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旅游

    新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
      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市区南郊风景区燕儿窝,故又称“燕儿窝烈士陵园”。它东依燕儿崖,西临乌鲁木齐河。陵园面积约700多亩。这里古树森森,鲜花竞艳,环境幽雅。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内祭坛并排树立着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乔国桢、吴茂林等烈士的基碑,园内还安放着其他烈士的骨灰,这座陵园已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前后,成千上万的群众来此祭扫,凭吊革命先烈并游赏阳春美景。作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自治区廉政教育基地”、“乌鲁木齐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的共产主义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完成“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的工作使命,倾力打造“传播红色、奉献真情”的文……[详细]
    锡提亚谜城景区
      锡提亚谜城位于新疆省叶城县洛克乡,2011年初,受叶城县政府委托对锡提亚古城景点进行规划设计,2012年4月,宜格院就古城景点从设计到施工,以及运营策划全程进行实施打造。设计师现场指导,通过为时9个月的时间成功完成了锡提亚古城建设的一期内容。通过宜格院的全力塑造,使这座沉没数千年的锡提亚古城终于再次从沙土中露出它的魁影。艺术地复原了千年前具有波斯风韵的生土建筑群,并通过周密策划使游客穿越时空,感悟跨世之谜,具有很强的艺术观赏性。仿古城与原遗址相临,是传承与演绎的高度结合体,是新疆首座生土建筑仿古复原的生态建筑群,是南疆丝路文化旅游的重要驿站之座,更是古代西域文明的经典展示之城。锡提亚的建成深受地方领导和各地游客的的赞许,央视新闻网、新疆电视台、喀什地区等诸多媒体都给予了高度报道与评价。……[详细]
    3、盘橐城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橐城
      盘橐城位于喀什市东南郊多来提巴格路以南,是公元74至91年间东汉名将班超在此驻守长达17 年之久的城堡遗址。班超以盘橐城为根据地,抗击匈奴,安扶西域,恢复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统治,并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后在原古城遗址上修建了盘橐城,以班超雕像为中心,36勇士雕像沿神道左右对称,后衬36米长、9 米高大型半圆浮雕屏墙,建有大门、古亭、石牌坊、城墙、烽火台等建筑。“盘橐城”早在公元1世纪,我国史书中即有记载。初为疏勒国国王兜题驻跸之地。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正是在这座城里,擒拿了匈奴傀儡—疏勒国王兜题,击败匈奴势力,安定了西域,所以亦称之为“班超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此城毁于战火。 盘橐城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当时与汉同时存在的强大政权便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详细]
    霍拉山佛寺遗址
      霍拉山佛寺遗址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乡霍拉山村东南的山梁和山前坡地上,是佛教文化东传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焉耆国的佛教中心。晋唐时期为发展的繁荣时期,表现出印度佛教东传以及中原佛教西渐的发展过程。洞窟的形制大致与克孜尔一期洞窟相似。壁画比较精美,佛像造型丰满和祥,具有犍陀罗和中原的风格。此外,该遗址中,还出土了吐火罗文书写的纸质文书《弥勒会见记》等一批罕见文物。对于研究古代焉耆史乃至西域社会发展史、佛教史、戏剧史等具有着重要的价值。佛寺遗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地面寺院遗址分布于山梁和坡地上,依山势布局修建。一条自然泉沟将建筑群分为南北两大区,即今所命名的南大寺和北大寺,寺院残存大小建筑九十三处。总面积约四万多平方米。各建筑坐西朝东,主要建筑有殿堂、僧房、佛塔等。僧房大致呈方……[详细]
