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旅游

九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耀邦陵园
  耀邦陵园在一个山坡上,陵墓坐落在绿树松柏间,面朝着鄱阳湖。耀邦是湖南人,但耀邦参加革命就是从江西起步的,那时候他才11岁,对江西应该很有感情。1955年一群上海知青要去北大荒,当时上海市委说北大荒太冷了,就在南方吧,于是就来到了江西鄱阳湖边上的这个地方开荒建农场。当年时任团中央书记的-邦专程来看望他们,为这里提名“共青社”。-邦成为党中央总书记后1984年又来到了这里,已经发展成一个城镇了,耀邦看了很高兴,提名“共青城”。景点位置共青城富华山(近鄱阳湖)……[详细]
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
  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长征后,南方各省的革命形势急剧恶化。1935年6月,田英率部至望晓源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中共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任书记;并组建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兼任政委,开辟了以武山为中心的都湖鄱彭游击根据地。都湖鄱彭四县中心县委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12月田英率250余人的游击队伍到浮梁接受陈毅同志领导的“瑶里改编”,编入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三营七连,奔赴抗日前线。都昌县蔡岭镇望晓源……[详细]
庐山摩崖石刻群
  庐山摩崖石刻群(玉帘泉摩崖石刻、简寂观摩崖石刻、卧龙岗摩崖石刻、“龙虎岚庆”万杉寺摩崖石刻群),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时期并一直延续至清朝。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以风光雄奇俊美着称于世除了自然风景之外,它的人文景观也蔚为壮观。这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包括庐山的时刻。由于时刻具有保存时间长久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地用来记录史籍经典,成为人类表达记录思想的一种形式。一千多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和政要名流刻石记游庐山带带不断,这些作品诠释着庐山的风貌景致,也记载着历史的兴衰更替。……[详细]
陈寅恪墓
  格地说,没有“陈寅恪墓”这一说法。一般地,人们把位于江西九江庐山植物园的“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的地方称为“陈寅恪墓”。2003年6月16日,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庐山植物园。此处由数块形态各异的岩石组成。其中一块呈竖长状的岩石正面写着“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反面写着“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庐山植物园敬立”等数字。另一块略呈椭圆状的岩石上面写着黄永玉的手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数字。保护范围:以墓体为界,各向外延伸30米.面积:1500平方米……[详细]
浔阳城址
  浔阳城遗址的中心点南距九江县城沙河街9公里,东北距九江市区龙开河8公里,今属九江市经济开发区七里湖乡赛湖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寻阳城的遗址被人们发现。1981年和1985年,江西省文物管理部门和省市文物专家先后两次集中对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考古鉴定。通过考察,发现赛湖村的马鞍洲、围嘴、玉兔山、拜台山、七里湖、鹤问赛一带均有古城遗物和遗迹,面积约3平方公里。考古鉴定为“六朝寻阳城址”。……[详细]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
  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位于修水县渣津镇老街福星桥头。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城紫花墩誓师起义。10日,卢德铭召集全体官兵和附近群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央的指示,在此召开誓师大会,举行声势浩大的军民--,镇压从县城押来的恶霸,然后向平江进军。秋收起义部队福星桥头誓师大会遗址列为修水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赣皖七县中心县委旧址——干训部旧址、交通部旧址、交通联络站旧址
  中共赣皖七县中心县委是在兆吉沟,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境东北部,大浩山脉西南向,枫树岭东侧山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邵式平领导的赣北、皖南游击大队第九、十中队指挥部和彭泽、鄱阳、都昌、东流、至德、望江、宿松等七县中心县委曾设置于此。村西北紧靠山壁处,有一间青砖木质结构的瓦房,曾是当年指挥部和中心县委办公之地。至今弹累累。1.中共赣皖七县中心县委旧址——干训部旧址文物保护范围面积:411.58平方米。2.中共赣皖七县中心县委旧址——交通部旧址文物保护范围面积:339.52平方米。3.中共赣皖七县中心县委旧址——交通联络站旧址文物保护范围面积:509.16平方米。……[详细]
万家岭战役遗迹
  抗日战争“万家岭大捷”遗迹位于德安县境内。1938年9~10月,中国军队薛岳兵团在万家岭围击日军第106师团,歼敌1万余人,使曾为侵华日军主力的敌106师团从此彻底失去作战能力。“万家岭大捷”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的辉煌战绩,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叶挺将军如此评价:“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永垂不朽。”现存有战壕、工事等遗迹。“攻占武汉作战”,日本大本营从8月开始调动优势兵力向武汉发动总攻,日军第11军司令长官冈村宁茨于7月27日命第106师团、101师团共六个联队沿南浔铁路攻击前进,向德安进犯。中国军队在第一兵团司令官薛岳、南浔前线总指挥第九集团军司令员吴奇伟指挥下英勇抗击,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德安战役。中国方面为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详细]
