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祁县罗家祠堂
  罗家祠堂位于祁县西六支乡河湾村南。始建于元代,明、清多次重修,1998年曾进行维修,现仅存门房、祭堂,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205平方米,坐南朝北,一进院落布局。祭堂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筒板瓦顶,六檩前出廊式构架,斗拱三踩。前檐明间施六抹格扇门,次间设槛墙、直棂窗。堂内山墙、后墙存彩绘人物、山水壁画约40平方米。东次间脊枋下有罗贯中施银题记,字迹模糊。200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寨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五寨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五寨县杏岭子乡鸡房村中。1940年五寨县在鸡房村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中共五寨县委在此领导全县人民,取得了抗日斗争的全面胜利,1945年抗日民主政府迁到了五寨县西街。旧址坐北朝南,南北长36米,东西宽28米,占地面积1008平方米。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正窑五孔,西侧村西窑二座各三孔。窑洞全部用条石垒砌,平顶,大门位于一进院东面,单檐硬山顶。……[详细]
代州衙署
  代州衙署,位于代县上馆镇东北街村东大街北县政府院内。据清光绪《代州志》载,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后明清多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四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1202平方米。中轴线上有两进院落,现存二堂和三堂,两侧为厢房。此外轴线西侧还有两进侧院。二堂三间、三堂五间,皆单檐硬山顶,前檐设廊。1984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薛仁贵寒窑
  在山西河津市城东10公里修村为唐代大将薛仁贵故里。薛仁贵(614-683),唐大将,名礼,龙门(今河津)人。出身农民,贞观时从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村东有一土岗,形似伏虎,名白虎岗。岗侧土窑传为薛妻柳氏寒窑遗迹。窑南有洞一孔,因薛仁贵征东时为白袍将军,故名白袍洞,内塑薛氏夫妇坐像两尊,乃乡人怀念而奉祀。村南汾河奔流,白虎岗东向2里百底村东侧,即当年薛仁贵汾河湾射雁处。时代:唐代地址:河津市城区办修村保护范围:西自窑洞西门起向西15米,东自窑洞门口一线断崖上向东30米,南自窑洞南壁起向南30米,北自窑洞北壁起向北15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米。……[详细]
寇村戏台
  寇村戏台,位于定襄县南王乡寇村中。坐南向北。东西长12.5米,南北宽13.1米,占地面积约164平方米。据梁架题记载,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戏台主体保存较为完整,屋脊、兽头破损,主体结构较为稳定。戏台为石砌台基,台基宽12.5米,深13.1米,高0.8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架结构。1997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北西力大寺
  北西力大寺,位于定襄县晋昌镇北西力村中。坐北向南。东西长11.1米,南北宽8.4米,占地面积约93平方米。据梁架题记载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所建。大寺沿中轴线原建有山门、过厅、正殿,两侧建有东西配房。现仅存正殿,是该大寺庙内主要建筑,二层楼结构,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设廊,单檐悬山顶,五檩架结构。二层廊前两侧有人物壁画约4平方米。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福田院大殿
  福田院大殿,位于忻府区合索乡北合索村南约30米。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92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元代重修,清嘉庆三年(1798)维修,现存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二椽栿对前后乳栿,通檐用四柱。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补间斗栱明间两垛,次间一垛,形制同柱头牛栱,覆莲式柱础。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忻州财神庙
  财神庙,位于忻府区南城办事处西街村财神庙巷。坐西向东,东西长55.6米,南北宽25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2007年对过殿、鼓楼、大殿进行过维修。中轴线上现存过殿、大殿、两侧存有鼓楼、偏殿。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卷棚顶悬山式。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后廊式构架,斗栱三踩单昂。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垣山墓群
  南垣山墓群位于介休市城关乡南街村南5公里。地势呈南高北低阶梯形,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2001年大运高速公路祁临段建设,省文物局考古所发掘清理战国墓42座,均为土坑竖穴,长5—12米,宽3.5—8米,深4—9米。出土有陶鼎、陶豆、铜镜、铜车马饰、铜带钩等随葬品近200件,入藏介休市博物馆。2003年被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晋中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蚩尤村遗址