    红山塔
      红山塔是一座九级实心的青砖“镇龙宝塔”,塔高10.5米,为八角楼阁式九级灰色实心砖塔,下部三层粗壮,以上各层逐层内收,塔冠为八角形宝顶,红山塔历经200余年的风风雨雨而安然无损,成为红山灵魂所系,更为乌鲁木齐的标志性建筑增添了神秘色彩。红山位居乌鲁木齐市区中心,因山体颜色呈红褐色而得名。山高海拔910米,悬崖峭壁,气势雄伟,像一条巨龙东西横卧,高昂的龙头伸向河中。它以其显要的位置和奇特的山势,成为乌鲁木齐的象征。建立于红山之上的红山公园是在我国不可多得的山体公园,面积50.6万平方米,山上共有18个景点,优美的环境让人陶醉。红山公园是无数摄影爱好者打卡之处,登上红山最高处向远处眺望,高楼林立、车流如水的乌鲁木齐城市风光尽收眼底。在红山的顶端,有一座宝塔高高在立,它就是乌鲁木齐有名的红山塔。红……[详细]
    墩里克烽火台
      墩里克烽火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铁干里克乡果勒吾斯塘村、农二师36团安乐村东北约37千米。地处若羌县东部,阿尔金山北麓山前冲积扇与罗布泊洼地北缘接壤地带的红柳滩地上。此处为塔里木河尾闾河床地带,四周地形平坦开阔,附近有许多小冲沟,地势呈南北缓坡状,地下水位较高,地表为盐碱土,生长有茂盛的红柳、芦苇、甘草等植被。周围无村庄居民。西南35千米为米兰遗址区,南4.3千米有一条米兰至罗布泊镇的土路。烽火台因风雨侵蚀、盐碱化和人为盗掘而导致台体局部坍塌。烽火台底部平面呈近正方形,南北约6、东西约5.4米,立面呈宝塔形,高5米。砌法为一层泥夹一层芦苇或红柳枝。其中最下的两层夹芦苇,芦苇层厚0.1米,其余皆为红柳枝,厚0.1-0.25米。泥层的厚度不相同,厚0.4-0.9米,且越往……[详细]
    盐水沟关垒遗址
      盐水沟关垒遗址 : 位于库车县盐水沟南侧山梁上,为汉唐时代的关垒遗址。在东西长约1公里的范围内有关垒4座,其中只有一座保存较好,面积约77平方米,现高约7米,顶部面积27.5平方米,中心部分为夯筑,四周及顶部为片石垒砌。盐水沟关垒遗址位于跨越却勒塔格山的217国道旁边小山包上,实为一扼守盐水沟关口的小戍堡,主要由四座墩台和一处居住址组成,分布在东西约1.5千米的范围内。1号墩台平面呈长方形,石块垒砌,基部南北5.5、东西4.6米,剖面呈梯形,高约3米;2号墩台石块垒砌,平面呈长方形,东西7、南北5、高约4米,中部被挖一个1米见方的坑;3号墩台石块垒砌,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高约3米,东南角有一个盗坑;4号墩台位置最高,平面呈正方形,南壁保存最为完整,可清晰看出遗址由一层石块一层泥混合交叉垒筑……[详细]
    阿克斯皮力古城
      古城位于和田洛浦县城西17公里处的沙漠边缘,东距杭桂乡祖拉吾绿洲3公里。阿克斯皮力,维吾尔语意为“白城堡”或“白城墙”,为古城废弃后的名称。古城大部分被流沙埋没。现残存北面城墙一段,其余三面墙已无迹可寻,墙为弧形,残存的城墙长约百米,高约2.60米,厚约1.80米。城墙用的土坯砌成。土块底面有刻划出的符号,这些类似文字的符号,系用手指或树枝刻划而成。城墙有两个部分:下部较宽,可供城内守卫者巡回行走,上部为胸墙,有一排间隔距离相等的方形了望孔,用于观察防守,因多年风蚀,古城已低于墙下原地表约4~5米。阿克斯皮力古城周围古迹范围十分广阔,古城遗址其实只在此范围的东侧,古迹处于沙丘绵延的沙漠,东西宽约5、6公里,南北长20公里以上,南接玉龙喀什绿洲,东邻杭桂乡,西靠吉亚乡、北至沙漠纵深处,在这片沙……[详细]
    汉代阿克陶古城遗址
      汉代阿克陶古城遗址阿克陶古城是自治区人民政府1957年公布的首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为汉代古城,位于今阿克陶县旧城。又称阿合图古城,当地群众习惯称“阿克巴夏汗城”。“阿克巴夏汗”,又名“汗西尔达克”,为明末清初天山吉利吉思克普恰克部首领。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西尔达克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达尼雅勒接到阿克陶,支持其夺取白山派统治的叶尔羌汗国王位。据说此遗址即为阿克巴夏汗屯兵的兵营。此遗址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称其为汉代之桢中城。汉代桢中城,为疏勒国的卫星城,东汉元和元年(84年),疏勒王忠叛汉,拥兵桢中城,并联康居兵共守桢中以抗班超。班超遣月氏派使劝说康居,使其撤兵。康居兵撤出桢中,并将叛王忠带往康居。三年后,叛王忠再借康居兵占据桢中,并密谋以计诱杀班超。