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旅游

辽宁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位于沈阳东北部,柳条湖立交桥西北,西靠长大铁路,博物馆主体本身就是一座历史纪念建筑物,它以残历碑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一部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从残历碑正面拱形门进入一楼正厅,迎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勿忘国耻”四个大字,在字的上方嵌有一面残月形时钟,其时针指着10时20分,这是日本侵略军发起进攻北大营的时刻。管内二至三楼为“九·一八”事变历史陈列。“九·一八”……[详细]
金星卧佛寺
  卧佛寺坐落在锦州——虹螺岘公路东侧,距离连山城区43公里。在卧佛寺村小学西面的宽阔平地上,突兀现出一座石岩裸露的小孤山,它南北走向,型似石龟,因此取名龟山。在龟山北面,女儿河水从西向东,蜿蜒流淌。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于是人们就选这块风水宝地建寺院,卧佛寺就建在山北面的0上。据史料记载,卧佛寺始建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经“文革”洗劫后,重新修建。 沿着金星镇卧佛寺村西边的小路向北走,再沿水泥台阶向左边的山坡爬上去,一座红漆围墙的长方形寺院便映入眼帘,这便是远近驰名的金星镇卧佛寺。一爬上台阶,两根高大的旗杆便赫然入目,每逢初一、十五作道场的时候,五星红旗便在东边升起,而五彩(红、黄、蓝、绿、白)的佛旗则在西面……[详细]
沈阳般若寺
  般若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8号。由高僧古林禅师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修建。宣统元年(1909)、民国13年(1924),曾两次重建。20世纪60年代中期遭到破坏,1979年后进行了维修,重修塑像。在1984年10月建寺300年时,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1985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2037平方米。主要建筑为砖木结构的硬山式建筑,是我市保存较好的佛教建筑群。该寺是比丘尼庙。具有布局严谨、中轴明显的特点,在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侧的配房,是住持室、僧舍、厨房、斋堂及接待室等。东院是祖师堂,东西配房是僧舍。天王殿殿两侧是山门。正面大门上悬挂着一块由著名书法家冯日庵先生书写的“般若寺”三个金字的匾额,后门上的横……[详细]
朱梅墓园
  朱梅墓园,位于绥中县李家乡石碑坊村。它是辽宁省唯一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代石刻群。西南距姜女庙十多里。在石牌坊村南,有一对华表,绿树掩映的两座高大石坊,四柱四间,三楼式,单檐庑殿顶。此坊立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是皇帝为总兵官后军都督府朱梅(字海峰)因镇守山海关有功而赐立的。墓园占地面积很大,前后长达三百余米。前部有分列左右的一对石华表,其后为一对石狮子,再后为石坊。坊为四柱三楼式,单檐庑殿顶,主楼四朵斗拱,侧楼两朵斗拱。主楼正面坊檐下刻“圣旨”二字,下面额板刻“名勒燕然”,其下又刻“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承恩坊”,主楼后面额坊刻“华表忠勋”。坊上雕有飞凤,奔龙、鱼、马、羊、鹿等图纹。坊后为石制墓园门,园内中间有石铺……[详细]
祖越寺
  千山祖越寺祖越寺是千山最早的庙宇建筑之一。相传,在开始建寺时,有一位祖师从这里路过,曾仔细察看该寺的建筑,遂名为祖越寺。据考证,它最初建于唐朝,当时的建筑宽阔宏伟,大于现在几倍。后来,在金、元时期,山洪暴发,寺庙被冲毁,遗址就在现址前的低洼开阔处。从遗址中曾发掘出较大的浮雕石栏板、望柱莲花佛座、柱基、残石碑头、瓷片等。这些遗物为考察千山的庙宇建筑和宗教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祖越寺现址为明朝时建筑,清乾隆、道光、光绪年间曾相继重修、整饰,解放后,又多次进行修缮。现有建筑七幢,释迎殿为正殿,它的东侧是胡仙堂和客室,正殿阶下为东西配殿,配殿南有钟楼、鼓楼,呈东西对称。释迦殿正对寺门,门外是一堵石墙,长达五十多米。祖越寺的建筑比较紧凑、集中、规整。它建造在蜿蜒、狭长的喇叭形山谷中,山的地势北高南低,寺……[详细]
俄清银行旅顺分行旧址
