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旅游

赣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步蟾坊”。是一座全木结构的三层牌坊,上有盖瓦。是赣南现存最古老的牌坊,距今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因其奇特的风格,被当地人称为“木牌坊”。站在步蟾坊下,仰望牌坊,高达10余米的牌坊全用木头支撑着,牌坊最顶端3把铁戬朝天而矗,牌坊坐南朝北,经受着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它的宽有11.2米,进深3.55米,四柱三间四楼重檐,四根巨大的立柱及八根饯柱分立着支撑整个牌坊,同时在牌坊上还分别分层次以拱支承出檐起翘,使得整个坊牌显得高大挺拔,结构看似简单,却很合理,并且各个部位受力均匀,牌坊上的三个大字“步蟾坊”苍劲有力。牌坊建立在明正统6年(1441年),当时为了纪念于都人谢宁考中举人而建的功名坊,步蟾坊不仅年代悠久,而且造型非常漂亮,是赣南诸多牌坊中非常珍贵的一座木牌楼。步蟾坊周边的大宅院,这里一幢幢独庭独院……[详细]
  在安远县龙布镇境溪村,仍完整地保留着有400年历史的0-——永清岩0-。永清岩由高近百米,宽百余米的悬崖峭壁形成,自南宋开禧年间(1205年)始建禅庵,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该禅庵曾经无数次毁修,于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清岩0-又名观音楼,就附着于这高百米的巨型岩石上。据史料记载,观音楼建于明万历丙午年(1606年),为三檐四楼楼阁式建筑,高15米,长2.7米,宽1.5米,占地面积仅4.05平方米。已有400余年历史,历来佛事兴盛,以楼奇著称,倚悬崖而建,从0-下逐层沿木梯而上,仅容单人上下,是江南最小的“袖珍”0-。永清岩观音楼远望去犹如一小巧长形木盒附着永清岩上,走近仰望,0-更是悬空飞檐,巧夺天工。据实地测量,这一附石成轩的建筑物高15米、长2.7米、宽1.5米。全楼共……[详细]
  东龙湖心塔位于宁都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平茶寮碑,是明朝大儒王守仁在平定江西地方武装起义后留下的记功碑。今位于江西赣州市崇义县思顺乡齐云山村,现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明朝中叶,江西边远山区地方武装盘踞为患,数十年不得解决。朝廷启用王阳明巡抚南赣和江西。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王阳明率军平定桶冈、横水,剿灭以谢志山(一作谢志珊)为首的地方武装。勒石记功,在桶冈险要之地茶寮(今江西赣州崇义县思顺乡齐云山村)巨石上留下《平茶寮碑》。《平茶寮碑》,当世称《茶寮碑》,位于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巨石岩壁上,高8.4米,宽4米,迄今已超500年,后人来访络绎不绝。碑体西侧有大楷石刻“纪功岩”三字。碑体东侧有王阳明草书诗文碑刻二则。均为王阳明真迹,并可见其书--力非凡。1997年,《平茶寮碑》获选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现今崇义县唯一的省级文物保……[详细]
  茂源关西流芳牌坊位于兴国县江背镇茂源村茂源组,年代为清同治三年(1864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山大码头位于江西大余县城东部,章江之滨,距梅关大桥约150米。码头东、南、北三面临水,河面开阔,地形优越。始建于唐代,至宋代臻于完备,其装卸货物场地面积约20亩,可供几艘货船同时装卸,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交通运输埠口、中转码头,在粤汉铁路、余雄公路通车之前发挥过巨大的枢纽作用。现存遗址包括台阶、拴船柱、登船台、牌坊、石柱等,台阶与河流流向大致平行。台阶宽23米,石级斜坡14米,有24级台阶。码头及沿江河堪长约170米,高出水面3—4米。大码头上竖有一座赭红石质(八面体)四柱三门牌坊,上方楷书阳刻“南安东山大码头”七字,每字约一尺见方。中间二柱高5,5米,外侧二柱高4.5米。柱上有人物和动物浮雕。拴船桩是一个从台阶东面一米宽的石砌平台水平伸向河中的龙头。沿江河堪用青砖与片石砌成,并用石灰……[详细]
  南昌起义军余部大余整编旧址位于大余县城余西街建设路13号县供销社院内南康乡祠。1927年10月26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800多人到达大余县城,司令部设在南康乡祠。为保存这支弱小的革命队伍,朱德、陈毅在大余城用一个星期时间对部队进行组织整顿。首先对部队中的党、团员进行了重新登记,成立了党支部,以加强党的基层工作。为便于行军作战,把仅有的800多人合编成一个纵队,采用“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番号,朱德化名王楷任司令员,陈毅任指导员,王尔琢任参谋长。为解决给养,部队向大余县商会借款万余元。大余整编为部队上堡整训及进军湘南,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和组织基础。南昌起义军余部大余整编旧址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160平方米。2005年7月7日,八一南昌起义军大余整编旧址被列为赣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详细]
