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 > 海北州旅游

海北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峨堡古城
  峨堡古城峨堡古城位于祁连县峨堡镇政府所在地,城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城墙残高6米,宽6米,北城墙正中及城四角各有一个马面,有东、北、南三门,门宽11米,均有瓮城。《西宁府志-古迹》载:(峨堡古城)在卫治西北、永安城西140里,元时筑,今遗亘尚存。峨堡古方城位于祁连县峨堡至八宝公路18公里处北侧,峨堡古方城在其侧100米处,城呈梯形东西长150米,中部宽120米,城墙高残高5米,夯土筑,南北城墙各有5个马面,西成城墙有2个马面,马面宽12米,长7米,城门南向宽5米有瓮城,内有建筑基址5处,据考证为宋代所筑。文化的沉淀是历史,历史的流动是文化。谈到青海北大门,峨堡古城不得不提。历史上的峨堡,是西部边陲的小镇,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的一站,发挥着对外通商“口岸”的作用,是通往甘肃、新疆、乃至……[详细]
沙陀寺
  亦称“沙托寺”、“尕旦寺”藏语称“扎西群科林”,意为“吉祥0洲”。现址位于县治西南46公里青海湖西岸的黑土根,在今泉吉乡境内布哈河畔的单龙沟。该寺故址在今泉吉乡西南6公里的年乃索麻地方,南距青海湖约1公里,寺院建在泉吉河与阿斯汉河之间隆起的山梁上,顺地形一直延伸到青海湖畔。该寺始建于1665年,属宁玛派。据传,这里很早有一祭祀山神的“俄博”。清顺治十年(1653),第五世0-罗桑嘉措进京觐见顺治皇帝,返回西藏时途经青海湖,在这里举行过祈祷海神护佑的宗教活动。从此,沙陀成为宗教圣地吸引无数信徒到此煨桑拜佛。此后,在这里形成一座帐房寺院,经同德郎加高僧尕日旦经营后,这里佛事更加兴隆。至1941年,在原来俄博的基础上建成一座经堂,占地400多平方米,约30间,并建有僧舍300间,聚僧130人,成为……[详细]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亦称阿力克大寺”,藏语称“阿柔县喜--洲”。位于祁连县治八宝东南21公里处,在今草大坂乡政府所在地贡白加龙。“阿柔大寺”属祁连“阿柔部落”,背靠群山,坐北朝南,前临八宝河,后靠贡白加隆山,目前海拔约2900米。阿柔部落原为游牧部落,明万历年间,阿柔部落首领请三世0-到青海传播佛法;清顺治年间,在五世0-的支持下,建成“阿柔大寺”,取法名为“具喜--洲”。曾经有旅行家说过,想要专程去寺庙看看的话,一定要去未成为旅游景点的寺院。阿柔大寺的庄严、宁静、安详是很多成为景点的寺庙所不及的。阿柔大寺,仍保留着藏区佛寺传统的建筑风格,古朴宁静。各色幡、帏、绸缎、哈达、天花布阵藻井,廊坊精雕细刻,陈设丰富多彩,还有闪闪发光、肃穆神圣的善逝如来八塔。红墙斑驳,经幡飘扬,壁画鲜彩夺目。这里就像一座……[详细]
仙米寺
  仙米寺仙米寺是门源地区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距浩门镇十五余公里,雄距群山之首的冷龙岭和闻名于世的祁连山脉环抱寺院四周,环境十分幽静。整个寺院依山而建,由低到高,依次而上。从下仰望,高低错落,犹如楼台亭阁,蔚为壮观。由大经堂、小经堂、佛殿、僧舍、花园等组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群。仙米寺,本名“显明寺”。16、珠固寺:珠固寺是门源古老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位于珠固峡解放村,环山面水,风景秀丽,顺治元年(1644年)由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的-赞布端智嘉措主持修建,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在月牙形的山坡上,前面是一座白底金顶的塔,塔后对称排列着大经堂、切拉院、0殿、抓卡山神庙、茶房、探花佛及其余9处-府邸。重檐歇山式大经堂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占地2亩余,高达四层,全部木质结构,雕刻精细,绘画生动,与松多塘的美景融为……[详细]
刚察大寺
  沿伊克乌兰河北上与恩乃水汇合处,巍峨挺拔的德旦冷宝山前,奇花瑶草,幽谷深邃,刚察大寺就建在这里,该寺位于刚察县城正北25公里处。1981年4月5日,大寺重新开放,初用一顶花边白布帐房做临时经堂。群众积极布施,于1982年在旧经堂遗址重建寺院,占地528平方米,新建的大经堂比原来殿堂更为华丽堂皇,上下共50间,并建弥勒殿、白伞盖佛母殿、度母殿、0神殿、吉哇等分布在大经堂周围。寺院的东西则还建有三座洁白秀丽的舍利灵塔。大经堂殿脊0辉煌,宝伞玲珑,双鹿欲奔。殿宇内雕梁画栋,殿柱绣裹,经垫横铺,壁墙中数百尊佛像安放其中,香烟缭绕,佛灯长明。佛殿内壁画30余幅,塑像20余尊。左侧塑德钦智化、右侧塑吉牙巴像。两侧格架千佛并列。刚察大寺位于县城北25千米处,地处伊乌河上游与恩乃水汇合处及德日冷宝山、德钦文……[详细]
白佛寺