  俄清银行旅顺分行旧址位于旅顺口区万乐街33号。2013年6月28日,入选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俄清银行旅顺分行旧址坐落在今大连市旅顺口区万乐街33号,建于1902年,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是一座近代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现为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俄清银行旅顺分行旧址坐落在今大连市旅顺口区万乐街33号,建于1902年,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这是一座近代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外观方方正正,小巧玲珑;内院有天井,类似于教堂;建筑结构坚固,风韵华美。小楼的底下是宽敞的地下室。楼北一米外有一片约30平方米的地下室顶盖,裸露地表,清晰可见。厚厚的水泥圆拱顶下,曾隐藏着一段秘密。在沙俄统治时期,这座小楼是俄清银行旅顺分行。俄清银行原址在老市区的旅顺军港3号门院内。1902年,当地处太阳沟的这座……[详细]
蓬瀛宫
  蓬瀛宫坐落在辽宁沈阳南塔街(南塔旁),俗称坤道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处坤元道场,总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现为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蓬瀛宫前身为沈河区风雨坛街热闹路的关岳庙。根据关岳庙碑记记载,关岳庙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创建,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关岳庙更名为坤道院。文革期间,遭到毁坏,其基址,乃坤元女冠炼养之所。惜毁于十年浩劫。其基址亦被城市建设占用殆尽。八十年代初,落实宗教政策,乾坤两道悉皆集居于小西门之太清宫,有悖道教规范;是故政府择南塔公园之西侧,划拨土地三亩,兴建坤道院,取名蓬瀛宫。1994年,岁在甲戌之暮秋,奠基动工。历时三年,于1997年,岁在丁丑之仲秋工程告竣。其正殿为歇山楼阁式仿古建筑,纵跨三间;进深两间……[详细]
龙母庙钟亭
  龙母庙钟亭位于鲅鱼圈区芦屯镇小望海村的东庙山上,西3公里为渤海湾,钟亭在距山峰50米的向阳平坦山坡地上。 龙母庙钟亭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岗石建筑,方向北偏西35度,四角由四根间距213厘米的方形石柱支撑梁架和歇山式亭盖。石柱高348米,柱脚下为石基,石柱上半截琢为八角形,额上承交叉石梁,梁上承石板盖,前后坡各由三块石板组成,横向搭盖,盖石板雕琢瓦筒、瓦当、滴水装饰。转角下有惊雀铃挂环。藻井为斗四工字形,四面交叉石梁中间承口字形,上承方形瓜柱,上承二道梁,二道梁上承脊檩。正面向西北的阑额上雕刻“锡武思文”四字,石柱上有楹联“晴响能惊云外客,晨钟时觉梦中人”。亭的脊檩上有古钟挂环,但钟已不存。 钟亭建筑从整个形体到各个部件,全部利用石架的组合,经过精确的设计和石匠的艺术加工,达到建筑功能、结构和……[详细]
沈延毅纪念馆
  沈延毅纪念馆坐落于盖州市内,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兴隆社区,是为了纪念一代书学大家沈延毅先生。盖州城堪称“人文荟萃,墨香书气”之意境,是因为沈老等诸名家之缘。沈延毅先生字公卓,祖籍盖州市城关镇古台村。1903年出生于盖州,其父是清宣统年间的秀才,擅长书法、诗文。沈延毅自幼聪颖,受其父影响,熟读诗书,苦练书法,博采众长。青年时又得到康有为的指授,因而诗才横溢,书-力日见深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溯本求源,他以独成一派的书法艺术名扬域中海外。兼容碑刻就简,将碑学书风推向一个异常鲜活的境界。其书法作品风格拙媚相生,苍劲古拙兼带雄健,深邃含蓄飘逸洒脱,看不出丝毫的刻板和造作,在气象万千中包容世事的沧桑。他的艺术风格已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在中国书法史上成为当代中国书法北方的开派大师。沈延毅是当代著名书法……[详细]
10、西大庙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大庙
  西大庙坐落在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西大庙社区,本称天后行宫。在其旧址上2001年重新修建庙宇建筑,所用建筑材料为现代材料。 营口市内最早的庙宇是龙王庙,西大庙是在龙王庙的旧址上修建的,清雍正四年(1726)重修碑有确切记载。此后又有几次重修,192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进行最后一次修缮,直至1986年营口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从渔市办事处接管并迁出涂剂厂,对仅存三间大殿和一间配殿进行了修复。1996年,根据市政府决定,移交给市佛教协会管理。原西大庙供奉天后娘娘,所以庙宇以海神娘娘殿为主体,前有山门、钟鼓楼和两座角门。主殿为三楹,硬山式,左右各为三楹配殿,左配殿主祀药王,右配殿主祀龙王。东西廊还各有五楹建筑。其它还供奉有“子孙娘娘、眼光娘娘、筋骨老爷、十不全及风、雨、雷、电四神”。 正殿前一对石狮……[详细]
烟筒山山城