庐山三叠泉摩岩石刻
  三叠泉于南宋绍熙二年(1191年)被樵夫偶然发现,其后文人墨客接踵而至。宋代理学家朱熹曾于附近白鹿洞书院讲学,离开后从信件中获知“五老峰下新泉三叠,颇为奇胜”,可惜“未能一游其下,以快心目”,只得请人画来观赏。现存宋留元刚题记、元大德九年庐山寻真观题记、明刘世扬题记、清双溪草堂等摩崖石刻十余处,已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秋收起义部队驻地旧址群
  秋收起义部队驻地旧址群包含秋收起义崇阳通城农民自卫军驻地和罗荣桓同志旧居、秋收起义部队驻地和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制作地旧址、卢德铭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会合并召开联合攻打修水县城会议旧址、秋收起义部队东港驻地和全国仅存秋收起义部队落款标语旧址、卢德铭警卫团第三营驻地旧址、秋收起义部队山口驻地旧址。……[详细]
中共修水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中共修水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位于修水县大桥镇朱溪村黄泥塘。1930年9月,中共修水县委在此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周边县党组织负责人也列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红五月暴-动-以来的工作,部署全县第三次武装总暴-动-,选举樊策安为县委书记。1959年和1994年修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立牌纪念。……[详细]
52、旧县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县塔
  旧县塔位于狄公祠西三百米处,为彭泽县唐代县衙,水道码头。稽“江西通志”记载,旧县塔“建于唐、修于明”。彭泽县志清同治癸酉年版记载,大对(旧县)塔为“七层六面,砖石结构,塔基正六边形,边长3.726米。底层南北向开门。旧县塔旁建有宝华寺一座,宝华寺始建于唐,至明天顺已卯年(公元一四五九年)典史李纪重修后被粤匪焚毁,有遗基尚存。塔前建有穿方石板石桥一座俗称“仙桥”。经省、市县多方考证,省、县于一九九0年至一九九一年,先后拨款五万五千元使这一古建得到及时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发现晋时代花纹砖以及“大圣塔”字样砖,并发现塔心石上浮雕四方力士神像其风格与唐代庙宇石雕雷同,故大圣(旧县)塔,确为唐代始建修于明,现已申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大圣塔,已对游客开放。……[详细]
庐山女儿城摩崖石刻
  庐山女儿城摩崖石刻位于九江市庐山市庐山风景名胜区北麓女儿城内。民国保护范围:东至江西省山乐途旅游体育有限公司办公楼,西至大月山水库坝基,北至长青园入口,南至庐山江威女儿城围墙.面积:8000平方米……[详细]
醉石馆石刻
  醉石馆石刻醉石馆在庐山南麓虎爪岩下。为东晋诗人陶渊明醉游之所。原系书馆,馆西有濯缨池,一瀑布自上而下,池中有巨石,高大如一小屋,顶平而光。陶渊明辞官归田后,隐居于此。醉则卧此石,称醉石,并赋《归去来辞》。……[详细]
湘鄂赣省军区中路指挥部旧址
  湘鄂赣省军区中路指挥部旧址九江市修水县东港乡靖林片区黄荆村大坑,旧址原“朱家大屋”20世纪30年代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北延伸至沟边,西、南延伸至山脚.面积:3619.3平方米.……[详细]
仙人洞摩岩石刻
  仙人洞摩岩石刻位于庐山仙人洞,时代为宋、明、近代。摩岩石刻41条,宋代1条,明代7条,近代22条,宋刻佛手岩、明刻天泉洞、蟾蜍石、竹林寺、游仙石、讵可抱眠等。……[详细]
马垱炮台
  马垱炮台位于马当镇政府所在地的马当镇东北1.5公里,长江南岸马当山上。该处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道光二十年(1840),英军进攻上海宝山后,直逼南京,清政府下令沿江建筑炮台防守,马当炮台修建自此始。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名将林启荣率重兵镇守马当炮台,布防湖口、马当、香口等地。清光绪甲午(1894年)中日战争,马当炮台又进行加固,民国元年(1912)10月29日,孙中山先生亲临马当视察,亲笔书写“中流砥柱”四字,刻于矶头岩石上,后于抗日战争,被日军飞机炸毁。马当炮台上的大炮要件,在军阀混战中,军阀孙传芳于民国15年(1926)败退时,拆卸一空。仅存三座炮台砖石建筑。27年炮台又再度加固,马当失守后,遭日军严重破坏,现仅存三座空炮台和砖石砌成的隧道掩体,三座炮台遗迹尚可辨……[详细]
许平甫民居
  许平甫民居位于九江市湖口县大垅乡王斯村。清保护范围:东、西、北三面以滴水为界,南面以院墙为界,面积:52.1平方米.……[详细]
红五军军部旧址
  红五军军部旧址位于修水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岳飞妻李夫人墓
  岳飞夫人李氏墓位于株岭山西南5里太阳山。此山环峰面日,雨翼低丘相衬,山前有一小河流过,地形俗称“飞燕投河”。对面有三座山,分别形似鲤鱼、猪头、雄鸡的三峰隔河相望,当地群众称为“三牲祭李”。李娃(1100—1175)江南人氏。她孝顺婆婆,爱抚子女,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岳家军每次出征前,她都要代表岳飞到军中慰问军家属。岳母姚氏去世后,李娃代夫行孝,守灵株岭山。岳飞被害后受到株连,放逐岭南,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绍兴32年(1162)岳飞冤案得以昭雪,李娃返回江州,为楚国夫人,淳熙2年(1175)病逝并葬于太阳山。李夫人墓高1.7米,外廊为石灰石圆拱形结构。墓碑中直刻“宋岳忠武夫人李氏之墓”。墓前有“声叙”、“封禁”二石碑。每逢清明节,地方民众和岳氏后裔来此祭扫络绎不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