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大通古镇 AAAA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通古镇
      大通,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镇,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地处长江下游南岸,西北与枞阳隔江相望,南以青通河与贵池、青阳交界,距“世界公园”黄山仅有180公里,与中国四大佛山之一九华山相隔90公里,铜青公路、铜贵公路、沿江快速通道和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是进出皖南旅游区的枢纽和重要通道,是安徽“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的北大门,是九华山头天门的所在地。安徽铜陵市大通古镇历史上曾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为安徽四大商埠,至今仍留有大量的徽式建筑和古街道,为研究中国古代水运史提供了详实的依据。近年来,由于长江行洪的需要,古镇居民陆续迁离,大量徽派建筑逐渐荒废。为此,当地政府希望与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合理开发并挽救这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镇。……[详细]
    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一、综合信息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座落在淮河中游,位于蚌埠市西郊。该景区由28孔节制闸、12孔节制闸、老船闸、扩建船闸、水电站、分洪道和千亩湿地公园组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力发电、公路交通、旅游等综合功能,闸上流域面积为12.1万平方公里。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交通便捷,距市区约6公里,距火车站、汽车站约10km路程;千里淮河的第一大港,蚌埠港坐落于蚌埠闸下游4km处;高速路及各种公路四通发达,景区距合徐、界宁高速公路仅2km,景区通达性良好。二、景区介绍2004年水利部批准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景色十分优美,水中有山,水中有桥,水光山色浑然一体,各处树木苍郁、静谧幽雅、鸟语花香,既有“都市鸟岛”的美誉,又有“天然氧吧”的美称。……[详细]
    池州市博物馆(池州府儒学)
      池州府儒学,始建于唐代,初为夫子庙,又叫文庙,是历代朝廷、百姓供奉祭祀孔子及儒家学派贤哲的祠庙。宋代以后各地将官办学校与文庙合建。此后,池州府儒学成为历代池州教育文化中心和礼制圣殿。1917年,池州师范学校在池州府儒学原址上创办。池州府儒学所属的大成门、大成井、状元桥、泮池等古建筑以及古城墙和古建筑之间原有的历史空间轴线至今仍保存良好。池州市博物馆位于池州市池阳路(原池州师范学校校址),隶属于池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正科级建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池州市博物馆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是征集、保藏、研究和陈列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及精神文化珍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面向群众开放、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共文化场所,是展示池州历史文化、树立池州形象的重要窗口。池州市博物馆……[详细]
    寿县报恩寺
      信步东禅寺,夕阳古塔尖。院深藏野竹,垣矮如远山。端坐佛含笑,颂经僧不闲。一声清磬动,明月送人还。这首《游东禅寺》诗中所指东禅寺,就是寿县城内的报恩寺。这座千年古刹,随着古城的开放,吸引来无数游客。报恩寺座落在城内东北偶,旧名崇教禅院,或名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年。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忐观年间(公元627—649),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全寺总面积一万四千七百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走到东大寺巷尽头,越过高大红色的照壁,迈进山门,即到第一进大院,院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院正中是宋塔地宫,原为九级的北宋舍利砖塔,已倒塌。残存的塔基危及游人安全,于1977年拆除时,发现塔基下的地宫,地宫有彩绘壁画及金、银棺等珍贵文物。再穿过二佛殿,便来到第二进……[详细]
    全椒太平古城