  梅岭三章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建设村梅山红色文化景区,距离县城7公里。所处位置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所在地,是赣粤边游击区的中心区域。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陈毅在梅山斋坑被围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绝笔诗《梅岭三章》,陈毅隐蔽处就在距离纪念馆1公里处。大余人民为保护珍贵的革命旧址和文物,故建馆加以纪念。梅岭三章纪念馆是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7年9月26日开馆,向游客免费开放。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其中陈展面积1300多平方米。馆内设有陈毅元帅诗词专题展厅、中国梦•铁军魂书画展厅、多功能影像厅等。其中,陈毅元帅诗词专题展厅由序厅、“创业艰难百战多”、“大庾岭上暮天低”、“弥天烽火举红旗”、“团结抗日下山来”四个部分组成,并以雕……[详细]
129、文阁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阁亭位于定南县老城镇黄砂口村。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点:定南县老城镇黄砂口村保护范围:文阁亭东面20米以内,南面20米以内,西面(文阁亭正门)20米以内,北面3米(马路边)以内;面积:1359.4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各方向延伸距离:文阁亭建设控制地带各方向与保护范围一致;建设控制高度:13米;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359.4平方米。……[详细]
130、初石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南县唯一的一座古廊桥初石桥(也叫柱石桥)位于鹅公乡柱石村。柱石村原来属于乡级建制,2001年撤乡并入鹅公镇。柱石村距定南县城38公里,南连广东省和平县。初石桥是当年赣粤古驿道交通要冲,建于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距今已有137年的历史。初石桥长16米,宽5米,因为它是定南县最早建造的单拱石桥,故名“初石桥”。可以想象,以桥得名,无论是以前的柱石乡还是今天的柱石村,以前的名字都应该是“初石”二字。初石桥桥基及桥面用桐油和石灰浆混合剂黏合砌马石条而成,坚固如磐;在桥面周遭用10根朱漆镏金的木柱搭建起两地通商交往时遮阳、防雨、小憩的游廊。初石桥是定南县唯一仅存的桥亭结构建筑物。从建造之日起,这座集桥、廊、楼、宫等功能为一体的初石桥便成了造福千秋的通衢要道。今天,柱石桥依然美丽完好地屹立在柱……[详细]
  莲塘农民协会筹备处旧址地点:定南县老城镇老城村莲塘城内下黄街西花厅37号保护范围:“莲塘农民协会筹备处旧址”院门(东面)外延1米至民居边,后墙(西面)外延0.6米,左墙(北面)以外墙为界,右墙(南面)以外墙为界;面积:830.4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各方向延伸距离:以“莲塘农民协会筹备处旧址”建设控制地带各方向与保护范围一致;建设控制高度:7米;建设控制地带面积:830.4平方米。……[详细]
132、磐安围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赣州市安远县镇岗乡,距安远县城20千米,毗邻国家级森林公园东江源头三百山。村中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客家人。老围村因围屋而得名,村内有大大小小围屋10余个,其中以东生围、尊三围、磐安围最为著名。磐安围与尊三围是陈朗庭的两个儿子所建。前者位于河坝一侧,后者伫于田畴之中。两围与东生围呈三足鼎立之势,互相独立,又遥望相对。此三座围屋,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土围子”。老围村大大小小的围屋,“围”住了别具特色的建筑,“围”住了村里人的故土乡思。凭借独特的围屋群、客家文化以及历史人文故事,老围村成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详细]
