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遵义市旅游

遵义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
  遵义会议后,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红军四渡赤水,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红军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60年,毛主席在接见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时,曾深情地说:“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为了纪念这一重大胜利,1995年,在红军当年三渡赤水河的茅台渡口修建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是国家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精品线路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主要由纪念塔、浮雕墙、渡口纪念碑和展览成列馆组成。纪念塔建在茅台渡口朱砂堡的山顶。如果从仁怀走高速公路进入茅台镇,居高临下一眼就可看到。塔高2万5千毫米(25米),寓意……[详细]
2、娄山关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娄山关
  镌刻在娄山关一块石碑上的《忆秦娥·娄山关》,便是毛泽东对这一战斗历史的真实记载: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看点到桐梓的大巴车况不太好,脏且没有空调。车站附近通常还有的士拉客去桐梓,30元一位,坐满四人发车。娄山关是黔北第一险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海拔1445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此与敌激战,取得大捷。娄山关战斗是红军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交通可在茅草铺车站乘坐到桐梓县城的车,在娄山关下即可,车费10-15元。地址:贵州遵义市汇川区娄山关镇等级:AAAA电话:0851-28392000,0851-27752000官方网站:http://www.lsgdj.cn/开放……[详细]
务川自治县龙潭村
  在仡佬族的母亲河——洪渡河畔,由前寨、中寨、后寨三个自然村寨组成的龙潭村,居住着的215户837人的仡佬族人,至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龙潭村古名“火炭垭”,早在秦汉时期即已有人聚居于此开采朱砂,流风所布,千年积淀,造就了仡佬族独具特色的丹砂文化,龙潭也因之成为中国丹砂文化的中心。迄至明清时期,寨内修筑大量建筑,一度繁盛,申姓仡佬族在此繁衍生息七百余年,形成了具有显著特征的仡佬族聚落发展的文化脉络。龙潭村,已成为全国仡佬族同胞寻根问祖的圣地,游客体验仡佬文化和丹砂文化的中心,感受黔北渝南民族文化风情的旅游目的地。龙潭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寨前一方水塘,四季不干,荷香满塘,龙潭村由此得名。寨内石板铺路,石巷相连,幽深古朴,景色迷人。道路、建筑、垣墙相互连通,构成了村寨军事防御的体……[详细]
遵义湘山寺
  湘山寺屹立于名城遵义市中心,雄踞红花岗区群山环抱、贯城河湘江偎依的湘山之巅。碧波捧莲蕊,绿叶护红花,是幽雅秀丽的千年古刹。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景区。该寺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七六六——七七九年),名万福寺,1200余年间,数易其名,元初称护国寺,明末称湘山寺,清中称双泉禅寺,民国初称万寿禅院,但湘山寺之名却被沿用至今。全寺势雄姿秀,布局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有法,红柱金顶,工艺精湛。中轴线上三个殿:一、天王殿耸立南端。二、大雄宝殿屋脊双龙拥鼎,翘角飞龙戏水;额匾是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手笔;翠绿彩绘的重檐之间,“爱国爱教”金色大字和“芬郁灵台三际寂光常照彻;华严觉地十方法界总含融”的楹联,是中国佛协会长、书法圣手赵朴初的墨宝;枕匾“人间净土”是佛学大师虞愚手迹;前门刻二龙拥日,后门雕双凤朝……[详细]
