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安阳市旅游

安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汤阴汤河桥
  汤河桥又名广济桥,位于县城东北汤河之上,汤河桥建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重修。这里曾为明清时期的驿路,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之一。汤河桥建成至今虽历经500余年的风雨沧桑,但是由于结构合理,石质优良,又经之后的多次维修,至今保存较好。汤河桥南北长约40米,宽7.9米,白石质地,为五孔石拱桥。汤河桥于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玄武帝庙
  玄武帝庙位于河南省内黄县西南25公里高堤乡嘴头村,玄武帝庙始建于元代,历经元、明、清多次修葺。穹窿顶,门头挂檐,属豫北少见。庙宇的檐部砖雕和门窗处石雕丰富多彩。身建庙以来,历经数十次地震、水患。对研究建筑物的防震、抗洪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2006年6月8日,玄武帝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灵泉寺和尚塔
  灵泉寺和尚塔(含附近碑碣石刻) 唐 安阳县西南25公里灵泉寺旧址上 灵泉寺和尚塔,位于安阳西南25公里灵泉寺旧址上,塔道高 3.5米,分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雕饰朴素,是道凭法师的烧身塔。建于大齐河清2年(公元563年),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详细]
王二岗邢氏旧宅
  王二岗邢氏宅院位于龙安区马投涧乡王二岗村,座北朝南,清代建筑,该民居原为九门相照格局,现存二进院一座单体建筑,正房面阔五间,明三暗五,七檩硬山式建筑,长14.5米,进深7.8米,高5.45米,面积113平方米。原为邢家民居,土改后分给张兵来所有。此民居对研究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详细]
汤阴奎光阁
  奎光阁,又名魁星楼,位于汤阴县城东南的古城墙上。据《汤阴县志》记载,是明天启二年(1622)由知县杨朴主持兴建。此阁为楼阁式建筑,砖石结构,通高约22米,八角攒尖式屋顶。主要有中堂、东西两厅厢房(配殿)等结构。中国民间信仰认为魁星是主宰文运之神,故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详细]
滑县大刘营铁枪寺文化遗址
  【滑县大刘营铁枪寺文化遗址】在滑县老城北约三十里,有村名赵乎。村北旧有一寺,本名“明月寺”。五代后梁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曾屯兵于此,且死后有石刻画像供奉于此。因王彦章号“王铁枪”,故民间俗称此寺为“铁枪寺”。 ​​​​……[详细]
安阳玉皇庙石刻
  安阳玉皇庙石刻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蒋村乡四合村,龙柱现存玉皇殿内,为两根石柱,雕高浮雕滚龙,工艺精湛,形象逼真,为我县所仅有,1990年12月4日,安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典型清代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参考研究价值。……[详细]
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
  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位于大缘禅师摩崖石塔西部10米处。此碑高1.84米,宽0.95米,行书20行。碑首刻有释迦、文珠、普贤三像,画像生动,引人入胜。1963年6月,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9、河顺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顺桥
  河顺桥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这座石桥已历经五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地震灾后和车马行人的负重考验,至今保存完好。为勾通林州至安阳交通起了巨大作用。特别是桥券以三层叠砌九孔的砌筑法在河南省仅此一处。位于河顺镇东1公里处。……[详细]
智全石塔
  智全石塔,金代大定十八年(1178)修建。该塔坐北朝南,东临洹河,西倚丘陵,为幢式塔,通高四点一米,整个塔身已向东南倾斜严重。从下至上依次为塔基、基座、束腰、塔身、华盖、鼓形石、寿花、宝瓶。……[详细]
内黄无梁殿
  无梁殿位于内黄县城西南25公里高堤乡嘴头村西。原为玄武帝庙大殿,因建筑无梁而得名,它不仅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而且对研究建筑物的抗震、抗洪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滑县古船遗址
  滑县古船遗址位于滑县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小区。年代为宋。 2016年1月22日滑县古船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烈士陵园
  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烈士陵园位于滑县万古镇西万古村。年代为1944年。 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烈士陵园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投涧玉皇庙
  马投涧玉皇庙位于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镇马投涧村。年代为清。 马投涧玉皇庙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创建三灵侯庙之碑
  创建三灵侯庙之碑时代:元地址:内黄县城关镇县人民医院内……[详细]
内黄画像石墓
  画像石墓时代:汉地址:内黄县百条河园林场……[详细]
  城峪故城位于林州市五龙镇城峪村。城峪是个古老城堡,相传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高士达所建,当时叫东城。隋朝末年,群雄纷起,各支起义军抢占地盘。高士达坐镇东城,招兵-,扩充势力,命大将窦建德在西边不远处(即西将,今西蒋村)屯兵。公元616年,隋王朝派太仆卿杨义臣领兵讨伐。面对强敌,窦建德提议避开隋军锋芒,采取灵活机动战术,伺机出击。高士达不听劝告,在今石阵村摆开前、中、后三个战场,结果被隋军所败,三个阵地均失守,高士达也当场阵亡。20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和成立砖厂时,古城遗址被发掘出来,城址地面散布有大量的绳纹板瓦和简瓦残片,城址北部有很长一段夯土台和壕沟,环城墙的东、南、西三面山上发现了五个烽火台遗址,出土了大量箭簇,稍远处还发现了护卫城堡的石筑长城。……[详细]
  清净寺大像碑,位于河南省内黄县二安乡刘小寨村,始建于唐代,2006年6月8日,清净寺大像碑入选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详细]
  宋氏墓碑,位于河南省滑县牛屯镇宋林村,始建于元代,2006年6月8日,宋氏墓碑被核定为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0、英烈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烈村原名万感村,位于安阳县安丰乡,黄烈楼原名三节楼,下为3间砖券洞,二楼以隔扇开间,三楼为通间。1949年1月17日夜,磁县保安团等部千余人突然包围了万感村,联防民兵与敌展开殊死的战斗。最后46名干部和民兵被迫登上三节楼,激战数小时,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敌人恼羞成怒,向楼上发射炮弹,并在楼下堆放柴草,放火烧楼。英勇的民兵坚持战斗,除5人跳楼突围外,其余41名干部、民兵壮烈牺牲。为纪念死难烈士,改村名为英烈村,楼为英烈楼。1963年10月,被安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0年修建了烈士亭,立纪念碑。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