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21、李塔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塔
  李塔: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李塔街130号,据方志记载,又名“礼塔” 据《松江县志》:塔七层四面,承袭唐代风格,高30余米,为砖木结构。外形与方塔相似。塔身四周有大小不同的砖雕佛像,约200尊。底层四角石柱上刻有施舍人姓名,塔砖上亦有捐款人名。塔内部楼梯和平座等结构都已毁,外部腰檐栏杆也损坏严重,大风时常有砖瓦朽木落下。据清嘉庆《松江府志》引黄之隽《延寿院记》:“相传唐太宗子曹王明为苏州刺史,故以姓其塔。盖塔先于院云。”宋代曾翻修重建。元、明时期又多次大修。今存塔体基本上为宋代建筑。查(明)《正德松江府志》:延寿院在府西南李塔汇。宋嘉定六年,僧元信自定海来卓锡,于此里。大姓钱氏舍地建。初名澄庵,又名圆通。宝祐、咸淳间,僧如沾始易今额。元至大种,同知新昌州事钱大信有记,后毁于兵。僧照重建,院临驿道……[详细]
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旧址
  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旧址位于浙江北路191号,始建于1899年清光绪年间。曾为清朝晚期的会审公廨(亦称会审公堂),民国时期的江苏上海第一特区地方法院、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1949年8月11日,上海市长陈毅在此(浙江北路191号)宣告上海市人民法院成立。浙江北路191号经历了三个完全不同性质的重要历史时期。1.晚清在租界内确立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制度,是-战争后中国长期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并部分丧失司法权的史证,体现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司法特权。会审公廨制度不同于当时封建中国的“衙门制度”,是上海租界内的审判机关,因此较多受西方司法制度的影响,带有中西方司法文化交融的色彩。2.1925年“五卅”惨案后,民众要求收回领事裁判权,废止会审公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27年初,当时的国民政府将会审公廨废止,……[详细]
上海人民保安队总指挥部旧址
  地址: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3号上海海关内邮编:200002电话:021-63297330传真:021-63230127开放时间:全天公共交通:公交20、22、42、49、55路人民保安队是解放斗争中以工人为主体的武装自卫组织,在解放上海期间,胜利完成了消灭敌人、保卫城市的任务。解放上海前夕的“人民保安队”总部,设在江海关大楼(现上海海关)四楼的三间办公室内。上海海关在此立有铜质纪念浮雕。上海人民保安队,是上海解放前夕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以工人为主体的武装自卫组织。1949年4月中旬,为配合人民解放军,里应外合解放上海,中共上海市委决定恢复抗战胜利初期的“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的活动,并将分散的、名称不一的各种纠察队、护厂队、--等组织,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公开名称为“上海人民保安队”,党内由刘长……[详细]
土山湾博物馆(土山湾孤儿院旧址)
  土山湾博物馆坐落在蒲汇塘路55号,即土山湾孤儿院旧址,在孤儿院内盛极一时的绘画、木工和印书三部,均将在这里得到原景重现。曾经由任伯年、刘海粟、徐悲鸿任教,被称为“中国西洋画摇篮”的土山湾文化遗迹将在徐汇得以妥善保护,徐汇目前已经开始对这些文物进行保护,并着手建立土山湾博物馆。“土山湾画馆是在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中被‘发掘’出来的。”据了解,土山湾位于徐家汇南部肇嘉浜沿岸,当时占地面积约80亩,因是开挖河道,堆泥湾处形成高地,故名“土山湾”。1864年,教会把创办于青浦横塘的育婴堂迁到这里,创设土山湾孤儿院,抚养孤儿之余,还创办了土山湾工艺品厂,内设绘画、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等工种。不少新工艺、新技术皆发源于此,如土山湾彩色石印机、土山湾工艺所制作的彩色玻璃以及远近闻名的“海派”黄杨……[详细]
上海总工会旧址(原湖州会馆)
  上海总工会旧址(原湖州会馆)在会文路中兴路转角,原闸北会馆路湖州会馆内。湖州会馆建造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前后,占地20余亩,原为湖州旅沪同乡聚会议事及养病、停柩的场所。牌楼式朝东的大门在今会文路153号~159号地位。会馆内建筑颇多,进大门后自东向西排列为养疴别墅,大厅和花厅,均系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五开间的建筑。养疴别墅为有厢房的二层石库门建筑,其余均为江南民间厅堂建筑。大厅前有照壁及门厅,后有关帝厅,均有天井相连;花厅前有花园,园中有四面厅,曾为湖州旅沪公学闸北分校。各厅建筑之间均有走廊相连。花园筑有高墙,墙外再西首为土地堂、杨家厅和丙舍等建筑。民国16年(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会馆已为奉鲁军阀军队盘踞。3月23日,武装工人纠察队攻克会馆后,上海总工会即以会馆作为会……[详细]
