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市旅游

榆林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大保当城址及墓群
  大保当城址及墓群·汉代·神木县大保当镇任家伙场村、武家伙场村。保护范围:1、城址:城墙墙体及城内,城墙周长2168米,宽6米。东北墙至花果园,东南墙至鱼池湾,西墙至垫地,南墙至方家地,北墙至任家伙场居民点。2、画像石墓区:东西1800米,南北1000米。以宏达砖厂为中心,向东800米,向西1000米,向南1000米,北至210国道。3、田家圪台墓区:东西700米,南北700米。东至养殖厂,西至陕京管线17331号桩,南至210国道,北至田家圪台村。4、高羔兔墓区:东西500米,南北700米。东、南、北至野鸡河、高羔兔河,西至小路。5、敖包台墓区:东西1000米,南北1500米。东至八份地,西至小路,南至高羔兔水库,北至七份地。6、木柱柱梁墓区:东西300米,南北300米。东至木柱柱梁东坡底,……[详细]
佳县兴隆寺
  兴隆寺(俗称郑家寺),位于佳县城北45公里处的上高寨乡郑家后沟村。这里是毛乌素沙漠南缘,寺庙建在大漠深谷之中,是佳县乡间最大的寺庙之一,该寺建于元代大德年间(1308—1311年),为县级文保单位。兴隆寺依山而建,形成五层梯形结构建筑,沟谷有小溪流淌,溪流之畔第一层是戏楼。第二层建有砖石结构的娘娘庙、马王庙、增人院等。第三层庙宇建筑较多,东起有神路、文昌帝君和白云菩萨楼,子祠,山神、土地祠,药王七佛楼;接着是寺内最大的石窟殿堂——森罗宝殿。森罗宝殿深9米,宽7米,高5米,面阔为楼阁形状,外观雕梁画柱,油漆彩绘,古朴典雅。森罗宝殿过去是地藏菩萨石窟,从此石窟西旁登上神路是第四层庙宇,自西向东凿有4个大小不等的石窟,窟内分别供有关帝、土神、释迦牟尼、观音等。释迦牟尼窟为正殿,窟深7米,宽5米,……[详细]
23、威武堡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威武堡
  威武堡位于横山县塔湾镇塔湾村威武自然村东北约200米处,杨小川沟口的东山畔上,西与塔湾隔河相望,相对高约70米。城址所在的山体,平面呈长条状,地势平缓,东西北三面环沟,只有南部与其他山体相连,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分布,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50000平方米。城址所在地,位于二边线上,西距大边约9公里,现城墙砖石虽拆,但土基尚存,从残存城墙可见,墙体为土石夯筑,现存西城墙长约200米,高约0.5-3米,宽约3.5米;北城墙长约250米,高约0.3-2.5米,宽约2米;东、南墙已毁,南、北城门尚在,破损严重;城址内尚存东、西两处墩台,黄土夯筑,夯层厚约11-13厘米。现城址内植被茂密,种植豆子、荞麦、土豆等,城址内外分布四座庙宇,地表瓦片遍地,散见大量砖块、瓷片、骨骸。据史载,该……[详细]
邓宝珊司令部旧址
  邓宝珊司令部旧址—桃林山庄位于榆林城南3公里金刚寺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军第21军团团长、晋陕绥边区司令邓宝珊坐镇榆林,为防日军飞机轰炸,将其作为总司令部驻地。后又在金刚寺旁辟建窑洞数孔,作为邓宝珊的居住和待客议事之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之题写了“桃林山庄”的匾额。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曾先后派陈奇涵、南汉宸、袁任远、萧劲光、王震等多次来榆在桃林山庄与邓宝珊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邓宝珊的女儿邓友梅,在三原县上中学时便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因患肺病来榆疗养。仍尽力为党工作,公开斥责国民党积极--、消极抗日。1947年3月12日,邓友梅病故,被安葬在桃林山庄的山岗上。邓宝珊亲笔题写了“亡女友梅之墓”的墓碑。邓宝珊司令部旧址由三部分组成:邓宝珊司令部(下院)、邓宝珊故居……[详细]
25、响水堡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响水堡
  响水堡位于横山县响水镇响水村西南部,与镇政府的相对高度为78米,古城北临204省道。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设置响水寨,属绥德卫。位于二边线上,西北距大边22公里。成化二年(1466)巡抚王复迁往黑河山,改名平邑堡。七年(1471)平邑堡泉水干涸,用水困难,延绥巡抚余子俊又迁回响水寨,改为响水堡。城堡平面略呈长方形,明万历六、七年间重修,砖砌牌墙垛口。据榆林府记载,“响水堡有东、南、西三门,楼铺14座和砖砌牌墙垛口”,清在响水堡设都司,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县胡绍祖重修城垣,城周3里许,东门叫岳山寺门,南为望斗门,西为渊亭门,另有小西门。据《横山县志》记载;城内原有建筑祖师庙、九龙堡、城隍庙。响水堡占地14.48万平方米,现存夯筑南墙长218米,高8米,宽11.7米;西墙663米,高……[详细]
