碑林区咸宁西路北侧兴庆宫公园一带。原为隆庆坊,为避讳,改为兴庆坊,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与兄弟五人的住宅。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始作宫;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扩建;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始,为唐玄宗听政及与杨贵妃长期居住之所,又称“南内”。其北与太极宫、大明宫,南与曲江池均有夹道相通。1958年后,西安市文管会、陕西省文管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探测和局部发掘。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80米、周长4660米,面积约1.35平方公里。夯筑土墙:西、北面墙基宽5米左右;东墙基宽6米;南墙为内、外相距20米的两重墙。四面设门:兴庆门为正门,在西墙偏北部;东门——初阳门据考古探测东西长16.5米、南北宽23.5米。宫内南部以椭圆形龙池为中心,……[详细]
秦直道遗址(甘泉段)
  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北国匈奴的侵扰,于公元前212年命大将蒙恬修筑的一条军事性通道。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秦始皇本纪》记载“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湮谷直通之。”《史记·蒙恬列传》也载:“始皇欲游天下,到九原,直抵甘泉,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秦直道南起淳化县甘泉山上的秦林光宫,沿子午岭北行,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靖边、榆林、穿越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鄂尔多斯草原至阴山脚下的秦九原郡,全长700多公里。因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凭借这一通道,秦帝国的铁甲雄师从都城咸阳出发,三天三夜便可抵达阴山脚下,使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挽弓而抱怨”,远盾大漠深处,数十年不敢露头。秦直道在甘泉境内全长34.8公里,由富县、志丹、甘泉三县的分水岭……[详细]
石寺坬石窟
  石寺坬石窟位于白界乡陈家沟村北400米处的石寺坬半山坡上。石窟现存一窟,始建北魏,占地面积约2~3平方米,坐西南面东北。窟平面呈方形,平顶微拱,面阔1.48米,进深1.47米,高1.68米。窟内三壁环坛,坛上方三壁三拱龛,三龛造像各三尊,均为一佛二菩萨,门外立二天王,共有造像11尊。造像为砂岩质,剥蚀严重,面目、手臂多残。造像与窟连为一体,正龛阔1.24、深0.1、高1.27米,佛像通高1.28米,高内髻,身着交领右衽衣,两耳垂肩,结跏趺坐于仰莲须弥座上。菩萨均袒胸露臂,发披两肩,缨带绕身,披錦在腹前打结,下着羊肠裙,裙角外展双手合缉,跣足站立于仰莲座上。左龛阔1.2、深0.12、高1.1米,佛像通高1.13米,两耳垂肩,身着交领右衽衣,屈右臂,右手似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束腰长方台座上;菩萨……[详细]
安康金堂寺
  金堂寺位于安康城东五里。康熙《兴安州志》云:“在南山下,新建禅院”。《重续兴安府志》云:“金堂寺,宋嘉定六年(1213年)建”。道光廿九年(1849年)嵌于金堂寺大雄宝殿之《重修金堂寺庙宇碑》称:“兴安城外东南距城五里余,有古金堂寺一座,在山之巅。山虽不高,前有襟水,后有丛林,清晨则烟霞四起,至夕则百鸟噪歌,每逢炎天盛暑,文武名人,来此游赏,清出雅致,诚兴安之胜境也。”清嘉庆期间,日杲禅师主持双溪寺,纳金堂寺为双溪下院,亦称别院。光绪九年双溪寺开戒期,四方僧众自远方而来者数千人,时海内大德印光法师,从双溪寺海定律师受具足戒,因印光善书,遂遣印光到金堂寺书写戒律,日夜不得停笔,两目尽赤,几乎失明。海定律师即让他读《龙舒净土文》一卷,印光读后而知念佛往生净土法门,乃悟身为苦本,即于闲时专念佛号。……[详细]
神泉堡革命旧址