太平天国烈士墓
  太平天国烈士墓,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高桥镇屯粮巷村。于1945年开始修建,纪念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牺牲的先烈。六百平方米的花岗石平台上,周围环以石栏,中央矗立着黑石墓碑,碑之两旁立石柱,上置盖顶(石制屋顶),颇似古代墓葬前的石阙。碑上刻太平天国烈土墓,碑阴有记: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历史条件下,太平天国除了担负起反对封建势力的任务外,更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任务。太平天国的英雄们,为了完成历史所赋予他的革命任务,曾作了英勇的斗争。他们的战绩是辉煌的。1862年忠王李秀成胜利进军上海,在这里有力地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牺牲在这一次反侵略战争中的太平天国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是一九五四年修建时所撰。碑后是墓台,呈椭圆状。墓地上种着松柏和常绿树木,充满了庄严、静穆的气……[详细]
汾阳路45住宅(海关专科学校)
  汾阳路45住宅(海关专科学校)汾阳路45号上海海关专科学校1号楼,解放前是上海海关副税务司(海关副关长丁贵堂)的官邸,建于1932年。这幢西班牙风格的漂亮小楼,楼高三层,红黄相间,左右基本对称,在一片绿草地中,略显弧形地一字排开,显出一派欧洲皇家别墅的华贵气韵。丁贵堂先生担任上海海关副税务司后,与上世纪40年代初入住此楼。因其爱国,曾被日本宪兵队以“反日-”罪名拒捕,获释后又被软禁于此,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潜往重庆。抗战胜利后他成为国民党政府接受汪伪海关的大员,再次入住此楼,因看不惯国民党官员的“五子登科”而与当局闹翻。上海解放前夕,他暗中与中共地下党取得了联系,参与了保护海关,迎接解放的工作,还将外滩海关大楼七楼的一间办公室,让给工人纠察队做指挥部,有效地配合了上海解放。解放后他出任中国海关……[详细]
王伯群住宅
  王伯群住宅位于愚园路1136弄31号,是一幢英国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旧居内各种大小厅室共32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四坡顶正面装有老虎窗,浪漫抒情。半圆形阳台,罗马式栏杆,华美典雅。主入口朝北,围墙与主楼外立面装饰一致。愚园路1136弄31号,原是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于1930年为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的,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1934年落成,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建筑雍容华贵,好似一座城堡,又如同一座仙境中的琼楼玉宇。在当时可谓上海滩少有的豪宅。1935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婚礼。保志宁是时任上海市教育局长的侄女,满族人,家居南通,本人面貌清秀……[详细]
兴国路住宅
  兴国路住宅位于兴国路72号,建于1934年,建筑面积为1647年平方米,2层,南向,砖混结构,建筑风格为英国帕拉第奥式,由苏格兰建筑师CloughWilliamsEeuis在英国遥控设计。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帕拉第奥详细回故了古罗马的建筑遗迹,为柱式制定严格的尺寸,并在为一座13世纪的歌特建筑进行全面重建时成功地创造了“帕拉第奥母题”,即柱式组合方式。1750年他出版了《建筑四书》,成为古典主义建筑的基础。17世界英国设计白厅,采用了帕拉第奥的古典建筑风格,形成了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摆脱了死板的效仿古罗马式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束缚,崇尚功能、自然与真实,明确的构思,通过有条不紊、对称、准确的比例达到结构简洁。20世纪30年代中,上海雷上达路,今兴国路72号兴国宾馆内1号楼住着一位……[详细]
中共淞浦特委办公地点旧址