班超将计就计……[详细]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导 游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坐落在市内体育路,占地965平方米。介 绍 墓主是11世纪中期的维吾尔族诗、学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他生于1019年,卒于1080年左右。公元1070年前后,他用古回鹘文写成了一部长达13000余行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这部长诗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地理,数学和医学等,是一部大型历史文献,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视。 陵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正门宽4.2米,高8米,正门两侧各有一座高达8.7米的圆柱形塔楼,陵墓由墓葬群、门楼和主墓室组成。主墓室外方内圆,上覆穹窿顶,顶正中有一个小塔楼。陵布局独特、宏伟、装修古朴、肃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新疆喀什……[详细]
    桑株岩画
      桑株岩画刻在新疆和田皮山县城东南100多公里桑株乡乌尔其村的一块岩石上,画面正对着河滩。历史上,这里曾是通往西藏及印度的一条小道。岩画长3米多,高1.3米。画面上的形象有各类人像:有人作弯弓射箭状、有人跟随于马后作行走状、有人骑马而行状;有兽像,多为头上有双角的动物,类似大角羊等。画面左上方还有象文字一样的符号,利用硬物在岩石上敲击勾刻而成。岩画附近和河谷中没有找到什么古代遗物,在民间也无传说,一般人认为是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作品,可能是反映远古时代畜牧和狩猎的生活。1962年被定为新疆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博斯坦古城遗址
      博斯坦古城遗址地处特克斯河北岸的河谷阶地上,南距特克斯河可约200米。该处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为逆温带,是特克斯县主要农区。古城内外多被辟为果园,东侧和北侧的城墙已被作为果园围墙,西侧是农田。古城西北距220省道约1.8千米,东北距博斯坦村约4千米,当地村民以维吾尔族为主.古城遗址为长方形,劣筑。现存城墙有三面保存较完整,其中南、北城墙均长约206米,西墙长约162米,东城墙的位置现仅存2米多高的阶地,隐约可见城墙遗迹。城墙残高5-7米,基底宽18-21米,墙外侧较陡直,存马面数个,内侧有较大坡度。西墙正中和南墙东头各有一个缺口宽6米有余,似为城门所在。城内外地面散布许多细泥质红陶片、家畜碎骨、木屑等,陶片多为罐、缸、瓮器物残片,还有圆形石磨盘和较完整的陶瓮。从陶片器形和质地判断,……[详细]
    瓦石峡遗址
      瓦石峡遗址被当地人称为瓦石峡古城,位于若羌县瓦石峡乡瓦石峡村附近。包括12处较集中的遗址,3处窑址,2处墓葬区及1处治铁遗址,房屋遗址为唐至宋时期。斯坦因、贝格曼及国内、区内一些专家来此做过调查,曾出土玻璃器、瓷片、钱币、生产工具、饰品、生活用具和元代汉文文书。民间传说八十年代有人在挖红柳包时曾拾得黄金工艺品一只,为一小姑娘一手打伞,一手提花蓝造形,后被文物0犯骗走。从伞与“鄯善”谐音,花蓝与“楼兰”谐音看,这件工艺品应是鄯善国工匠精心打制的向内地敬奉的贡物。瓦石峡是古代楼兰——鄯善王国的经济中心,早在汉代以前,这里的手工业已颇具规模。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若羌“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从遗址上还保存着的数十间前后相连的手工作坊和全属治炼窑残址看,瓦石峡手工业水平已达到相……[详细]
    唐王城遗址
      导游唐王城即唐代尉头州城遗址,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托库孜萨热依”古城,建于公元前206年,距今约有2200年的历史。古城座落在巴楚县城东北60多公里处的代热瓦孜塔格山(大门山)南端山口的北山东侧。城墙用泥土,石头筑成,分内城,外城,大外城几个部分。南北各有一道城门,大外城的城墙已风化为一道土梁,城东北延伸至约两公里处的唐王村(今农三师五十一团驻地)。唐王城为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中道上的一个重要古城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齐兰烽火台
