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61、釜托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釜托寺
  釜托寺又名宝隆寺、宝严院,位于百丈镇半山村东北3公里釜托山坳。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载:“宝严院在县北一百二十里古城界,旧名宝隆,梁乾化二年(912)僧觉海创,宋治平二年(1065)改今名。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初重建,改名釜托寺。清顺治十二年(1655)重建复名宝隆寺”。至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住持僧根生、庆善募化重修、扩建,颇具规模。现今仅存大雄宝殿一幢,硬山顶,两边马头墙,面宽三间二弄,通面宽14.24米,前后廊,通进深16.45米。内四界用脊柱(高12.5米),前后做四步以代大梁,带前后双步廊。用材考究,殿宇高敞。梁、枋、撑拱等,雕刻精致,气势宏伟。寺前十数株树围四五米大的参天柳杉和路侧一株高耸入云的金钱古松,树龄均在四五百岁。漫山翠竹,松杉夹道,涧水……[详细]
七枫巷胡宅
  胡氏民居,位于鹿城区七枫巷60号,坐北朝南,前为院落与七枫巷及南面民居隔开,青砖铺地,为三间二层带前后廊建筑,立面装饰为西方巴洛克夹带哥特式风格。明间外设大门套,一、二层外廊皆为青石栏杆,二层设有仿西方的爱奥尼克柱式,开窗上用半圆拱窗套,中央为突出的拱心石。楼房顶部用统一的大檐口配以齿状饰,其上为典型的巴洛克式的涡卷做出的装饰用的宝瓶式栏杆。前廊部分以石英砂抹面,并划分有水平线脚,其余墙面为红砖、青砖分层混合砌筑,门窗上皆用哥特式的尖拱,其间为卷草窗饰。七枫巷胡氏民居传为蒋介石侍卫长胡炘故居。胡忻(1914-2002),毕业于美国参谋大学,曾任大陈防卫部参谋长,台湾陆军装甲兵司令、总统府侍卫长、第二军团司令,并先后出任台北温州同乡会及浙江同乡会会长。2005年列为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溪西南侧程氏民居
  溪西南侧程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平山村,程让平祖居南侧。建于清晚期。坐西朝东,由门台、正屋、厢房组成合院式木构建筑。门台为砖木混合结构,单开间,悬山顶,山墙砖砌抹灰。进深三柱。板瓦灰脊,脊上灰塑卷草纹。围墙与门台相连接,呈内凹形,下部块石垒砌,上部砖砌抹灰。北厢房为三间两层木构建筑,硬山顶,前带腰檐,底层带前廊。东侧尽间廊围入室内。南厢房形制与北厢房相同,于2007年按原样恢复。正屋面阔九间,单层木构建筑。双落翼悬山屋顶,板瓦灰脊,脊上灰塑卷草纹,脊上翘。明间进深七柱十四檩,抬梁穿斗混合梁架,前后带廊,前廊上设船篷轩。屏门后设内0-。明间前门后设镏金斗拱,梁架、槅扇雕刻精致。程氏民居年代较久,保存较完整。梁架等细部做法精致,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05年8月被温州市人民政府……[详细]
嘉兴老火车站
  嘉兴老火车站位于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虹桥社区公园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建站。初建时站屋为二层楼,占地446平方米,共18间,民国4年(1915)屋顶改造。上行月台长198米,宽9米,岛型月台长195米,宽8米。穿越路轨地道1座。抗战初期全站建筑毁于日军炮火,后由日军重建。解放后整修增建改造。目前嘉兴站大多数站屋仍是民国时期建筑,新客站将易地建造。现保留的民国设施从东往西平行布局有炮楼、候车室、办公区和马棚,建筑均为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墙体为青砖平砌而成,屋面铺设洋瓦,部分建筑立面改造。候车室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侧为二层楼房,西侧为一层十二开间平房。办公区分为两部分,东侧为三层四开间楼房;西侧为两层六开间楼房。办公室北侧后搭建有阅览室等建筑。马棚位于办公区西南侧,为一层平房。据火车站工……[详细]