  山海关路387弄5号(原山海关路育麟里5号),1928年底至1930年,为中共淞浦特委(简称“淞浦特委”)办公地点。这是一幢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砖木结构,二层,坐北朝南。机关撤销后,一直为居民住宅。旧址于1959年经薛潮声回忆踏勘后确认,1987年11月17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淞浦特委的成立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为贯彻八七会议精神,中共江苏省委挑选了150名党员干部,深入到全省各地农村组织开展工作。中共六大后,江苏省委进一步开展农村工作,初步有了建立淞浦、沪宁、徐海等六个特委的构想。1928年9月上旬,江苏省委巡视员视察枫泾、浦南地区的工作,决定建立淞浦特委。9月……[详细]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位于愚园路81号,是当年中共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也是刘长胜同志1946年至1949年在沪从事地下革命斗争时的居住地。2004年5月27日正式对社会开放。陈列馆占地239平方米,建筑面积927平方米,共设有三层展示区:底楼主要为30~40年代三个上海地下党秘密联络点的场景介绍;二楼、三楼主要为“中共上海地方组织成立”、“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里应外合解放上海”五大内容陈列展示,它通过油画、雕塑、遗物、实物陈列,场景展示,情景模拟,影视合成等一系列表现手法,介绍了上海地下工作者可歌可泣的业绩,展示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发展、斗争的历程。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愚园路81号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建议0.5-……[详细]
孙科住宅
  20世纪2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建设热潮的出现,上海引来了一批国外的著名建筑师,其中有一位匈牙利籍的建筑师叫邬达克,在上海名噪一时,他强调建筑造型新颖、崇尚新风格。由他主持设计的四行储蓄会大楼(即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绿房子(即吴同文住宅)都相继引起过轰动。1920年,邬达克在原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22号(今为延安西路1262号),自己设计,建造了一幢住宅,却未马上入住。在这以后,邬达克在设计慕尔堂时遇到了麻烦,后由孙科帮助解决。为了感谢孙科,邬达克就将此屋以-转让给孙科。孙科的这幢住宅是一幢混合式建筑,其特点是将不同的建筑风格,恰到好处地融入一幢建筑中。该住宅为砖木混合结构、假3层,建筑面积1051平方米。如果从平缓的屋顶、红色筒瓦覆盖、讲究装饰檐口等处看,这幢住宅似乎应属西班牙建筑……[详细]
邹韬奋故居
  重庆南路205弄54号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政论家邹韬奋的故居。邹韬奋原名邹恩润,“韬奋”是他在1927年开始启用的“韬奋”笔名,“韬”意韬光养晦,“奋”意奋斗不息。他祖籍江西余江,1895年11月5日出生在福建永安一个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韬奋青年时代家庭日趋困难,父亲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又真才实学的工程师,把他送进了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而韬奋本人爱好文学,他的志愿是做一名新闻记者。1919年暑期后,他毅然转如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读书。1921年大学毕业后,于次年进入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任部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并“职业教育丛书”,从此开始了他所热爱的新闻出版工作生涯。1930年,邹韬奋和夫人沈粹缜一起设法租下了法租界吕班路万宜坊54号,也就是现在的故居所在地,作……[详细]
沈家花园
  沈家花园位于南桥文化广场北侧,区人大常委会大门(解放中路502号)大院内,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奉贤全县留存至今唯一的一座园林。园主沈梦莲本是一名船夫,靠0-贩盐发迹,后受清廷招抚,先后任水师缉私营管带、松江军政分府统领、江苏省水上-厅厅长等职。民国末期所编《奉贤县志稿》记载,此园系“沈梦莲游宦归后建,北为宅舍,凡三重,为新型西式建筑;南为园,花木繁茂,石凳并列,为游览胜地”。沈氏为营造此园,当时觅地24亩,建造专窑烧砖自用,奉贤民间有山歌传唱此事。沈在--会中有一定势力,因此,花园住宅落成不久,其女儿结婚,在园中大设酒宴,杜月笙等上海阔人也来祝贺。1937年“八一三”抗战中,国民党第八集团军司令张发奎坐镇南桥,主持浦东防务,常常在卫兵的伴同下,前往沈家花园洗澡,因沈家自备有小水塔供水,据……[详细]
秀道者塔
  秀道者塔: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西佘山森林公园入口处。据《松江区志》:又称“月影塔”。位于西佘山东坡。塔七层八面,高约20米,为砖木结构。塔身细长,外形秀美,远望如杭州保暸塔。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当时,山上有潮音庵,有修道者名“秀”,结庐山麓,亲自参与筑塔,塔成后引火0,故名秀道者塔。后塔檐、平座、围廊等均已毁,塔刹也已歪斜。据(明)正德《松江府志》:秀道者塔,在佘山巅。秀昔庐此建塔,建毕遂积薪0,有碑。小注:许尚百詠题下注,秀道者常有二虎侍之,疑即佘山聪道人也。又据(明)正德《松江府志》载:佘山普照寺,即山之东庵。宋太平兴国三年,聪道人建。治平中赐额普照教院,寺亦以名。山有道人塔,下有月轩,傍有虎树亭。在同书的第十七卷《冢墓》:宋聪道人坟,在佘山南岭下。据后面所记聪道人的……[详细]