  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位于佳县县城西神泉乡神泉村。神泉堡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纪念地。因该村南山崖上有两股日夜长流、清凌凌的泉水而得名。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弘扬陕北战争年代革命传统,佳县人民政府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征集文物一百余件,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战斗过的神泉堡乡建成了佳县第一座革命纪念馆——神泉堡革命纪念馆,并于2001年8月正式开馆。1947年9月23日,毛主席率领转战陕北的中央机关来到神泉堡,住进当地民众高继荣家。高继荣家为陕北典型的窑洞院落,北窑七孔、东西窑各三孔,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当年就住在北窑里。窑洞及院落现保存较好。在神泉堡居住的57天期间,毛主席起草了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第一次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从而揭开了全国战略进攻的序幕。……[详细]
泾阳太壸寺
  泾阳太壸寺坐落在县城中的二条街上,占地面积不大。寺里主要建筑为明朝建的一座大雄宝殿,殿里供奉着一尊站立的石佛像3米多高,为佛祖释迦摩尼像。《中国佛教史论集》中记载说这尊石立佛是六朝古物,足见珍贵。在大殿周围,散落着北魏石碑、唐朝石碑等等石刻。现在看起来很不起眼,甚至有点苍凉的太壸寺,在历史上却很有名气,甚至辉煌。据历史记载,太壸寺前身为前秦符坚行宫,北周时改作佛寺、叫惠果寺。到隋朝、隋文帝的母亲常来这里烧香拜佛,文帝改名中兴禅寺。唐开元年间改名太壸寺(壸音读坤)。在隋唐两朝,太壸寺不但是皇家寺院,而且是当时日本遣唐使来华留学学习的寺院之一。据《续陕西通志稿》记载一位日本太子就在太壸寺里学习过。到清朝时太壸寺已经衰落了。殿房毁坏,古碑埋在瓦砾荆棘里,很多铜佛像、铁佛像遗落在草丛间。1932年,……[详细]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一九四七年春,蒋介石纠集二十三万兵马,向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当时,我西北野战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面对十倍于我的凶恶敌人,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了英明的战略决策:暂时放弃延安,运用“蘑菇”战术,把蒋胡匪军拖在陕北,支援全国其他战场作战。毛主席于三月十八日撤离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在那硝烟弥漫着陕北高原,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都被蒋胡匪军占领的艰难岁月里,毛主席一直留在陕北,和-、任弼时同志一起,率领我党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历时一年零五天,辗转两千余里,在延安、延川、清涧、子长、安塞、靖边、横山、子洲、绥德、佳县、米脂、吴堡十二个县的三十八个村庄的农家窑洞里,在领导全国解放战争的同时,指挥以彭德怀同志为司令员的西北野战军……[详细]
94、香炉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炉寺
  香炉寺位于陕北佳县县城东200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之美誉。香炉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地势险峻,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如龙卧波。寺院由两部分组成,西边部分与山城腰部相连,建有龙王庙、娘娘庙、寄傲亭;还有石碑8块,石坊1座,壁画54幅,石柏2株等文物。东边部分一根高20余米,周长约15米,形似香炉寺的巨石,从黄河惊涛的拍打声中崛起于半空,这巨石称香炉峰。据民间传说,香炉峰不是人力所为,而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安放好的。香炉峰顶建一观音小庙,东西……[详细]
延安中央军委通信局旧址
  中央军委通信局旧址位于宝塔区枣园镇延店子村和裴庄村。也称军委三局。旧址现保存有9孔石窑洞和调配间、动力间、机房遗址及部分土窑洞,并有军委三局烈士陵园一座。1996年7月,延安地区文物管理委员在此树立了标志纪念碑。中央军委三局旧址修复工程从2006年3月开始实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及总参通信部组织实施,包括军委三局窑洞旧址恢复、烈士陵园修葺和新建中央军委三局陈列馆三部分。1937年1月,由保安迁驻延安城内。1938年11月后,迁至延店子村。王诤任局长,王子纲、刘寅等先后任业务处处长。业务处下设四个科,一科负责与各抗日根据地联络;二科负责与上海、新疆等地中共地下电台联络;三科负责新闻战报和广播电台的通讯业务;四科负责有线电通讯和总部电话大队工作。军委三局在此还创办了八路军通信材料厂。并继续开办了通……[详细]
榆林青云寺