宝大商行
  宝大商行旧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晏公殿巷37号,建于民国。商行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为三间两层西式建筑。通面阔15.3米,进深17.3米,东墙角有永余堂界石。建筑立面装饰考究,三角形山花,巴洛克式门套,上有商行当年的商标图案。宝大商行旧址由原工商联会主席王纯侯从别人处以一万银元购建,用于经营棉布生意。整体格局结构较完整,立面砖砌灰塑西式风格较有特色,正立面的商标图案别具一格。王纯侯(1887-1952),乐清乐成人,办有宝大棉布号,并曾任富华染织股份有限公司,建国后为温州工商联主席。2005年8月,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温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民国公布时间:2005年8月26日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东、北以现有围墙向外延……[详细]
66、厉宅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厉宅
  厉氏民居系温州开港后中西建筑艺术互相融合的典型民居居建筑之一。厉氏民居位于墨池社区瓦市巷36弄3号,坐北朝南,由南北两院及东侧院落组成。北院建筑呈“H型”分布,由南北厢房及正屋组成,南北各有一天井。正屋五间一层木构建筑,南厢房两间一层,北厢房为三间一层(东面西厢已改建)。南天井南侧有青砖砌门台通南院(现已封闭)。东院平面呈“一”字型,中部有一南北向风水墙将其隔为两个小院落,墙上开门以连通,东院北为七间一层砖木混合建筑(风水墙东三间,西四间),南有天井。南院建筑平面呈“H”型,由南北厢房门台及正屋构成,门台为砖砌仿木构,正屋为三间二层木构建筑,带东、西两耳房,两侧风火墙上部做成观音兜。西耳房三间二层木构,东耳房三间两层木构,东侧开有门通东院,西耳房内有通道通北院。永嘉厉氏于清末来温,先于康乐坊……[详细]
温州天宁寺
  天宁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118医院内,大殿坐西朝东,面阔五间,系重檐歇山顶殿阁式建筑。花岗岩台基,前设垂带踏跺。天宁寺檐柱为青石圆柱,上刻对联,脊柱及金柱为花岗岩方柱,上刻联语,各柱下为方形柱础,各面浮雕有图案。明间进深五柱十三檩,梁架结构为抬梁穿斗式,内为天花,天花以下用月梁,天花以上用草架。有正脊及吻兽,漏空花脊,中央为火焰饰。中心浮塑荷花,脊两侧有高大的龙吻。天宁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初建,现仅存一殿,为清朝建筑形制。天宁寺为温州旧城区“外有护国、天平,内有嘉福、天宁”四大名刹之一。1985年列为温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被列为文保单位时,是当时的“四大名刹”唯一保存的建筑实体。虽经历次重建,在当地一直享有盛誉。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详细]
太和山塔
  太和山塔位于椒江区海门街道太和山顶,古名鸿文宝塔。《咸丰临海县志稿》载:太和山巅,即鸿文宝塔故址。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现塔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走近太和山塔,砖石结构,六面七级,逐层收分,残高18.5米,现已修葺一新,塔基新修了六面台基。第一层以条石砌筑,每面宽2.6米,上以砖石做成斗拱出檐,第二层起均以砖砌,菱角牙子叠涩(一种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出檐,顶上宝顶。第一层腰檐下装饰斗栱,二、三层挑角下有浅斗栱装饰,四、五、六层没有。顶层西北面有一佛龛,佛龛内一座佛像端坐,塔顶为葫芦形。《海门志稿》记载:相传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学家刘基(刘伯温)点基所造,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其后圯坍。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坐粮厅刘汝达重建一塔,后被艚人以捕鱼……[详细]
