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文昌阁,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初名“澄清楼”。清康熙十七年(1687年)重建,更名“文昌阁”,后毁。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再建。印江文昌阁坐西向东,七层八角攒尖顶式,飞檐翘角,通高37.8米,占地面积64平方米。台基高1.5米。石库门,高2.5米,宽2.2米。门额石匾阴刻行书“江城砥柱”4字。一层天楼板正四边形藻井,楼面护以万字格木栏;二层建回廊;三层正面竖排行书阴刻“文昌阁”3个大字。各层皆有联、额,均为清代名书法家印江人魏祖镛撰书。顶层大梁饰八卦图案及题记建筑年代等。现保存完好。于1985年11月2日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文昌阁的建筑结构,内圈斗木架,-封砖墙,木架与砖墙紧紧连接,相依为命。木架以柱头为核心,又八根柱子穿连成八角形。上下柱子的接头处,除锯衔口斗紧之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