      全椒太平古城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新华路与河湾路交叉路口东南侧,北邻吴敬梓故居、吴敬梓纪念馆,古城一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全椒太平古城(一期)由128栋原真精雕收藏级古建筑组成。以33米高纯榫卯结构建造的缙福楼为地标楼,由128栋精品雕花古建筑组成古城磅礴风貌,打造代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新文化自信精神地标,以代表椒陵大地的本土文化,打造“城市门户”、“美食风味”、“大师传艺”、“文化演艺”功能,形成“日游风景,夜进古城”的旅游体验。太平古城一期由六大主题区域:太平文教区、太平国潮区、太平禅意区、太平盛宴区、太平生活区、太平婚假区结合文创IP、古建院落、民俗文化而形成。缙福楼、平赋堂、苛山古戏台,木雕馆作为国宝级精雕木刻建筑的典范,让太平古城成为古典建筑和传统木工建造技……[详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国家AA级旅游景点,芜湖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芜湖市镜湖路烟雨墩上。烟雨墩绿柳垂丝、红楼掩映、湖光岛影、幽美宁静,传说中这里是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的读书地,1987年芜湖市政府在此设立了安徽第一名人藏馆。馆内分别设有阿英、王莹、洪?藏书资料陈列室。阿英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阿英资料室陈列了阿英先生生前藏书12930余册,其中古籍线装本8000册,阿英的手稿、戏剧照片及早年主编的《苍茫》杂志等实物共数百余件。王莹是中国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作家。王莹陈列室展有王莹生前剧照、手稿、抗战遗物等许多实物。洪?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藏书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启蒙人。洪?藏书陈列室收藏了洪?先生生前捐赠的1358种,14157册古籍图书,这些书大多为前清石印本、精刻本,其中特别珍贵的有……[详细]
    三塔寺风景区
      三塔寺,江淮名刹。在安徽全椒县城西北18公里六镇东北侧。创建于隋大业(605—618)年间。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在寺前建塔三座,因名“三塔寺”。相传扬州琼花,实产于全椒六镇,名“六丈琼花”(六丈,六镇原名六丈市)。并建有一座巨大的琼花池(宋参知政事、邑人张AAA《琼花池》诗云:“此花已去不须嗟,-亡家总为他。父老不知前日事,逢人口口道琼花。”)。隋炀帝移琼花于扬州后土祠后,琼花池边便建此寺,以取天地灵气。明洪武年间,因谒泗、凤两陵,取三塔之砖,“毛汤桥,塔久圮,天启年间重修,杨宏宇有记”(民九《全椒县志》)。此寺历代屡有修葺。有殿宇五进,廊房迥曲。一进寺门,二进天王殿,三进大雄宝殿,四进地藏殿,五进三世殿。各殿均塑有佛像,是全椒规模最大,佛像最多的寺庙。供佛祖、观音。寺内大悲楼下,……[详细]
    寿县珍珠泉
      在寿县古城北门外两公里处的凤凰山脚下,有一名扬四海的古泉“珍珠泉”。因“泉出其干若珠,故名。”且“若人至其旁,大叫即大涌,小叫即小涌区历史咄之,涌弥甚”故又称咄泉。珍珠泉位于著名的八公山脚下,距寿县古城仅两公里。该泉是一眼古泉,其风光之美早在《水经注》中就有详细记载:溪水导北山泉源,下注漱石,颓隍水上,长林插天,高柯负日,出于山林精舍右,山湫寺左,道俗嬉游,多萃其下。明代御史杨瞻赋诗赞其清清灵脉发,闪闪瑞光浮。尘垢难污洁,珍珠不断头。珍珠泉又是一眼趣泉。清人吴育在《珍珠泉记》中说:泉出其下若珠,故名;明嘉靖《寿州志》记:每闻人声,则泉水涌,若咄之,泉弥甚。因而国内旅游教科书中多称其为奇泉、趣泉。珍珠泉还是制作淮上名品--八公山豆腐的主要水源,李兆洛《凤台县志》说:屑豆为腐,推珍珠泉所造为佳品……[详细]
    方振武将军陵墓
      方振武将军,生于瓦埠镇南街的一贫农家庭,小时靠卖凉水度日,16岁考入安庆武备学堂,毕业后开始行军生涯。曾在蒋介石部队任过高级职务,后看出蒋介石的真面目,毅然开始反蒋,后被其“软禁”了起来。重获自由后,又于吉鸿昌、冯玉祥组织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总司令,并继续反蒋。1941年12月被蒋介石特务暗杀。为了能使后人凭吊这位抗日将领的英魂,安徽省人民政府在瓦埠镇方氏墓地修建了方将军陵墓,立碑纪念其民族气节。……[详细]
    水东老街
      水东镇始建于隋唐时代,山清水秀,古迹众多。该镇系国家级文明村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最佳旅游乡镇和省级重点中心镇,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明清时期,古镇水东因水阳江这条“黄金水道”而成为鼎盛的商埠码头。现存的老街街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街道全长740米,宽4米。上街头、下街头、正街、横街、当铺街、网子街、沈家巷等街巷纵横交错,形成连环街市。与徽派建筑一脉相承的水东老街,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侧,是清一色的青砖、黛瓦、木檐、马头墙,与光溜溜的青石板街道路面相映成趣,更显盎然古意和徽风皖韵。老街现存古宅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都是明清建筑,内部架构简洁匀称,雕梁画栋,别具匠心,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和研究价值。其中,代表性的建筑有“大夫第”、“乌龙院”、“防火钟楼”、“汪同发油坊”、“庆昌仁当铺”……[详细]
