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 > 长沙县旅游

长沙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长沙榔梨陶公庙
  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濒临浏阳河,枕靠临湘山,四周古木参天,风景十分优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陶公庙建于梁天监初年(公元502——519年)。有“六朝遗庙,千年名山”之称。据史书记载,奉祀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与其侄结庐临湘山,后来叔侄偕隐于此。士民仰其清名盛德,故立此庙祀之。古庙由正殿,山门、戏楼、石级等组成。山门的中门门额悬有“临湘山”一匾。山门两侧联云:“山中宰相,陆地神仙”。这副对联说的是:南朝陶弘景初仕齐,后入梁,隐居茅山,屡经礼聘不出。武帝时,国家每有大事,辄往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晋人称陶渊明为“陆地神仙”,因其忘怀得失而得名。此外,左右山门分别横嵌“紫府”、“丹邱”门额,并嵌有“立德不朽,有仙则名”和“六朝遗庙,千年名山”的楹联。据《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始建于南北朝梁天……[详细]
杨开慧故居
  杨开慧故居,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县清泰乡(今开慧乡)板仓。距长沙约70余公里。始建于清末,土木结构,盖小青瓦,面垅背山,坐北朝南,前筑以防护矮墙,形成院落。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房舍以上、中、下三栋平行排列,前低后高。前栋为双面木门,中嵌木栏转门;中栋有三级踏步上入过厅,门额悬挂“板仓”二字横匾;后栋正中为堂屋,左右为住房。两侧厢房多作杂房、配房。栋栋之间形成小院或天井,院内植桂花和女贞树。院落西部为一畦菜地,院外有水塘一口。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生在故居后进东头北间。1966年11月维修后开放,并复原陈设了杨开慧住房、杨昌济夫妇住房以及毛泽东、杨展等的住房。1980年修缮时,在墙缝中发现有杨开慧1928年在家居住时所写手稿信札多件。距故居右侧300米处的棉花坡山头上,建有杨……[详细]
许光达故居
  许光达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许光达(1908-1969),原名德华,湖南长沙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师范学校,参加-。1925年5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考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冬,转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炮科学习。大革命失败后,提前毕业从戎,随南昌起义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身负重伤,与部队失散。先后辗转于上海、安徽、江苏、河北、长沙等地,寻找党组织。1929年7月经安徽省委介绍到上海,参加了周恩来主持的军事训练班的学习后,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洪湖根据地。先后任红6军参谋长兼红2纵队政委、红17师师长、红8师师长等职,指挥了无数次战斗,在应城之役中两次身负重伤。1932年5月,中央决定他去苏联学习和治疗。6月入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4年后又转入东方大学……[详细]
柳直荀故居
  柳直荀故居位于长沙县高桥镇高桥村方塘冲,由其祖辈于咸丰年间建造,是革命烈士柳直荀同志的出生地及年少时的居所。柳直荀出生于绅士之家,祖辈世代学医,其父柳五亭是当地有名学者和医者。柳直荀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思想激进,18—19岁开始干革命工作。他1916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预科。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组织雅礼大学的学生参加了长沙各校学生举行的五七国耻纪念-。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北伐军进入湖南后,他任湖南区委委员、省农民协会秘书长,致力于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他加入贺龙部队,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农工委员会委员。1928年9月,任中共顺直省委秘书长,在天津法租界开设小古董店,以商人身份掩护工作。1929年冬,任湖北省委书记。1930年7月,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六军政委,,……[详细]
长沙杨公庙
  杨公庙位于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杨开慧陵园对面。杨公庙原为祭奉杨泗将军的庙宇,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末改为私塾,民国初年又改为学校。建筑由山门、戏楼、正殿、厢房、耳房等组成,为典型的民间庙宇。为四方形结构。房屋采用砖木结构建筑,上面覆盖青瓦,走廊用石柱支撑。方向为北偏东30度。整个杨公庙占地1500平方米,分为8个展厅。其中第一二三展厅展览了杨开慧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第四展室为杨昌济展室,第五展室为毛岸英展室,前厅陈列有杨开慧的简介和领导人的题词。整个杨公庙共有房间11间,门楼外墙上有灰塑。民船业奉杨泗将军为师祖,长沙各地均建有杨泗将军庙或泗洲庙。杨泗将军为民间传说斩孽龙的英雄。传说一条孽龙来到长沙县寻龙河里,兴风作浪。住在河边的杨泗决心除掉这条孽龙,遂赴南岳烟霞洞,拜师习武,师……[详细]
