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澧县旅游

澧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澧州文庙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澧州文庙
  澧州文庙位于澧县澧阳镇古城西路,始建于宋代,明初迁建于今址,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四年(1844)重建,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多平方米。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2A级旅游景区。开放以来,接待国内外观众100多万人次。2007年澧县文庙经过一次大的修缮。文庙景点头门,最早修于1882年,后被毁。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文庙经过较大规模的修复,头门也在这次维修中恢复。门前的一对石狮是明代华阳王府的遗物。华阳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曾经谪守在澧州。东边的字幅“德侔天地”是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边的字幅“道冠古今”,是赞孔子思想、言行都是盖世之冠。状元桥,是文庙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于泮……[详细]
澧县宋家台遗址
  宋家台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位于澧县大堰挡镇宋家台村,地处洞庭湖西岸澧阳平原的台地上。1986年发掘。发掘出一组属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红烧土房基面和一处墓地,并发现遗址周围有环壕。房基面东西长27.7米,南北宽11.8米,面积约500平方米,保存良好。房基由红烧土碎块铺垫,厚度1米-0.6米不等,视其原始地面面貌而定,中间有两条近东西向排水沟,并夹一条走道,将房基面分为南、北两部分。房基面上清理出了柱洞,将南北部分各分隔四个房间,门向朝南。其上倒塌的大块红烧土有明显的夹木〈或竹)的痕迹,说明房屋采用编竹(木)夹泥供烧的方式建造。地层中还出土编织竹帘,可能作为房间的隔墙。该组房子应为宋家台原始聚落的一个家族的住所。发掘墓葬25座,其中5座瓮棺葬,其余均为东西向长方形土坑墓。墓葬间隔较密,重……[详细]
乌鸦山遗址
  乌鸦山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南澧县澧南镇高堰村。旧石器时代遗存就埋藏在澧水支流道河左岸二级阶地上覆地层的红土中,相对高度为25米。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1992年底正式发掘。乌鸦山遗存的石器原料以硅质岩为主,砂岩次之,还有石英、燧石、石英岩等。石器组合有砍砸器、似手斧石器、大尖状器、尖状器、刮削器和石锤等。石器可以划分为大型与小型石器。大型石器包括砍砸器、似手斧石器、大尖状器、石锤等砾石石器,但比鸡公铛文化同类石器要小,数量也不多,所占比例不足30%。小型石器主要为各种形式的刮削器和尖状器,所占比例达70%。小型石器的原料均来自硅质岩砾石。石片石器占绝对多数。制作方法为锤击法,单面打击多于两面打击,同时还存在错向加工手段。形体较小的似手斧石器、大尖状器、长石片刮削器……[详细]
蜚云塔
  蜚云塔时代为明至清。位于湖南省澧县城郊,蜚云塔内外浮雕佛像117尊,此为省内所罕见。明天启初年(1621)建塔三级,清嘉庆十六年(1811)易砖为石,后停工,嘉庆二十二年(1817)续建落成。塔为七重楼阁式石塔,八字形,飞檐起翘,高约33米,底径12.5米,高约5.9米,以上各层均递减,顶层高3.2米,直径6.4米。塔顶为八方台阶形攒尖式,上设莲瓣一圈,中置三节葫芦形宝顶,上下衔接处置一圆形盘,上小下大。一层西向辟一门,余六层均为四门。设十字巷道。门顶拱形,内有旋梯108级直通七层,七层呈穹窿顶,中置一四方石柱,四面有铭文,南曰“皇图巩固”,北曰“文运光昌”,两为“皇清嘉庆十六年知澧州直隶事成都谢攀云率阖州士民倡举重建”,东为“皇清嘉庆二十二年知澧州直隶事贵安定佩莲率阖州士民重建造成。”此塔……[详细]
伞顶盖遗址
  伞顶盖遗址位于湖南省临澧县佘市桥镇荷花村(原长湖村)官岭组,东距临澧县城约13公里。遗址地处西洞庭盆地中心冲积湖平原南部外缘的丘岗台地构造-沉积地貌区,海拔110米。属于澧水南部一级支流的道水河在遗址北部约1.5公里处蜿蜒而过。湘西北澧水流域是湖南旧石器发现和发掘最早的区域,也是湖南及华南地区旧石器遗址的最集中分布区之一。历年来,这里发现旧石器遗址超过百处,但经过正式发掘的仅10处左右,绝大多数石制品系调查采集所得,较严重地限制了对这一区域旧石器文化的全面、科学和深入的认识。2011年,在进行的澧水流域旧石器短期专题调查中,于支流道水流域新发现数量丰富的旧石器地点群,显示这一流域河谷两侧的丘岗地带是更新世时期古人类密集活动的活跃区,调查发现石制品反映的石工业也具有一些新的面貌特征。2019年……[详细]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澧县西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澧县西五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位于今甘溪滩镇古北村。1928年上半年,红四军湘鄂第三游击司令部二团三营转战到澧,以澧县西北山区为基地,与中共澧县县委共同在东门、甘溪、火连坡、闸口一带恢复团(乡)农民协会,组建发展地方武装,开展土地革命,逐渐形成澧县西北山区红色割据区域。1929年5月成立西五区苏维埃政府,三营营长皮楚卿任主席。西五区与西六区、西七区成为澧县连结成片、坚持最久的红色区域,一直坚持到1935年底。澧县西五区苏维埃政府驻地旧址现存有街道(古堰头老街),街道两侧尚存6栋11间,为当时征兵、办公所使用过的商铺民居。系砖木结构。存有后堂及左右厢房,损坏较严重。202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至古堰头郭家湾村道处,南至游业佳房屋处,北至汤绪刚房屋处,东至古堰十组公路处。建设控……[详细]
