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八一广场
  八一广场地处南昌八一大道核心地段,原称人民广场。八一广场是南昌的窗口,四面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这里也是南昌市民活动的中心,每年在这个广场上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政务和商务活动。耸立在广场中心的纪念塔被誉为英雄城的城徽,1977年8月1日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在广场南端破土兴建八一起义纪念塔,1979年1月8日落成。原纪念塔占地1.7公顷,塔高45.5米,由台基、台座、塔身及塔顶组成;正面镌刻着-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塔身基座有27个台阶,意指一九二七年。原纪念塔一九七七年八一起义五十周年时破土兴建,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落成。顶部是一只汉阳造-,一面迎风飘扬的八一军旗,正面有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其它立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详细]
庐山海会寺
  很多人都知道,庐山有“五大丛林”(丛林是佛院的代名词)。奇怪的是,到了近、现代,“五大丛林”中名声最显赫的不是归宗、秀峰等,而且位于五老峰下、离海会镇不远的海会寺。本来,海会镇俗名茶庵。因宋代有僧人在此建茶庵,夏季免费给行人供应茶水,所以至今附近老一辈的人还习惯地称此地为“茶庵”(又名土楼镇)。1933年蒋介石在海会寺附近办军官训练团,才将它改名为海会镇。海会寺是在海会庵的故址上建立的。海会庵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由西来的和尚兴建。庵背靠五老峰,面临鄱阳湖,庵名“海会”,取百川汇海之意。咸丰三年(公元1853)遭兵燹,房舍一片瓦砾。光绪年间,有位法名至善的和尚来此,斫木伐竹,盖茅棚独居,清苦-。姑塘驿官魏兴林每次乘船经过鄱阳湖,遥望五老峰,只见云雾缭绕,风光奇秀,心想那里必定有不……[详细]
万载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
  万载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位于赤兴乡西南新华村西北3公里处的阎王寨张家。该屋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民国民居,上盖青瓦前后分水,穿插格子窗。门首檐下的墙壁上现还保留有用石灰书写的“武装保卫苏联”和“工农--”的标语。正厅后墙内正中央还保存着一幅马克思的画像和“革命之领袖”、“扩大文化宣传”的字样。全屋面积为132平方米,保存完好。1930年初,随着“三•一八”、“红五月”暴-动-的节节胜利,挡在群众中的威望日益提高,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万载县党的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是年5月,全县已建立区委6个,特支4个,支部150个,党员2115人。为了加强党的领导,使党在各方面的工作适应革命新形势的需要,于1930年5月底,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万载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60余人。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详细]
新丰桥
  新丰桥位于黎川县城老街南津街段与县城南郊篁竹村北口之间。原为木构便桥,明代弘治中期(1497年前后)改建为砌石五墩六孔,排木架梁,条石铺面,上覆瓦顶棚屋之长廊桥。全长90余米,宽约5米,两端设桥头堡。桥中段一侧曾置小室作河神坛,坛堂门两旁悬有对联,文曰:“远近青山无墨画,潺湲流水有声诗”。因该桥为黎川县城通往南部、西南诸乡(镇)并可由此转达福建数县之咽喉要道,历来过往频繁,文蕴深厚。北宋名儒李觏曾多年居住和设教坛于桥南端不远的赤岸,几乎每天必经该桥入街市;南宋著名理学、教育家朱熹及其弟子黄干、蔡沈、黄钟等曾先后在福山(黎川社苹乡境内)双林寺设“武夷堂”讲学。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亲临黎川会仙峰等多处游历考察,这座桥是必经之道。现代小说大师张恨水童年时代就寓居在紧靠桥北端的一幢小楼里,少不了时时登……[详细]