岩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岩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九坝镇境内桐习公路25公里处,被称为“桐梓人”发祥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灰洞洞穴下距河面32米,向阳不燥,泥土多成粉末状,所以当地人都叫它岩灰洞。洞穴呈喇叭形,高3.0米,宽1.8米,洞道时宽时窄,“之”字形向东北延伸,进入洞口2.5米处是一宽大的厅堂。1972年,112地质队在九坝格庄坝开展地质普查时,在岩灰洞意外发现了两枚人牙化石,经专家鉴定,属20万年前左右的古人类化石。从岩灰洞出土的旧石器和烧骨的研究中,发现了古人类用火的痕迹,是迄今长江以南古人类用火最早的发现。在“桐梓人”化石的研究中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氟斑牙病例,具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这一重大发现填补了人类发展进化史上距今20万年前时期古人类考古的空白,学术界将其命名为“桐梓人”.岩灰洞距桐梓县……[详细]
仁怀鹿鸣塔
  鹿鸣塔,位于仁怀市城东门河右岸小山上。山顶南北宽而东西略窄,西面低凹处,为建塔时填平,整个山顶面积约155平方米。鹿鸣塔为楼阁式六角七级密檐式石塔,通高22.1米,造型优美,雄伟壮观,是昔日仁怀县城八景之一。塔座建在石砌方形台基上,平面呈六角形,边长3.4米,高40厘米,对角长7.6米。塔身呈六棱椎形,正面向北。除第一级高为3.8米,以上各级均以40厘米级差收分。塔檐宽40、厚20厘米。塔檐排比均称,龙尾翼角凌空高翘。塔正面第一级的拱门,高2.3米、宽1.15米,门钫为长条青石。正面第五级开有长方形小门。二级至七级共开拱形小窗33孔,二级窗口高1.2米,宽0.7米,进深0.9米。其它各级窗口,则按塔壁大小比例缩小,平衡对称,玲珑雅致。塔楼五层,与塔檐相互错落,塔壁横贯木枋,上铺楼板。自底层起……[详细]
周西成祠
  周西成祠周西成祠既是纪念性建筑物,又是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具有历史和艺术两方面的文物价值。在贵州近现代史上,周西成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毛光翔为其撰写的墓志铭称,“主黔政后,深慨黔地多山,交通梗阻,民智不进,乃鸠集劳工,大兴路政。三年以来,筑汽车路三千余里,数千年蚕丛鸟道顿化康衢,轮轨往来山国大道。又敷设城乡电话于各县,创建无线电台,与国内外通声息。交通事业进步至速,东西南北之人逮临斯土者,罔不惊叹其建设精神之伟大。至如创办大学以惠±林,闳建兵、币、白药三厂以足军实,开办电汽局及煤油厂以便民用,其善政不可殚述。”受到历史的局限,周西成也干过一些坏事,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短短三年间办了那么多实事,则是应当予以肯定的。周西成,桐梓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26年入主黔政,任贵州省政府主……[详细]
茅台渡口纪念碑
  1935年3月16日至18日,中央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占了茅台镇,在这里宣传讲演,张贴标语,打富济贫,开仓分盐,搭起三座浮桥胜利渡河。1980年3月,仁怀县人民政府在下渡口西岸的朱砂堡下,修建了11.7米高的渡口纪念碑,临河而立,寄托着人民对红军无比崇敬和无限怀念的深情。1982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茅台镇河滨社区的茅台渡口是红军“四渡赤水”第三次渡河的主要渡口。1935年3月,中央红军主力从遵义再次西进仁怀县境。15日晨,对仁怀鲁班场守敌周浑元部发起猛攻,鏖战竟日,复舍敌北去,于16日清晨乘虚占领茅台。上午10时许,在中渡口、下渡口及银滩三处搭好浮桥。从当天下午至17日,红军胜利地三渡赤水河。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俱随一军团由中渡口渡河。茅台渡口纪念碑,位于仁怀市茅台镇朱……[详细]
陈公祠阁
  陈公祠阁位于尚稽镇中街,旧志称“陈公祠”,由0-、左右厢房、风雨廊、碑廊组成,占地面积约650平方米。大门为民国年间增修的四柱三门砖牌楼,边住连接两侧花墙。门内风雨长廊直通阁底。廊左右为一楼一底的厢房,主0-和两侧的小0-均修在一栋五开间的厅堂顶上,底层为同一栋房子,二楼以上才分别建阁,在正立面上构成“山”字形,五开间厅堂与左右厢楼及风雨廊联为一气,在平面布局上,又是倒“山”字形。这种巧妙的建筑布局,在贵州境内实不多见。三座0-的底层,通面阔24.65米,通进深11.4米,明间作为过道,其前半段另立四柱;前二柱及明间的金柱直通二层,成为主0-二层的金柱。三座0-底层稍间的前檐柱,又是厢楼的一侧的前后檐柱,稍间的前金柱和中柱。直通二层成为小0-的四根檐柱,这种相互为用,一柱多用的结构,有效地增……[详细]
“土城渡口”纪念碑
  土城渡口,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古镇赤水河与其支流黄金河交汇处。土城战斗陷入僵持,而川军的后续部队正在源源赶到。其模范师第3旅已经增援到位,教导师第2旅正由古蔺向土城方向迂回堵截,赤水方向的两个旅另一个团正从西北向红军侧后攻击。在土城地区,川军已经集中了六个多旅。红军前有重兵,后有赤水河,如果继续恋战,后果将不堪设想。毛同志之所以成为红军伟大的统帅,就在于他的军事指挥从来都不会墨守成规,从来没有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作战计划,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着眼于扬长避短,克敌制胜,敢于并且能够修正被实战证明是不可行的计划,在极度不利的局面下,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变被动为主动。土城战场的激战尚在进行,毛同志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场难以为继的危险战斗,再战对红军极为不利,因而果断地做出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详细]
