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家桥遗址位于浦阳江支系凤桐江畔的诸暨次坞镇楼家桥村。遗址依山临江,受钱塘江潮位影响明显,春夏多雨时节,潮水顶托,江水回流倒灌,遗址常遭水淹,受涝严重。1999年~2000年连续3期发掘,发掘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堆积厚2~4米,上部属商周时期堆积,良渚文化遗存内涵不甚丰富,主体堆积的内涵具有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双重性。一如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属宁绍平原边缘一样,文化面貌也呈现边缘的特征,即这里是河姆渡文化分布的边缘,也是马家浜文化分布的边缘地区,是两个文化圈的重迭部分。出土陶器陶系以夹炭红衣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陶器可明确区分为代表不同文化的两组:A组,夹炭陶绳纹带脊釜、单把钵等;B组,夹砂红陶圆柱足鼎,腰沿釜、泥质红陶喇叭圈足豆。A组器物胎质、器形到纹饰均与河姆渡文化的同类陶器相同;B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