定山桥
  时代:清类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青云谱路简介:定山桥座落在青云谱梅湖之上,全长16米,宽3.1米,三拱两墩,均由花岗岩砌筑而成,古朴、简约、大方。桥面左右各有11根护拦柱,柱头刻两道旋纹稍作装饰,10块护栏板镶嵌其中,护栏板下另有同等数量的桥面护石,部分护石凿有排水孔,以便桥面积水由孔内流入湖中,桥面两端的护栏柱有云形石鼓撑护,桥面铺设花岗岩条石。定山桥由青云谱道院全真周弘谦,彭清源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9月募捐兴建,是青云谱道观的重要附属建筑,也是连接梅湖两岸的交通要津,原系南昌城南官马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为八大山人纪念馆(青云谱)与外界联系的唯一车辆和人员通道。……[详细]
关西塔
  在龙南县城东北面距县城约二十公里的关西镇,有一座清代早期所建的关西塔,关西塔耸立于程口、邹坑两村交界的田螺坑尾山顶上,因为建塔的缘故,当地群众把山称之为“宝塔山”,宝塔山是典型的笔靠山。关西塔是一座六角形、外砖内木结构的风水塔,通体为红褐色,塔高五层,逐层缩小。第一层为封闭式,边宽3米,对边距离约6米,高2.5米,无门无窗;第二层高2.3米;第三层高2米;第四层高1.7米;第五层高1.5米。塔高10.5米,塔顶装有铁制避雷器,成“Ф”形,层与层之间有交错飘出约20公分的双层平卧斜檐角砖。从第二层开始每面都有拱形门,其中有一扇为通透拱门。塔中原来架空有梯,可攀登至高层,今已损毁。此塔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第二层拱门上的有一行阴刻碑文清晰地记载着:首事徐北圣、头人徐洪榜、塔师朱文帮、塔师……[详细]
千金陂遗址
  千金陂位于江西省抚州市抚河干流上,矗立于抚河与干港的分岔口,始建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是长江中下游赣抚平原灌溉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是一跤檬槠龀傻某ぐ樱褚惶蹙蘖栽谒校谩傲怼钡菜蕴Ц咚唬趸毫魉伲Ш铀牍嗲枪攀备е萑嗣裨擞们诶秃椭腔坌藿ǖ囊桓龃笮退こ蹋怀莆е莸摹岸冀摺保嘟褚延�1200多年的历史。千金陂全长1.1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重力式干砌石江河制导工程,它的建成保障了中洲围的灌溉引水,同时对抚河防洪、抚州城市水环境修复、水运保障发挥重要作用,现灌溉面积2.2万亩。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曾撰书《千金陂碑》志,记述了当年防洪筑堤的情况。明万历六年(1578年)千金陂修复后,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写下了赞美诗文《千金堤赋》,赞颂朝廷做了……[详细]
洪阳洞
  洪阳洞位于袁岭第七峰的山腰,因晋代大医学家、道教祖师之一葛洪以及娄阳在此修道炼丹,为民治病,故名“洪阳洞”。又因明代大学士严嵩曾在洞中勤学,又称“严嵩洞”。洞口呈弧形,高、宽各20米,洞长达4公里。洞身蜿蜓曲折,忽而像市井小苍曲折幽深仅容一人行走,忽而如穹形大厅,豁然开朗,可纳千人-。洞中有洞,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宛若地下迷宫一般。洞内石笋、石钟乳、石幔、石柱、石花、石塔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钟乳石表面光滑亮丽,造型奇特,形态生动、栩栩如生,置身其中,仿若进入了一座雕塑园,形似人工,实为自然,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洞内石笋、石钟乳、石幔、石柱、石花、石塔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钟乳石造型奇特,形态生动、栩栩如生,置身其中,仿若进入了一座雕塑园,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洪阳洞因其深邃……[详细]