罗峰书院
  罗峰书院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前身是敷文书院.清道光初年县城贡生唐士柬捐银建修,院址下学(时县署左,今老干局宿舍楼),木瓦房一栋五间。书院建成,随即推举山长(书院掌教人),开科讲课授生。县儒学学官教谕、训导每月亦到院讲课。道光十六年(公元1835年),江苏嘉定举人冯子龄(绍彭)任知县,捐钱五百千文(每一千文为一吊),迁敷文书院于城东门之右山麓(今县中心幼儿园),并购置学田.收取租谷给养师生,名“课读”费,包括教师薪金,学生的生活补贴、纸笔、灯油、炭火费等。凡在读生员(秀才)、童生均可享受。同时制订“励学规章”,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勤学上进。书院授课以生员自学研读为主,学官、山长定时开讲,月课、岁考一式遵朝廷制度。同治九年(公元1871年)。广西象州人郑汉任知县,题楹联一副于书院礼堂,联……[详细]
鲁班场红军战斗遗址
  仁怀市鲁班场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仁怀市鲁班镇黄家田村白家坳村民组,距仁怀四中、鲁班二小约400米。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实现战略转移的目标,红一、红三、红五军团与盘踞在鲁班场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所率的第二纵队,在白家坳、团标寺、凉水井、老坑嘴、白果寺、丁家山、羊角岭一带,展开了激烈搏斗。战斗从3月15日清晨7时开始,持续到当晚10时结束。红军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共歼敌400多人,击落敌机一架,摧毁和占领敌军碉堡、战壕、掩体、障碍物等不计其数,史称“鲁班场战斗”。此次战斗,极大地震慑了敌人,为红军第三次渡过赤水河,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铺平了胜利的道路。2000年9月,鲁班镇人民政府筹资10万元,在镇南街口东端的小山上,修建鲁班场红军战斗遗址雕塑,并建纪念……[详细]
遵义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
  遵义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茶山村乌江北岸。1935年1月1日猴场会议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随即决定中央红军兵分三路北渡乌江。1月2日,继红1、9军团在余庆回龙场渡口突破乌江天险后之后,中路红1军团先头师于3日又在江界河渡口抢渡成功。1935年1月3日4时,红军左路纵队第3军团奉命从茶山关渡口强渡乌江。防守茶山关渡口的黔军是侯之担的第五团,外加一个机炮营。红军侦察排由3个渡河点在夜幕掩护下泅渡到乌江北岸,并迅速攻下制高点,击毙敌军机炮营营长。敌人本来就对红军心存恐惧,后又接到侯之担的电令,谓红军由湄潭及江界河渡过乌江,令其速撤退到遵义,于是不战而逃。红军在当地船工及群众协助下,捞起沉船,搭起浮桥,在茶山关及桃子台渡口全部顺利渡过乌江。随后,红……[详细]
14、瓮溪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瓮溪桥
  瓮溪桥瓮溪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1586~1588年)间,陕西西安府兴平县-商陈君仁“自备己财、鸠工命匠”修建。桥位于大坪镇瓮溪(今务川汞矿电厂山后),单石拱桥,宽约2米,长约15米,高约30米,跨两山岩壁之间,深溪之上。两山皆岩石,山顶相距约50米,从山顶到溪底深约100米。从北山(电厂)下到桥头要转五个拐,一路石梯,宽l~2米不等。第二拐靠石壁上凿有长20厘米、宽9厘米、深15厘米的一个孔。钻迹清晰。过桥后再转四拐上到山顶。溪沟两岸怪石嶙峋,水竹荆蔓丛生,桥下水湍涛涛,回声震耳。那个年代,务川已是“砂坑之利,商贾辐辏,民庶殷实”,但从板场过瓮溪至县城的路却崎岖逼窄,桥梁缺修。信商陈君仁夫妇率弟陈君义夫妇及子侄捐银买民地.请工匠,从龙井坡至碓窝坝修起。到牙-溪、黄……[详细]
余庆回龙场红军抢渡乌江遗扯
  余庆县回龙场红军强渡乌江战斗遗址位于遵义市余庆县境中部大乌江镇红渡村,以回龙桥为中心,上至构皮滩,下到沙水湾,长约15公里,面积为28平方公里。1934年12月30日,红第1军团、第9军团当日到达白塘、白泥、龙溪一线。1935年1月1日,红1军团军团部及红15师移驻龙溪,红九军团驻余庆县城。同日,红1师派出工兵部队进入乌江边境,为强渡乌江做准备。由红1团团长--、政委黎林、参谋长胡发坚负责强渡乌江天险的任务。下午6时,红1团2营2连连长熊尚林率领30多名突出队员强渡乌江成功,率先突破敌人的乌江防线。红军占领回龙场渡口后,一面在回龙渡口用火力侦察对岸守敌的火力点,一面派员在南岸寻找渡船,为部队作渡江准备。红1师1团过江后,红1师分别在回龙场新、老渡口用木船和竹筏来回拉渡,1月4日上午11时红1……[详细]
