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旅游

黄山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21、大母堨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母堨现存大母堨为明代结构,保存基本完好,为棠樾村的重要灌溉工程,中间有个三闸口,灌溉双圳口,全长1000米,高3米。大母堨是乡村级古代杰出的水利工程,至今周围的村民还享用它的功能,对研究古代水利的发展历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保护范围:整座坝身、西岸的水射、水渠周边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周边50米。……[详细]
122、渐江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渐江墓面积年平方米,建于清康熙2年(1663年)。新安画派大师渐江,晚年常居五明寺,涅盘之后迁葬寺侧,其友王泰徵为其作墓志铭,许楚书墓碑,并遵渐江遗愿,在墓旁植梅数十株,故又称“梅花古衲墓”。1982年大修,重立墓碑,撰刻新的墓志,砌筑了祭台,石栏等。现墓地梅枝交柯,松竹荫护,一派幽雅肃穆气氛。……[详细]
  上海黄山茶林场场部大楼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年代为1955年。2019年,上海黄山茶林场场部大楼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24、蔚德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蔚德堂位于黄山市歙县霞坑镇,年代为1930年。精美绝伦的清末宅院“蔚德堂”是现存最为完好的,点缀其间的砖雕、木雕、石刻,工艺精湛、美不胜收。大门顶上,如一幅雕空的展开状的圣旨,中间是“积厚流光”四个端庄的行书,顶上是一个“八卦”砖雕。其墙脚的石条顶端,分别雕刻着蝙蝠、官员;明堂里的渗水的地漏,是青石雕刻的一条正摇头摆尾的游鱼;内屋的门楼上,是幅百子砖雕,栩栩如生,意蕴生动。2019年,蔚德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清。2019年,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26、启蒙馆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启蒙馆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年代为清。2019年,启蒙馆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休宁世德堂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回源村,年代为清。“世德堂”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43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祠内巨柱林立,三雕精美,匾额高悬,祠外抱鼓石突兀,旗杆墩肃穆,无不浸透着岁月的沧桑。现存木雕作品二十余幅,分布在额枋、梁、斜撑、驼峰、斗拱等大小部件上,画面大致是龙凤呈祥、历史戏文、山水花鸟等浮雕作品,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建筑学的珍贵事例。2019年,休宁世德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珰金牌坊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年代为清。2019年,珰金牌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富溪牌坊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榆村乡富溪村,年代为清。2019年,富溪牌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0、旌孝坊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旌孝坊位于黄山市歙县郑村镇,年代为明。2019年,旌孝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1、震修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震修楼位于黄山市屯溪区,年代为清。2019年,震修楼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洪氏叙伦堂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明、清。2019年,洪氏叙伦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叶氏雍睦堂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明、清。2019年,叶氏雍睦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方氏敦本堂与爱敬堂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明、清。2019年,方氏敦本堂与爱敬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宋氏德政堂与施政堂位于黄山市歙县上丰乡,年代为明、清。2019年,宋氏德政堂与施政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徽州巽峰塔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年代为明。2019年,徽州巽峰塔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7、莘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莘桥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年代为明。2019年,莘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章褒节坊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年代为明。2019年,龙章褒节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歙县大夫第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明。2019年,歙县大夫第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榉根岭古道为著名的徽池古道,海拔666米,位于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的仙寓山上,据考,早在公元873年就已经是交通、军事要道。古道全部用青石板铺设,总长约11公里,榉根岭古道祁门段分布在祁门县箬坑乡仙寓山(红旗村里中组山脚至榉根关与东至分界处),长约3.5公里,青石板长约1.4米,宽0.40米。古道上遗存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有古长城、古亭、古桥、石碑、石雕、寺院以及古墓葬、古战场等遗迹。榉根岭古道因地势险峻,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十年(1861),曾国藩在岭头修筑关隘,湘军与太平军在此激战3天3夜,双方共投入兵力10多万。古道上尚存战争遗址,为研究曾国藩与太平军在皖南地区的军事史实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明。2012年6月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徽州古道西线(榉根岭古道)为第六批省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