  白佛寺白佛寺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同宝山下,创建于1593年,是环青海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寺院有大小经堂八十九间,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珍宝繁富。寺院的雕塑、壁画、绒绣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生前曾两次到寺院讲经。……[详细]
下塘台遗址
  下塘台遗址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扎麻什乡下塘台村北约1公里的台地上。台地北临黑河。遗址面积约140×100米,文化堆积不详。地面散布有卡约文化时期加砂红陶单耳罐、无耳罐、壶、大口瓮残片。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德州墓地
  德州墓地德州墓地位于托勒乡德州村内,距县城45公里。墓地保存尚好,系汉代古墓,墓地曾出土有陶片、铜簇等物,为卡约文化墓地。属省级文物。……[详细]
  浩门镇南关清真寺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南关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克图古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东川镇香卡村S302岗青公路东南侧。海拔2676米。测点位于遗址标志碑前1米处,测点地形为平地。克图村古城地处浩门河河谷西北侧台地上,地势平坦。克图古城遗址是北宋与西夏时期的古城遗址,疑为骨古龙城(即宋震武军城),北宋政和元年筑,后相继为金朝和西夏所据有。遗址平面略呈梯形,东西460米,南北200米,面积10.58万平方米。城墙为夯土版筑,底宽12米,残高11米,顶宽3米,夯土层厚6—10厘米,西墙上多有可插入圆木的孔槽。北墙上开有城门,有瓮城。城内地表暴露瓦片、陶片、瓷片,曾采集到宋钱“天禧通宝”。古城遗址内西北角现为民居,城东与城南大片土地均已被辟为耕地。1985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巴台古城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山乡金巴台村,年代为唐。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向阳古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尔孟乡北向阳村。北向阳村处在布哈河冲积平原上。古城东有条干枯的小河,北为青藏铁路。古城南北300米、东西400米,呈长方形,城高2-5米、基宽12米。只在南面开一门,门宽14米,夯土筑,夯层厚5厘米。城内由城门起向北有一中轴大道,大道东为较平坦的广场,大道西部隆起,并被风沙淹没形成许多小丘,应为当时房屋基址。城内北部靠城墙处现为村民院落,中段部分城墙被拆除。城内地面散布有泥质及附有绳纹碎陶片。据当地村民反映,在修建村庄院落及房屋时,曾经发现五铢钱、铜镞及许多杂骨等遗物,据布局筑法和遗物观察,此城为汉代时期所筑,是汉西海郡所属五县之一的驻地。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十八公里处古三角城位于祁连县俄博乡,年代为宋。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舍卜齐沟岩刻位于刚察县吉尔孟乡,年代为待定。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哈龙岩刻位于刚察县泉吉乡,年代为待定。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青海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海日纳遗址位于刚察县泉吉乡年乃索麻村,年代为卡约文化。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草褡裢湖西遗址位于海晏县甘子河乡俄日村草原上草褡裢湖西岸,年代为青铜时代卡约文化。类别为古遗址。为青海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沙河清真寺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东沙河村,年代为清代(1890年)始建1987年后改建。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庄清真大寺位于祁连县八宝镇东村,年代为民国(1919)年始建1984年复建。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0、科才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科才寺位于刚察县伊克乌兰乡角什科秀麻村,年代为清代(1830年)始建1985年后复建。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