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潮州市 > 潮安区旅游

潮安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龙湖寨建筑群
  龙湖寨建筑群(含许氏宗祠、林氏宗祠、婆祠、是荷公祠、儒林第、院巷许厝、福茂内、方伯第)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西岸,就在公路边,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在仍保存着100多座古建筑,寨内庭院深深,千年老榕树盘龙错节随处可见。走进龙湖寨门,街巷井然有序,祠第无数,庭院深深,而千年老榕树盘龙错节随处可见。古寨内巷陌纵横名宅巨祠无数......古寨的结构很讲究,是先人按照九宫八卦修建的,寨中央直街由于形似“龙脊”,加上该寨四周韩江水、池塘湖水环绕,因而称“龙湖”,直街东面有三条街,西门有六条巷,形成了“三街六巷”的工整格局。在街巷中,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100多座,不少有五进、十进之深。龙湖寨为多姓聚居之地,帮书斋名称有以姓氏郡望命名的,如黄姓的“江夏家塾”﹑许姓的“高阳家塾”﹑肖姓的……[详细]
宗山书院牌坊与石刻
  宗山书院牌坊位于潮安县金石镇中离溪畔。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行人司司正薛侃为其师王阳明建。四柱三门石牌坊,通面阔7米、高约6米,坊额刻“宗山书院”,背镌“仰止”。宗山书院坊,在金石镇塔下村中离溪畔。明嘉靖十一年(1532)行人司司正薛侃为其师王阳明建。正德十二年(1517)薛侃得中进士之后,遂以侍养归,此间他师事王阳明于赣州,并归语其兄薛俊,俊遂率群子侄从之,自是王学盛于岭东。嘉靖三年(1524)薛侃因母殁乞归,后筑室讲学于桑浦山麓,为其师王阳明建祠立坊,祠已圮毁,仅存此坊。坊高约6米,宽约7米,三开间二层全石结构,梁柱榫卯接合,坚稳高峙,古朴壮观。坊额刻“宗山书院”,背镌“仰止”。薛侃,潮安庵埠薛陇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行人司司正。因上疏言建储事,触帝怒,放归。遂筑室……[详细]
丁允元墓
  丁允元墓,位于潮安县磷溪镇英山乡凤地。该墓方向座西北向西南。明代曾重修。碑高155厘米,宽153厘米,碑中行刻“宋祖考朝奉大夫知潮州事丁公妣县君念田黄氏墓”。该墓于明崇祯五年重修,公元一九八一年丁氏旅泰华侨捐资再次重修,现墓地两侧均绘壁画并配诗,记载丁允元治潮功绩。第一幅画为“湘桥彰德”,诗曰:“湘桥载誉传千古,费煞太卿一片心。世界石梁新式样,斯称首创众同钦”。第二幅画为“韩祠从祀”,诗曰:“韩伯丁公两太守,安澜兴学并功高。一祠永祀彰盛德,万古馨香荐礼牢”。丁允元,字叔中,南京常州人,官居太常寺正卿,为人生性耿直,忠于职守,声望昭著,淳熙间,因恳请赦免“盐铁”等税,竟触帝怒,贬至潮州,任知军州事。丁抵潮后,曾倡建湘桥及韩祠。《海阳县志•古迹略三》载:“知军州事丁允元在秋溪都第三段……[详细]
孙默斋墓
  孙默斋墓,俗称三女贵墓,在潮安县沙溪镇沙一村眠龙山,墓向东北,有碑亭,拜亭,均为花岗岩巨石筑成,碑亭四柱落地,上盖由几块巨石组成,碑文镌刻在亭后壁正中,为“明考将仕郎默齐孙公,妣耋寿孺人慈烈林氏墓”。碑亭前约10米处是庞大巍峨的拜亭,结构为三开间,纵深约三米许,宽约10米,八石柱托石楹,柱高4米多。屋顶全部由花岗岩石板盖成。每片石板大达3、4平方米。孙默斋墓俗称“三女贵”墓。相传孙默斋膝下无男,生得三女,但却招了三个显贵的女婿:大女婿是兵部尚书翁万达;二女婿是工部侍郎陈一松;三女婿是状元林大钦,故有三女贵之称。1987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仙溪王氏大宗祠
  王氏大宗祠俗称“老虎祠”,在潮安县庵埠镇仙溪管理区,座西南向东北。这座祠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30年重建,历1831、1930、1981年重修,现保持清代中后期的建筑格局和装饰。王氏大宗祠二进一拜亭,宽30.61米,深34.25米,左右配火巷。祠前场地宽敞,有麒麟照壁与祠门相对。这个祠堂的建筑和装饰比较讲究,门前的石雕构图层次分明,美观大方,屋顶的平脊和斜脊都装饰嵌瓷塑,以古代戏曲为题材。屋檐的嵌瓷塑人物凌空飞出,栩栩如生。祠后进梁架结构和油饰精美,拜亭单檐四垂,工艺考究。亭内有“榜眼秋台”牌匾,为旌表南宋名宦王大宝而立。王氏大宗祠为潮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石磎墓
  孙石磎墓,在潮安县沙溪镇桑浦山伯爷山北坡,墓面向北。有碑亭、拜亭,圴为花岗岩巨石筑成。四柱落地,上盖由几块巨石组成,碑文写着:“明思栋散官石溪孙公,渔湖纯德柔人林氏墓”。碑亭前约10米处是庞大的拜亭,结构为三开间八石柱托石楹、亭顶由花岗岩巨石板盖成,完整无损。碑亭与拜亭均为花岗岩巨石筑成。碑亭高4米、重檐歇山顶,墓碑刻著“明思栋散官石溪孙公,渔湖纯德柔人林氏墓”。碑亭正前方约10米处,是庞大的拜亭,亭面宽3间,约10米,深3米,高4米,8根石柱顶托着整个巨大的石屋面,十分壮观。1987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林大钦墓
  林大钦墓在潮安区金石镇桑浦山状元埔,墓向西南。有碑亭,高约三米。亭内的藻井刻八卦太极图。横额刻“东圃佳城”四字。碑面正中书“状元及第翰林院修撰东莆林公墓”,右下角小字刻“孝子天继泣血立石”。林大钦,字敬夫,海阳县东莆都(今金石镇境内)山兜人,明嘉靖辛卯(公元1531年)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后以母老乞归家乡,卒于明嘉靖乙巳(公元1545年),年仅35岁。有著作《东莆先生全集》传世。1987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戴平万故居
