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信阳市旅游

信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沙冢遗址
  沙冢遗址位于淮滨县城西北30公里处的麻里乡肖营村肖南村民组,一条小河沟自西向东环绕遗址北端,遗址座落在一个宽阔的冲积平原上,隔淮河支流洪河与驻马店地区蔡县境相望。遗址为台地呈扁长莆,北宽南窄,南北长80米,东西平均宽2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5米,文化层厚约5米。当地群众因其台地土松如沙,平地兀起故名“沙冢”。遗址土质呈灰土,极为疏松。其内涵丰富,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房基柱洞、灰坑、墓葬等。出土的遗物有:石斧、锛、镰、镞、锥、骨镟、骨锥、骨针及大量的蚌壳、鹿角、兽骨等。陶器多为夹砂灰陶、黑陶为主,红陶次之。器型有:鼎、鬲、、罐、盘、豆、杯、钵、红陶鸟、陶球等。纹饰有:蓝纹、绳纹、刻划纹、压印纹、弦纹、附加堆纹等。1979年10月,淮滨文化馆配合地区文管会对该遗址进行调查试掘工作,在遗址的西北隅开挖……[详细]
赤城县苏维埃旧址
  赤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城关。有国道312、省道S216、信叶高速可达。旧址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众多的革命旧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且为典型江南明清园林庭院建筑,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97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批准为信阳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年,河南省6位文博专家联名推荐,河南省文物局专题向国家文物局申报赤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张家花园)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家花园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至清代光绪十五年(1889)扩建为廊阁相连、亭榭通幽的园林庭院,占地约一万平方米。1929年5月6日商城起义一举成功,同年12月25日红军首克商城,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1932年2月,红四方面军商(城)潢(川)战役大捷,10……[详细]
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
  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青莲青莲位于铁铺乡境内鸡笼山中的一个山凹里,是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召开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并决定红二十军走后,由尚在皖西的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领导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留下一部分武装重建红二十八军。红二十五军于11月16日从何家冲出发后,留下方永乐负责寻找高敬亭传达省委花山寨会议精神。方永乐、徐基成率领罗山独立团于1935年2月1日在皖西与高敬亭会合,向高敬亭传达了省委的指示。2月3日夜,高敬亭在太湖县凉亭坳主持召开会议,将罗山独立团和红二一八团合编重建红二十八军。红二十八军军旧址现存房屋16间,土墙布瓦房,普通民居建筑风格。198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详细]
大荒坡烈士陵园
  位于马岗集乡曾营村境内的大荒坡烈士陵园是我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5年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省政府授予大荒坡烈士陵园“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称号。位于固始县西南26公里的马岗乡曹营子村。1927年12月,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中共豫东南特委在大荒坡南1里处的曹营子召开了固、商、潢三县县委负责人会议,决定举行大荒坡农民武装暴-动,夺取当地大豪绅张秋石的0,建立农民武装。1928年3月18日,在中共河南省省委委员、豫东南特委书记汪厚之等亲自领导下,由固、商、潢三县党员,潢川七中的部分革命师生和当地农民武装百数人举行了大荒坡农民暴-动,攻打反动豪绅张秋石老巢——张上寨。因情况不明和受“左倾”路线影响,暴-动失败。汪厚之、范易、龚怡情、王老五等十八……[详细]
期思古城
  期思古城位于白露河和淮河汇流处的中间偏南地带,距淮滨县城东南三十华里,为淮滨县期思镇政府所在地。古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期思古城位于白露河和淮河汇流处的中间偏南地带,距信阳市淮滨县城东南15公里,为淮滨县期思镇政府所在地。古城北靠小死河,小河由北向南至古城下折向东去,古城以北,死河以西为岗地,死河以东为湾地。古城以南约为四华里的小片岗地,南下至白露河为十里草湾。期思古城便座落在东、南、北三面湾地包围的一片岗地上。古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700米,南北长400-500米,城除北面紧靠死古河与城内地面相平,已无墙址痕迹外,其余三面墙址继续可见。墙址残高2-4米,基宽32米左右。东部和南部护城河残迹尚存。在古城遗址范围内,地面遗物较为丰富。已采集到的有商周时代的陶鼎、鬲足;西周、春秋、战国时代……[详细]
