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常德市旅游

常德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常德桃花源旅游区
  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虽是虚构,但实有其地,它就位于湖南省桃源县。桃花源南临滔滔沅江,北倚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修竹婷婷,寿滕缠绕,花草芬芳,有石阶曲径、亭台牌坊装点,宛若仙境。这里每年的3月28日举办桃花节,推出各种具有文化特色的活动,如果你此时去桃花源,将会留下浪漫的回忆。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岭、秦人村4个景区,其中桃花山、秦人村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树林、穷林桥、菊圃、方竹亭、遇仙桥、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馆、集贤祠等70余处景点。寻访桃花源,车至桃花山牌坊下车。坊在公路南侧,始建于1943年,后倾塌,1973年按原貌修复,坊上石刻,介绍了桃花山的概况。牌坊两边的柱上,有“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对联一副,概括了桃花源的主要景致……[详细]
2、澧州文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澧州文庙
  澧州文庙位于澧县澧阳镇古城西路,始建于宋代,明初迁建于今址,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四年(1844)重建,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多平方米。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开放以来,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2007年澧县文庙经过一次大的修缮。文庙景点头门,最早修于1882年,后被毁。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文庙经过较大规模的修复,头门也在这次维修中恢复。门前的一对石狮是明代华阳王府的遗物。华阳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曾经谪守在澧州。东边的字幅“德侔天地”是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边的字幅“道冠古今”,是赞孔子思想、言行都是盖世之冠。状元桥,是文庙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于泮……[详细]
秀峰书院
  秀峰书院,又名忠烈祠,天门书院之前身,自创建迄今已有235年。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1984年5月,石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6月,常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史沿革秀峰书院为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知县潘曙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知县鲍启泌兴办。书院草创期间,仅有房屋二间,陈设简陋,但一时文风丕振,大为生色。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石门知县许耀祖(浙江会稽人)用俸禄及捐款重修书院,置以匾额,赐以嘉名,曰秀峰出院,有讲堂三间,二门二进,头门一栋,有正心斋、进德斋、时习斋、明道斋、诚意斋、居业斋、日新斋、正谊斋八斋房。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石门知县曾维桢把秀峰书院更名为天门书院,并捐资进一步对书院进行修缮。1940年7月,……[详细]
索县汉代城址
  索县汉代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东北15公里处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俗名崆咙城,又名汉寿城.据《常德地区志·文物志》载:古城分为大小二城,坐北朝南向,东为大城,西为小城,中间有城垣相隔。大城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600米;小城南北宽600米,东西长约300米。两城总面积为54万平方米。残存夯土垣高3-4米,宽12-18米。东西南北均有城门。城的四角有瞭望台,残高7-8米。城的四周有护城河,宽约30米。城址内遍布汉砖、汉瓦、和汉代陶器残片。曾经有村民挖出有铭文“汉寿城”字样的古砖和陶器等。城外东南方向有较多汉墓,其中有的规模较大,传说中的楚平王墓遗也在其中。据史料记载,索县城始建于东汉,是湖南当今最大且保存最好的汉代古城,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详细]