    章渡吊栋阁
      吊栋阁位于泾县西南章渡镇的“江南千条腿”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瓦房木板结构,前店后宅。房屋一面临江,用木柱悬空支架在青弋江上,河水从其下潺潺流过,极富江南水乡情调,由于此建筑一户接一户,绵延一、二华里,所用木柱逾千根.故称“千条腿”。隔河相望,青瓦木屋沿河摊成了长长的一片。恰似一张大木排顺流而下;入夜灯明,灯光倒映河中,水上水下“万家灯火”,相互辉映,十分壮观。独看一家一户,又似一盏盏吊在灯杆上的灯笼,故又称“吊灯阁”;由于宅房主要粱架是用木柱支撑在空中,故又有了第三个名称“吊栋阁”。一处建筑,有如此丰富而又形象生动的名称,足见建筑者的匠心独运和人们对她的偏爱之情。章渡镇始建于何时,无确切资料可考。据史说,元末明初张宗道所圈地基并留下“永不倒镇”的吉兆语。其实早在唐朝李白游泾县时来章渡……[详细]
    曹诚英墓
      曹诚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才女,天生丽质,聪敏好学,但生未逢其时,所学到的知识未能得到充分施展。当年国内学术受政治影响,生物界都以米丘林-李森科的细胞遗传学为宗,魏斯曼-摩尔根主义遗传学被斥为唯心主义,反达尔文学说。曹诚英在美国所学的遗传学是属于后者,遂改研究马铃薯及高梁。她在马铃薯细胞遗传的研究和改进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培育出为东北地区广为种植的高产马铃薯。曹诚英天性近文学,在杭州读书时,汪静之、冯雪峰、魏金枝、柔石等在杭州组织晨光社,曹诚英也参加了这个团体,并得到胡适的支持和帮助。她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诗词,曾有小部分在《妇女月刊》上发表。曹诚英曾是胡适结婚时四位伴娘之一,后来在杭州与胡适有过一段铭心刻骨的爱情。或许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缘故,她此后终身未嫁。1937年,她带着遗传育种硕士学位从……[详细]
    皖口古城遗址
      皖口者,皖河入长江之口也。今属安庆市大观区山口乡山口镇村,距安庆城十五华里。别看现时皖口不过一个渔村小镇,在历史上却是赫赫有名的军事、政治、文化重地,是怀宁县所有集镇中最早见于正史的一个古集镇,《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有载。皖口是古代军事重镇。小小的古镇,有文字记载的就有四次重要军事活动。公元228年,孙权、陆逊歼魏将曹休万余兵马于此。公元550年,梁朝叛臣侯景派其手下将领伍约、卢景晖杀鄱阳王世子萧嗣,梁将王僧、徐文盛出兵讨伐,侯景亲自率军至皖口,在皖口一带对峙达三个月。公元903年,宣州节度使田君与吴王杨行密有怨,勾结朱全忠对杨进攻,杨调李神福应战。公元975年,宋太祖遣大将曹彬在石牌造浮桥,渡军伐南唐,南唐洪州节度使朱令斌率众十五万援金陵,至皖口为宋师阻击,战舰被烧,朱令斌大败被执。皖口……[详细]
    大观亭遗址
      大观亭遗址位于大观亭街中段(今大观亭街56号)。元至正18年(1358)初,率军守卫安庆的元朝淮南行省左丞余阙在与陈友谅军队交战中失利投清水塘而死。明太祖朱元璋念其德绩,谕旨在其葬地修建忠臣祠庙,这是有关大观亭的最早建筑。嘉靖年间知府陆珂建大观亭,清康熙年间徐国相、张懋诚两度重修。太平天国三年(1853)毁于战争。同治六年(1866),吴坤修重建,后人在其周围又建起了楼舫,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更上楼”(后更名“上达楼”、“望华楼”)、“停云舫”、“镜舫”。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加之花木竹石辉映,景像蔚为壮观,五百多年来一直是安庆的游览“圣境”。大观亭位踞山上,背倚大龙山,前临长江,境界开阔,气象雄伟,故有大观之名。吴名风在《游大观亭记》中曾说:“亭据山巅,在忠宣墓侧。为皖省第一名胜之区”;民国四……[详细]
    歙县陶行知纪念馆
      陶行知纪念堂在歙县城内。纪念馆旧为崇一学堂,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著名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宋庆龄为陶行知纪念馆题辞称之为:“万世师表”。陶行知纪念馆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小北街。纪念馆建成于1984年,由瞻仰厅、放像厅、书画厅和5个大展厅组成。瞻仰厅正中是陶行知半身塑像,身后上方是宋庆龄题匾“万世师表”,正面是毛泽东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屏风正面是陶行知手书“爱满天下”,背面是-题词“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柱子上是郭沫若手书陶行知名言。陶行知纪念馆东眺问政山,南瞰长庆塔,西邻许国石坊,北附崇一学堂(陶行知少年就读处)。新建部份与老馆衔接,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仿徽派建筑青瓦粉墙,高脊飞檐,花窗格……[详细]
    宿州烈士陵园〔彭雪枫纪念馆〕
