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肇庆市旅游

肇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旧村北帝庙
  旧村北帝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平凤镇新宁社区旧村,占地面积166.62平方米,始建于明代 [1-3]。旧村北帝庙坐西北向东南,面阔进深各三间,砖木结构,单檐布瓦歇山顶,博古脊,人字形垂脊,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梁架。旧村北帝庙梁架结构与柱网排列,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及艺术价值,是岭南古建筑的瑰宝 。2022年7月23日,旧村北帝庙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欧村刘氏宗祠
  欧村刘氏宗祠位于封开县罗董镇欧村。欧村刘氏宗祠坐北向南,广三路,两侧有青云巷。建筑前有约175平方米的长方形晒地,总占地面积629.37平方米。欧村刘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六年重建。欧村刘氏宗祠是封开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之一,其建筑工艺巧妙地运用木雕、灰塑、壁画等,技艺高超,工艺精湛,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欧村刘氏宗祠在2011年1月被封开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塘角嘴遗址
  塘角嘴遗址位于封开县杏花镇利宅村塘角嘴山。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面积1. 2万平方米。1982年发现,同年及1990年两次进行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出土陶器釜、罐、豆、盘、鼎足、器座、拍、器盖等,其中鼎足数量多,型式多样。纹饰有绳纹、曲折纹、长方格纹、双线方格纹、方格凸点纹。石器有锛、镞、环、砺石等。陶拍的出现,说明遗址含有制陶工场。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洪莫氏大宗祠
  罗洪村现存的古建筑有莫氏大宗祠、履恕莫公祠、竹斋莫公祠、梅村莫公祠、敏斋莫公祠、尧夫莫公祠、雪峰莫公祠共7间。其中莫氏大宗祠建于明隆庆5年(15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建,面积527平方米;梅村莫公祠建于民国,面积140平方米;竹斋莫公祠建于清代中期,面积268平方米;敏斋莫公祠建于民国,面积130平方米;履恕莫公祠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面积328平方米。莫氏大宗祠是德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北向东南,为砖、木、石结构,总面阔13.7米,总进深38.5米,占地面积527.45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中堂石柱础保留明晚期的建筑特征,中、后堂梁架有明显的清中早期建筑特征,对研究明末清初古建筑艺术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罗洪莫氏大宗祠保存一块完好的碑石,记述莫毓芳为岭南第一位状元封……[详细]
彭泽民故居
  彭泽民故居位于肇庆市四会市城中街道白沙村委白沙村 。故居始建于清末,为普通民居,是砖瓦结构,建筑面积139平方米。故居于1987年由四会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1991年,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提供了彭泽民先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彭泽民先生的女儿提供了彭泽民铜像在故居大厅陈列。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6、普济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济堂
  省港-委员会旧址位于东堤挹翠路与东园路交界处。原是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花园别墅,名“东园”,总面积2.5万平方米。省港-爆发后,1925年7月,在这里建立大-的领导机构——省港-委员会,-领导人苏兆征等在此办公。1926年11月6日,省港-委员会的房子遭帝国主义收买的反动分子纵火焚毁,历劫犹存的仅有1座门楼和红楼前的1棵大树。1984年政府拨款在原地重建了“红楼”。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忠良第一泉