吴棋记民居
  吴棋记民居位于佛堂镇大文头35号,民国时期古建筑。为当时佛堂富商吴茂棋(1890年—1973年)所建,冠以吴茂棋的店号名。它是义乌现存的唯一一幢砖木结构三层半高的老楼房。关于吴棋记的建造时间,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民国24年(1935年),另一种是民国29年(1940年)。整体建筑分前后两进三开间,前进三间楼下厅,后进是中堂和正房,左右厢房各六间,成井字形弄堂。雕梁画栋的深深庭院,工艺精美的浮雕古趣,天井里苔痕历历,石阶茵茵,口衔春泥的燕子在廊檐间飞来飞去,平添几分乐趣。庭院中间砌有两口方形水槽,一泓碧水映青天。厅内歪斜的柱子是吴棋记的一大特色。柱子虽歪,但整幢房屋周正,不差分毫,显示了工匠的高超工艺。吴棋记的另一特色是钟灵毓秀的雕刻。梁轩额枋、牛腿挑廊、栏杆棂,或镂空或浮雕,取材戏曲人物、渔……[详细]
杭州东岳庙
  建于北宋的东岳庙历史上几经沧桑,但它始终是杭州人节俗文化的汇集点。现存东岳庙占地面积2470平方米,分“山门”、“中庭”、“主殿”、“后殿”与“厢房”5个片区。对外开放后,游客在山门口将首先看到一块宽约5米的屏匾,匾上“善恶昭彰”4个大字为清代布政司方某所书。山门内左右两壁前,重铸了4尊太尉铁像。这4尊铁像分别称“灵应”、“福佑”、“忠正”、“顺佑”侯,杭州人俗称“铁哥”,铁像始铸北宋末年,元末重铸。正殿为东岳庙主大殿,殿正上方“东岳之殿”为南宋理宗字迹。进入主殿,便见东岳大帝木雕彩色坐像,东岳大帝左右两侧,增设了炳灵公、火神和碧霞元君。为丰富文化内涵,有关部门还在东岳庙的中庭两侧,建了一组文化艺术长廊,今后展出的作品,主要描绘吴山一带的各色庙戏及民俗装扮。保护范围:东、南、北至文物本体外扩……[详细]
东瓯王墓
  东瓯王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黄龙街道瓯浦垟村瓯浦山北麓山脚,坐西朝东。墓面阔13米,进深22米,依山起势,上下三坛,作塌椅式。椅圈用青石砌筑,不事雕饰,正中嵌置“汉东瓯王之墓”石碑。墓顶方石墁地,坛坎设置栏杆,墓前依次设置拜坛、墓道。拜坛右侧竖立道光二十四年《重修汉东瓯王墓记》碑。全墓风格古朴,庄严肃穆。东瓯王驺摇(约公元前251-192年),越王勾践后裔。率众佐汉灭秦、破楚有功,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封东海王,建都东瓯,世俗称东瓯王。东瓯王墓,南宋《绍定旧编》载有五处:“太平寺前谢婆埭垟有两冢,西山吴平山有两冢”均已圯废;惟瓯浦岭东侧之冢尚存。明万历《温州府志》卷十八载:“汉东瓯王墓:在孝义乡西山瓯浦”。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刻有碑记。十年--期间遭受严重破坏,1992年……[详细]
72、南星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星桥
  南星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新篁社区新篁小学东侧,原名新桥,为砖桥,明末已有。据明崇祯《嘉兴县志》卷三《桥梁》载:明末已有。至清乾隆年间,桥已坍。嘉庆五年(1800),张镇(字起也)等七名里人同募重建,改建成石桥。东西横跨丁谿,系七孔梁式石板桥,全长34.7米,宽2.76米,净跨20.4米,距水面高3.8米。桥面南北两侧石护栏齐全,有望柱6对,天磐石8个。南北桥首有“南星桥”额(张廷济题),又题有南石栏额:“寿纪光华”,北石栏额:“文昌朗照”。桥中孔东侧桥柱(由五块条形石并列而成)靠南一块刻文字一段:“大清嘉庆五年,岁在庚申正月穀旦。张起也、曹宏芳、戴盈科、陆苍佩、张驾虹、陆在川、张德容同募建南星石桥。张廷济书。”有桥联,南为:“虹跨珣谿槜李纪春秋胜地,龙迎秦岭里仁标吴越名乡”,北为:“山色……[详细]
莲花埭杨宅
