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十堰市 > 郧西县旅游

郧西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关防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1935年1月,中共鄂豫陕省委负责人程子华、徐海东等率领红二十五军主力进入鄂陕边界开辟新苏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月22日,红军主力由郧西湖北口大、小新川进入关防庙川的一、二、三天门,丁家坪等地开展活动,省委及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机关驻关防乡丁家坪村。自1935年1月至1935年7月(红军主力北上),红二十五军主力在郧西境内三进三出,迂回辗转于鄂豫陕边界,通过张贴、刷写标语,散发传单,召开群众大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和红军宗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组建抗捐军和游击队,先后建立两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和13个区、46个乡、314个村苏维埃政权,苏区人口近50万人,为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年,红军在彭祥贵等居民房屋墙上刷写了“没饭吃的穷人快来赶上红军”“苏维埃新中……[详细]
红二十五军小阳坡干训点旧址
  小阳坡位于湖北口回族乡虎头岩村四村的柳池。1935年,红25军为了贯彻鄂豫陕省委第二十次常委会的决议,在鄂陕边区共举办了三期干部训练班,其中,小阳坡干训班为首期。1935年3月13日,首期干部训练班开班,为期3天。参加训练的有各路游击师和各级苏维埃政府干部、游击队长、“五抗”队长和积极分子等近百人,鄂陕游击军总司令部司令员陈先瑞、政委郭述申分别作动员、总结报告,主要内容是红军的宗旨、游击斗争策略、土地分配等。培训班的举行,培训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地方武装队伍干部,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为深入开展对敌斗争,巩固革命根据地打下坚实基础。联系方式:张约平 15586969906地 址:湖北口回族乡虎头岩村四组……[详细]
中共鄂豫陕省委旧址—何家大院
  何家大院位于湖北口回族乡小新川村六组。1935年1月9日,红25军主力由陕西洛南进入郧西境内大、小新川一带,军部和鄂豫陕省委驻扎在小新川何家大院,成立大、小新川苏维埃政府。1935年2月14日,大、小新川苏维埃政府划归镇安县地方苏维埃政府管辖。1935年2月,鄂陕游击军总司令部整编大、小新川的抗捐队、游击队和地方武装组织,组建鄂陕第七路游击师,师长阮士春,副师长毛全秀,政委张祖祥,在大、小新川及相邻的山阳、镇安一带,开展革命斗争,打土豪,分田地,镇压恶霸地主,保卫根据地。联系方式:张衍梅18772935677地 址:湖北口回族乡小新川村六组……[详细]
红二十五军223团政治部旧址
  该旧址位于关防乡丁家坪村1组,旧址内保留了当时红军遗留下来的大量生活用品和-等,同时在房屋内进行了布展,分为展览综述、军民情深、政权建设、军事斗争、召开会议、红色故事等六个部分,主要介绍了红25军长征大事记,红25军和红74师转战郧西,开创根据地,建立二天门区苏维埃政府,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荣历程。在房屋表面,现存有当时遗留下来的标语,诸如“苏维埃新中国胜利万岁!”、“雇贫领导中农领导遇事商量大家当家”、“打土豪、分田地、共浮财、救穷人!”等。联系方式:祝方文15337358698地址:关防乡丁家坪村……[详细]
下河庙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位于郧西县马安镇下河庙村,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坐北朝南,平面基本呈正方形,一进带厢房天井院式。通宽14.5米,总长18米,建筑面积261平方米。单檐硬山顶,砖木结构,梁架穿斗式,人字坡屋面,布小青瓦,屋嵴青瓦干摆,天井用青石板铺墁。前厅及后堂面阔均三间,天井两侧厢房面阔一间。前厅、后堂之间围墙正中各开有一个券顶小门。山墙均为人字封火山墙,用有“汪氏宗祠”铭文的薄砖清水斗砌。该宗祠是极具地方特色,也是我省现存祠堂类建筑不可多得的一个实例,是研究古代公共建筑形式的实物资料。……[详细]
刘家老屋