高敬亭故居
  高敬亭故居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县县城南5公里,新集镇境内,地处县城至郑维山将军石、许世友将军墓旅游线路上,与新项路相距500米。故居建于1860年,1927年被反动地主民团烧毁。1982年经上级批准,县文管会对故居进行了整修。故居占地70m,为三间青砖瓦房,内设高敬亭遗像和经后人搜集的几张战场照片。2005年,县文物局再次对故居进行了整修,建成故居正屋六间,包括生平事迹简介陈列室、图片展厅、将军雕像室、院墙及门楼。高敬亭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曾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鄂豫皖特区苏维埃主席、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兼皖西北党委书记、红军第二十五军七十五师政委、红军第二十八军政委等职。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长征后,他与中央失去联系,在极其困难条件下,……[详细]
赖国故城遗址
  赖国故城 周 息县 赖国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息县包信镇闾河桥东南1公里处,傅庄村境内。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封赖国此地,公元前538年被楚所灭。 有关人士在对当地古赖地遗址和出土文物进行了大量分析的基础上,证实了息县包信镇乃赖国故地。叔颖受封立国,封于赖地即今息县包信镇,史称赖国从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538年、立国584年,传位14代。后被楚灵王所灭,迁于鄢地,国人怀念故土,以国为姓,这即是赖国起源。遗留在当地的臣民为避楚害,改姓傅和罗。今息县包信镇东南两公里的闾河之滨,有一座古城址,即是周代赖国故城。这一带还有不少关于古赖国的传说。在包信镇西傅后楼庄前200米处,还有古赖国君王叔颖陵墓,并被当地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城西北800米处的间河南岸……[详细]
团中央潢川“五·七”干校旧址
  团中央潢川“五·七”干校旧址 1969年 潢川 1969年4月,团中央直属机构的1970人来到这里,其中有当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他们共划分为11个连队,-作为团中央行政人员被编入一连,住室3间,在一连连部办公室隔壁,与农场职工孙志福、吕-住在一起,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连部办公室被作为“五七干校”旧址保留了下来。来到 “五七干校”后,-与其他同志一起立即投入到干校的规划建设之中,他参加修水库、筑大堤,到40公里外的大别山拉石头修建跃进桥;插秧、种菜、养猪、养鱼,是插秧能手之一。在十分艰苦的自然环境和严峻的政治形势下,-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并保持了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在经历了白天繁重的体力劳动后,仍未放松对马列主义的学习。因为怕影响别人休息,他常常用被子……[详细]
固始县苏维埃政府遗址
  固始县苏维埃政府遗址座落在固始县南部30公里处的武庙集镇锁口村。1930年10月,固始县委、县苏维埃政府从松岭岗(现陈淋子镇大营村)迁到锁口村王家楼。王家楼依山傍水,分为南、中、北三个院落,县苏维埃政府设在南院,革命法庭设在中院、政治保卫局设在北院。县苏维埃政府设在王家楼及附近村庄相继建立了工会、妇女会、独立团、军区指挥部及造枪局、红军医院、经济合作社、列宁小学等机关。直到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两年多。在两年多时间里,固始县委、县苏维埃政府辖8区45个乡,纵横100多华里,人口20多万,领导全县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巩固红色政权,实行武装割据,开展扩军工作,取得诸多成绩。在几次反围剿中,全县有5.6万多人参军参战,3.5万多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苏区数万间房屋被毁。19……[详细]
三五九旅司令部(王震旧居)
  王震旧居,位于光山县城西30公里的马畈镇,是清代易姓住宅,整座建筑座北朝南,前后三进,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现存房屋57间,前后三进,呈封闭式结构。是豫南迄今保存规模较大的清代官宦府第。1945年10月,为了实现党中央、中央军委、毛主席的将战争由内线转向外线,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的战略部署,迎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豫野战争军的到来。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二纵司令员王震将军带领二纵三五九旅挥师中原,在光山驻扎半年之久,共进行大小战斗十余场,歼敌、俘敌一万余人,缴获物质装备不计其数。著名的有斛山寨、双枫桥、槐店战斗等。王震司令员在旧居住居期间,多次到光山解放区巡视工作,参加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在文殊张岗展开的近千人的群众大会,发表讲话,宣传党的抗战功绩及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揭露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详细]