  烟筒山山城位于盖州市徐屯镇韩家沟村,为高句丽时期所建山城。出盖州市向东南行十公里,便来到了烟筒山前,烟筒山因山而得名,又有俗称如:灶突山、灶洞峪山、娘娘庙山、灶突峰、灶王峪山等。山周长约有四公里,海拔二百五十米。山颠为一南北走向的独峰,其两侧光滑似壁,山势极其险峻,在峰下半山腰平坦处有古城墙、古井、庙址及石刻等遗迹。烟筒山山城选择了这处平坦地势居险而建,北、东、南城墙依石崖陡峻处叠砌而成,西城墙凭借自然山险。全城呈不规则的南北长形制。南北长140米,东西宽65米,面积近万平方米,包括外城、内城和主城。石筑城墙由大小石块组成,大者长一米有余,小块仅0.1或0.2米,墙高10米,宽2米,现在保存有5米高。城门一座设于西城墙中部稍偏北处,保存较好,宽2米,进深2.6米,高2.5米。铺顶石板长2.2……[详细]
12、归州城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归州城
  归州城位于盖州市归州镇归南村,城址的东、南、北是居民住宅区,西是浮渡河,北1500米是渤海辽东湾,南1500米是仰山。 归州城始建于辽代,《辽史·地理志》载:“归州,观察,太祖平渤海以降户置,后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所俘渤海户复置。兵事属南女真汤河司。属县一,归胜县。” 明《辽东志》载“归州,盖州城南九十里,有城二处,遗址见存”。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归胜城,在(金州)卫东北,辽置归州,治归胜县”。《奉天通志》载“归州堡,在今熊岳城西南三十里,即辽归州之所在”。各类史籍记载与归州城地理位置吻合,辽代的归州城就是现在的盖州市归州镇归南村附近。 城址坐落在浮渡河东岸的一块台地上,台地高出周围平地表1.5米,西侧边缘有南北长148米的土岗,为夯土城墙基,宽约8米。归州城为一方形建制,南北……[详细]
13、崇山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山寺
  崇山寺位于盖州市梁屯镇刘堡村,其又名清庙重山寺。崇山寺西邻七盘岭约一公里,北依庙后山。寺院坐落在山前平坦的台地上,方位南偏东50度。崇山寺原为两层大殿,现仅存后殿,建筑形制属清代大木小式硬山青瓦顶五脊式建筑。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阔2.55米,次间均为1.90米,进深5.75米。檐柱四根,柱础覆盆式,金柱八根,檐椽22根。探出大额枋0.55米,飞椽探出檐椽0.28米。椽枋、额垫板均有二龙戏珠、狮子、麒麟、花卉等彩绘纹饰。雀替已不存在。檐柱与金柱间距0.80米,中有抱头梁、穿插梁。寺门上也有彩绘,三架梁与四椽袱间有双步梁。三架梁与四椽袱横跨明间有佛龛,佛龛木质彩绘雕花分为三组,佛龛长2.25米,宽0.74米。后山墙设有供形后门。室内共有壁画20幅,保存较好。东山墙8幅,山尖脊两倾呈三角形……[详细]
14、岳州城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州城
  岳州城坐落在大石桥市金桥镇岳州村内,又称耀州城,由于城墙坍塌形成了一处高台地,城址遗迹较明显。出营口市区再过大石桥北折,展现在眼前的乡村景色美不胜收。挥之不去的是一路回放脑际的古诗:“车马匆匆过耀州,晓风凉意似新秋;孤城废久存墟里,破壁颓垣剩故楼;州名不知何时变?人民或是昔时留;我来不敢停骏问,恐话沧桑也白头。”诗人魏燮筠(1812~?),清朝著名书法家,辽宁铁岭人。这首诗写于清咸丰年间,是他在经过耀州城时的感叹。诗人这次路过耀州所赋诗词,无疑加深了世人对古城的印记,在当时也算是一受人关注的重镇。对耀州城的记载散见于一些史籍。《奉天通志·建置·城堡》载:“城(海城)西南六十里,周围二里三百步,南北二门”。《奉天通志》搜集一些乡土志书而成,成书在清康熙年间,其记载的城与耀州实际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详细]
沈阳东北解放纪念碑
  东北解放纪念碑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正中心。由碑体、拱带、碑座三部分组成。碑体高26.56米,为正三角形,三面均宽4.2米。以汉白玉饰面,周围镶嵌金黄色的“仿金镀”。碑体呈炮弹形状,寓意着战争已成为历史,人们纪念东北解放是为了维护永久的和平,“东北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由彭真同志题写。碑座上建有拱带,为三根拱状带子,高36.56米,宛如三条挥动的彩绸,自上而下围绕碑体,象征着东北三省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解放的情景,碑座为圆形,高1.56米,直径34米。纪念碑上的三个相连的“V”字壮如流水,又似高山,代表胜利及有‘白山黑水之称的东北三省。“V”字的周围,镶嵌着40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既象征着古城解放获得新生,又含有东北解放40周年纪念的意义,碑座-砌筑三组将军红汉白玉浮雕.纪念碑的四周环绕着草坪、鲜花……[详细]
盖州财神庙
