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马限山圣教医院旧址
  马尾圣教医院位于马尾区马限山西南麓,包含医院门诊楼一座,院长公寓一座。由英国圣公会布道会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设立。该医院由英国驻福州副领事梅医生担任首任院长。直至民国十四年(1925)英国圣公会撤离马尾,将医院交由中华基督教会闽中协会长乐教区接管。该医院由美部会驻福州医学传教士方济霖出任院长。同时方济霖也是长乐区会的负责人。保护范围:东至中法马江海战烈士墓,西至梅园三座楼西侧建筑,南至昭忠路,北至马尾船厂变电站。……[详细]
下亭庆源祠
  下亭庆源祠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濠浦社区下亭码自然村。创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清政府为嘉奖该村进士陈池养而建的,也是台湾政界名人陈裕清和爱国华侨陈江河祖先的祠堂。为陈裕清儿时就学之所。建筑坐北朝南,通面阔10.1米,通进深21.9米,建筑面积219平方米。为单进合院式建筑,由院门、大埕、前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两柱,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较完整地保存了清代莆田地方建筑的特点。该祠一直是濠浦、南郊等地的学子们求学的学堂。……[详细]
五峰山龙泉寺大殿遗址
  五峰山龙泉寺大殿遗址(唐,古遗址)位于长乐区五峰山南麓。龙泉寺大殿始建于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唐百丈禅师落发于此,建法堂,立石柱,唐懿宗赐名“龙泉”。寺坐西北向东南。五代后晋天福、明万历、清乾隆年间均有重修,现木构均已毁,存16根梭形大石柱、覆莲花柱础,均系唐代原构,并保留有宋石质瓜棱柱残件、旃檀金刚环等石构。前殿庭院立有《龙泉寺重兴记碑》。殿后山崖上有摩崖造像一处,俗称“流米佛”。寺周保存有历代名人题刻。……[详细]
福州金山寺
  福州金山寺建于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它的形状象石印浮于水面,有如江南镇江之金山,故曰“小金山”。如今,这里仍可寻见古时的金山寺八景:“洪塘古渡”“石仓秋烟”“妙高钟声”“半洲渔火”“云程石塔”“巴山风帆”“环峰夜月”“旗麓斜阳”。如果在金山寺凭栏远眺,可见碧波荡漾,风帆浮动。福州最长的公路大桥洪塘大桥就从金山寺不远处跨江而过。金山四周水流汹涌,白浪滔滔,有“砥柱中流”之势,俗传它能“从潮高下,水涨而山不没”。七八百年前,人们在这小阜上盖起一座七层八级的实心塔,高约7米,花岗石砌成,后又在塔周围建成殿堂。因限于地形,寺院没有巍峨的殿阁和巨大的佛像,但却小巧玲珑,情趣盎然,在全省寺院中独具一格。塔前有观音阁,塔后有大悲楼,左右各有一间斗室,左名“怡怡斋”。殿前原有……[详细]
何振岱故居
  何振岱故居位于大光里17号,.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共两进.入大门,走廊、天井,第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有插屏门隔成前后厅。是三间排倒朝(坐南向北)。屋前庭院种有花树,竖何梅生墓志铭。建于清嘉庆间,光绪及民国初重修。始建人员不详。何振岱购入后始终为何氏家族居住。1991年挂牌保护。三坊七巷改造后,何氏族人迁出。现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蔡清故居
  蔡清故居位于泉州市区西街孝感巷24号,1983年1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系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江西省提学副使蔡清的府第,隆庆四年(1570年)改为蔡文庄公祠,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故居坐北朝南,面宽、进深各五间,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东墙壁上嵌有咸丰七年(1857年)《重修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序》碑刻一方。1986年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详细]
梅石书院旧址
  梅石书院位于市区东北梅石街泉州一中校舍内。东西长37米,南北长83米,三进深,中为讲堂,后殿祀罗一峰,两旁建屋48间。西侧有石裂为五瓣,形似梅花,称梅花石。明代翰林院编修罗一峰(罗伦)被贬到泉州,于此建草堂讲学。明嘉靖八年(1529年),御史聂豹等人在梅花石附近建一峰书院。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重建,改称梅石书院。现书院改建为泉州一中校舍,梅花石尚存。……[详细]
白塘李氏大宗祠
  白塘李氏大宗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为李富后裔为纪念李富所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建。坐北朝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1.4米,通进深25.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下厅、天井、上厅。上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存明弘治二年(1489)“白塘李氏重修先祠碑”1通;清乾隆二十八年“重建大宗祠碑”1通。……[详细]
陈士京墓