宏恩医院
  延安西路221号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叫做宏恩医院,是一位无名氏赠给租界工部局的一家综合性的医院。今天的位置在乌鲁木齐路与延安西路高架的交会处西侧,曾经是上海有名的为-、高知看病的华东医院。上海优秀历史建筑__宏恩医院1950年10月,解放军上海市军管会接管这家医院,移交给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第二年的8月,改建宏恩医院创办华东医院,设病床60张,担负华东及上海市局级以上党政军领导干部、一等2级以上专 家教授和外宾的医疗保健任务。1965年2月与比邻市公费医疗医院合并,改称上海市公费医疗医院。次年3月又改名延安医院。1967年12月,医院南、北楼分列建制,南楼复称华东医院,北楼仍称延安医院。1970年5月,延安医院迁云南昆明,院舍划归华东医院,北楼仍向市民开放。1986年成立上海市老年……[详细]
闸北钱氏宗祠
  钱氏祠堂走进闸北公园,顺着林间小道,过一座小石桥,古朴的钱氏宗祠便在眼前了。砖木结构,黛色屋檐,白色粉墙,镂空窗户,青砖门楼上“钱氏宗祠”四个石刻大字,引人注目,尤其上下左右四幅砖雕栩栩如生,据专家介绍,砖雕始于汉代,明清时期最为兴盛,该砖雕是用凿子和刨子为工具,在质地细腻的青砖上,运用平雕、浮雕、镂雕和透空雕等艺术手法精制而成,所塑历史人物栩栩如生,飞禽走兽和花卉图案形象逼真。钱氏祠堂门楼的砖雕是民国初期长三角地区比较流行的江南传统风格。当时,上海地区像这样的砖雕并不少见,但可惜大部分都在“文革”期间遭损坏。宗祠正厅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写有“春晖堂”字样。(在修饰前匾额是挂在大门上面的)穿过天井就是后堂,一排红色的木门内,隔成五间房屋,屋内有红色的立柱和房梁,梁上有精致的雕刻。东边一侧还有……[详细]
38、翊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翊园
  翊园俗称陈家花园,又称小哈同花园,园主是哈同管家横沔人陈文甫。其父是“天下第一琵琶”陈子敬。陈文甫回乡后,效仿哈同花园格式建造。此园兴建于1921年,1924年竣工。1933年立铅字《翊园记》汉白玉碑(后面有图)。2002年5月29日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园三面环水,具有典型的苏州园林特色。景点有瑞云峰、千层石、太湖石,猴潭、假山洞、九曲桥、丰虹亭、钓鱼台、古藤长廊。园内现有古树名木凌霄、枸骨、雪松等百年古树。整个林园占地18731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园林建筑特色。园主陈文甫,浦东南汇横沔人,原系犹太人哈同的管家,传说还是哈同夫人的干儿子。陈文甫回乡后,在横沔镇东仿效哈同花园格式建成翊园,故当地人称之谓“小哈同花园”,古镇通往翊园的路也就成了“花园街”。翊园在解放后一度成为横沔……[详细]
“四·一二”惨案革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
  “四·一二”惨案革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4月12日凌晨,停泊在上海高昌庙的军舰上空升起了信号,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青红帮、特务约数百人,身着蓝色短裤,臂缠白布黑“工”字袖标,从法租界乘多辆汽车分散四出。从1时到5时,先后在闸北、南市、沪西、吴淞、虹口等区,袭击工人纠察队。工人纠察队仓猝抵抗,双方发生激战。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蒋介石收编的孙传芳旧部)开来,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强行收缴-械。上海2700多名武装工人纠察队被解除武装。工人纠察队牺牲120余人,受伤180人。当天上午,上海总工会会所和各区工人纠察队驻所均被占领。在租界和华界内,外国--搜捕共产党员和工人1000余人,交给蒋介石的--。4月13日上午,上海烟厂、电车厂、丝厂和市政、邮务、海员及各业工人举行-,参加-的工人达20万人……[详细]
宋家老宅旧址
  宋家老宅旧址位于陕西北路(原西岸路)369号与南阳路转角处,建于1908年,二层半高、四面临空的英国式花园别墅住宅。住宅宽敞明亮,楼前绿树成荫,景致怡人,房屋建筑面积824平方米,园地面积1218平方米。这处房子的主人原是一个叫约翰逊·伊索的外国人、后被著名基督教牧师宋耀如(宋庆龄之父)买下,成为宋家花园。1927年初,已登上北伐军总司令宝座的蒋介石抵沪后,欲与比他小于5岁的宋家三小姐来美龄联姻。开始,宋母倪大夫人不同意,理由是蒋介石已婚,而且不是基督教徒。蒋介石为表达诚意,表示可尝试做基督教徒。与发妻毛福梅离婚,取得倪太夫人的欢心。倪太夫人接受了蒋介石送给来美龄的订婚戒指,回送给蒋一部《圣经》。1927年12月l日,蒋介石与宋美龄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婚礼非同一般,分两步进行。于西摩路宋宅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