  盖州财神庙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东市社区红旗大街路北,盖州古城东北部,西距古城址30米。财神庙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为座北朝南的一进院落,由正殿、东西配殿、五圣祠组成。正殿是建筑主体,为七架梁前后廊建筑结构,亦称五架梁前后各出1米架,复合式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间,长10.5米,宽13.3米,在正殿前为六架卷棚结构的厅堂建筑。正殿与前面的厅堂间无任何隔断,墙壁把两个建筑包在一起,成为一座复合式建筑,只是在正殿前檐柱与厅堂后檐柱间有穿插枋连接,在穿插枋上安有荷叶墩,支撑两檐间的排水天沟。厅堂为梁式建筑,在前檐设有十攒斗拱,成为柱与屋顶间过渡部分,由于正殿与厅堂都为硬心式建筑,故无转角斗拱。斗拱为三昂,斗口为0.07米。厅堂原檐柱间无隔断,现槛墙与门窗应是为了防盗和防寒而加的防护。东……[详细]
丁屯汉墓地
  丁屯汉墓地位于盖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农民村,此村原名丁屯,故名。墓群分布在大清河北岸,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 当地群众在基本建设和农事活动时,经常发现有砖、陶器、铜钱、刀币等。辽宁省博物馆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这里清理过几座墓葬。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汉墓并出土大量随葬品。包括:彩绘陶奁、陶俑,陶罐、灶、仓、盆、釜及铜印、五铢钱等冥器和实用器。 陶器是汉墓中陪葬的大宗物品,除实用器外,冥器开始大量出现,用陶器模型表示人间生活,陪伴主人长眠地下,是汉墓的一大特色。随葬陶器丰富得包罗万象,有房屋模型、家具摆设、炉灶猪圈、锅碗瓢盆、陶俑粮仓……人世间的家什用品在墓中一应俱全,供墓主人在阴间享用。突出表现了汉代的厚葬风俗,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人相信灵魂不灭的信仰和对逝者无尽的哀思与怀念。 1984年营口……[详细]
火神庙旧址
  火神庙旧址位于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渡口社区,建于1840年,是营口近代较早的庙宇建筑之一。 在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尚未使用之前,水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命脉,近代社会的一个时期内,辽河便成为东北地区主要交通通道。作为东北经济的大动脉,辽河河口的营口(当时叫没沟营)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依靠十分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外地的多家商号来营口经商。外地资本家来营口经商约开始在1820年左右,到了1839年,营口商业议事会建成三义庙,表明当时营口的商人势力已经很强大,随着商业集镇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口逐步增加。至1840年,营口商业议事会建成火神庙。火神庙的建立,说明营口人烟已稠密,初具了城市形态。 此庙为道教场所,庙宇建筑独具特色,占地面积为100平方米,高7米。据《营口大事记》记载:“1900年,义和团以西……[详细]
永兴寺钟亭
  永兴寺钟亭位于盖州市九垄地镇头台子村学校操场,东200米是哈大公路,西5.5公里是渤海湾。钟亭为正方形四柱歇山式花岗岩石建筑,方向西偏北1度。四角由四根间距185厘米八楞形石柱支撑梁架和歇山式亭盖,下部有二级花岗岩砌筑石基座,高126厘米。有七级台阶可通其上。亭座上有190×130厘米的凹池,深22厘米。建筑整体通高530厘米。上部石檐最宽处为310米。四柱下端砌在基座内,上端袒露,高218厘米,柱顶为方形垂穗状,柱的顶部内侧面有凹口,承接阑额,额上承交叉石梁,无额枋,方形梁头探出26厘米,梁上铺石板为屋盖雕琢作望板、滴水、瓦当、筒瓦等形状,无檐椽、飞椽、连檐等。每面22个滴水和21个瓦当。东西坡为斜折式,由三块石板横向雕琢铺盖,从下至上分别宽32、63、74厘米;南北歇山斜坡,由两块石板横……[详细]
虎石沟万人坑
  虎石沟万人坑位于大石桥市南楼镇圣水村,在小圣水寺的虎石沟里。展厅由主馆和两个副馆组成,虎石沟万人坑的面积约500多平方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这里进行了挖掘,建起了“虎石沟万人坑展览馆”。1991年进行了修缮,1997年重建副馆,2004年大石桥市政府全面重修主馆及副馆。走进展馆,首先进入人们眼帘的是尸旁有尸,骨下有骨,遗骨成堆的实况,真令人怵目惊心,仅在140平方米的地表面上就露出174具遗骨,挖掘不足3米深。竟露出七层遗骨,在这些惨死的同胞中有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抗联战士和地下工作者,有的是抓来的矿工,有的是被打成的“政治犯”、“思想犯”、“经济犯”、“嫌疑犯”的无辜的百姓。从1939年到1945年这7年间被日本侵略者破孩致死扔进万人坑的同胞至少有17000多人。万人坑里最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