花瓦塔
  花瓦塔 时代为宋。位于湖南省澧县宜万乡花瓦岗,此为省内现存最早的古塔建筑之一。 塔体单瘦,结构稳重坚实,并用黄沙泥作粘合剂,与岳阳慈氏塔极相似,应为宋代建筑,现寺毁塔存。塔为楼阁式建筑,除塔基外,主要用青砖砌筑,平面呈八面形,七级实心。塔身高22米,塔基高2.5米,直径6.1米,正北辟拱门,门高1.95米,宽0.9米,门道深1.05米,中有穹窿式藻井。一层底径5.5米,高3.2米,南北两面有假券门。二层以上逐层缩小,每层各面腰檐下均辟有佛龛。原供佛像,均已无存。塔身外壁转角处,均有倚柱,腰檐转角处的翘角作鸟翼形,上饰卷云纹,攒尖式塔顶。此塔从造型、用材、结构各方面考察,都具有宋代建筑的明显特征,故为一历史悠久的古塔建筑。 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详细]
鲁家山遗址
  鲁家山遗址系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点,位于澧县涔南乡文家村十组一高出四周约1——1.5米的台地上,西南距澧县县城约9公里。西北约0.8公里处为鸡叫城遗址,西南200米处郭家油榨遗址。遗址分布范围呈椭圆形,全为棉田,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8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遗址东、南、北三面被宽约10米的鲁家山堰环绕,西部有一宽约25米豁口与外相连。灰白色文化层,厚约1米,土质松软,距地表深约0.5米,并采集有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等石家河时期的陶片。该遗址保存完整,晚期人类破坏较少,遗址对了解澧阳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期序列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为探索早期人类原始社会文明及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实物证据。……[详细]
条头岗遗址
  条头岗遗址位于临澧县佘市桥镇桃花村,发掘面积30平方米,面积不大但出土了各类石制品约6000件,较为清楚地展示了该遗址是一处石器制造场遗迹。条头岗如此密集的石器分布在湖南以往未曾发现过,出土的大量石片在国内并不多见,而且首次在南方地区出土了大量石叶,表明当时人们的石器制作技术较以前更为成熟,为认识湖南地区旧石器晚期的石器工业增加了重要资料。条头岗遗址反映出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条头岗文化”。2012年3月2日,国家文物信息网公布了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湖南临澧道水河条头岗旧石器遗址入选。2019年3月,条头岗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星星遗址
  星星遗址位于澧县垱市镇星星村一处高出四周约1.5米小台地上,南距城头山遗址约4公里,属澧阳平原西北部地带,台地形状呈长方形,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245米,总面积约47119平方米,遗址北、南、西部均为水系围绕。遗址文化层堆积厚约2米,分别为屈家岭、石家河和商周时期堆积。采集屈家岭文化陶片有泥质灰陶、黑皮陶等,器形有碗、罐、杯、甑等,石家河文化陶片有泥质橙红陶、灰陶等,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等,器形有釜、豆、罐等,商周时期陶片有夹砂红陶、灰陶等,纹饰有凸楞纹、短弦纹、回纹、绳纹等,可辨鬲、豆、罐等。遗址为研究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文化聚落分布,区域类型,文化谱系提供了重要资料。……[详细]
游端轩故居
  游端轩故居旧址位于澧县甘溪镇古北村。游端轩(1903——1934),原名游维环。就读于澧州体育学堂,毕业后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从伍,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春随朱德、陈毅参加湘南起义而上井冈山。1929年加入共产党,任红四军第四纵队参谋长。1930年夏调闽西,1931年10月任福建军区参谋长,代第十二军军长兼红三十四师师长。1932年3月,被选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任军事部长。1933年调任红九军五十四师师长,不久任红十九军军长,11月任福建军区参谋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奉命留守坚持游击战争。冬,在福建武平浴血奋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1岁。现存房屋四间,其中3间正屋,中间堂屋宽敞,东西两侧设为卧室,1间偏房(厨房),面阔17米,进身11米,高6.1米,为木架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