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安阳市旅游

安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邓伍级双碑
  邓伍级双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辛村乡邓伍级村,碑高2.74米,匾长0.92米,立面面积25.2平方米,现存两碑,均正西南、东西相应。两碑有碑基,碑身、碑座组成。碑身成四面体,上面阴刻文字,楷书,碑南面落款,明万历三十七年,创起伍级洹桥碑字18行,余三面小楷书文没残破不清,碑座明雕凤凰,右马左牛,花饰,麒麟,东西两边仙鹿祥云,北西两面均寿星居中,周边纹饰,四角大力神兽托起,整体造型宏伟美观。东碑碑冒重修,与西碑间隔10米,底座南面居中,阳雕二龙戏珠图案,左右两角大力神兽托起,东面居中有一神牛腾云驾雾,左鱼右狗吃日像,北面居中五龙脱日,周围祥云,西面绘有天狗吃日像,碑身大量文字对研究古代地理、人文艺术等大量的参考价值……[详细]
“四·一二”革命纪念地
  “四·一二”革命纪念地在内黄县城南20公里处的白条河园林场东,有一处为苍松翠柏所掩映的革命纪念碑亭,亭内耸立一通3.35米高的纪念碑,这便是《四·一二阵亡将士暨殉难同胞之公墓碑》,纪念公墓碑记载着1941年4月12日,侵华日军纠集日伪1.5万余人,对内黄沙区革命根据地抗日军民实施血腥大-的野蛮暴行。为悼念为国捐躯的将士暨死难同胞,1942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党委率第二十、二十一专区各界,于“四·一二”一周年之际,在此处隆重召开纪念大会,并刻此石碑,建立公墓,以此作为“四·一二”革命纪念地,教育后人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励精图治,强我中华。这里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赵窑石佛
  赵窑石佛,位于汤阴县城南15公里的宜沟镇赵窑村北。1988年公布为汤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石佛造像为白石质地,通高1.50米。佛的形象为“得道相”,结跏趺坐,左手横置足上,结禅定印;右手垂直向下,作降魔指地印,表明释迦牟尼在成佛前,经过无数磨难,降服了破坏修法的恶魔,终于得道成佛,这些只有大地之神才能作证。石佛沉静慈祥,法相庄严,衣纹流畅,栩栩如生。经河南省石刻艺术馆专家鉴定为宋代石刻。赵窑石佛原为崇宁寺内之造像,1984年8月文物普查时发现,佛象头部右侧稍残。崇宁寺旧有山门、大殿等,1947年毁于战乱。现存大殿、东西配殿、玉皇殿为当地村民近年重修。……[详细]
天津院(石氏宅院)
  天津院(石氏宅院)位于林州市任村镇前峪村。年代为1930年。天津院(石氏宅院)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林州市任村镇前峪村一处被称为“转角楼”的民居,在短短四、五米的距离内,它就完成“三门相照”的布局,镶嵌式的门楼还作出繁复精美的造型,狭长的庭院四面两层楼房檐廊互通。这处“五裹四”的庭院,所有面积相加仅一亩左右。天津院(石氏宅院),当地老百姓又称“转花楼”“转角楼”,是目前豫北冀南很少见的一座两层回廊式四合院建筑。院内四座楼上下两层,皆有阳台走廊相通,走廊将四座单体楼房连成一体。而此院却是四楼共用一梯。楼梯安放在西一楼北头室内。全院的二楼,皆从此处上下进出。……[详细]
白马城遗址
  白马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东西长60米,南北宽120米,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8000余平方米。据滑县县志记载:自秦灭滑而设白马县,隋唐时白马城是滑州所在地,当时叫白马郡,白马城自秦设县,至明洪武三年,撤销白马县,改为滑州,永乐初年,又改为白马墙,有关白马城的记载,见于众多而详实的历史资料。白马墙不但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还留下很多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足以说明白马墙历史悠久。为研究历代郡县设制及其发展提供了实物材料,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位于滑县留固镇白马墙村。因白马山而得名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里岗墓地
  五里岗墓地面积20万平方米,南水北调总干渠占压面积4万平方米,占压古墓500多座。五里岗考古队队长孔德铭介绍,目前已发掘了200多座,这些墓葬排列有序,没有随葬品,死者都是青壮男性,初步断定这是一处战国晚期与战争有关的墓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郝本性说,这里应该是史书上记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解邯郸之围的地方。公元前257年,秦军进攻赵国,兵临邯郸城下,赵国求救于魏楚两国,魏国派大将晋鄙率军10万救赵,就屯驻在这里。战争过后,魏国阵亡将士被有计划地埋葬在这里。郝本性说,这一墓地的发掘,不仅印证了那段历史故事,还可以看出当年战争的惨烈。……[详细]