  忠良第一泉位于德庆县莫村镇平岗村委会平岗村村口,建于1092年。井后面立石一块,刻有“忠良第一泉”以及“元祐七年”等字。井水清澈,村民过去一直用作日常饮用水,现仍做洗衣等生活用水。该井是德庆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井,更入围“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对研究宋代古村落形成和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方式有重要历史价值。……[详细]
48、丽谯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丽谯楼
  丽谯楼在肇庆市端州区城中路175号第一人民医院西地。这里是肇庆府衙旧址入口处,始建于1118年。古端州曾是宋徽宗赵佶的封地,赵佶继位后,亲笔赐书此地为“肇庆府”,当地守臣在府衙前筑高台盖此楼宇,用以供奉此御书,故此楼又称“御书楼”。明代重建时改称丽谯楼。楼建成后,置铜壶滴漏、乾宁铜钟、大藤鼓报时刻。1925年冬该楼曾为叶挺独立团直属队的驻地。到50年代,该楼已经残破不堪,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但楼下的高台基仍沿用明代的遗构。交通乘4、5、6、10路到城中路下车,步行几分钟即到。历史丽谯楼原名御书楼,又称永明宫、红楼,位于端州区城中路第一人民医院西侧。这里是肇庆府衙旧址入口处,始建于1118年。古端州曾是宋徽宗赵佶的封地,赵佶继位后,亲笔赐书此地为“肇庆府”,当地守臣在府衙前筑高台盖此楼宇……[详细]
老坑洞遗址
  端石老坑洞遗址位于羚羊峡端溪的老坑,是盛产端砚石之名坑。该坑洞是石工于唐武德元年(618年)按天然石口开凿而成,因年代久远,故称老坑。坑洞内原有多个洞穴,今存大西洞与水归洞。大西洞全长(斜距)125米,水归洞全长(斜距)100多米。老坑砚石集端溪各名坑砚石优点于一身,质地称冠,被视为“砚中至宝”,唐代以来被列为贡品。老坑洞自清末已停止开采。老坑,又称水岩,清康熙后又曾皇岩,位于羚羊峡东端南岸紧西江处。因它开坑采石年代久远,历史较长,故称老坑;又因洞内长年累月为泉水浸渍,故称水岩。自唐代开采至今。石色紫蓝,其石品花纹为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玫瑰紫、火捺及石眼等,为端溪各名坑之冠,是端砚贡品之主要用材。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清任书室
  清任书室座落于德庆县凤村镇,建于清代末年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建筑艺术巧夺天工。经过两百多年的风吹雨淋,无情的战火,其原貌基本不变,依旧如新。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48年曾是绥贺支队二团团部所在地。清任书室坐西向东,占地面积477.89平方米。三进三开间,每进屋脊次递拔高。中、后堂前带天井、两廊,头门、后堂次间设耳房,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宅大庭深,富有岭南建筑特色。清任书室的保护对研究德庆革命史和清代岭南建筑有重要的价值。据德庆县党史资料记载,194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贺支队第二团主力开进凤村九龙地区建立游击根据地后,支队和二团领导机关随后设在大村的清任书室。书室前厅曾作军事接待室,后厅为警卫员营房,左右厢房为-卧室、议事室。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详细]
黄岩洞遗址
  黄岩洞遗址陈列馆位于河儿口镇河儿口管理区狮子岩西南山麓。是一座屹立于岩溶谷地之中的三叠纪石灰岩孤峰,洞穴前为坡地,背后山岳亘横,峰丛起伏。洞口向西南,相对高程为15米,洞内可分上下两层,洞厅的西、南面各有支洞。198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8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对粤西地区岩溶洞穴进行考察,发现了黄岩洞遗址。在洞厅出土了80多件打制石器和一件刃部经磨制的残石器;1964年4月,广东省博物馆会同封开文化馆,再次对黄岩洞进行复查和发掘,在洞口右侧的灰裼色堆积中发掘出两个人类颅骨化石,以碳十四测定距今年龄为11930±200年。并在洞厅的黄裼色堆积中获得一批打制石器;1978年7月,广东省岩溶洞穴考察队及肇庆地区岩溶洞穴考古训练班学员又对……[详细]
  明 高要 文明塔 位于高要市南岸镇的镇塘岗,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肇庆知府郑一麟为振兴文风而建。因与肇庆府学宫文明门隔江相对,故名文明塔;又因建在镇塘岗,俗称镇塘塔。相传,凡塔上空乌云翻滚,肇庆必生风雨,故又称雨云宝塔。塔平面六角形,塔身外观七级,内13层,高45米,为穿楼阁式砖塔。塔基为石砌,塔刹为铁铸。底层南北对开一平门;西北面开一上落门,可循级壁绕平座盘旋登上顶层。首层边长6.8米,墙厚3.98米,二至六层开四门,第七层开两门。塔身用一顺一丁的青砖铺砌,中为泥浆粘砌,外表用灰浆砌缝,白纸筋石灰批荡。各层以菱角牙子砖与线砖相隔叠涩出檐。1986年、1996年两次维修。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