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旅游

    葫芦岛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缸窑岭明性寺
      明性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本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宗教活动场所,国家AAA景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民国十二年进行全貌修缮,现为国内罕见的民国时期寺院建筑群,现任住持释养仁。据《朝阳县志》(缸窑岭原属朝阳辖地,1961年7月划入锦西)记载:“明性寺建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县南(指朝阳)一百六十里缸窑岭镇。为该处宣讲堂诸善士捐募修筑,寺基颇宽敞,前后共六层殿宇,建寺伊始是已佛教信仰为主体,兼容道教,儒家,民间信仰。寺内建原建有大雄宝殿,药师殿,天王殿,真武大帝阁,龙王殿,孔子殿等。”又根据“重修明性寺碑文”记载,明性寺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四月在北堂慈善会会长主持下重修,现为国内罕见的民国时期寺院建筑群。解放后古刹辟为学校室。文革期间遭到损毁……[详细]
    妙峰山双塔
      妙峰山双塔位于绥中永安堡乡塔子沟北150米的妙峰山上。东南距县城75公里。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1101~1110年),两塔东西对峙,相距50米。东塔高约24米,砖筑八角九级密檐式。塔身八面各有角柱,东、西、南、北四面砖砌浅龛,内置一佛,坐于莲花座上。佛座须弥式,束腰部雕有马、象、狮头等姿态各异。龛上有宝盖、飞天、铜镜。塔东南面右上角雕有“辽天祚皇帝”,正南左上角雕有“宣赐舍利塔”等砖雕题名。故又称天祚或舍利塔。西塔高约10米,柞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其结构与雕刻部分与东塔基本相同,现存五层檐。山上古塔两座,东西对峙,一大一小,双塔构造、雕刻大体相同,巍峨壮观。粗略量一下,两塔相距大约50多米,细看,均属于青砖构造。该塔高约9米,为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现存五层檐了……[详细]
    兴城城隍庙
      辽宁境内保持最为完好、最为古老的明代建筑——兴城古城城隍庙。建筑风格独特的兴城古城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正统七年间,已经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明朝嘉靖和清朝康熙、嘉庆、同治和光绪年间都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维修,是辽宁如今保持最完整的城隍庙。保护范围:围墙内及围墙外墙基外,东15米,南10米,西5米,北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兴城古城墙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明性寺
      明性寺,位于南票区缸窑岭镇街东路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光绪二十七年,结构形式多样,建筑艺术华美,为辽西清代古建筑群中珍品。该寺2009年开始修缮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二期修缮工程。整个寺庙群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层层递升。而且,各层建筑都站在同一中轴上,半圆形正门尤如条条长虹,层层相套,具有恢宏的气势。寺前有两根青石旗杆,每根旗杆以两块巨石合抱一块方石盖套为基,以铁箍衔接,黄铜冠顶。在山门前台阶处还有一对石狮,坐落在与台阶等高的石砌墩上。石狮昂头挺胸蹲坐,右边石狮左脚踏少狮,左边石狮则右脚踏球,狮态威武雄壮。第一层建筑是山门佛殿。只见山门两边门蹲上又各有一小石狮,三间门房,中间一间是大门通道,两边各供奉四大金刚。在山门东西各有角门,山门、角门以墙相连,两角门样式相同,各有木门……[详细]
    三台子烽火台
      三台子烽火台位于辽宁绥中沙河镇三台子村,建于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经大都督戚继光主持所修,其目的是为防御边患。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台子烽火台为砖石结构圆台,底径为18米,通高12米。台基由条石垒砌而成,高2.7米,台身用青砖一丁一顺砌筑,共叠砌70层,中间夹有石钉。台顶砌有垛口,正中砌烽火灶和长方形铺房,周围砌风围墙以避风沙。北面开半圆形石券门,高1.7米,宽1米,门下有两个龙头石磴,台顶东西各有流水嘴一个。三台子烽火台较一般烽火台高大,指挥系统齐全,在明代戍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但烽火台外观良好,顶部风火灶、券门、龙头石磴、垛口、望眼及石流水等设施保持完好。三台子烽火台为明代军事防御设施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三台子烽火台……[详细]
    周家住宅
      周家住宅位于葫芦岛兴城市古城内南二街,年代为民国。2008年6月11日,周家住宅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院内及四周外墙基外东、西各20米,南10米,北4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北各5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郜家住宅
