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城墙位于贵州省福泉市城厢镇。福泉原名“平越”,是贵州开发较早的古州之一,秦汉置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建平越卫土城,并设卫所。明建文三年(1401年)筑为石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指挥张能在古城西北开辟了一座小西门,将河流引入城中,称为“小西门水城”,水城河道桥孔上设放置铁闸的闸槽,适时可以开闸放水御敌,并解决人畜用水问题。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府杨可陶、指挥奚同柱又在水城外增加了一个外城,长约170米,把河流的一段围进城来,以防止敌人断绝水源。福泉城墙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修建的。起初是一座土城,到了洪武二十四年(1391),便改为石头城。古城墙周长4700米,墙高7米,厚3米。原先有4座石拱的城门,3座月城,即在城门外边还加上一个半“月”形的城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