安阳灵泉寺石窟
  灵泉寺石窟位于河南省的安阳县境内,是一处东魏时期(534年~550年)至宋代(960年~1279年)的石窟及塔林群。灵泉寺原名“宝山寺”,隋文帝(581年~604年)时赐名为“灵泉寺”。灵泉寺石窟始凿于东魏武定四年(546年),止于宋代。现存有东魏至宋代的石窟造像、摩崖石塔200余处,并有北齐双塔和唐代双石塔。灵泉寺摩崖石塔按年代编排,反映出历代塔式的沿革,堪称中国最大的高浮雕塔林群。由寺院向东西方向延伸的宝山沟,即万佛沟,现存石窟2座,塔(殿宇)龛245个,佛、僧雕像数百尊,高僧铭记百余篇。位于寺东的大留圣窟,由道凭法师凿造。窟内镌汉白玉石佛3尊,躯体雄浑高大,雕琢光洁柔美,可惜头被窃去。位于寺西的大住圣窟,隋开皇九年(589年)开凿。窟门雕迦毗罗和那罗延神王,身躯魁伟,顶盔贯甲,手持剑叉……[详细]
大寒遗址
  大寒遗址 商代 安阳县白壁镇大寒村南岗上 位于安阳县白壁镇大寒村南岗上,为一处仰韶、龙山、商周文化层叠压的古文化遗址。遗址现存基本完整,面积达33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5-10米。出土器物有陶罐、陶盆、陶牛、陶车、石斧、石铲、骨器、蚌器及铜器等。该遗址既有仰韶时期的彩陶片,龙山时期的方格纹、绳纹、条纹灰陶片,蛋壳黑陶片等,又有商周时期的鬲、罐等陶片,同时发现的遗迹有圆形房基,直径5米左右。该遗址对研究仰韶、龙山、商周时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翔实的资料,1963年被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幢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幢位于内黄县二安乡花固村南。共有两座,形式相同,因100多年前出现于复兴庵内,因此又称复兴庵双石塔。该塔建于公元743年(唐天宝二年),为平面正方形、九级密檐式石塔。塔高为6米,方形基座,塔身镌刻佛经人物甚多,如菩萨、佛、力士、飞天及莲花、獅子等。雕刻技艺娴熟,刀法遒劲有力,无论是刻画人物或花卉、动物,均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西塔有公元743年(大唐天宝二年)的题记,东塔完整地镌刻了《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963年6月,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幢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林州刘氏庄园
  林州刘氏庄园位于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村。年代为清。林州刘氏庄园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庄园处于林州市五龙镇的中石阵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98平方米,以四合院九门相照建筑布局为主。刘氏庄园现存土木结构三层楼房一栋,四合院20多个,其中主院10个,房屋294间。现存较完整的大院4个,从西向东,随地势步步升高,形成相互关联,又自成一体的建筑群。庄园的主人小毡帽”姓刘,一家几代先经商后为官,为官清廉,曾经受到皇上的夸奖,老百姓留有“刘青天”的字匾。……[详细]
林州崇善寺
  林州崇善寺位于林州市河顺镇北一里处的上庄村,唐永昌(689年)年间建,经宋、元、明、清历代多次重修。原建筑规模宏伟,现遗喇嘛教式石塔一座,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州崇善寺塔位于林州市东北15公里上庄村崇善寺旧址。寺建于唐,今已无存。塔建于明成化年间。为覆钵喇嘛石塔,高16.8米。下为石砌双层束腰须弥座,雕仰覆莲、卷草花卉、托塔力士等图案。塔身南面壁门,内有塔心室,室内须弥座雕刻三世佛。室内东壁侧立有清顺治六年(1649年)《重修浮图石佛碑记》载“崇善寺古刹也,殿左浮图七级,创自大明成化间,中间有石佛三尊,年代久远”。塔身之上为两层须弥座,再上为十三天,塔顶宝瓶不存。……[详细]
永安寨遗址
  永安寨遗址位于安阳殷都区南士旺村西约1公里的一块高台地上,遗址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近50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在永安寨遗址中,有较大的灰坑、袋状窑穴、数目众多的半地穴式房屋基址等遗迹后人大量的陶片、红烧土块、石器等遗物。从采集的遗物观察,此遗址的上限为龙山期,下限可以延至西周及战国时期。 永安寨遗址在2004年11月19日被公布为安阳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06年6月8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3、天锡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锡殿
