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毕节市 > 威宁县旅游

威宁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威宁凤山寺
  威宁凤山寺,原名真武观,俗称上帝庙,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西北2.5公里之凤山上,是威宁众多古建筑中年代最早的一处。据《重建凤山寺》碑记载,其寺始建于明代。 威宁凤山寺由真武殿、左右配殿和前殿构成封闭式四合院。前殿为硬山式,面阔三间约14米。山门前有一对高3米、直径0.4米的云龙纹石华表。正殿面阔三间13.8米,进深9.7米,前有廊,明间正中设须弥座神龛,供真武大帝塑像。殿前有月台,上置一石香炉。殿左右厢房均面阔三间11.5米,进深8.5米。左厢为住房,右厢为过厅。过厅后壁辟一圆光门,可入侧院登大观楼。大观楼与小观楼有廊相通,登楼可眺望山麓草海。 1985年11月2日,威宁凤山寺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公布为第二批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威宁县玉皇阁位于威宁县草海镇中心南巷,距凤山约2.5公里,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1985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有山门、玉皇殿、东西厢房。经过几次维修,基本保持原貌。 玉皇阁在城中,于清初知州程正坤建,由正殿、左右配殿、前殿组成。为封闭式四合院,占地1000平方米,外有山门。正殿三层,底层推出单棚卷顶抱厦,构成歇山顶屋面,上层为重檐八角赞尖顶,撩檐枋用重叠梁,翼角上翘,面阔8.1米,进深5.5米,屋面盖筒瓦,上两层八面皆窗,可凭栏远眺。顶盖青筒瓦,尖置宝顶由两个铜铸净瓶重叠组合,据记载铸于康熙初年,紫铜合金,重达300余公斤,有铭文。全城可见宝顶五光十色。上层檐下悬有“万神朝礼”横匾,传为吕洞宾书。1966年,翼角被打坏、宝顶山门被撒毁,幸存主体建筑。1982……[详细]
  彝族向天坟墓群,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盐仓镇乐北500米,修建于宋、元年代或更早以前。这些密布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盐仓镇盐仓、团结、兴发、么站、百草坪等地的彝族向天坟,因其墓向天,向天上的北斗星座,所以又叫向星坟。这些形如金字塔的独特墓葬,建于宋、元年代或更早以前,是古乌撒部落历代国王、大臣、民众的坟墓。其规模、大小不一。其中最大的坟墓,是该镇百米之外的大坟梁子顶上的“祖摩乌求”,即彝王坟。大坟梁子山顶墓葬是国内发现的向天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呈大、中、小三圆台堆垒而成的金字塔型,墓基周长217.2米,直径约70米,墓高约10米,此墓为祖摩乌曲意为君王坟墓(年代无考),推论是明代乌撒土司祖先的坟墓。从距墓30余里的羊街运来毛石,就其自然形状配搭堆砌而成的,一台一台往上收缩,第……[详细]
  中水汉墓群: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水镇中河、前河间的梁子上,面积约3.5平方公里,位于乌蒙山中段前河和后河之间的一个大河湾中,距县城100公里。据《威宁县志》记载,1978年至1979年,省博物馆专家在大河湾处的老包、独立树、梨园等小地名处,发掘清理出汉墓53座,多为汉代风格。掘出的汉墓型制有长方形土坑墓穴、极不规则土墓等,随葬品十分丰富,有陶器、铜器、装饰品、铁器、玉器、石器等500多件。陶器上出现51个刻画符号,保存完好。现存于贵州省博物馆和毕节地区博物馆,1989年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被彝文专家陈英、王子尧破译,属夜郎旁小邑文化遗存。县政府1982年,省政府1985年将中水汉墓群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水汉墓群等历史文化遗存先后被发现后,当地政府对方圆数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遗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