16、禹门山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门山
  禹门山在遵义县东禹门乡。山上林木茂密,地势平坦。乐安江流经其下,蜿蜒曲折,碧波澄潭,风景秀丽。明万历初黎朝邦父子于此创沙滩寺。清初改称龙兴禅院。顺治年间(1644―1661)西蜀高僧破山弟子丈雪避乱来居,旋开道场,易名禹门寺,广建禅院及藏经楼。同治中,黔北农民起义势成燎原,黎兆棋等在此筑砦“自保”,使昙花、贝叶尽成壁垒烽烟。光绪二十年(1894年)黎庶昌重修。梵宇琳宫,崇楼杰阁,名闻遐迩。河边古树参天,洞壑幽曲,有贵州文化名人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的篆、隶、真三体题词摩崖。字随岩石高下凸凹为之,或连上下,或贯左右,古朴疏落,雄浑苍劲,为书法家所珍重。山前平远桥,结构宏伟,堤柳依依,横跨江上,长虹倒影,为“禹门六景”之一。桥头大悲阁,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庄严肃穆,内祀三国蜀汉寿……[详细]
正安龙塘寺
  正安龙塘寺,又称林溪龙塘寺,位于土坪镇石家坡村林溪寨东1公里,遵义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有冲天牌坊、山门、灵官殿、钟鼓楼、玉皇阁、配殿、大雄宝殿等,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1.7米,进深一间、通进深15.6米,穿斗式封火山墙青瓦顶。殿内存乾隆二十年(1755)铸铁钟1口。玉皇阁面阔一间、通面阔7米,进深一间、通进深7米,穿斗式封火山墙青瓦顶。僧人墓塔,建于道光十七年(1837)。坐北向南,通高4.2米。攒角七层重檐式石塔。塔基平面为正方形,边长5米,高3.8米。塔基下为石地宫,长4米、宽3米、高1.1米。塔身平面为棱形,边长0.75米,高0.38米。塔刹已损毁。为县内最大庙宇,园内有300多棵古树。龙塘寺位于……[详细]
正安石笋峰
  正安石笋峰,正安八景之一,位于正安县凤仪镇,地处楼台新区与清溪河漂流毛家塘途中,距县城西2.5公里。因该峰由一块完整的巨石形成,且其外形酷似一根破土而出正努力向上生长的石笋而得名。峰顶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50米,相当于一座50层高的摩天大楼。在这根巨大无比的石笋上,从山脚到山巅10余座庙宇楼阁层层相叠,远远望去,寺庙建筑与石峰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庙内塑观音、药王、山神等神像。徙步登峰,道狭险峻,人登峰顶如入云霄,放眼远望,周围青山翠柏,绿树成荫,让人心宁气闲。石笋峰就在于207省道线旁,距县城西2.5公里,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等都非常方便。交通极为便利,网络通讯也非常好。清代光绪年间开始创业建设,2002年10月由单位出资6万元修建2007省道至石笋峰1公里的公路,2003年11月成立石笋峰……[详细]
宝兴隆盐号和客栈
  宝兴隆盐号和客栈位于格林镇太平村。清道光二十年(1845年),当地富商吴延举创建,为宝兴隆盐号盐运中转沿线栈号之一。建筑为全木架结构,封火山维护墙表瓦顶,由六列五间正房和花园组成,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康熙元年清廷诏令食盐实行“划定边岸官运商消”政策,正安、务川、湄潭、凤冈、思南等地购盐划定在綦岸,盐从綦江石角镇起运,经桐梓芭蕉坝入境至碧峰达安场宝兴隆盐号后,分上栈和下栈分运各地。上栈经新宅坪官道入正安州城,过和麻溪场、米粮及流渡场、市坪场至湄潭永兴场盐运中转站和凤冈马头山盐运中转站。下栈经太平铺场、格林窝场进入务川涪阳、务川城、煎茶溪到德江、思南、印江等地,又经三江达玉溪、大矸等地,客栈是川黔陆路盐运史的历史见证,见证綦岸盐入黔盐运的中转站运输史,在盐运沿线上,至今和盐运防御砌筑的营堡寨等……[详细]
20、申祐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申祐祠
  申祐祠位于务川自治县都濡街道环城北路,为祭祀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中死于国难的务川火炭丫(今龙潭村)人申祐而建,又名申忠节公祠。祠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现存建筑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有牌楼、山墙、两厢、正殿等建筑,建筑面积370平方米。牌楼上有明清两代砖刻匾文5幅,正面左右两侧砖墙上各嵌石碑一通,右侧石碑竖向阴刻楷书明天启壬戌(1622年)田景猷(思南人,明天启进士)《咏申御史三烈事迹》歌及康熙壬辰(1712年)督学使张大受《明御史忠节公祠》七律一首;左侧石碑竖向阴刻草书道光辛丑(1841年)俞汝本所题七律四首及诗序。民国19年,曾在此设立务川县女子小学。1985年11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