  天锡殿位于万古乡古村,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当时,古庙院内还筑有玉皇阁、千佛阁、盘古二楼、转转楼、关爷殿、泰山殿、米神殿、钟鼓二楼、吉神庙和东庙和东西廊房等建筑,现仅存天锡殿。殿为歇山顶,青砖砌墙,木结构,有12个大明柱,柱上有斗拱。房顶上是青、黄琉璃瓦。殿南北长12.8米,东西宽10.4米,高7.2米。殿南边有香房、弮棚顶、八个石明柱,上有雕刻。门脸前边房檐下有透花木雕。民国年间,当地群众曾经捐款修葺。今西墙倒塌,房顶琉璃瓦残缺甚多。……[详细]
汤阴玄帝庙
  汤阴县玄帝庙,位于汤阴县城东15公里菜园镇东街,北临汤河,东靠鹤台公路,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乾隆五十六年重修,现存山门、大殿、玉皇阁等十五间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据现存的碑文记载:“玉皇玄帝创自前明嘉靖……”,“大清乾隆五十六年重修”,原菜园东街小学曾使用。历经几百年沧桑,玄帝庙古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是来汤阴旅游的人们经常观光游览之地。……[详细]
林州文庙
  林州文庙,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人民路北侧市委招待所后院,关于林州文庙的历史,据现有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宋史·王猎传》载:“仁宗年间,参知政事范仲淹荐长垣人王猎为林虑县令,至和2年(1055年),始立孔子庙。”由此可见,林州文庙创建至2013年已有952年。到元朝至正元年,林州知事李诚重建文庙,后又经过明正德9年、万历12年、万历22年,清康熙6年、乾隆4年、道光26年6次重修,林州文庙逐步扩建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详细]
西门豹祠
  西门豹祠,又称大夫祠,位于河南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北丰村。西门豹祠属于古邺城遗址的一部分,现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西门豹祠堂,今俗称西门豹庙。历史上曾称为西门豹祠、西门大夫庙、邺二大夫祠等。建于东汉年间,北齐后来修葺。该祠于1924年毁于战火,现仅存宋、明、清和民国时的石碑,但是大部分石碑上字迹漫漶,难以辨认年代。西门豹祠是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典型景点。西门豹祠是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义寨遗址
  三义寨遗址位于滑县老爷庙乡三义寨村,属于黄河中下游黄河故道区,遗址座落在南北两个相距50米的高台上。今年7至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滑县文管所对遗址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该区域内文化堆积厚达12米,包涵了龙山、先商、商、西周、东周、汉和宋代的文化遗存。 据介绍,在遗址上部发现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葬41座,其中3座西汉墓为竖穴土坑墓,出土有彩陶俑、彩陶马、彩陶壶、鼎、敦等珍贵文物。……[详细]
《西门大夫庙记》碑
  西门大夫庙记 宋 安阳县 《西门大夫庙记》碑原立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公社北丰乐镇东的西门大夫庙内。西门大夫庙约始建于汉代,据记载,北齐、宋、明等朝又先后几次加以修葺。庙宇今已不存,但基址仍明显可见。现有宋、明、清三代撰刻的石碑。《西门大夫庙记》碑,一九六三年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的拓本曾于一九七四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碑刻画象石拓片展览赴日本展出,因此驰名于中外。……[详细]
楼上坡瓷窑遗址
  楼上坡瓷窑遗址 宋代 安阳县善应镇东山村楼上坡 位于安阳县善应镇东山村楼上坡,唐代创烧,元末停止烧造。地表发现有多处红烧土,散落窑具、瓷片等。瓷片质地粗糙,胎厚釉浓,色彩素净。还有少量米黄,紫红色及“冰裂纹”。器物大多上半釉,施釉不匀,属民间瓷窑。该窑址延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内涵极为丰富,对研究我国瓷器制作艺术具有重要价值,1963年被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正阳集冶铁遗址
  正阳集冶铁遗址 汉 林县 位于林州市东岗镇正阳集风霜沟南半部,介于沟北老君庙与沟南三官庙之间。遗址炼炉建于河流旁边高台地,发现有炼渣、矿粉等遗存。史载西汉武帝时曾在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汉书·地理志》载:“林虑山有铁”;《后汉书·夏馥传》云:“林虑山出铁”。结合文献记载及现存遗迹、遗物,可知这是一处由冶炼到熔铸,汉至宋元的重要冶铁遗址,1986年被公布为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