  蚩尤村遗址位于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蚩尤村村南1500米的中条山北坡上,距运城市区8.5公里。蚩尤是我国历史传说中黄河中游的一个部落首领。人们将蚩尤与天、地、日、月诸神相并列,称其为主兵之神。蚩尤村遗址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50米,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采集有夹砂灰陶、红陶片等,为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年被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地址:盐湖区东郭镇蚩尤村南保护范围:东至东沟东100米一线,西至西沟西100米一线,南至海拔599.8米山峰南坡一线,北至山前原李家窑村北一带。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圈起,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0米。……[详细]
上峪玉皇庙
  上峪玉皇庙位于襄垣县古韩镇上峪村 。坐北朝南,南北长31米,东西宽26米,占地面积约为80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正殿结构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新建)、正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耳殿。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梁架结构为五檩对前廊,梁架出挑做耍头。前檐新装修,殿内新塑像五尊。2007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岢岚雁塔
  雁塔,位于岢岚县岚漪镇牛家庄村南约1500米的山顶上。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风格。八角五层楼阁式砖塔,通高18米,占地面积20.3平方米。平面呈八角形,实心,塔身素面。石砌台基,底边长2.05米,基高0.3米。一、二层为条石砌筑,三至五层为砖砌,出叠涩塔檐,圆形覆钵体顶上承石柱形塔刹。第二层西北侧嵌塔匾1方。2007年,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岳云贵烈士墓
  岳云贵烈士墓,位于忻府区奇村镇石家庄村。坐北向南,东西30米,南北50米。岳云贵(1932—1947),解放战争时期为石家庄村儿童团长,1947年农历十二月初九牺牲,年仅15岁。1949年后被追认为少年小英雄,并建立岳云贵烈士陵园。园内墓1座,纪念碑1通,纪念堂三间。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蒲阁寨围困战遗址
  蒲阁寨围困战遗址,位于忻府区阳坡乡蒲阁寨村。1942年,当地军民响应毛泽东”把敌人挤出去“的号召,对驻蒲阁寨侵华日军进行围困站,历经艰苦斗争,终于将日军赶走。遗址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30万平方米。遗址内现存当年日军炮楼残迹。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阳曲县故城
  阳曲县故城,位于定襄县晋昌镇城内村四周。城墙全长12.44公里,现南墙、西墙、北墙部分残存,残高1~6米,总长约1000多米,底部宽约40米,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9~0.12米。遗址所在地周围为较平整县。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大保沟圣母堂
  大保沟圣母堂,位于忻府区庄磨镇大保沟村中。坐北向南,东西49米,南北81米,占地面积3969平方米。清宣统二年(1910)忻州天主教杨雅各神父在此建“圣母堂”。现存有当时建造的正房5间,耳房2间,东房3间,西房3间,均为悬山顶式建筑。钟楼为1988年新建。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游邀遗址
  游邀遗址,位于忻府区董村镇游邀村南约200米处。遗址东西400米,南北500米,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文化层堆积,厚度约1.2~1.8米。1987年、1989年进行两次挖掘,发掘面积约1200平方米,采集有泥质灰陶、夹砂灰陶片,器形有豆等。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馒头山抗日烈士公墓
  馒头山抗日烈士公墓,位于宁武县西马坊乡馒头村东500米的坡地上。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周围松树环绕,墓地有一排石砌窑洞3个,前置墓碑,碑刻“刘家岩战斗中烈士四十名永垂不朽中共宁武县委、宁武县人民政府八五年元月一日敬立”。1967年建烈士墓,1985年立碑。同年,宁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八思巴塔
  八思巴塔,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光明寺村南约500米处。八思巴(1235——1280),本名洛追坚赞,土藩人,元朝皇帝忽必烈敕封“五明班智达八思巴帝师”。塔建于元代。坐东向西,通高约13米,塔基呈圆形,塔基最底层周长约17.5米,高约4米。占地面积24.41平方米。塔身为砖砌实心宝瓶式,通体残损,塔刹完好。(《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伞盖寺遗址
  伞盖寺遗址,位于忻府区庄磨镇连寺沟村西约3000米的三嵬山半山腰处。因寺周围松树状如伞盖而得名。始建于唐初,明嘉靖、万历,清康熙年间多次重修,民国时期毁,现存为明清遗址。五爷庙、大雄宝殿、圣母殿、关帝殿、滴水观音殿均为在旧址重建。遗址内存碑刻16通。1985年4月10日,原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