田汉故居
  田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果园镇田汉村大屋组(原名茅坪)。田汉(1898—1968),字寿昌,湖南长沙人。田汉自五四运动起,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后,与郭沫若等人共同组织创造社。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主编《南国月刊》,并参加话剧创作与演出实践。1930年前后参加民权保障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并任执行委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翼剧联”党团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写了大量作品,以鲜明的革命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参加并组织抗日救亡宣传演出,其“文化抗日”的影响在中国抗战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投身爱国-,并创作了大量的戏曲、电影剧本,新中国成立以……[详细]
长沙会战——影珠山抗战旧址群
  长沙会战——影珠山抗战旧址群位于长沙市长沙县福临镇,年代为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侵占广州、武汉之后,为打通京广要道,于l939年先后四次犯湘。影珠山下的长岳古道是长沙通往岳阳,或岳阳进入长沙的必经要冲,所以中国军队要守住长沙,就必须守住影珠山扼守的长岳古道,日本侵略者要进攻长沙,同样也必须先攻下影珠山阵地,才能够通过长岳古道而攻取长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敌我双方,谁控制了影珠山,谁就掌握了长沙会战的主动权。因此,蒋介石严令影珠山守军“务须阻止、切断敌军退路,如敌从某军正面逃走,即将其军-毙!”就这样,影珠山成为反抗日军侵略的重要战场。1941年底长沙会战中,国民党第73、第20、第58、第37军奉命在青山市、福临铺、影珠山地区修筑战壕,围堵长沙城区溃退的日军。1942年1月8日,日……[详细]
张百熙墓
  张百熙墓位于春华镇洞田村(今百熙村)泉井冲,墓坐北朝南,三合土、卵石封顶,后立碑三通。碑文曰:“张百熙(1847—1907)……清廷六部尚书及政务大臣,在任官学大臣时,奏请变更科举,兴办学堂……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寥寥数语,见其历史功勋。墓地位于泉井组崔壶鹏山之南坡,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前有拜坪、祭台、石人、石马,庄严肃穆,占地百余平方米。墓冢居高临下,两翼青山拱卫,环以常绿阔叶林,风光秀丽。墓前有近百米青石板台阶,直通山麓水泥路。张百熙(1847-1907),字埜秋,亦作冶秋,长沙县北山人,出生于沙坪乡照屋壁(今划属开福区),成び诖笥闾炼刺铮ń袷舸夯颍�同治十三年(1874)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山东、广东学政,直南书房侍读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详细]
缪伯英故居
  坐落在钟灵毓秀的开慧镇飘峰村一个小山冲内的缪伯英故居,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故居坐北朝南,土木结构,为大三进两天井中间以过亭连接布局,西正房卧室4间,其余为客厅、打米房、彩步房、杂屋、厨房等,呈三合院式布局。缪伯英故居占地面积530平方米。这里距永远的骄杨——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故里仅几十里之遥,黄兴、徐特立、李维汉、田汉等著名革命者的故居也离此不远,2005年缪伯英故居按原貌修复,并对外开放。2011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缪伯英故居原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坐北朝南,西阔七间,进深三间,内有天井,占地530平米,有大小房间10间,其中正房卧室4间,其余为客厅、灶屋、杂屋等。故居现为省文保单位,由缪伯英一个侄孙代为管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11年01月24日,湖南省人……[详细]
李维汉故居
  李维汉故居位于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李维汉(1896-1984),原名厚儒,字和笙,又名罗迈,湖南长沙县人。191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部,1917暑期毕业,留校任初级部主任。在第一师范期间,同毛泽东、蔡和森等相识,1918年4月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一道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蔡和森的影响下,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1922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成立,李维汉负责组织工作。同年,受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委托,回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底,由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23年4月至1927年4月,担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后改称中共湖南区委员会)书记。在此期间,并被选为中共四届、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根据……[详细]