  刘家老屋位于郧西县涧池乡军家河村,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平面矩形,对称布局,二进二天井带厢房,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灰砖斗砌清水墙体,单檐硬山顶,木结构架梁,屋面布小青瓦,屋嵴青瓦干摆,室内青砖铺地,天井青石板铺墁。正房面阔五间,后天井两侧厢房面阔二间。前厅大门平面为内凹八字式,次间设有石质花窗;中厅大门内凹,设石质门框,次间、稍间均安装石质花窗。后厅门、窗均为木质,雕饰人物故事及花鸟图。该建筑格局严谨,运用了较多的木雕、石刻技艺,是郧西县清代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中共鄂豫陕省委九棵树会议旧址
  中共鄂豫陕省委九棵树会议旧址位于郧西县湖北口乡油炸岭村,旧址现为自然山林,包括水井一口。图片1935年春,红二十五军不断取得胜利,鄂豫陕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蒋介石电令杨虎城率30多个团的兵力围剿红二十五军。5月下旬,鄂豫陕省委、红二十五军军部转战到湖北口回族乡庙川莫家山,在莫家山“九棵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研究制定了反“围剿”的作战方针和计划,程子华、徐海东等做重要讲话。会议议定:各游击师就地坚持,发动群众坚壁清野,广泛开展游击战;主力采取“诱敌深入,先疲后打”的方针,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打破敌人的围剿。会议要求鄂陕、豫陕两个边区普遍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军初步的后方机关。这次会议对正确领导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打击敌人,壮大红军,夺取反围剿的全面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因地理环境陌生,……[详细]
铁山寺宝塔
  铁山寺宝塔位于郧西县关防乡铁山寺村。六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琉璃砖塔,现露出地面仅五层,高9.7米,五层以下被淤积泥沙掩埋。现底层边长1.63米,高2.65米,每层檐下用琉璃构件砌成圆柱、额枋和斗拱,每面设壁龛,第三、四层龛内浮雕佛像。塔体逐层内收。塔刹无存。(第三批)……[详细]
罗汉寨石窟
  罗汉寨石窟位于郧西县店子镇天宝山村。开凿于明末,高约5米,宽约3.5米,共有两龛,24尊佛像分四组列于两龛和龛下地面上。该石窟是鄂西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唯一明代石窟,对研究鄂西佛教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第五批)……[详细]
郧西湖北关
  郧西湖北关位于郧西县湖北口乡,清代。该关为岩石垒成,城墙长30余米,宽3.5米,高4.5米,墙体呈梯形,有防御城垛;关门呈拱型,高6.5米,宽6米,厚4米,券顶嵌有“湖北关”三字。(第四批)1946年7月,中原突围部队的一部进入鄂陕边区,在陕西镇安县的茅坪成立乡民主政府,在郧西的湖北关、红岩、西川、桃园沟一带组建游击队,筹建乡政权,湖北关内外回民青年踊跃参军,组建回民支队,参加武装斗争。1947年11月17日,解放军陈谢兵团12旅36团解放镇安县城,23日部队在湖北关召开会议,随后将镇安县人民民主政府迁至泗峡口,镇安县辖今镇安东部一带至一天门以西地区。1948年3月,组建的各区分队并入镇安独立营3大队3排,排长是虎坪村回民马平晏。回民排因作战英勇,常作为尖兵排打头阵。1948年秋冬,在镇安县……[详细]
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
  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位于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村。现存20、25、29、30号四栋清代建筑,建筑面积约620平方米。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决定率红外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下旬,红二十五军主力由湖北口大、小新川进入郧西县关防乡二天门村。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机关驻扎余家老庄,直至1935年7月红军主力北上才离开郧西。图片旧址坐西朝东,四栋房屋呈南北向排列,总体为一层,局部有阁楼。穿斗式结构,硬山屋顶,小青瓦屋面,建筑基础为石砌,上部为板筑土坯墙。红二十五军政治部旧址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鄂陕革命根据地、建立鄂陕边区苏维埃政权的实物见证。保护范围:以旧址外墙为基准向外延伸5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向北、西、南各延伸20米,向东延伸4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