石门闯王墓
  闯王墓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此为在原址上修复的陵墓,作为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的纪念建筑。 清《石门县志》卷十三《陵墓》载:“奉天玉墓在夹山大路旁西坡,以奉天玉和尚即李自成败后削发为僧,似可确信。旧有紫石牌坊,制造壮丽,为当事者所扑碎,并欲暴其骸骨报官,未果。”闯王陵于1993年修复,位于夹山寺之西侧,坐西朝东,占地30余亩,由陵卫、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碑廊、野拂塔等组成,宏大壮观。 陵卫即大门,上拱下方,门额有“闯王陵”三字。红墙黄瓦,飞檐翘角。门后有永昌池、永昌桥,“永昌”为大顺年号。桥后上26级石阶为紫石牌坊,4柱3门,高约10米,额为“奉天倡义”四字,联曰:“捣碎乾坤惊日月,踏翻宇宙走雷霆”。坊后为100米长的神道,两旁排列狮、象、羊、马等石雕像,之后为3坎69……[详细]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1932年10月-1933年8月)位于汉寿县军山铺镇祝家仑村(原罗家湾村)黄家仑组。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文物本体为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与七座烈士墓。旧址为一处民居建筑,是苏维埃政府主要成员郭玉和的住宅。为一栋一层三开间木结构建筑,正屋右侧带一偏屋,为砖木、夯土混砌的建筑。七座烈士墓为汉益沅联区苏维埃政府主要成员的个人墓葬。1931年3月,为了扩充武装队伍,拓展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鄂西特委书记周逸群率部南下洞庭湖,开辟洞庭湖特区。成立了由孟庆友任书记的中共洞庭湖特区委员会。着手发展包括汉寿在内的洞庭湖滨9县党组织。1931年6月,洞庭湖特区委员会派曾在汉寿做过农协工作的戴春生、朱石、谢松林等地下党员,在汉寿、沅江、益阳3县交界的沙子塘、烟苞冲、王家仑一带发展革……[详细]
九里楚墓群
  九里楚墓时代为战国。位于湖南省临澧县九里乡,此为楚国封君的一个特大型墓葬。1980年6—10月发掘,封土堆残高5.2米,墓口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2.8米,总面积1131.6平方米。墓口下有11级台阶,台阶宽0.6~0.9米,高0.75~0.9米。11级台阶下为竖穴墓室,墓穴底长13.7米,宽10米,左墓室四周壁边,备有一生土台阶,宽0.5~0.7米,从封土堆顶至墓室底部,深近20米,斜坡式墓道在东边,坡度18度,全长19米,墓道墓坑内填土分层夯筑,夯层为0.25~0.3米。墓有一圆形盗洞,盗墓年代约在秦汉之际。葬具规模大,外椁盖板外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盖板上覆竹席。外椁高4.1米。为二椁三棺,内外椁的盖板均由47厘米见方的木材垒叠而成,有东、西、南、北4个边箱,深2.2米,……[详细]
广州军区西湖生产基地军垦旧址群
  广州军区西湖生产基地军垦旧址位于西湖管理区,始建于90世纪60年代,坐北朝南,砖木或砖混结构,典型的苏联式建筑风格,糅合了具有北方气息的外廊式布局,面积庞大,独具特色。总建筑面积约6965.72平方米,总占地面积约7093.52平方米。旧址由广州军区空军五七干校旧址、五七干校分校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146师的政治部(生产办)旧址、通讯营营部旧址、军人服务社旧址、军需仓库旧址、师部西湖水塔旧址、436团团部旧址、437团团部旧址、437团团部水塔旧址、438团团部旧址、438团团部水塔旧址、438团哨塔旧址等13处建筑组成。为了战胜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1969年4月,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研究决定,撤销第一--管教队建置,交给军队在此开办“五七干校”和农场,由广州军区陆军第47军141师……[详细]
常德城区古井群
  常德城区古井群(含四眼井、丝瓜井、葵花井、白龙井、崔婆井)省保常德城区古井群之一,葵花井,系明代荣王府邸唯一原址遗存,在常德市一中内某个角落。葵花井,相传井中常现葵花,舀入瓢中则瓢中有葵,注入桶中则桶中带花。明弘治四年(1491年),朱佑枢被明孝宗封为荣庄王,封地为常德府。同年8月,常德武陵奉命兴建荣王府,但朱佑枢并未奉旨就封常德府,而是仍滞留京城,留在政治中枢。正德三年(1508年),朱佑枢在朝廷压力下,离开京城,到常德就封。直到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10月,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攻入常德,代表封建王权的荣王府在劫难逃。王府繁华从此落尽,荣王府最后一任主人朱慈炤携母仓皇出逃,不知所终。葵花井,记录了135年荣王府的盛衰,也留存了无数寻常人家儿时的美好记忆,镌刻着常德前行的历史轨迹。今对古井周……[详细]