程子源遗址
  位于江西省铜鼓县大塅镇(原古桥乡)古桥村境内的程子源,距县城40公里。系凹凸不平的红砂土质山岗,东北方13华里处是修水的“山背遗址”。遗址西北方有少许粮田,中间有一小溪,左侧200米处有一古桥河向南流,与修河交汇。遗址高出周围水田大约150米左右,总面积为90000平方米。由于该遗址属山坡类型,而水冲刷严重,地面上暴露出许多石器和大量的陶器残片,俯拾可得。从1983年6月、7月二次调查中,所采集的许多陶器残片和石器标本中石器有:扁平柳叶形石簇二件,石质坚硬,磨制精细的双孔马鞍石刀及刀坯各三件,还有一些石器残部。从遗址断面观测,文化堆积层厚约60厘米,内存磨制精细的双孔马鞍形石刀,扁平柳叶形石簇和石锛、石斧等石器残件,红砂硬陶鼎足和南瓦形器、深腹盆、缸、大口尊、折肩罐等陶器残片。陶片纹饰以大、……[详细]
黄门都谏石牌坊
  “黄门都谏石牌坊”位于幽兰镇(原渡头乡)罗舍下魏村中部,坐北朝南。石牌坊为左右对称的三披垛两层楼阁式建筑,四柱三间,内连坊宅。四柱均为方形(磨角)红砂岩,柱头上雕刻了六角形纹饰,柱下垫有雕花石础。两中柱间另筑红砂岩门框,门框上部左右各置雀替,下部设门坎。门框与中柱之间和中柱与边柱中间均砌青灰色砖,下部为红砂岩石块。门前为四级石阶。四柱间均置三层红砂岩石坊,石坊上雕刻人物、花卉、动物或几何图案。正中间红砂岩石坊上右书阴刻楷体“黄门都谏”四个大字,右另刻“皇明万历二年岁在甲戍闰十二月吉旦巡抚江西賛理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徐斌刘尧论巡按江西监察御史陈志成守印胡纶为”;左另刻“赐进士刑科都给事中魏元吉”。左右两侧的石坊上为三层砖砌仿斗拱构造,土瓦盖顶翘角。中间石坊为四层砖砌仿斗拱构造,土瓦盖顶翘角,砖……[详细]
11、康乐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乐桥
  康乐桥又名毓英桥、丁田桥,位于县城东北5500米处,横跨蜀江。该桥4墩5拱,长98米,宽7米,高8.5米,有麻石砌筑,砖块栏墙,单向舟形墩高3.5米,券拱跨径15米,拱券由9道单券磋列而成。桥头有石雕残狮1对。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僧片云募款,龙珦建,以康乐侯灵运名,学士欧阳元书额。明万历初年(1573年),郡守郑惇典檄修,易名“毓英桥”。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知县姚继舜率邑人砥石为墩,架长材构楼其上,置官田为修葺费。崇祯八年(1635年),县令韦明杰易置地田于近地,十七年(1644年)桥毁墩存,易舟以渡。清雍正五年(1727年),邑人捐资撤旧重修,至九年(1731年)告竣。道光三十年(1850年)、同治八年(1869年)多次修缮。1974年冬,桥面铺成柏油路面。1986年又作……[详细]
易简烈士墓
  易简烈士墓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红桥村禁山下,始建于解放前,期间经过两次修缮。受0的影响,原碑文石刻遭损毁。易简,号卫权。1889年12月25日出生于宣风镇竹垣村贫苦农民家庭。22岁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武昌起义爆发后,投身到了李烈钧所领导的赣军,历任见习排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等职。转战于粤、桂、赣、闽等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0战争。1924年,国公两党合作后,参加了创建广东革0据地的多次战役。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一师师长,配合湖南、湖北革命军开辟北伐战争中的江西战场;1926年10月20日,易简指挥进攻抚州城东时,在文昌桥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牺牲后,被追授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衔。1984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墓基得以修复,2000年宣风镇……[详细]
