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西宁市 > 湟中区旅游

    湟中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下石城遗址
      下石城遗址 位于湟中县多巴镇银疙瘩村西,志土河西岸。志土河是条全长不足4公里的由南向北流入湟水的小河,泉水量虽不大,但常年有水。遗址南靠志土河转嘴,北有条小沙沟,西是山坡农田,东紧贴志土河岸,面积约300×200米。遗址上原有用河卵石垒砌的方形石墙,面积略小于遗址。60年代时围墙尚整齐,70年代后逐渐因平整土地被拆去,当地农民将此围墙称下石城,现地面已不见痕迹,只在遗址的东北角覆盖土下尚保留有约3米长的墙基和一些河卵石。由于遗址大部被平整,中部文化层已裸露,西部尚存一部分未动,从未动部分的断面观察,被移动的土层达100-130厘米。从志土河岸边观察,原覆盖土厚约80-90厘米,文化层被移动尚不太大,遗址深层部位保存尚好。遗址地面散布较多的陶片、杂骨、碎块、河卵石及烧土块。断崖处暴露有灰层……[详细]
    石树湾遗址
      石树湾遗址 位于湟中县李家山乡吉家村西北部。吉家村处于云固川中段的东河西岸,村庄西北地势略高呈舌状,尾端崖边曲向北转,当地将这个转角地带称石树湾(石音旦),实际上该地与村庄连成一片。遗址面积约200×120米,文化堆积厚100-160厘米,东南边缘取土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调查时村庄尚在扩建,庄院及取土处到处散布有大量的陶片、碎石、杂骨,断崖处暴露灰层,灰坑和形制不清的红胶泥掺细砂的居住面,西部边缘处还见有人骨及残墓葬。所见陶片有加砂陶的长颈双耳罐、双耳罐、双耳壶、瓮、鬲等残片。石器有石斧、石杵、研磨器,骨器有骨锥等。遗址除取土部位遭到破坏外,其余保存尚好,属卡约文化卡约类型遗址。此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本布台遗址
      本布台遗址 位于湟中县多巴镇王家庄村。王家庄西原有一藏传佛教所设的本布,现习惯上仍将这里称本布台。遗址面积约100×100米,文化堆积厚约70-100厘米。遗址南部有条大路,西、北、东三面皆为村庄院落,中部尚为耕地,地表散布有陶片,部分地表灰层裸露,南部大路断崖暴露有灰层、灰坑及白灰居住面房屋遗迹。从陶片看都是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素面及饰有篮纹的双耳罐、腹耳罐、加砂陶素面及饰有绳纹的罐、瓮碎片。遗址因平整土地和建设村庄对上层略有破坏,保存基本尚好。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塔干遗址
      塔干遗址 位于湟中县拦隆口乡铁家营村东,西纳川河西岸。遗址面积约500×300米,文化堆积厚40-120厘米,地面散布有陶片、杂骨,断崖处暴露多处灰层、灰坑,灰层、灰坑内夹有较多的碎石、杂骨、陶片及零星的石器等遗物。陶片都是卡约文化卡约类型的长颈双耳罐、四耳罐、无耳罐、壶、瓮、鬲残片。石器有石斧、石杵及细石器等。遗址北部在平整土地时略有破坏,部分文化层裸露,其余保存较好。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庙后台遗址位于湟中区田家寨乡田家寨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端巴营墓群位于湟中区拦隆口镇端巴营村,六个硕大的墓堆给村子增添了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墓群南方,湟中县人民政府立的碑证实了这些墓堆的身份: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端巴营汉墓群。……[详细]
      多巴墓群位于青海省湟中区多巴镇,这处墓群范围相当大,自多巴镇向西至羊圈村,向北至拦隆口乡的合尔营。根据历年调查及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的墓葬遗迹,以村庄为名登记为多巴北(指挥庄)、奔巴口、合尔营(麻坡根)、羊圈等五处。为青海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杜家庄墓群位于青海省湟中县总寨乡杜家村东南台地上。墓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墓葬较为集中,原有封堆30余座,60年代后因平整土地部分封堆被平去,现存16座,是青海省境内汉墓群中地面封堆保存最多和最集中的1处。为青海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本巴口遗址位于湟中区拦隆口镇本巴口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破塌城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破塌城位于湟中区多巴镇多巴村,年代为汉。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羌新县故城,俗称破塌城,位于湟中区多巴镇东北。多巴镇南临湟水,东靠西纳川河,北依猪头山,西扼湟源峡口,为四人青海湖和柴达木盆地的咽喉,自古以来为交通军事重镇。破塌城在1960年时能看出轮廓,,南北250米,呈正方形,有东、西、南三门,城墙附有马面。本世纪60年代后,破塌城东北部被辟为农田,西南部扩展为居民区与学枝枝舍,现仅保留的西北角被作为高压电线塔基和西城墙一段约为20米长的残墙,被利用为居民的院墙。在农田及居民院落内,散布有大量的陶器残片,砖、瓦残块及杂骨等遗物,尤以西部较多,灰层厚达120厘米,推测可能为当时的居民区。调查时采集有大板瓦、长条砖、五铢钱、铜镞、铜灯等。多巴镇的破塌城残城墙夯筑方法为汉……[详细]
      马(麻)洞门遗址位于湟中区坡家乡坡家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赵家庄娘娘庙位于湟中区鲁沙尔镇赵家庄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总寨堡及门楼位于湟中区总寨乡总南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纳寺遗址位于湟中区拦隆口乡上寺村,年代为元。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水峡石刻位于湟中区上五庄乡水峡林场,年代为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青海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班沙尔关帝庙位于湟中区甘河滩镇上营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通海四联大磨坊位于湟中区多巴镇通海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其它。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九村古建筑群位于湟中区甘河滩镇李九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9、侍郎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侍郎庙位于湟中区田家寨镇田家寨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宗喀巴母亲故居位于湟中区共和乡苏尔吉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