龙凤山庙
  龙凤山庙,位于横山县赵石畔镇东约6公里的龙凤山上,西为芦河,北为榆靖公路,距县城约11公里。龙凤山庙,东高西低,依山顺势,始建于何代,无实据可证,只有在被毁灭断碑上记载着大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维修过。现根据龙凤山庙南部埋藏的和尚墓碑记载,为大清乾隆三十六(1771)年,据现在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龙凤山庙,有庙宇30余座,东西长234米,南北为168米,整个庙宇规模宏大,工艺精巧,其中玉隍阁、娘娘庙、真武祖师殿、佛殿庙、石牌楼等建筑俯视山势,雄伟壮丽,是横山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寺院之一。玉隍阁,通面宽6米,为二层楼格式,高约12米,门前西壁有砖刻对联,四壁及檐下有砖雕图案。清道光、光绪年间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多次维修,目前保存完好。石牌楼,通面宽7.7米,高约4.8米,刻有匾额数块、对联……[详细]
榆林悬空寺石窟
  榆林悬空寺石窟位于城南约55公里的镇川镇石崖底村之西夏罗兀城遗址山崖上。西南依群山,东濒无定河,地势险峻,风景秀丽。石窟原系西夏梦兀城前哨关隘,当年西夏和北宋均曾在此屯兵设防。后相继在此石窟造像建庙。至今,尚存石窟庙宇11处,有万佛洞、三霄殿、圣母行宫、观音殿、真武祖师殿等。其中,以万佛洞石窟规模为最大,古迹保存亦较完整。窟中凿有四方形撑顶石柱,柱之正面,彩绘创建寺观之僧人、道人画像2幅,其余三壁均彩绘山水风光,构图精美。窟之四壁彩绘神态各异之佛像万尊。窟之正面有泥塑高约3米许之静态佛、真武祖师及圣母等5尊大像。可见这里已是融佛、道于一体的寺庙。悬空寺曾是当地居民躲避战乱的栖身之地,现万佛洞内仍存有石碾、石盘等用具,石窟外壁还有多处开凿搭建的洞孔。此外,寺院内尚有姿态神奇但未予查明的稀有树种……[详细]
高家堡古城
  高家堡古城,唐属丰州地,旧称飞鸦川、弥川。位于神木县城西50公里的秃尾河东岸,西北距明长城约5公里。据清道光版《神木县志》载:城池始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原隶属佳州,清末划归神木。该城原为夯筑土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用砖包砌,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两度重修,后多次修葺。该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墙均长311米,南北长均长431米,残高6.5—9.1米,基宽7.52米。城墙上部建有1米高的女墙,间有垛口,瞭望洞。北城头修有三官楼,东南角建有魁星楼。现除魁星楼,女墙、垛口、瞭望洞被破坏外,其余的均保存完好。另东、南、西墙各辟一券门,并筑有瓮城。现城门的敌楼、瞭望台和南门已破坏。城内原有的中兴楼(1988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详细]
袁家沟毛泽东旧居
  袁家沟毛泽东旧居位于榆林市清涧县商杰村镇袁家沟村。1936年2月5日,毛泽东率领红军抗日先锋东征军来到袁家村,东征红军总部机关随后也到达这里。毛泽东住在白育才家的窑洞里,亲自部署并指挥了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天险。在袁家沟,毛泽东挥笔写就了雄视千古、气壮山河的不朽词篇《沁园春·雪》,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壮美山河,评判了中国历史上的所谓英雄豪杰,庄严宣布了无产阶级和工农大众是历史的主人,豪迈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雄心壮志。在袁家沟,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发表了著名的《东征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出-、有知识出知识,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卖--。时代:1936年地址:清涧县高杰村镇袁家沟村保护范围:旧居围墙内。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佳县云岩寺