      郜家住宅位于葫芦岛兴城市古城内南一街,年代为民国。2008年6月11日,郜家住宅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院内及四周外墙基外东、西各6米,南、北各25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南、北各3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兴城温泉张作霖别墅
      兴城温泉张作霖别墅,旧址位于今兴城古城东南2公里处的铁路疗养院北院内的核心地段,是融东洋格局和西欧风韵为一体的小型建筑群。1927年,经张作霖当政的中华民国交通部次长代理部务常荫槐批准,并派员监视,在兴城温泉修建“铁路浴舍旅馆”。整个浴馆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由京奉铁路筹划、北宁铁路局具体承办。北宁铁路局接到任务后,1927年10月开工,首先修建了一座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高级别墅式的浴馆。……[详细]
    葫芦岛张学良筑港纪念碑
      张学良筑港纪念碑座落在葫芦岛港码头西山,面面崖下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西南是海岸坡地。此碑是张学良将军撰文,并在开工典礼上亲自揭幕的遗物――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碑。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一通,位于碑亭内。石碑通高18米,造型整洁严肃,美观大方。碑亭基台正圆形,直径72米,边缘设三步阶道。平台上砌0.7米高的方围墙,四面有通道。四根26米高的水泥方柱支撑梁架,亭盖四面陡坡飞檐上翘,顶上有圆楔尖。碑亭通高5米,占地43平方米。碑亭内汉白玉石碑一通,石碑呈扁长方体,两侧有双肩,并以双道圆条纹装饰,立在长方座上,周围8根白色花岗岩方柱,用铁链拉成一八角形护栏。碑身高1.35米,宽0.66米,厚0.25。碑身正面阳刻隶书大字“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9个大字,背面阴刻张学良将军撰稿的八行正楷碑……[详细]
    安昌岘舍利塔
      起香火旺盛,安昌岘舍利塔也不遑多让。“舍利”是梵文的音译,意为佛骨。佛教习俗常将佛骨、佛牙建于塔内以便供奉,故称舍利塔。安昌岘舍利塔位于盘龙洞南西15公里的暖池塘镇安昌岘村,是省级保护文物,始建于金代,于金天德四年(1152年)重修。塔身用青砖垒砌,为八角形实心密檐式,高18米;塔座为须弥式,砖雕仰莲,并刻有花纹;塔身八面七层,东西南北均有拱形门,内有专刻菩萨像,结龛坐于莲台。其他四面各有胁侍,身披袈裟,足踏莲花,双手合一,神态安祥。塔上各层檐部为砖雕斗拱,塔身呈挺拔秀丽的锥形体,塔尖有刹座封顶。具有很高的古建筑和佛学研究价值。此塔地处山巅,年代久远,风化严重,现已向东南方向倾斜达15度。2001年曾对塔座进行青砖水泥加固。2007年列入辽宁省“辽塔工程”维修项目,现已维修完成。塔和碑为市级……[详细]
    张学良别墅
      张学良别墅于龙港区葫芦岛海滨的东山坡上。这里依山傍水,林木葱茏,东是葫芦岛港,西面山坡上立有“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碑”,南面是一望无际的渤海。此外风景迷人,是难得的避暑胜地。别墅建于1922年,共两层,分前楼和后楼,均为砖木结构。楼内设有门厅、前厅、露天回廊等。白石墙衬绿铁瓦尖顶,整个建筑十分考究。别墅建筑仿照东洋木质结构的格局,采用了西方城堡式的造型,也有我国传统的建筑方法,不愧为一座工艺精湛的建筑艺术品。1987年渤海造船厂投资重修,别墅又恢复了当年的风姿。1922年,俄国国内革命之初,局势很不稳定,当时任东三省巡阅使镇威上将军的张作霖想收回松花江的航运权,加强他水上防卫实力,便在奉天(今沈阳)设立了航警处,同年又在葫芦岛建立了航警学校。这座别墅是和当时作为航警学校校舍的8号洋楼(1926……[详细]
    兴城文庙
      兴城文庙,亦称孔庙,为旧时祭孔之所。它位于兴城古城内东南隅,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是东北三省最古老的、辽宁省境内最大的一座文庙。文庙分为内外院,内院有棂星门、泮桥、戟门、大成殿、崇圣祠、祭器库、更衣亭、乡贤祠、名宦祠等建筑。外院以绿化为主。1984年被列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绥中万家秦汉大型宫殿遗址位于锦州市绥中县万家乡,邻近渤海海滨。重要保护遗迹先确定两处:第一处为石碑地秦始皇“碼石官”建筑群遗址,位于墙子李西头村南海滨,南北长六百余米,东西宽三百余米。有长方形围墙状夯基,其间是棋盘状分布的夯土台基,位于中南部正中为高大的方形夯土台基,中心建筑群址座落其上,正对海中“姜女坟”礁石。夯墓建筑址表面有屋顶墙壁塌落的巨型夔纹瓦当、空心砖踏步等建筑构件。第二处为黑山头望海遗址,位于贺家村南海头,东距碣石宫二公里,东西五十米,南北四十米。由前后三层殿屋及迥廊组成,内有成排柱础、窖井等,南部海中有对峙双礁,称“龙门石”,遗址西侧海头第二台地为一距今三千年的青铜文化遗址。碣石官东零点七五公里的止锚湾海头台地、宫北零点五公里杨家村南瓦子地、一公里周家村南、五公里金丝屯东都有相……[详细]
      关氏世传碑(葫芦岛市建昌县娘娘庙乡石桥子村)关氏世传碑铭,也称关氏世传碑,雕刻于元代至元26年(公元1289年)。该碑由当地青砂岩镌凿而成,碑文记载了当地关氏家族一门忠孝事迹和战争后“萧瑟无人,饿殍遍野”的悲惨情景。碑体高大,雕工精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于1997年被列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石碑为基点,东、南、西、北四边各向外3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3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