青文胜墓
  青史留名的青文胜墓位于南禅寺大雄宝殿左侧民房外。新增添了市保碑和后裔重修的光荣碑。墓茔占地2000平方米,经过了后人的修复。墓碑看上去是老的,刻有“青惠烈公之墓”、“大明洪武二十四年奉旨御葬”、“清康熙十八年阁邑人士刊立”碑文,此墓碑旁边还立有题款为“前国务总理兼财政部总长清翰林院编修熊希龄敬撰”的颂德碑,碑文用工整秀丽的行书刻就。在大墓的花岗岩护栏外面,还有两块与此有关的石碑,一块是青文胜后人所立的衣着明代官服的青文胜像,另一块铭刻着青文胜当时给朱元璋的奏章。此墓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墓主人青文胜仅为洪武年间任龙阳县(今汉寿县)典史,区区一个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一个很小很小的官。为何他死后,却得到朱元璋的亲笔诏书封赏和御葬,并为他树碑立传,这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洪武二十四年龙阳……[详细]
常德会战碉堡群
  每当夕阳西下,沐浴在彩霞余辉中的常德城“满城尽带黄金甲”,唯独抗战时期幸存的几座水泥碉堡呈现血染的风采。它镌刻有中国军人与常德民众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血色印记。它是无字的丰碑,因而特别令人瞩目。高山街口碉堡它位于现在的人民路清真第一春宾馆的东侧。解放前这里是同华金号,解放初是汽车货运站。高山街口的碉堡比较隐蔽,高度不足0.8米。它上面是个木质的“交通岗亭”。碉堡乍看像岗亭下面的台基。这座碉堡靠近地面有三个射击孔。一个对着东面的城门口,一个对着西面的下南门十字街,还有一个正好对着高山街。碉堡的进出口藏在汽车货运站的地下,厚重的枕木将它盖得严严实实。常德会战时,日寇的平射炮描准碉堡的射击孔疯狂地炮击,还丧心病狂地施放毒气弹,守卫碉堡的官兵全都壮烈牺牲。碉堡外面也躺满了日寇的尸体。时任《新潮……[详细]
庹家岗遗址
  “庹家岗”顾名思义,就是庹姓人家居住的山岗,安乡的庹姓人家最初由外地迁入在此休养生息。而中国“庹”姓的人数不多,百家姓没有这个姓氏,在全国排序300名之后,因此,在这个地方开始命名遗址时还误称“度家岗”。庹家岗遗址位于安乡县安障乡遵保村三组,属古县城范围,与县城地望一致。附近一带有狮子山、会子岗、黄山岗、罗井岗等。主区堆积面积为2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形状,遗址高出周围田地1-1.2米,文化堆积约2米厚,保护范围外延5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0’04.3”北纬29°25’58.3”,海拔高程36米。北连狮子山南端,南至南排水沟南150米,遗址东西向排水沟渠贯穿南部,沟北为旱地,沟南为村舍和农田旱地,向东处至鱼池东岸,西接黄安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庹家岗遗址在这次试掘中,上层发现了大量的两点纹……[详细]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位于常德市城区人民路、青年路和建设路之间。1943年的常德城保卫战历时15天,57师8000多官兵几乎全部牺牲于阵地上。日军也伤亡惨重,约近万具日寇的尸体倒在常德城内城外。仅日方资料记载,就有4名联队长以上高级军官和5个大队长、4个中队长死于此役。57师爱国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赢得的15天时间,为各路援军争得了宝贵的战机,得以形成对常德城的反包围,迫使日寇在常德城只呆了不到7天,连尸体都未及烧完,就仓皇北逃,最后跑到长江以北才惊魂初定。1944年,常德会战结束后,由常德县政府配合74军留守处,在常德城收敛了阵亡于城内的千余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遗骸,在当时以一个重磅炸弹坑为基础,修建了士兵合冢,又将在城区周边阵亡的将校级军官遗骸集中,修建了将校墓,建了纪念碑,两座纪念亭、纪念牌……[详细]
新洲古城遗址
  新洲古城遗址位于津市市区以南约5公里的新洲镇,城址东濒澧水、南临嘉山及豹鸣山。新洲设治据史载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时期,《直隶澧州志》引《世说新语》曰:东晋南平守王胡之避司马无忌之难,置郡澧阴,见允于幼童中。《澧志》谓:“澧阴当即今新城,(车)允产于新城,新城旧隶南平,今治于澧。”而新洲有城的最早记载为唐大历年间,“新城在州治东四十里,车胤读书处。唐大历间,李泌筑。”元末明初,澧州治所曾一度移于此,明以后城遂废弃。新洲古城平面呈三角形,分布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城墙西南段及向西北拐角、东段及向北拐角尚保存较好,西、南两面护城河也保存较好,北面局部尚可辨护城河形迹。现城址东南部仍为新洲镇政府所在地集镇,有人口近5000人,城址内其它面积为农田和水塘,城墙残垣上居民住宅,城内包含着万寿宫及孟姜女两个社……[详细]
石门梯云塔