  佳县云岩寺位于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座落在佳县县城南1公里的虎头峰山腰。东临黄河天险,与吕梁山脉隔河相望,南环佳芦河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山相连,西靠佳吴公路,交通便利,北倚铁佳州,飞峙兀立的佳县山城。寺属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寺内石窟始凿于唐,完成于宋代宣和四年(1122)。由错落有致,高底参差的八个窟室、古朴精巧,古色古香的殿阁以及宋代大观年间(1107—1110)的摩崖题刻、明清琉璃浮雕碑石、壁画、古柏等组成。云岩寺荟萃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遗产,早在1957年5月31日就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岩寺主窟为大雄宝殿,窟内外存留有各具特色的48尊摩岩石刻造像。造像大小不一,高度在25-149厘米之间,形状各异,栩栩如生。主窟深6米,宽7米,……[详细]
石茆遗址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神木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的台塬梁峁之上。2011年以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市文体广电局联合组建的石峁考古队,对这里进行了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和重点复查,先后对外城东门址和皇城台等进行了重点发掘。石峁遗址是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石砌城垣构成的超大型城池,面积逾4平方公里,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遗迹,先后出土了大量的石雕作品、彩绘壁画、占卜用具、生产生活工具、装饰品、武器、玉器等珍贵文物,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史前城址。考古成果表明,石峁遗址在农业、建筑、美术、音乐、天文、信仰等方面展现出极高的文明程度,成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近……[详细]
红石峡摩崖石刻
  红石峡位于渝林城北三公里的红山脚下,源于宋元的石窟寺,历代守边文臣武将、文人墨客到红石峡到此游览题刻,后形成红石峡摩崖石刻书法群落。原有摩崖石刻一百六十多幅,现存一百二十多幅,其中真、草、隶、篆俱全,名家荟萃,被誉为“塞上碑林”。红石峡是集七彩秀水、石窟古刹、摩崖石刻、水利枢纽于一体的名胜古迹,被誉为“刻在石壁上的中国志,盖在大漠上的中国印”。红石峡摩崖石刻内容分为四类:一为夸赞秀丽风景,此类题刻较多,占百分之六十;二为称赞此处大漠边关,坚不可摧,为兵家必争之地;三为表达汉蒙友好和谐;四为近代名人题刻,表达爱国之情。红石峡摩崖石刻群落的形成有四个原因:既是一个寺院,才有人流量;又是一个边关,人们到此祈求平安;石质为沉积砂岩,易凿窟而难保存,题刻书迹都是大字榜书,适度弥补了脱落残损的缺憾;景色……[详细]
李有源故居
  《东方红》作者李有源故居佳县张家庄村是著名颂歌《东方红》的发源地。它位于佳县城北3.5公里的佳榆公路线上。《东方红》作者李有源的故居就在村中北坡。这是一个有6孔窑洞的四合院落,李有源的故居是正面右起第一孔。这是一孔陕北农村极普通的接石口土窑洞。1942年,农民歌手李有源就是在这里创作了响彻全球的颂歌——《东方红》。李有源1903年出生在陕西省佳县佳芦镇张家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家祖祖辈辈揽工租田过日子,李有源13岁就成了放羊娃,饱受旧社会剥削压迫。1942年他怀着对党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比感激、无比热爱的心情编唱了《东方红》。1951年,李有源以一个农民作者的身份,参加了绥德专区文艺工作者代表会,第二年又出席了陕西省文艺创作者代表会,并荣获奖旗、奖章,人们尊敬地称他为“人民歌手”。1955……[详细]
佳县佛堂寺
  佛堂寺位于佳县城北40公里的朱家乡崖畔村与泥河沟村交界处的群山之中,是佳县乡间最大的寺庙和旅游景点。佛堂寺建于宋代,佛堂寺以古石窟最为壮观,近20米高的石崖上凿有4孔规模较大的石窟,北起第一窟为窟,内存精雕细刻的石神像7尊,石碑一通,主神为释迦牟尼。通道口上方有摩崖记事,记述建寺置地契约。第二窟供奉地藏,此窟最大,其深度为7米,宽6米,高4米。第三窟供奉观音,第四窟供奉三霄娘娘。加上其余小窟,石窟总面积为107.6平方米。石窟下面是宽阔清静、松柏葱郁、古朴秀雅的庙院。庙院从南至北建筑有山门、钟鼓楼、韦陀、城隍、药王、财神等庙。佛堂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庙宇文化内涵丰富,文物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古代佳县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真实体现。1992年,佛堂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详细]