秦树声故居
  秦树声故居(即“秦氏故居”,为河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固始县段集镇乐道村,为清末建筑,,占地6000多平方米,原为四进四合大院,现存堂楼上下两层28间,西边房7间,建筑为青砖灰瓦,木框架结构,廊沿为石基木立柱,内廊上方木构件雕有花纹,在后院东边有一口古井。秦树声(1861—1926年),字宥横,号乘庵,出生于固始南乡乐道冲一耕读家庭。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工部主事,不久充会典馆绘图处《地理钧稽图志》总篡,后晋秩郎中、外务部传补御史。光绪二十九年(1903)再中经济科进士,后任云南曲靖知府、云南按察使、云南提法使,又调任广东提学使。辛亥革命起,秦树声避居上海。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拟任其为河南提学使,秦树声不应,移居北京,清史馆聘为《地理志》总篡,直到成书。秦树声著作……[详细]
期思台地遗址
  期思台地遗址,位于淮滨县城东南15公里的期思镇期思村西北。197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为台地,东临死河,南部紧靠期思古城。台地南高北低,东、西、北三面为陡坡,地势高耸。南北长240米,东西平均宽72米,高出地面4—6米,文化层厚约4米。遗址地面遗物较为丰富,近年来已采集有:石斧、石锛、石镰、石凿、石镞;陶鼎、陶鬲、陶拍、陶球、陶网坠、黑陶杯以及蛋壳黑陶残片等遗物。从遗地排水沟内暴露出的陶片来看,上层多为磨光黑陶,下层则以红陶为主。陶器纹饰多为蓝纹、绳纹、弦纹、刻划纹、附加堆纹等。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说明。2006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护尚好。期思台地遗址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自整个遗址台地边沿……[详细]
红十一军三十一师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及三十一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新县陈店乡程七湾村。1928年7月下旬,第七军和地方党领导人在柴山保的尹家咀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将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吴光浩牺牲后由徐向前担任),戴克敏任党代表,曹学楷任参谋长。全师120余人,编为四个大队。这是鄂豫皖苏区第一支红军队伍。军部设在尹家咀,后迁至这座祠堂。军长兼师长徐向前曾住在祠内办公,领导边区军民粉碎了“鄂豫”、“徐夏”会剿,并在这里训练部队,亲自教红军战士使用机枪等武器。同年冬,在此传达了鄂豫边第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2004年被信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及三十一师司令部旧址原为程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两排各有3间正屋,东西两侧各有耳房1间,组……[详细]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县城,从312国道可直达,距信阳市40公里,原为“福音礼拜堂”,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属西式建筑,砖木结构。1946年初,国民党背信弃约,破坏国共两党《停战协定》,不断进攻中原解放区。经中共多次-和要求,北平军事调停处执行部派第九执行小组在罗山县城与中共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会见,双方就中原战事和给养问题进行谈判。执行小组于1月22日下午由国民党驻信阳六十六军军长宋瑞珂陪同赴罗山,王震偕秘书和翻译各一名同时到达。23日上午10时会议在礼拜堂举行,在执行小组的调处下双方达成谅解,下午5时签订了《罗山协议》。《罗山协议》的签订,解决了中原部队当时的运输给养问题,为我中原解放军赢得了全面部署反击国民党的宝贵时间,从而使我党在政治上、军事上获得……[详细]
箭厂河列宁小学旧址
  箭厂河列宁小学旧址位于箭厂河街上,坐东向西,是一座飞檐翘角的古建筑,原为吴氏宗祠,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前后两排,共10间房屋,中间是一方形大院,共占地813平方米。两棵枝繁叶茂的广玉兰,掩映着大院正中两侧,平添了几分生机。吴氏宗祠原设一所私塾。1926年秋,箭厂河农民运动日益兴起,吴焕先等党的领导人,选派共产党员吴立子和进步知识分子刘雅亭,创办了一所“中山小学”。1927年春,为了适应农民运动的需要,学校又增设成人班,培养农运骨干。1930年随着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改称“列宁小学”。分3个班,学生130多人,直属县苏维埃领导。除开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等课程外,还经常进行宣传工作。1932年秋,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学校停办。建国后,当地政府对学校进行……[详细]
黄土城遗址