      宿州烈士陵园,座落在安徽省宿州市东北角,为缅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功勋卓著的抗日民族英雄彭雪枫将军以及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市牺牲的革命烈士,经省委、省政府批准,1951年开始建设,1959年建成对外接待参观。陵园占地面积156亩,绿化面积达64%。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以彭雪枫汉白玉塑像、革命烈士纪念碑、彭雪枫纪念馆为主体的纪念建筑物成南北向依次座落在陵园的中心轴线上。高8米的彭雪枫将军汉白玉塑像,由著名雕塑家邹佩珠女士主持雕塑,1959年建成。塑像栩栩如生,英姿飒爽,再现了彭雪枫将军光辉形象。造型美观、气势宏伟的彭雪枫纪念馆是一座具有浓厚的徽派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群。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馆名为张爱萍将军题写。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厅,中厅为雪枫同志生平业绩陈列馆,展出数百幅珍贵的……[详细]
    拦江矶炮台
      拦江矶炮台位于安庆城东郊长风乡营盘村长江西岸,面对杨林洲和拦江矶礁石群,这一带江面窄,水流急,漩涡多,自古就是长江上著名险段。陈独秀曾在《扬子江形势论略》中分析:拦江矶“露石排列,敌舟至此必不能近南(东)岸”。解放后虽然对长达700余米的礁石群进行多次爆破清除,但今天过往船只仍然紧贴西岸,小心慢行,若站在炮台遗址上望去,行船近在咫尺。可以想见,拦江矶炮台当年在锁江封航中的巨大威力。拦江矶砲台建于清光绪八年,也即公元1882年。炮台营垒呈西北、东南向,长约100米,宽约30米,高约4米,四周是用条石等修筑的护坡。炮位分明、暗两种,共置火炮十五门,其中重达千公斤以上的大火炮二门,一字状排列面对大江,以安徽续备步队中营驻扎,据载,高峰时曾驻军五百,即便在民国初年,还有三百人驻守。遗憾地是从未见过拦……[详细]
    郑家庄园
      郑家庄园位于庐江县柯坦镇柯坦社区镇政府大院内。为庐江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郑临川古宅坐落在安徽庐江县柯坦镇政府大院内。门前有匾额“郑家庄园”,又称郑家大院,始建于1880年,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占地约8亩,有一百多年历史。主人郑临川,又名陈琦,清代晚期书法家。曾任河南省中牟、尉氏、新郑三县知事,他年高隐退,寄情于山水诗文,尤精攻书法艺术。因柯坦四周群山环绕,山涧泉水不断,风景旖旎,是块风水宝地,临川先生因此移居此处,建起一座徽派风格的庄园。郑家庄园西高东低,分五进五出,大门呈圆形,内门呈方形。庄园分为前厅、后院,中间是走马转心楼,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浮雕图案栩栩如生,十分壮观。相传郑家大院是“笼子地”,大门对西南科坦老街,有聚财之意;前面庭院内栽种12棵桂花树,象征着月月平坦,年年丰收,世代富贵……[详细]
    淮北廻龙寺
      相传廻龙寺始建于唐末。修复于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原名龙泉寺。因寺中有廻龙古洞(俗称“-洞”)而得名。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更名为廻龙寺)。当时,该寺有地千余亩,建楼阁佛堂30余间。相传这里的-能救人苦难,观音送子,无不灵验。又有历代高僧衣钵相传,致使数百年香火不断。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为该寺传统香火庙会。其时,商贾云集,摊棚林立,赶会者多达数万人。“文革”期间,廻龙寺遭到破坏,变得荒废萧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廻龙寺起死回生,先修葺了观音殿,后又修建进寺山路、龙泉洞、僧房等,新建了大雄宝殿,使千年古刹又得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宾客。走进寺门,上99个石阶,便见“廻龙禅寺”金字匾额悬于殿门。禅院内新修建的地藏殿,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堪于九华山地藏殿媲美,为千里淮北佛寺建筑所罕见。地……[详细]
    20、葛大屋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大屋
      葛大屋位于水吼镇驾雾村胜利组,由顿邱堂一世祖葛观察嫡系后裔葛高知之子葛宪众、葛成英、葛宪怡三人融资,历时7余年营造建成。葛大屋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曾在康熙19年、49年两次为堂内男丁科举进士、知事、乡知而进行修缮“光宗”。在中厅堂和后厅堂上有“乡评善行”、“齿德养优”两块进士第、大夫第贺匾挂件。后厅堂上摆放着十几块反映葛氏家族世系宗祧关系的列祖列宗牌位。顿邱郡这支房头,迄今传到29代。葛大屋的塞口墙在当地同类建筑中其特点更加突出。墙壁高5米,面阔8.8米;墙面磨砖,平雕菱形纹,墙裙绘云雷纹,檐下浮雕斗拱,密密丛丛;斗拱下圆雕四个“菊花头”凸出墙面,并用粗黑线纹题刻“观察流芳”四个大字。这些特点都体现出了当时的制砖焙烧工艺非常先进。中厅堂宽大明亮,殿衙式大圆柱6根,柱础鼓形,腹部饰物有花鸟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