  会昌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置县。这座千年古邑,以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孕育出丰富的人文景观。羊角古堡、龙光宝塔、步云桥、大成殿、联班第……一座座古建筑,为会昌托举起厚重的历史。延续至今的赖公庙会,五百多年一直长盛不衰。摆字龙、踩鼓、搬马灯、斗笠舞……传承至今的非遗,诉说着会昌永不褪色的记忆。具有“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的赖声川,怀揣着家乡情缘,为一年一度的会昌民俗文化旅游节带来了独特的视听盛宴。古今人文之美,在会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正绽放出别样的美。会昌城墙,位于江西省会昌县,始建于宋代。现存长度1000余米。2006年,会昌城墙列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毅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旧址位于章贡区米汁巷3号。1937年9月11日,陈毅以赣粤边特委和红军游击队代表的身份,与江西省政府代表、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进行谈判。陈毅提出关于国民党当局停止对游击区的进攻,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义勇军等八个方面的内容的合作抗日意见书,并达成协议,为具体实施协议,21日,项英、陈毅又与国民党四十六师师长和第四行政区保安司令举行谈判,达成红军游击队在大余池江点编等协议,从此赣南出现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详细]
  排下朱德旧居位于宁都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整个建筑群由前院、后院、东圃、西圃组成。在斑驳的岁月里,虽已褪去了昔日的亮色,但那种恢宏大气早已渗透在每一个角落,剥开尘封的历史,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那远古时曾经的辉煌与热闹的足音。此建筑群集祭祀、居住、贮藏、防卫功能于一体,总面积达4300多平方米,由清代六品官李仁方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分前院、后院、东圃、西园和仁方祠五大部分。因有祠堂、议事厅、金银谷物仓库、廊房、厢房、绣花楼、私塾、仆人房、庭院、雕楼等100多间房屋组成,故称“百间大屋”。我们逐间逐间参观,主屋大堂全刷大红油漆,昔日的喧嚣辉煌远去,如今人去楼空回归于宁静。相传,翊俊公李仁方迁至此处后,同原著居民曾、刘二姓人家过上了相互依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某天来了一位风水先生,曾、刘、李三家,唯李氏族人待之上宾,……[详细]
  朗际节孝坊位于宁都郎际的村中部,是省政府1987年12月28日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正面书有“旌表儒童萧行三之妻黄氏坊”字样,上端书有“圣旨”,背面书有“节孝”大字,是清代乾隆年间为该村萧行三的妻子黄氏所立。据徐帝福介绍,当年寡妇黄氏含辛茹苦把儿子抚育成人,当儿子考取功名衣锦还乡时,她却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乾隆皇帝知道后,传下圣旨建立贞节牌坊。村里还有其他几座祠堂、古屋,让人遥想当年这里的繁荣岁月。……[详细]
  中共江西省委旧址位于宁都县城北郊3.5公里的七里村,原名“赖芳汉屋”。砖木结构,保存完好,是江西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底至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驻此。省委书记李富春、曾山。……[详细]
  瑞金笔架凌霄龙峰塔、鹏图塔、凤鸣塔三塔,座落在瑞金城南南面山上,它们与瑞金市城中的云龙桥、双清桥和城西南的龙珠塔、都始建于明清代,至今也是瑞金的风水地标性建筑。这些古代建筑,它们见证了瑞金自明代以来的历史变迁,龙峰塔、鹏图塔、凤鸣塔三塔笔架凌霄,书写下了远古瑞金的传说、瑞金的历史与辉煌。龙峰塔位于象湖镇南岗村东南方向2500米之山峰上,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七级六面实心塔。为青龙腾空之象;鹏图塔位于象湖镇溪背村南方向2500米之竹园岽山顶,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九级六面、空心、三合土筑成,居三塔之中,为“负阴抱阳”和合四气、鹏程万里之象;凤鸣塔位于泽覃乡光辉村东南1500米之山顶,始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七级六面、空心,三合土砌就,为金凤和鸣之象。龙珠塔,在太阳……[详细]
  陈赞贤烈士是南康东山陀圳(今金鸡镇陀圳村)人。是中国共产党赣南和南康县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赣南工人运动的领袖。民国16年(1927年)3月6日晚,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身中18弹。武汉、南昌等地举行追悼会,4月3日赣州各界在卫府广场举行追悼大会,会后近万群众举行送殡仪式,由工人纠察队扶灵返乡,安葬在今金鸡镇坪岭村蓝田渡。墓坐东朝西,青砖砌筑,高2米,宽3.6米,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