  梯云塔位于石门县楚江镇宝塔居委会境内,始建于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由时任知县杨云材兴建。修建此塔的本意是“以堵风水”。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此塔遭到雷击,上部三层毁坏。清道光三十年(1840年)举人王大猷督修,首土生员贺安帮、廪生邢坤、武生王祈太为监修,倡首国学生唐思贤捐钱伍仟串;将塔上三层拆除重修。用料仍为花岗岩石砌成,用石灰浆水作为粘合剂。梯云塔为八方七级,每层有檐,仿楼阁式,攒顶宝葫芦为刹,为中空花岗岩石塔。塔高34.15米,底层直径7.65米,每层塔檐角大幅度起翘,底部檐边长3.9米,每层四拱门,拱门屋与层之间错开,显得错落有致,每层四拱门巷道均通向塔中,形成正十字形塔层,塔内置有回旋石阶可达顶层。顶层中心由花岗岩雷公石柱支撑,柱高2.96米,四面阴刻楷书铭文以及纪年……[详细]
澧县宋家台遗址
  宋家台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位于澧县大堰挡镇宋家台村,地处洞庭湖西岸澧阳平原的台地上。1986年发掘。发掘出一组属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红烧土房基面和一处墓地,并发现遗址周围有环壕。房基面东西长27.7米,南北宽11.8米,面积约500平方米,保存良好。房基由红烧土碎块铺垫,厚度1米-0.6米不等,视其原始地面面貌而定,中间有两条近东西向排水沟,并夹一条走道,将房基面分为南、北两部分。房基面上清理出了柱洞,将南北部分各分隔四个房间,门向朝南。其上倒塌的大块红烧土有明显的夹木〈或竹)的痕迹,说明房屋采用编竹(木)夹泥供烧的方式建造。地层中还出土编织竹帘,可能作为房间的隔墙。该组房子应为宋家台原始聚落的一个家族的住所。发掘墓葬25座,其中5座瓮棺葬,其余均为东西向长方形土坑墓。墓葬间隔较密,重……[详细]
中共新洲支部、新洲农民协会活动旧址
  津市新洲支部、农民协会活动旧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新洲镇万寿宫社区南街121号万寿宫内。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前厅、天井、正厅,-四周以薄板青砖砌斗墙,天井及主体建筑的三进均为分隔连檐的硬山顶,上覆小青瓦,建筑内部为梁架结构。该建筑整体布局规整,建筑组合协调,空间稳重大气。二进院落,整体造型朴实大方,稳重苍劲中兼具清灵秀气。新洲万寿宫的建筑装饰风格在其它地区同类型古建筑中难得一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1927年初,中共新洲支部,农民协会相继成立,设立于万寿宫内。在革命形势影响下,新洲的工农运动迅速开展,如火如荼,主张男女平等剪发放足,查禁烟馆,-场20多家,捉拿土豪劣绅游街示众。长沙“马日事变”及常德“敬日事变”之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镇压共产党人和工农运动,党支部书记张运载……[详细]
覃氏祖祠
  覃氏祖祠位于所街乡文家村三组。祠堂为二处清式小青瓦结构四合院落,建筑依山而建,坐西朝东稍南,石基呈长形,建筑面积约为550平方米,分三进,一进为厅堂,二进为中堂,次间大部分已毁,仅存青石基脚,三进为拜堂,两侧有耳房,主要供奉覃友仁、覃添顺、覃添秀等覃氏祖先。2011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建控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30米处。……[详细]
乌鸦山遗址
  乌鸦山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南澧县澧南镇高堰村。旧石器时代遗存就埋藏在澧水支流道河左岸二级阶地上覆地层的红土中,相对高度为25米。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1992年底正式发掘。乌鸦山遗存的石器原料以硅质岩为主,砂岩次之,还有石英、燧石、石英岩等。石器组合有砍砸器、似手斧石器、大尖状器、尖状器、刮削器和石锤等。石器可以划分为大型与小型石器。大型石器包括砍砸器、似手斧石器、大尖状器、石锤等砾石石器,但比鸡公铛文化同类石器要小,数量也不多,所占比例不足30%。小型石器主要为各种形式的刮削器和尖状器,所占比例达70%。小型石器的原料均来自硅质岩砾石。石片石器占绝对多数。制作方法为锤击法,单面打击多于两面打击,同时还存在错向加工手段。形体较小的似手斧石器、大尖状器、长石片刮削器……[详细]
20、蜚云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蜚云塔
  蜚云塔时代为明至清。位于湖南省澧县城郊,蜚云塔内外浮雕佛像117尊,此为省内所罕见。明天启初年(1621)建塔三级,清嘉庆十六年(1811)易砖为石,后停工,嘉庆二十二年(1817)续建落成。塔为七重楼阁式石塔,八字形,飞檐起翘,高约33米,底径12.5米,高约5.9米,以上各层均递减,顶层高3.2米,直径6.4米。塔顶为八方台阶形攒尖式,上设莲瓣一圈,中置三节葫芦形宝顶,上下衔接处置一圆形盘,上小下大。一层西向辟一门,余六层均为四门。设十字巷道。门顶拱形,内有旋梯108级直通七层,七层呈穹窿顶,中置一四方石柱,四面有铭文,南曰“皇图巩固”,北曰“文运光昌”,两为“皇清嘉庆十六年知澧州直隶事成都谢攀云率阖州士民倡举重建”,东为“皇清嘉庆二十二年知澧州直隶事贵安定佩莲率阖州士民重建造成。”此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