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宁乡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湖南宁乡县西南麦田乡回龙山山顶的天然盆地上,始建于唐初。1989年白云寺公布为宁乡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典礼。拟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寺始建于唐初,白云寺规模宏大,共有大小寺屋300多间。香火旺盛时,有僧人300余人。寺中共有大型佛像30多尊,其中以二十四诸天菩萨最为威风,形象生动。旧时寺前井中有数十只刻有明、清年号被寺中和尚放生的乌龟,一听到公鸡报晓或僧敲木鱼开餐时,便结队而出,探头探脑食取施舍的饲饵。据资料记载,“名随衡岳争灵秀,缘追南海显神奇”,古老的白云寺是名振三湘的知名寺庙。湘中有俗语:“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回龙山何以与南岳齐名,盖因山中有规模宏大的白云寺。白云寺前身叫清林寺,位于回龙山北麓之粟溪,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乾隆二十八……[详细]
丰堆仑革命遗址
  丰堆仑革命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南丰村。遗址始建于1922年,有大小房计19间,前有楼门,内有天井、厅堂,为青砖青瓦砖木结构的统子屋楼房,进深27米,高9米。1925年,高文华以这里为据点,领导成立益阳县农民协会,开展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并创建了中共益阳南湖托党支部。马日事变后农运失败,协会骨干遭追捕,遇害者多人。1937年,高文华之父,同盟会员廖若冰受组织委托回乡,在此创办作育学校,宣传爱国、抗日进步思想。唐麟、苏镜、贾琏(高文华妻子)等曾以任教为名,来此从事秘密工作。该校有“益阳抗大”的美誉。由于受国民党特务的严密监视,该校于1941年被迫停办。随后,常益中心县委书记帅孟奇以这里为活动中心,在这里建立支部,发展地下党员数千人,成为益阳地下党工作的重要秘密据点,后遭叛徒出卖,罹难者、逃……[详细]
桃树湾清代民居
  桃树湾清代民居公布时代:清代保护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81—0137公布地址:浏阳市金刚镇清江村桃湾组类别:古建筑公布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0.08简要说明桃树湾民居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部分系砖木结构,其它附属建筑为土木结构,屋面盖小青瓦。该建筑系当地刘氏族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建成,占地面积2100多平方米,大小房屋400间,为四进院,多厢房的南方民居院落,气势恢宏,工艺精美。为典型的清代江南庄园式民居建筑。民居现保存有门楼、前厅、过亭、中厅、后厅、钱仓及部分厢房。保存现状民居自清代建立以来,历经修缮,一直保存较为完好,但部分的木构件有不同程度的腐蚀、落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00年8月28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详细]
曾士峨烈士纪念碑
  曾士峨烈士纪念碑位于益阳市赫山区会龙山山顶东麓。曾士峨(1904—1931)字迪勋,号广泽,益阳市樊家庙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总司令部警卫团任连长。北伐到武汉后,转入我党控制的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1927年9月随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5月任红4军31团3连连长,率部参加龙源口战斗和黄洋界保卫战,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930年春任红4军2纵队司令员,同年夏任红4军参谋长兼第2纵队司令员、红4军第11师师长、红4军第11师师长兼政委,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在高兴圩战斗中,他率部坚守竺高山阵地,与精锐之敌展开顽强争夺。9月8日,当敌人向红4军指挥……[详细]
益阳白鹿寺