  杨氏民居位于温州市浦桥社区莲花埭。坐西朝东,由正楼、厢楼及院墙围成三合院式建筑。正楼七间二层,砖立面,硬山顶。正面为清水砖砌,并带有较多的西式做法。各窗由科林斯柱承砖券,统一的大檐口做有叠涩砖线脚。顶部女儿墙上另做有灰塑的花篮。明间六柱带前廊,廊做成廊轩。二楼明间六柱十一檩,前后分心双步梁带双步梁带前廊。前廊做有栏杆望柱,顶为卷棚顶。厢楼三间二层,砖木结构。朝内天井设腰檐硬山顶。明间五间带前廊。二楼明间五柱八檩,前后分心带双步梁带前双步梁带后单步梁带前廊。前廊做有美人靠,顶为卷棚顶。正楼厢房屋顶连接处做有观音兜风火墙。庭院南侧、西侧有围墙,墙上做有漏空花窗。南侧围墙与房屋处带有三个防火水池。厢楼立面有长窗,上浅雕花博古纹、回纹。2005年8月,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嘉兴绢纺厂老厂区
  嘉兴绢纺厂老厂区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南湖街道南湖社区南湖东畔,东界纺工路,西连南湖路,南临嘉兴南湖中学,北靠浙江省武警总队医院。始建于民国10年(1921),前身为纬成股份有限公司嘉兴裕嘉分厂,现已改制,更名为浙江金鹰绢麻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全厂总占地面积310亩,总建筑面积14018平方米(截止1988年底)。全厂设八个生产车间(精练、制绵、粗纺、精纺、织绸、抽丝、漂练、化纺、机动),本次建议保护的为精练、精纺、漂练、粗纺,制绵车间,技术科、转干品仓库、幼儿园和大办公室,总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其中,五个车间为砖混结构,技术科、转干品仓库、幼儿园和大办公室为砖木结构,外墙砌青砖。嘉兴绢纺厂旧址是嘉兴目前保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近现代工业建筑群,亦是建国后嘉兴最老的五大国营企业之一,经历了民族资……[详细]
75、永宁殿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殿
  鹿城永宁殿位于鹿城区永宁巷82号,坐北朝南,为合院式建筑。仪门为三开间三山式悬山顶建筑,院内庭院中央为一放生池,清理后,水质尚清澈。院东西两侧厢廊各四间,为硬山顶建筑,天花上为草架五架梁。院北为鹿城永宁殿正殿,三级台阶高出内院地面约0.3米,殿为五间硬山顶建筑,明间进深五柱十一檩,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屋顶有脊,脊檩上有彩画,明间四金柱下均有覆盘式柱顶石。鹿城永宁殿原为永宁社区所用,解放后为房管所出租于数厂,2007年永宁社区群众租回进行整理修缮。据群众回忆,鹿城永宁殿原为两进建筑,正殿后另有一建筑,仪门前另有一戏台,现均已不复存在。鹿城永宁殿为神殿,历史悠久,巷以殿名,现其主体梁架结构仍为清早中期风格,已不多见。保护级别: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10年6月11日类别……[详细]
板桥叶氏宗祠
  板桥叶氏宗祠位于衢江区周家乡板桥村板桥自然村,2014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该宗祠始建于明代中期,重修于清乾隆年间,平面呈纵长方形,通面阔13.28米,通进深32.07米,总面积约为426平方米。建筑布局按中轴线排列并逐进升高,由西至东依次为门厅(门楼)、小天井、前厅、大天井和后厅,两天井两侧为厢房。正立面为牌楼式门楼,四柱三间五楼式,两侧设八字墙。大门左右置有抱鼓石,刻有简单动物图案。前厅面阔三间,明间梁架结构为抬梁式,二柱用五檩,次间梁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分心五柱用九檩。前厅与后厅间的厢房面阔两间。后厅面阔三间,明间梁架结构为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双步后双步,次间梁架结构为抬梁式四柱用十一檩,牛腿、雀替、斗拱等木构件有花草雕刻图案。据《叶氏宗谱》记载:宋绍兴八年(1138)……[详细]
77、过溪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溪亭