  戴平万故居,建于清末,名为“儒林第”,坐西向东,为二进二从厝带前埕、后花园格局,通面阔28.5米,通进深47.4米,占地面积约1351平方米。贝灰砂砖砌筑墙体,实墙承檩,硬山顶。门楼以假砖装饰,灰塑门匾“儒林第”为清末潮州书法家戴贞素所书。2022年,戴平万故居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溪口村……[详细]
洪灵菲故居
  洪灵菲故居名为“亦瑞居”,故居坐北向南,系二进二火巷带前埕的格局,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建筑保存原建筑格局和装饰风格。洪灵菲是革命文化事业先驱人物、英勇无畏的革命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家,该故居是见证洪灵菲生平的重要物质载体,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建筑形制具有鲜明的潮汕地区特色,富有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2022年,洪灵菲故居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红砂村……[详细]
庵埠文祠
  庵埠文祠,座落于潮安县庵埠镇复兴社区,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祀文昌帝君和孔子,为三进建筑,斗拱抬梁式木结构,后座屋面为重檐歇山顶,屋架横梁及各穿插,吊角均饰以精美的潮州木雕。……[详细]
王大宝墓
  “潮州八贤”之一——王大宝辞世后归葬归湖神前山“沉江月”地,其墓碑高2.3米,占地约四亩。上刻“宋礼部尚书大宝王公墓”。墓前石翁仲四,石狮、石马、石羊、石望柱、石笋各二,分别对称排列于墓两侧。石雕线条粗扩,工艺简练古朴,雄浑厚重,气势非凡,堪称宋代大型石雕群。王大宝,字元龟,归湖汤头人,系“潮州八贤”之一,生于宋绍圣元年(1904年)。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廷试得中榜眼。初授南雄州教授,绍兴初枢密计议,绍兴八年(1138)差监登闻鼓院,主管台州(浙江临海县)崇道观。后乞辞家居,适逢宰相赵鼎谪居潮州,大宝每天与之研习《论语》,其学识深得赵鼎的赏识。不久,王大宝又被任命为连州知州,在连州他又结识了另一位宰相张浚。张浚主张抗金,遭秦桧陷害,贬谪连州,大宝与他交往甚密。张浚钦佩大宝之为人和学识,……[详细]
东和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及宋墓位于潮安区凤塘镇东和、盛户村,时代为宗祠清,墓宋。2006年,苏氏宗祠及宋墓被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潮安县委驻地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仙洲村的黄氏宗祠‌‌。黄氏宗祠不仅是中共潮安县委驻地,还见证了潮州七日红的革命历史。这段历史对潮汕地区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点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为后来的革命武装斗争提供了有利条件‌。黄氏宗祠不仅是重要的历史遗址,还承载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1927年6月,中共潮安县委成立,县委机关在南昌起义军撤离潮安后迁回仙洲村,并在黄氏宗祠作为驻地。在此期间,县委领导潮安人民群众,建立了工农武装,举行了多次武装暴-动-,创建了归仁、登荣两个山地游击区‌。……[详细]
  新乡仁美里位于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新乡村,年代为1900-1911年。本体为海筹公祠、荣禄第、后楼、智勇高等小学校大门、智勇高等小学旧址、仁美里门楼及围墙2019年4月19日,新乡仁美里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卢侗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粤始祖卢侗公是唐宋潮州八贤之一,卢侗公墓在潮州登塘山,始祖墓叫“云里月华”,又叫“云龙戏珠”。墓前竖立翁仲,石兽,气势庄严肃穆,(1990年~1992年重修),墓苑分别被列为广东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和潮州市潮安县的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石镇辜厝村存“天褒节孝”石牌坊。按乾隆《潮州府志卷七》:“天褒节孝坊,在上莆都仙圃寨,为辜廷材妻蔡氏建。”按光绪《海阳县志》载,本县“天褒节孝坊”共有二十一座,经上世纪多场政治运动后仅存龙湖镇塘东村及金石辜厝村两处,此坊历近三百年仍保存完好,三十年前开始对牌坊进行修缮,字迹重漆。但由于牌坊属花岗岩材料,风化侵蚀严重,重漆时部分字迹仅存模糊轮廓,无法辨识。值辜厝村十年修缮之际,和朋友做了字迹辨识,基本还原了牌坊字迹原貌。……[详细]
17、象埔寨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象埔寨位于潮安县古巷镇古一村。始建于明代,是一座方型寨,总面阔162.4米、总进深154.4米,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座厝”之称。全寨由一门出入,并有通道直通最后的陈氏大宗祠。通道长约110米、宽约6米。通道两侧又各分布三条长140米、宽2.3米的巷,横向又辟三条长157米、宽从外向里依次为2.7米、3.7米、1.5米的街,形成寨中四通八达,又井井有条的街道网络。象埔寨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集明、清时期不同风格特色的建筑为一体。1987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