  白鹿寺,位于资江南岸白鹿山,距离资江一桥仅200余米,始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曾是益阳最大的一座寺庙。据明《一统志》载:唐裴休讲道于此,有白鹿衔花出听。传说唐代名相裴休,贬任荆南节度使时,曾来益阳,在古木葱郁的江边山上小住。裴休博学多能,喜欢佛学,夜深人静,他便在山上秉烛夜读,朗朗的诵经声,引得一只仙白鹿驻足聆听,每晚只要经声响起,仙白鹿就飞来听经。一天晚上,白鹿听经的秘密被人发现,仙机泄露,再也不见白鹿复来。山民们认为白鹿驻足听经之地是块风水宝地,遂命名白鹿山,并在山下建了一座庙,取名为白鹿寺。古白鹿寺香火鼎盛,名气很大,尤其叫人称奇的是寺内的那口一千公斤重的古铜钟,声极洪远,堪称古城钟王。夜晚,和尚上香的钟声,响彻古城十五里麻石街。悠扬的钟声,飘逸清盈,震撼心灵。“白鹿晚钟”便成为了古益……[详细]
26、兜率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兜率观
  兜率观位于资兴市东东江湖兜率岛,时代为清。2012年,兜率观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兜率寺为中心,东至20米处的售票房,南至10米处的护坡下,西至30米处的厕所墙角,北至20米处的东江湖水面。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沿线外延50米。……[详细]
宏大老屋
  宏大老屋位于浏阳市张坊镇田溪村千秋组,是一座当地郑氏所建,具有浏阳东区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也是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干部下放和劳动锻炼的场所。据考证:清康熙年间,郑氏族人郑元柏从广东梅州迁徙到浏阳上东乡,在此拓荒垦田,繁衍后代。从清道光七年(1827年)始,郑席春率家人,历时七年,建成该屋。该建筑坐西北朝东南,背靠山丘,砖木、土木结构,卵石筑基,框架以石麻条、圆木做支撑。悬山顶,小青瓦。主屋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主屋西侧纵列厢房两栋,主、厢各厅之间以天井、过亭和廊道相连。该建筑原有大小厅堂十四个,建筑面积两千多平方米,有“百桌不出屋”的宏伟大气,故取堂名为“郑氏宏大公享堂”,地方人简称“宏大里”。现存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该建筑科学布局排水系统,有“百年水不满”的美称。主屋屋檐东门上部书“呈……[详细]
雷家祠堂
  雷家祠堂位于嘉禾县普满乡雷家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祠堂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是嘉禾境内面积较大的祠堂。前后三进,由戏台、露天坪、厢房、中厅和神堂组成。门屋三间,设一条中门和两条侧门,中门上绘有两幅门神。两根柱子,一道横梁支撑整个明厅,门前额枋刻双龙戏珠浮雕(文革时被毁,现存残迹),两侧是耳房,三叠马头式封火墙,硬山顶。从左右侧门进入,即为戏台,穿斗式木梁架结构,四方藻井,歇山顶,戏台正前方曾绘有龙凤、瑞兽、云纹等图案,整个戏台线条流畅,简洁朴实,无奢华修饰。戏台正前方为露天坪,青石铺墁,四周排水,是村民看戏及活动场所。两侧是厢房,分上下两层,装木制窗棂,封闭式,两头连接戏台和中厅。过坪台是高大宽敞的中厅,硬山顶,由八根柱子支撑,穿斗式梁架结构,直接与神堂相连,梁……[详细]
鹿芝岭新石器遗址
  鹿芝岭新石器遗址位于长沙县黄兴镇鹿芝村,浏阳河从旁流过,鹿芝岭新石器遗址距长沙市约20公里,遗址四周田畴广阔,一望无垠。该地地势较高,长一公里,宽半里。原为长浏古道驿站,设有茶亭、伙铺、南杂、肉食、药材等店,为当时当地农副产品之集散地鹿芝岭,古名“六子岭”,又名“古城墓”,系古龙喜县治,据清嘉庆《一统志》记载:“龙喜县(指故城)无考”。清光绪《湖南通志》湖南古城考注:“按府城东四十里六子岭有古城址,中有城隍庙,城隍坪诸遗迹。又距六子岭二十里为榔梨市,相传有古城址,亦在府城东,疑即汉龙喜,宋常丰二县故城。”又据清光绪《善化县志》记载:“县东四十六里,《方舆纪要》后汉乾祜二年,马希广奏折。长沙县东界为龙喜县,一名新喜。东界即今善化县境。时县治在六子岭,现今土人呼为古城墓。”六子岭之名,历九日余年……[详细]
浏阳陈氏家庙
