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戴庙闸位于戴庙镇戴庙村南,为220国道必经桥梁。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光绪五年《东平州志》载:“戴家庙闸,在州西40里,安山闸北30里,明景泰五年建,西邻安山湖,旧有进水二口,曰安济,曰私沟”。为运河上的重要漕闸之一,其作用是调节运河水流,控制漕船荷载,保障运河的畅通。原桥宽5米,1973年修建220国道时在原坝基础上增高加宽改为石桥。增修时改为长10米、宽5米、高4米的石桥。由于220国道的通过和常年河水淤积,原闸大部分淤积地下。戴庙闸北侧为戴庙村,是闻名齐鲁的水旱码头,称“不夜镇”。清代,运河堡房中有“第十堡戴家庙”,戴庙闸上设闸官1人,闸夫数名。2013年10月10日,东平戴庙闸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