35、戴兴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戴兴寺
  戴兴寺位于榆林城东驼峰山巅,是榆林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与老爷庙、香云寺、圆觉寺、洪济寺、大庵毗邻。全称为戴兴寺古刹建筑群的“四寺夹一庙”。是一处名寺古刹,距今近500年。曾是历代兼领僧会司;为陕北唯一的佛教圣地;是榆林八大景“驼峰拥翠”及旅游景点之一;是榆林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八二年戴兴寺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五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书写“戴兴寺”门额。该寺选入《中国名胜词典》。已成为榆林地区重点寺院和市宗教文化旅游场所,也是市佛教协会所在地。戴兴寺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原为延绥镇总兵戴钦家祠,后舍为佛寺,历经明天启、清康熙、光绪、宣统年间整修、扩建始成全貌。戴兴寺殿宇建筑因山就势,分三院,有殿宇共五十四间,整个寺庙占地三千六百平方米。布局精巧,坐……[详细]
王沙沟石窟
  王沙沟石窟时代:明地点:米脂县银州镇王沙沟村保护范围:东以石窑后山(沙梁山)200米为界,南以孙氏坐化娘娘庙南墙为界,西以210国道为界,北以沙梁山北山脚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东以A区外延300米为界,南以A区外延280米为界(王沙沟村王永延二层楼背墙为界),西以无定河畔为界,北以A区外延100米为界(罗汉殿石窑山)。2008年,王沙沟石窟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7、怀远堡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远堡
  怀远堡(横山旧城)位于今横山县城南一公里处芦河东岸的柴兴梁村白家梁山上,东临东门沟,南对岗家梁,西眺西关街,北隔东门沟于李家坬相望,芦河从城西自西而东流过。堡内现大都被辟为耕地,有居民二十余户,约150人。明天顺二年(1458年)撤土门堡军移守于此,建怀远堡。成化七年(1471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加修怀远堡城墙,隆庆六年(1572年)郜光先加高城墙,万历六年(1758年)砖砌牌墙垛口,清雍正九年(1731年)以五堡(响水堡、波罗堡、怀远堡、威武堡、清平堡)设县,因怀远堡居中,便利而设县址,取“怀柔边远”之意,定名“怀远县”。乾隆三年(1738年)11月怀远地震,民舍、城墙倾毁过半,知县苏淇昭助民补房,恢复城墙,乾隆十四年(1749年)在城内创办了岩绿书院,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回民攻克……[详细]
镇羌堡城址
  镇羌堡城址 时代:明 地址:榆林市府谷县新民镇新民村 保护范围:(1)镇羌堡城墙:城墙及城门内外四周10米。(2)鼓楼:楼体外四周各40米。(3)古佛楼:楼体外东40米,西5米,南15米,北10米。(4)城隍庙:庙院院墙内。(5)观音寺:寺院院墙内。 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30米。2014年,镇羌堡城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柳青故居
  位于吴堡县城以北40公里的张家山乡寺沟村是著名作家柳青的故乡。柳青(1916~1978)现代作家,原名刘蕴华,1916年7月2日出生于张家山乡寺沟村一个农民家庭。柳青一生0版了多部小说。其中长篇小说《创业史》属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创作的最优秀成果之一,它不但在国内深得读者好评,且被译成英、日、德、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国外享有较高声誉。地址: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A区:东、南、北至故居围墙外扩20米,西及西南至吴(吴堡)米(米脂)公路边界。B区:东、南、北至A区各外扩50米,西同A区。……[详细]
肖崖毛泽东旧居
  肖崖毛泽东旧居时代:1947年地址:榆林市横山区魏家楼镇肖崖村保护范围:东至旧址东墙外扩5米,南至旧址南侧凉亭,西至旧址西墙外扩5米,北至垴畔梁北50米处。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20米。2018年,肖崖毛泽东旧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