      奇兰烽燧位于柯坪县阿恰乡奇兰村西南1.5公里的戈壁上,现残高约16米,烽燧底部呈方形,其外表呈梯形。烽燧顶部西南角已塌毁,东西和北面保存完好。齐兰烽燧四面全是开阔的沙漠平原,其南的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上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汉朝时这里曾经是一处烽台,唐朝蔚头州建立后又对其进行了加固和增高,使其成为雄踞大漠,观察四方的巨大烽燧。现存遗址其高度、基座周长在全疆也属第一。烽燧的构筑方式采用分体二次构筑,先用黄泥土夯筑高约3米的夯土层作为烽燧的基础,夯层之间夹有平铺的柴枝层。夯土层与柴枝层之间间距15-20厘米。在夯土层上部用黄土坯砌筑烽燧的主体,土坯规格为35×24×28厘米,土坯层厚约60厘米,每层土之间又平铺一层柴枝层以加固烽燧。在烽燧主体完成后,在烽燧的外墙再用黄泥土夹柴枝层夯筑一圈,以保护烽……[详细]
    赛克散烽燧
      赛克散烽燧,在七克台镇赛克散村东南约350米处。该烽火台顶部已坍塌,平面长方形拿嫫銮剑胶�90厘米,东北角墙残高4.7米,西壁残高3.7米,东壁3.7米,南壁7.7米,每面约有外护壁,厚85厘米,北侧有一券顶门洞。“赛克散”为维语“80里”。烽火台顶部已坍塌,四面用土坯砌墙建成,墙厚0.9米。东壁保存较好,长8.7米,可看到穿眼;南壁长7.7米,东墙残高4.7米,西壁残高3.7米。北壁有一顶门洞,可进入烽火台里,外壁抹有草泥。……[详细]
    南桥水电厂
      南桥水电厂位于开远市城南冰泉山下,因邻南桥而得名,原称“云南矿业公司开远水电厂”。1937年开工,1942年落成。分引水、发电、供电三大部分,由主厂房、办公楼、水仓、引水渠、引水坝、碉楼、仓库等组成。南桥水电厂由德国西门子洋行工程师李必显勘测设计,厂区建筑面积6亩多,建厂时配置德国西门子制造的896千瓦水轮发电机两台,总容量1792千瓦。1955年增设哈尔滨电机厂制造的1000千瓦水轮发电机一台,装机总容量增至2792千瓦。南桥水电厂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云南第二座水力发电厂,是当时云南地区设备最先进、总装机容量最大、引水流量最大、设计水头最高、输电电压最高的水电厂,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文化遗产之一。2011年9月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玛利克瓦特故城
      玛利克瓦特故城位于和田城东南25公里的玉龙喀什河西岸,相传是汉代于阗国国都旧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遗址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两端上宽下窄,分别为750米和450米。遗址上有石础数百个,西南部分布密集,似为官署所在地。从这些石础可以推断当年地面建筑之宏伟。遗址中央有陶窑废址,似为工商业区。东北方可能为居民区,佛教寺院也在这里。周围沙山环绕,极目四望,还可以看到昆仑山脉的影子。这处遗址内出土了大量古钱币,如汉代五铢钱,此外还有铜佛像、玉器、泥塑、壁画等。新疆和田……[详细]
    赤亭遗址(鞑子城)
      赤亭位于七克台镇南湖村南面的东西向小山上,地处古代赤亭道和北新道的隘口,是进入西域的必经之路。赤亭在古代是西域的军事要塞,建于唐代。此遗址占地面积约30亩,长100米,宽100米,高20米,系土石结构,现轮廓俱在,细部已毁。山顶上有一口深井,在山顶可以直接取水,如果赤亭峰被包围,可以依靠这口井,等待援军。有一面残墙上有许多个孔洞,是射箭用的。过去山坡下还有一座集市,一座佛寺,不远处还有坟墓。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到此地,留下如赤亭多飘风,鼓怒不可当、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等佳句。交通:赤亭位于七克台镇东南约5公里处,在县城随时有到七克台镇的出租车,到七克台镇后,可以打出租车往返赤亭。……[详细]
    且末古城
      且末古城  位于且末县城西南约6公里的老车尔臣河岸台地上,海拨1273米,遗址地表无植被,已沙化,呈雅丹地貌。在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200米的范围内,地表散布着大量陶片及铁块,炼铁渣,曾采集到数件磨盘石残块,玻璃片,料珠。此外,在遗址中心区风蚀地表,尚残存数间房屋及其他建筑遗址,1985年9月挖掘出的古代毛织品、古尸,遍地尸骨墓室,还有陶片弓箭,证明这是汉军屯田驻守城邑遗址,古有的城墙全部坍塌于洪水域,还有环城护河遗址。初考证为元宋时期遗址,这里被称为“车尔臣阔纳协海尔”维语意为:且末古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