  过溪亭亦称二老亭,正是这座过溪亭记录了九百年前苏东坡和辩才和尚之间一段友情佳话,至今为人津津乐道道。为什么一个亭子会有两个名字,这里说的二老又是指谁呢?其实指的就是北宋时期的高僧辩才和大文豪苏轼。苏轼非常喜欢结交僧友,在众多的高僧当中,他尤其钦佩辩才。辩才是上天竺法喜寺第3代方丈,俗姓徐,名元净,他十八岁时来到杭州上天竺,学习天台教义,因善说法义而闻名吴越。宋神宗特地恩赐紫衣袈裟,并赐法号“辩才”。苏轼第一次来到杭州时就曾去上天竺拜访辩才,辩才也非常欣赏苏轼的为人和文采,两人成了莫逆之交。当苏轼因为朝廷党争遭受排挤,辩才因与苏轼交往,受到牵连,一度被迫离开上天竺。辩才依然平心应对,泰然处之,并没有因此而疏远苏轼。后来因时局改变,辩才重新回到上天竺寺,担任住持。元丰二年(1079),辩才已年届……[详细]
松陵永宁桥
  俗名东桥,位于吴江市松陵镇八坼社区,跨北港,连接中心街与航东街。清末始建,60年代整修桥台。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梁式单孔石桥,南北走向。全长18.8米,中宽2.85米,堍宽3.6米,孔高3.45米,跨径6.3米。南、北台阶分别为15级、17级。桥主要构件为青石、花岗石。桥台为花岗石夹杂青石砌筑,桥面为四条巨型花岗石条石,花岗石桥栏俱全,桥栏上雕有花卉、绞藤和定胜等图案。桥栏柱头原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四只,“文革-”中被作为“四旧”砸毁。近年为便利自行车推行过桥,在桥面上用混凝土砌筑两条坡道。桥南堍有几幢古宅,其中一幢是科学家杨承宗的故宅,另一幢是八坼殷富人家沈氏的故宅,首进门前建有廊屋,东西两个发券,西发券与邻家的廊屋连接,形成数十米的廊街。八坼的合浦桥、联源桥、万安桥……[详细]
79、瓶山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瓶山
  瓶山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瓶山社区中山东路,占地2000平方米,海拔约15米。传宋代此处设酒务署,堆放盛器,后弃之成岗,故称瓶山。登山可瞰市容全貌,冬雪之际,满山银妆,有“瓶山积雪”之称,是嘉禾八景之一。民国初年收为公产,民国七年(1918)将南湖烟雨楼中八咏亭移至山上(后毁,今重建)以增景色,山上还有一亭名为“月波楼”。建国后,瓶山辟为公园,山南脚下立一石坊,额“瓶山”,山上树木葱郁,供群众休闲,市人防指挥部亦设此处。人防工程中曾出土大量“韩瓶”。瓶山南麓有灵光井,为明朝兵部尚书项忠遗建,因临近灵光坊而得名。井直径36厘米,井圈高50厘米,外圈为正八边形,内圈呈圆形,井内口小底大,呈圆台状,井壁用青砖平砌。1988年,为保护灵光井,嘉兴市政府修石亭罩于井上,并于井旁立石碑告示后人。嘉兴境……[详细]
80、龙泉宫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宫
  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杨桥村龙泉宫,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一开始的雏形乃是河边的路廊、茶亭,因其地处洋屿山阴,龙泉之涘而得名。这里的龙泉,其实指的就是青龙浦。龙泉宫为台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中的一块残木碑记记载,清嘉庆元年(1796年),龙泉宫因为大潮水灾而被毁。次年,也就是嘉庆二年(1297年),本地乡绅集资重修了洪泉宫。碑记中还引用了同朝名士戚学标的说法,供奉太婆娘娘为龙泉宫的庙主,其中还写有娘娘诞生于济南,封于元代,厉前明迄今几六百年。由此可得知,龙泉宫的庙主太婆娘娘,其实就是泰山之母: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全称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皇帝所遣之玉女。据《玉女考》和《瑶池记》记载,皇帝建岱岳观时,曾经预先派七位女子,云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而碧霞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