杨书樵、杨昌济父子墓
  杨书樵、杨昌济父子墓位于长沙市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是杨昌济和其父亲杨书樵的合葬墓,墓葬坐东南朝西北,墓葬形制为抄手墓,设有墓碑三通。杨昌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学家,参加南学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促成新民学会的成立,筹备建立湖南大学,任教北京大学,其进步思想对中国近代史发展和革命产生了广泛影响。……[详细]
刘少奇天华调查驻地旧址
  刘少奇天华调查旧址位于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1961年4月12日至30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今青山铺镇天华村)蹲点调查18天。其间,刘少奇在天华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认真聆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中央提供科学决策,提出了农民兴家立业“十个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了人民公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纪念馆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由刘少奇天华调查史实展厅和刘少奇旧居两部分组成,陈展面积310平方米。旧址先后获评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1月,被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长沙市党史教育基地。……[详细]
杨立三故居
  杨立三故居位于长沙县金井镇金龙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整体为“凹”形布局,建筑坐西朝东,土木结构,土砖墙,小青瓦,坡屋顶。故居1954年遭遇洪水冲垮,现存建筑为洪水后复建,后经长沙县委、县政府对故居进行修缮,201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旁建有杨立三生平事迹陈列室,包括树立信仰、建功立业、鞠躬尽瘁、永远怀念四部分内容,全面总结和展示杨立三同志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故居现已成为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1月,被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长沙市党史教育基地。……[详细]
  武塘纪念亭系全国农村合作化高潮时期,毛主席对全国报送的材料其中一篇《湖南长沙县武塘农业合作社是怎样从农占优势转变为贫农占优势的》一文,写下一篇长达1729字的批示,为纪念这一批示,特建武塘纪念亭,刻批示于汉白玉上,纪念亭于1969年动工,当时称为“忠子工程”。1970年建成,现保存完好。1955年,在全国农村合作化高潮中,毛主席对全国报送的材料其中一篇《湖南长沙县武塘农业合作社是怎样从农占优势转变为贫农占优势的》一文,写下一篇长达1729字的批示。《树立贫农和下中农的优势》一文,汇编于《中国农村合作社高潮》一书。此篇是-中最长的一篇。1969年,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长沙市革委会请示报告,在位于武塘村境内,修建一座毛主席对武塘的光辉批示纪念亭。其设计方案由湖大土木系设计承建(与长沙桔子洲头毛主……[详细]
  春华渡槽公布时代1976年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21—0089公布地址长沙县春华镇高山村、武塘村、春华村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渡槽槽基为起点,两边各至30米处。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0米处。……[详细]
  杨开慧陵园位于开慧镇杨开慧故居右侧300米的棉花坡。1930年11月,杨开慧家的佃户、农会骨干缪佩秋等,到长沙策划劫法场、解救开慧,无奈军阀防守森严,无法施救。眼见开慧背部左右各中一枪,尚有气息;又向心脏开枪,再砍头。他们冒雪偷出烈士遗体,连夜运回板仓,葬于故居右侧的棉花坡。毛泽东后寄30块银元,以他们3个儿子的名义立碑三通。1959年修建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1967年4月建陵园。1969年杨母向振熙与开慧合穴,新建合葬墓。从山脚至墓区约150米,有3级梯形平台,每级石阶百余级。墓冢位于最上层正方形平台之中,平台边长18米,石砌,混凝土结构,大理石贴面,墓长6.6米、宽5.8米、高0.4米。墓碑横置斜放,长2.7米、宽2.3米,汉白玉石质。其下镌刻毛泽东所撰“杨老夫人与开慧烈士同穴”题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