  黄土城遗址 新石器时代 淮滨 黄土城遗址位于淮滨县城西马集镇李围孜村金店孜庄。于1984年在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面积较大,为黄土台地,当地俗称黄土城。遗址为长方形台地,高出地面1.5-4米,文化层厚度约3米。范围为南北长400米,东西宽250米,总面积约10万方米。遗址地势东南部较高,西北部成城状,一条小港沟紧靠遗址台地南部边缘穿过。地面遗物较多集中在台地的东南部,已采集的遗物有磨制石斧、石锛、石镞。陶器多为残片,以泥质夹砂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器型多有鼎、钵、盘、罐、杯、豆等。纹饰有蓝纹、绳纹、刻划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属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1984年在该遗址处建立了群众文物保护小组,1989年被淮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详细]
淮滨高台庙遗址
  高台庙遗址,位于县城西北防胡镇冯庄村黎庄东100米处。197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为灰土堆积,中部隆起,高出地面2—5米,范围东西长100米,南北宽98米,文化层厚约3米。一小港沟环绕遗址四周。遗址地面已发现和采集的遗物有:磨制石斧、石锛及较多的夹砂陶片、鹿角、蚌壳等物。陶片多为泥质夹砂灰陶,器型可分鼎、鬲、钵、罐等。纹饰有蓝纹、绳纹、附加堆纹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说明。2006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护尚好。高台庙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自整个遗址台地边沿为起点,向东、西、南、北各扩20米,为遗址重点保护范围。自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区线,向东、西、南、北各外扩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地址:河南省信……[详细]
38、息影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息影塔
  息影塔 :位于黄柏山景区塔庙景点,又名祖师塔,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系明代进士、七省巡抚梅之焕为纪念其友无念禅师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捐金鸠工建造,并亲题匾额“息影塔”。塔基三层,占地面积602.4平方米,四层八方,高8.45米,由精雕细琢的料石镶砌。每层檐下有石雕斗拱,斗拱以上每个转角处均嵌一石雕龙头。据说当年龙嘴衔环,环系风铃,风摇铃动,清脆悦耳,非常动听。第一层正面刻“息影塔”三字,第三层阴刻篆书,第四层每方阴刻梵文,顶置瓶状刹,塔前置一石案,塔后平台突起,相传为无念禅师安葬处(无念禅师系法眼寺开山祖师,故称祖师塔)。息影塔四周被青山翠竹环抱,更显古朴典雅。息影塔四周近300米范围内,还有7个高1—3米不等的小塔,相传是为无念禅师的弟子古梅、真伦、百衲、直……[详细]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
  位于新县陈店乡河南湾村东侧。第七军和鄂东特委领导人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徐朋人等发现这里位于鄂豫交界处,是军阀统治的空隙地带,并有数座山寨,境内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复杂等许多有利条件。因此决定以此为依托,坚持革命斗争,并在附近的清水塘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清水塘会议,决定开辟柴山保,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创建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第七军在柴山保一带往返游击期间,将司令部设在水口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原为一寺庙名,为水口寺,坐西朝东,前后两排房屋各3间,南北厢房各1间,构成一个四水归池的天井小院。除前排房前墙为砖墙外,其余均系木柱土墙结构的灰瓦房,大门开在前墙正中。占地面积123平方米。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对旧址进行了维修,1996……[详细]
南山嘴文化遗址
  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五星乡平西村。距市区18公里。107、312国道均可转道至此。是信阳市浉河区现存较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时代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春秋早期,现存遗址南北长67米,东西宽66米,面积4488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地层关系是:上层属龙山文化,叠压着耕土层,文化层厚约0.2—1米,其中包含泥质黑陶、灰陶片,可辨器形有鼎、鬲、罐以及磨制石器等,陶片纹饰有划纹、弦纹、绳纹和附加堆纹。下层属于仰韶文化,文化层厚约0.70-1.10米,褐色粘土中包含夹砂灰陶、红陶、泥质灰陶和泥质红陶片,其中可辨器形有盆、罐、鼎、环、纺轮、弹丸以及打制、磨制石器等,陶片纹饰有绳纹、划纹、弦纹、窝纹和附加堆纹。1983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