  青云寺位于榆阳区东南6公里的青云乡青云山上,是合道、佛教于一体的寺观。寺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楼台殿阁,此起彼伏,朱柱彩棚,泥塑砖雕,堪称“榆溪胜境”。寺始建于明代,三迁而至今址。民国17年(公元1919年)重修扩建,总占地面积40余亩,是陕北最大的仿古建筑群。寺内大小殿院十四处,牌楼二座,楼台殿阁,此起彼伏布局谨严,铺排得宜。东部道观有祖师、三清、三宫、圣母殿和玉皇阁、真人洞、龙王庙等,西部佛寺建有大雄、菩萨。弥勒、金刚、东西罗汉殿及讲经堂、禅堂等。全寺庙所建筑约300间,均为砖砌拱窑。真武殿居于正中,高大雄伟,立柱重檐,彩凤金龙,飞阁流丹,对面纯木结构牌楼:四柱三楼,层斗迭拱,玲陇剔透,巧夺天工。真武闪身崖泥塑,造型奇特逼真,四壁饰以木雕、壁画。人物如生,鸟兽欲飞。“文革”中青云寺遭到破坏……[详细]
城固城隍庙
  城固城隍庙,位于城固县博望镇解放街中段。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城固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后遭兵毁,重建于隆庆六年(1572年),清、民国时期都进行过多次维修。城固城隍庙原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解放后城隍庙的部分建筑分别被城固师范学校、东方红村、解放街居委会占用。现存的文物有:大殿、重修城隍庙碑、砚台等。大殿:土木梁架结构,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属九脊歇山式,屋面饰琉璃筒瓦,加勾头滴水,鸱吻已毁。台基较高,前后有廊,8根明柱均外露。脊上塑飞禽走兽,威严壮观。其通长14.4米,宽12.4米,高9.2米。重修城隍庙记碑:质地为汉白玉,圆头方身,通高250厘米,宽85厘米,厚40厘米,系大明隆庆岁次壬申中秋,举人歴官奉直大夫邑人廉汝为撰。砚台……[详细]
武功关帝庙
  关帝财神庙位于武功县武功镇南关小华山之下,面东朝阳,武杨公路临门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南北宽43米,东西狭长147米,占地九亩五分。据地方志载:“绿野亭原在武安王(关公谥号)庙后稍南崖下,有古洞。”由此推测,关帝庙始建最迟应在宋末元初。又据清光绪八年重修碑记载:“关帝庙神会由来久矣。本自前明中承马公捐资设立。……同治原载,修延至光绪八年,多次修建。”原为一组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体,依次为牌楼、山门、戏楼、钟鼓楼、献殿、正殿、寝殿、左右陪殿等。上世纪五十年代为武功供销社占用,多年来一直未曾修缮,风蚀雨浞,再加上不懂事的小孩的破坏,所有建筑脊倾瓦残、破败不堪,凡目睹其惨状者无不痛心。近几年来,县文管会人员多次奔走操劳,动员社会各界人士要保护文物古迹,抢救维修关帝庙。并于2005年农历4月8日召开……[详细]
蕴空禅院
  蕴空禅院,位于华县大明乡乡政府西南六公里的蕴空山北麓。相传始建东汉,旧名“去寂寺”。至于“蕴空山”、“蕴空禅院”的“蕴空”之名,当从大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普乾法师谈起,普乾法师为了遵崇名高望重的“蕴空禅师”才改“云寂寺”为“蕴空禅院”的。蕴空禅院,明清时期,规模宏大,东西进深千余米,占地三十亩,佛堂香熏烟浓,热闹非凡,时至晚清衰败。现禅院仅存大殿三间,内供释迦主尊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大殿右前侧有廊房六间供僧侣食宿之用,禅院南端有一仿木楼阁式宋塔,再南又有普乾和尚宝塔相伴。传说普乾禅师是明崇祯皇帝的四太子,自清灭明后,全家惨遭劫难,唯他一人有缘幸存,于是他便潜身佛门,周游到此,修身待机。因其素有“生不做清臣,死不沾清土”这誓愿,故亡魂归天之后,其弟子们便按师父遗嘱,选定风水墓地将其棺……[详细]
直罗镇战役遗址
  直罗镇战役遗址位于延安市富县直罗镇直罗村一带。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国民党当局调集5个师的兵力,分东、西两路向中央红军进攻,妄图乘中央红军立足未稳而加以围击。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等指挥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部署了直罗镇战役。11月20日,敌109师沿葫芦河川,在飞机掩护下窜进了直罗镇。次日拂晓,红1军团由北向南,红15军团由南向北,向直罗镇发起猛攻。上午11时,红军攻入直罗镇,敌师长牛元峰率残部500余人狼狈逃窜到寨子山,红军随即将其团团围困。当晚,敌军从东、南、西3个方向增援,均被红军分兵阻击,不能前进。红军主力在向西迎击敌援兵时,于张家湾歼敌106师317团。23日晚,寨子山残敌待援无望,仓皇出逃,师长牛元峰于逃跑途中被击毙,其余残敌全部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