分宜万年桥
  万年桥位于分宜县分宜镇,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万年桥又名万岁桥,俗称东门桥,坐落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分宜镇钤阳湖内,南北向跨袁河。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九月,落成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六月,历时一年零十个月。严嵩(明嘉靖时首辅)捐资白银万余两修建。桥长174米,宽8米,10墩11拱。桥墩用长方形大青石垒成,桥面铺以大青石板。桥墩上部有吸水器嵌于桥身。桥墩的迎水面建有金刚燕翅(俗称分水尖),拱券用青石以联锁式砌置。桥孔单跨度最大为14.4米。桥体两侧置有石柱,柱嵌栏板,上刻龙、虎、狮、象、白鹤、凤凰以及海棠花瓣、缠枝牡丹等珍禽异兽和奇花异卉,刀法雄健,雕刻精致,造型优美。南北桥头各有石狮一对。桥北有巨型石碑,刻严嵩撰写的《万年桥记》。清乾隆七年(1742)整修。1958年兴修……[详细]
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旧址
  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位于茨坪店上村。为了加强根据地内的防务,确保后方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刚刚成立,就在政府内设立了防务处,军事部长张子清兼任处长。此后,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深入,同年7月,在防务处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王佐任主任,邓允庭任党代表,办公地点设在茨坪的店上村。防务委员会成立后,经常召开根据地内各县负责人的联防会议,布置检查各地的防务工作,组织根据地各县的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站岗、放哨,检查进出根据地人员的路条,严防敌人的暗探搞破坏活动;动员各县暴-动-队、赤卫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在根据地建立递步哨,负责通讯联络;动员群众筹备军需物资,修筑哨口工事,储备军粮,建设红军医院,筹建造币厂、被服厂、硝盐厂,还定期调派人员守卫五大哨……[详细]
后万古井
  “后万古井”位于南昌县三江镇后万村首十八坡旁。“后万村”原称“后湾村”。后万古井位于该村东南侧,东边是抚河支流总赣圩堤,西侧系村前鲤鱼塘,井之北为后万村民居。现已将鲤鱼塘和其南侧的大片绿地连在一起,辟为“万芳园”。万芳园内有迪公(万氏先祖)铜像和万芳亭。另外,后万村内还有双节牌坊、必大之门、金榜棋杆石、十八坡及明、清古建筑群。“后万古井”为整块中粗角砾岩石凿成的园形井圈,高51厘米,外径81.5厘米。井圈的一面,阴刻 “道光戊子”四字(公元1828年),呈双行方印形排列。井圈下铺砌方形井台,并开有流水凹槽。井筒为四方形,井壁为长方形细粒角砾岩条石砌筑。井水清洌甜醇,特别适于酿酒、制豆腐,深受村众和附近人们喜爱。民国初一次淘洗时,发现井底刻有“继哲继亮”字样砖,证明在清乾隆(1730—1795……[详细]
庐山天主堂
  庐山天主堂于1986年被列为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天主堂建于1908年,由法国天主教“江西北境六府主教”樊体爱修建的。 整幢建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宽9米,长18米,高约16米。墙体与大多数庐山别墅一样,庐山天主堂的主要建材多为就地开采,不用一块砖瓦,上天赋予的庐山石扮演了主角。整座教堂的外墙和墙柱、棱角等都由条石砌就,墙面均以不规则块石叠垒,水泥灰浆缝合,非常坚固。 教堂内部宏伟华丽内墙也由天然山石装饰而成,纯朴、自然。一眼望去,教堂宛若一座石城,浅灰、浅黄的天然色彩错杂相间,却感自然而协调,虽历经百年依旧不改质朴色调。100多年来,庐山天主堂隐藏于1300余米的山谷深处,群山拱卫,门前溪流潺潺,左右乃至后面均是苍松掩映,近处没有人家,远离了都市的繁华与暄嚣,显得十分静谧隐……[详细]
