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大源红军通道旧址(镇安桥)位于新桥乡大源行政村水尾。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桃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旧址(桃源荥阳祠)位于桃源镇桃源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济屏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举人厝)位于屏山乡屏山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庭美堂位于尤溪县坂面镇坂面村,年代为1934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20世纪30年代重建,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425平方米,建筑面积2517平方米。1934年7月6日,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开始执行北上抗日先遣队这一特殊艰巨的任务。在红九军团掩护和配合下,红七军团过长汀、连城、永安县境,打下大田县城,经尤溪以东,进到闽中地区(水口一带)后继续北上。在尤溪期间,红军曾在丁尾厝庭美堂居住,堂内现存4幅墨书红军标语。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积善侍郎墓遗址位于将乐县古镛镇积善村,年代为南宋。简介:2003年考古发掘。墓葬由围垄、墓坪、墓室、神道、享堂遗迹和五级墓埕组成,墓前尚存有石翁仲及石虎、石马、石羊等。墓园长100余米,宽30余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2013年,积善侍郎墓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边沿各外延30米。……[详细]
  朱德率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出击闽中大田史迹群位于大田县均溪镇玉田村,屏山乡内洋村、蒋山村、杨梅村,吴山乡张坑村,年代为1929年。简介:由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第二、三纵队留驻大田时留下的红四军史迹,以及红四军在玉田、济屏、路口等区乡成立苏维埃政权期间的革命事件发生地等组成,主要包括均溪镇红四军指挥部旧址(官厅、红军井),屏山乡罗荣桓旧居(万应庙)、红四军前委机关指挥部、朱德旧居,路口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凤乾堂),红四军第二纵队驻所旧址(时思堂),吴山乡红四军第二、三纵队驻军旧址(桃树堂)等,其中又以红四军指挥部旧址为其核心组成部分。保护范围:红四军指挥部旧址(官厅、红军井):官厅北面台明向外10米,南面台明向外20米,西面台明向外10米,东面台明向外10米。罗荣桓旧居(万应庙):北面台明……[详细]
  黄林崇福宫位于尤溪县汤川乡黄林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建,建筑面积约887.6平方米。由门楼(二层)、下殿、戏台(二层)、看台、天井、正殿、后楼、后花台等组成。门楼面阔三间,进深四柱,穿斗式木构架,三重檐歇山顶;戏台面阔三间,进深二柱,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柱,两侧外设檐廊,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后楼二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二层顶部设八角圆顶藻井,以四跳斗栱承托井顶部,歇山顶。保护范围:四周围墙各向外延伸15米。2018年,黄林崇福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尤溪红四师师部旧址位于尤溪县西城镇团结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原为王氏祖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坐西南朝东北,东方军第四师攻打尤溪县城时指挥部设于此。1934年1月11日,由彭德怀率领的东方军在攻打沙县的同时,命令红三军团第四师挺进尤溪,协助红十九师攻打尤溪县城,重创卢匪军第十一团,击毙团长陈作元。旧址下堂墙壁留有当年红军用毛笔写下的《出征歌》等十几幅标语,落款均为“红军0-(宣)”。保护范围:东、西、各至围墙外10米,北至清印溪南岸。2018年,尤溪红四师师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尤溪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尤溪县坂面镇京口村后溪自然村,年代为1935年。简介:原为张氏祖厝,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民国初建成,占地面积约1665.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08.2平方米,两进院落,由门前弯曲石通道、门坪、门亭、内空坪、下堂、天井、厢房、正堂、护厝、大围墙组成。 1935年5月,中央人民委员会决议成立“闽赣省革命委员会”,辖区22个县,12月改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张氏祖厝作为政府办公地点。该旧址为目前福建省仅存的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保护范围:东至后溪南岸,西至围墙外10米,南至围墙外10米,北至围墙外10米。2018年,尤溪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坑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沙县夏茂镇罗坑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原为桃源洞,又名桃源洞别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由大雄宝殿、魁星楼、古戏台、文昌帝殿、五谷神君殿等组成。1934年1月,东方军解放了沙县城关和广大农村,先后建立了罗坑、北区(今富口),松林、儒元、琅口、曹元、高桥、荷山等17个基层苏维埃政府。到1934年2月底,沙县苏维埃政府辖3个区、27个乡(村)苏维埃政府,其中桃源洞为罗坑苏维埃政府旧址。2018年,罗坑苏维埃政府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肖坊红三军团第六师工作团旧址位于将乐县大源乡肖坊村,年代为1931年。简介:包括张氏祖厝、土库坪张氏祖厝(美称“鸳鸯栋”)、张氏宗祠牌楼、节孝坊等四处。张氏祖厝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其他均始建于清代。1931年6月3日,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第六师兵分二路进军泰宁,6月4日解放泰宁,派出工作团在大源乡肖坊等地建立了乡级苏维埃政权——乡革命委员会,隶属泰宁县马岭区革命委员会,主席谢有兴,办公地址设在张氏祖厝;还成立了农会、贫农团、妇女会、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烧田契、废债约、筹粮款等活动。红三军团第六师工作团进驻大源肖坊期间,工作团成员就住在肖坊村的张氏祖屋及左侧的鸳鸯栋。1931年7月9日,红六师奉命结束分兵工作,经将乐、归化回师赣南参加第三次反“围剿”作战,红……[详细]