  鼓浪屿鸡山路旁,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墓冢,墓碑上镌刻着“明志士陈士京先生之墓”,旁边的“逋庵”石碑,是陈士京亲笔所书,其下笔豪放不拘,气势雄健,中间则是1982年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示。地址: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鸡山路12号东院墙外侧类型:陵园/墓地游玩时间: 建议10-2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庄边古窑址
  庄边古窑址位于涵江区庄边镇庄边村、滁洋村、百圳村三村交汇处。庄边古窑址分布于庄边镇龙潭山、五斗山和碗林山等三座山丘,范围约10万多平方米,堆积厚为2-6米。采集盖罐、洗、青瓷碗、盘、碟等器型和垫饼、垫柱、匣钵等窑具。装饰手法为印花和刻划,纹饰见双鱼纹、菊瓣纹、莲花纹,篾点纹等。史料记载产品曾销往日本、菲律宾等国。1981年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闽安龙门摩崖石刻
  闽安龙门摩崖石刻位于马尾区龙腰山东麓国道104旁,摩崖石刻高2米,宽1.1米,“龙门”二字纵行楷书镌刻,字高0.86米,宽0.76米。相传系朱熹为祀大禹疏河决江凿龙门而刻。龙门石刻右侧有赵与滂诗刻、无名氏题记。2020年1月2日,闽安龙门摩崖石刻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石刻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详细]
杜锡珪摩崖石刻
  杜锡珪摩崖石刻位于马尾区罗星街道沿山社区,自右至左横刻颜体楷书“鹤寿”,落款“杜锡珪”,刻于民国16年。该石刻具有一定典型性,为研究马尾石刻艺术提供实物参考。 2020年1月2日,杜锡珪摩崖石刻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向东延伸20米,向西延伸至沿山西路,向南延伸20米,向北延伸20米。……[详细]
和平街陈氏民居
  和平街陈氏民居(清,古建筑)位于长乐区和平街。该建筑为明兵部右侍郎陈省府第“司马第”建筑群之一。清代由长乐著名海商陈利事购置后重建。民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80平方米,前后共四进,均为穿斗屋架,西侧设有书斋。该民居规模宏大、用材精良、雕刻装饰精美、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详细]
晦翁摩崖石刻
  晦翁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长安村西岩寺后院石壁。“仙苑”2字为楷书直下,1行字高0.59米、宽0.53米,旁署草书“晦翁书”,字径5.2厘米。庆元三年至四年(1197~1198年),朱熹避伪学禁,寓居长安村时到此留刻。1996年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魁岐炮台
  魁岐炮台位于鼓山镇魁岐村坐北向南,控扼闽江。原有炮台三座,已毁1座。较完好一座位于民居中,为封闭式,呈圆形,三合土夯筑。内径6.75米,高4.59米,厚1.47米,设一炮位;另1座露天,由若干三合土墩组成,今仅残存一墩。1992年公布为福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公正古城墙
  公正古城墙,位处鼓楼区观风亭西侧。相传为汉无诸冶城的东城墙遗址,晋建子城及唐、宋、明三代建的城垣皆沿用旧址。城墙残高约四米,残长约一百五十米。1992年11月被福州市政府公布的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城墙西五十米,城墙东、南、北各十米。……[详细]
方声洞故居
  方声洞故居位于北大路内九彩巷16号。故居原是两座相连大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大门原悬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朝元”牌匾。门头房和首进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的院落,尚保存原貌。花厅、鱼池和第二进院落都已改建。现仅存第一进。……[详细]
东岐码头旧址
  东岐码头东岐码头位于马尾区亭江镇东岐村,是闽安邢港古航道的一部分,始建于唐代,历代沿用。2016年2月15日,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福州海关缉私队,西至木材加工厂西侧建筑,南至闽江,北至福州海关缉私队网球场南侧。……[详细]
张经故居
  张经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北朝南,前后两进,一进面阔五间进深七柱,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二进面阔五间进深九柱。现除木构架外,其余厢房、门窗等都己改建,东西侧两座房屋,亦已改建为新房。1992年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详细]
东埕林氏民宅(林氏民居)
  东埕林氏民宅(林氏民居)位于涵江区涵西街道延宁社区东埕尾89-92号,类别为古建筑。明天启年间(1621-1627)太仆卿林道楠建,清代重建。原建筑群共120间,现存仅中部主体部分。坐北朝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24米,通进深3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围墙、砖埕、下厅、天井、上厅,两侧带厢房。东埕林氏民宅(林氏民居)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南至砖埕外沿外延3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