17、双节坊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节坊
  “双节坊”位于三江镇后万村前中部,建于清光绪丙午年(1906),坐北面南,后连坊宅,占地面积52.5平方米。牌坊为花岗岩石质,四柱三间五楼,正楼顶盖已无,次楼和边楼均双石拱承托。边楼脊部用鱼龙吻。中柱与侧柱间的两层石枋均透雕人物故事,栩栩如生。枋间嵌图案花板。正楼上枋嵌“圣旨”二字,下嵌“心绩双清”四字,下额枋镌“万启培之妻刘氏与万启奎之妻王氏节孝坊”十八字。中柱镌双联“贞心合受芝纶笼、劲节同邀绰楔荣”。侧柱镌双联“志矢靡他彤史联书双节传、名垂不朽清操应荷九重旌”。据《万氏十三修族谱》贞烈传载:旌表者,一为刘氏,以夫弟之子兆萃官,赐封太夫人。一为王氏,以夫弟启型官,赐封宜人,同于光绪丙午(公元1906年)请旌表节孝,建坊本村,并名列丰城县城节孝总坊。2011年12月29日,南昌市人民政府将其……[详细]
万年宫牌坊
  万年宫牌坊位于奉新县赤岸镇华林村湾里组北4000米,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0)。二柱一门三楼两重檐,两侧有翼墙。砖石结构,高6.48米,宽4米。侧翼两墙各高3米、宽3米。主楼歇山顶,檐下饰斗拱,房柱上有浮雕花饰,嵌“万年宫”匾两块,并刻有“本宫住持游大昌立”、“大明弘治七年申寅岁冬月竖”等题记,主柱下有抱狮石。该牌坊对研究当时道教习俗、牌坊建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明洪武元年,道士-隐在浮云宫废墟上再创道宫,立为“正一丛林”,浮云宫香火再次旺盛。明弘治七年冬,浮云宫的道士为重整山门,在浮云宫前竖起了一座碑坊,第四十七代天师张元庆为牌坊书写了“万年宫”三个大字。明武宗正德年间,浮云宫奉明武宗之敕改建为“万年宫”,浮云宫之名遂废。牌坊正上方那块青石板上端刻的“敕”字,以及牌坊两边用正楷雕琢的“北位……[详细]
万载县城毛泽东同志旧居
  万载县城毛泽东同志旧居于1969年按原貌修复。坐西朝东,砖木结构,民国民居,上盖青瓦,前后分水。进入旧居有大小两道门楼。大门楼距旧居约15米,青砖砌成,形如“八“字。进了大门楼有一块约80多平方米的庭院,种有花木。小门楼距旧居约3米,小门楼两边砌有围墙,围墙高约1.8米,围墙上粉有石灰沙浆。进入小门楼便是毛泽东旧居。该旧居内一厅二房,木梁穿插列架,木柱擎梁,板壁为墙。现厅中进行了复原陈列。1930年8月初,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一军团由新建,经高安、宜丰,于8月12日到达万载县城。毛泽东同志即住在此屋,当时驻在白水的中共万载县委、万载县苏维埃政府也进驻县城,第一次在县城内挂起了“万载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毛泽东同志还亲自到县委驻地召见县委县苏负责人,了解地方工作情况,并指示注意宣传动员……[详细]
唐永王李璘墓
  1982年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在广福镇(原为广福乡)板湖村永木黎家自然村西约200米处的吴家山缓丘上发现唐墓一座,经与史料对照,知此为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四子(一说第十二子)永王李璘之墓。当时该墓的封土高2.8米,直径16.7米,宽12米,呈椭圆形,周围均系旱田或稻田。经修葺,现封土丘高3米,圈护墓墙高1米,墓基(台基)约200平方米。墓基西3米处立一墓碑,西北侧立一碑记和一保护标志。永王李璘为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四子。安史之乱时,李璘任江南西道、山南、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权力极大,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均为其势力范围。唐书载,李璘至江西时,意取金陵。唐太子(后接皇位,即肃宗)李亨为遏制李璘,以皇权命其入蜀。李璘不遵,肃宗即调兵征剿。李璘败于江西,并于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被杀于洪洲,葬于此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