  长校红军旧址位于清流县长校镇长校村,年代为1931年。简介:1931年1月,红十二军三十四师一○一团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协助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团发动群众开展分田分地运动,设李中庆祖祠为红三十四师101团团部,李岳亮祖祠为红三十四师101团医院,并在李中庆祖祠及李岳亮祖祠内留下落款为红十二军三十四师的大量红军标语。其中“实行土地革命!”、“红军是农民自己的军队!”、“猛烈扩大红军武装,保护秋收!”等红军标语充分体现了红军各个时期的工作方针及内容。2018年,长校红军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单体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大源革命旧址群位于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年代为1931-1934年。简介:由大源乡革命委员会暨红13师指挥部旧址(戴氏官厅)、大源乡农会旧址(戴氏宗祠)、大源乡游击队队部旧址(严氏宗祠)和红军重要通道旧址(镇安桥)等组成,分布面积6000平方米。大源村是泰宁县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乡之一,1931年6月大源就成立了红色政权——乡革命委员会及农会、工会、共青团和游击队等群众组织,并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为红军筹款筹粮等活动。1932年10月16日,朱德、周恩来等率领红一方面军发起建(宁)黎(川)泰(宁)战役,其中红22军途径大源村向泰宁县城进发。1934年3月22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重要战役之一新桥反击战正式打响,大源村成为前沿阵地。2018年,大源革命旧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详细]
  胡坊红军旧址群位于明溪县胡坊镇胡坊村,年代为1933年。简介:由苏家大厝、广西会馆、李家祖屋、李家大院等建筑组成,均为清代建筑。1931年6月,红一方面军第四军十三师在师长粟裕、政委高自立的率领下进驻胡坊。1933年,胡坊成立红色政权工农革命委员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红四军十三师宋任穷部三十九团、红七军十九师肖劲光部五十五团将胡坊村苏家大厝作为团部驻地。彭德怀、王稼祥等无产阶级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至今李家大院墙上还保留着“打倒帝国主义,彻底平分土地”的大幅石灰标语。2018年,胡坊红军旧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单体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水尾革命旧址群位于建宁县客坊乡水尾村,年代为1934-1935年。简介:旧址群包括闽赣基干游击队司令部旧址、苏区银行旧址、红军医院旧址、苏区兵工厂旧址、建宁县苏维埃政府、红军被服厂旧址等6处。旧址群见证了1934年5月至1935年3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 广昌和建宁县城失守后,闽赣第二作战分区、闽赣两省建宁、宁化、广昌三县游击队、闽赣基干游击队在建宁西南部和闽赣边区进行反“围剿”和反“清剿”的游击斗争历史。这些旧址外墙尚有苏区时期留存下来的较清晰的革命宣传漫画和革命标语。2018年,水尾革命旧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单体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豫章书院(宁化罗氏家庙)位于宁化县小溪边131号,其前身为罗氏家庙,又称罗令纪纪念堂,是宁化罗氏后裔祭祀入闽始祖罗万发及宁化县建县始祖罗令纪的总祠。据传,罗氏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清乾隆时,罗氏后人为纪念闽学四贤之一的罗从彦而将家庙改为书院。罗氏郡望为“豫章”,故以“豫章”命名书院。豫章书院是闽赣省宁化县苏维埃保早局旧址,同时也是福建省涉台文物点,2005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屏山红四军驻地旧址(玉润堂)位于屏山乡屏山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宁尚书墓位于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长滩人形山,是明朝末年兵部尚书李春烨和他的一品夫人江氏的合葬墓。墓园从西向东,总面积1040平方米。墓穴南北长52米,东西宽20米,用花岗岩石板砌成,并用生铁水浇铸;墓台六层,顶层立墓碑,其下分别立石栏杆、石狮、华表等装饰。……[详细]
  梧地海会塔位于清流县温郊乡梧地村,年代为清。简介:清乾隆十四年(1758)建,五层六角密檐式木心石塔,通高15米。一层为瘗葬信众骸骨的金庵,二层以上塔心建有木梯,五层为青砖内收砌筑。塔坐西朝东,一层开东向一门,二至五层每层开三门。附属文物有西湖桥和戏台,桥身长18.5米,石梁木构廊桥,廊屋5间,每间用4柱。戏台连桥西端,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2013年,梧地海会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塔、桥周边各外延50米。……[详细]
  雍口徐家大院位于尤溪县西滨镇雍口村,年代为清。简介:清道光十六年(1836)建,坐东向西,平面呈前方后圆,前低后高不对称布局,由门前小道、多级台阶、门埕、旌表、下堂、上堂、南一横厝、北一横厝一扶楼、书楼、跑马道、堡墙等组成,建筑面积4440平方米。上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大院系是一座集民居和抗敌防御为一体的具有土堡建筑元素的大型防御性乡土民居建筑。2013年,雍口徐家大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面至316省道西道牙,北面至村道边,南、西面围墙外延10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