  陈氏家庙位于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华村苍柏组,是当地陈氏家族为纪念祖先而建立的寺庙建筑。据《陈氏家谱》载:此家庙始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陈氏支系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由江西九江徙浏至今。家庙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起,即作为初等学堂之用。解放后又作为苍柏完小使用,直至1986年新校舍建好。家庙于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二次遭洪水,族人于1987、1994年二次对其进行修葺。该家庙座北向南,门向5°,矩形布局,面阔五间,进深二进,占地面积476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石结构,青砖斗砌,硬山顶,封火山墙,二重马头墙,青瓦覆顶。家庙头进正面开三门,均为石质门框,双扇木门,有前廊,坚二方形石柱,前桅有卷棚装饰,正门上方悬一竖匾,上朱……[详细]
鉴湖书院
  鉴湖书院位于湖南桂阳县城西余田舂陵江畔上冲村南。清咸丰十年(1860),乡人倡建于鸬鹚塘(今余田),同治十一年(1872)落成。当时学田948.5亩,年收租谷1741.97石。书院乃西河三镇(即今余田、浩塘、飞仙、十字、古楼、樟木、六合七乡)之文化摇篮。书院前有几百亩青草坪,过草坪为一面阔50余亩的水塘,常有鸬鹚群栖,因此民称“鸬鹚塘”,因湖水常年不竭,清澈可鉴,故名“鉴湖”。光绪九年(1884),钦命山东巡部院俊臣陈士杰到此视察,览其境,游其胜,昭其宗,曾为之撰文作序,曰:“鉴湖在州治四周遭石皱中拓一区,宽若千亩,池水如镜,莹莹可以照人。遥对古塔,卓荦如笔。每逢清霁,塔影倒映,清光荡漾,金碧交辉,真天然图画出。多士讲学其中,蚤暮讽育经史,暇则凭临湖上思,所以涤虑洗心,而完其本然之性。上可浠……[详细]
浏阳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浏阳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位于长沙市浏阳市七宝山乡狮子山村仙人庙。1930年4月12日至27日,浏阳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狮子山仙人庙举行,全县22个区,180人参加大会。湘鄂赣特委和湘东特委王首道、潘心源、蒋长卿出席大会,大会主席团由张启龙等组成。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贯彻土地纲领、解决土地问题、扩大红军、加强肃反、巩固苏维埃政权、消灭盘踞在浏阳的白军、征收累进税等问题的报告,并根据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的精神,制定了浏阳县政纲20条。作出发动红五月总暴-动、夺取县城的决议。会议宣告成立浏阳县苏维埃政府,选举张启龙、黄仁、李贞、何振吾等22人为执行委员,推选张启龙为主席。狮子山仙人庙旧址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由陈大真人庙和杨孝子庙合成,两庙紧密相连,坐西朝东,辛山乙向,土木结……[详细]
大庸古墓群
  【大庸古墓群】一作“四十八堆”,位于市内岩塌、大黄土包、三角坪、大庸桥、且住岗(原孟坪)一带,方圆约五平方公里。据<永定县乡士志》载:“四十八堆在孟坪,东西罗列,错落如星,高约丈余,圆径倍之,传为周赧王葬宫嫔处……又传为宋时征蛮屯驻为营,此遗址也。”今考其土堆移为砖室墓,其砖长35.5公分,宽16公分,上有五铢钱饰纹或五铢钱图案。墓封土堆一般高为5~6米,堆围达20余平方米。墓室共分三进,第一进为进口,深1.48米,高l米,宽1.1米;第二进为棺室,高2.59米,底宽3.5米,深5米;第三进为葬品室,大小与一进同。据考证,四十八堆应属东汉墓葬。所谓周赧王葬官嫔处或宋时征蛮遗址等,皆不可信。与四十八堆同时存在的,还有西汉墓群、战国墓群等。1962年,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公布此古墓群为州重点历史文物……[详细]
道县红军墙
  道县红军墙位于永州市道县潇水中路,西关桥南桥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道县,在所到之处刷写标语。当时,一位14岁的小红军在县文庙(后为道州宾馆)前南面的照壁上,写下“工农革命努力奋斗,工农革命胜利万岁”16个大字。照壁呈东西方向立于周家坊进口处。由于红军墙所处的位置在潇水和濂溪河汇合处,地势低洼,每年涨洪水时,红军墙墙体就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被水浸泡,严重影响着红军墙墙体的安全。1997年,县政府将它迁至西关桥南桥头附近。道县红军墙现是道县一爱国教育基地,一处文物旅游景点,一处传承红军长征精神的地方。各地重走长征路的队伍都会来红军墙来感受当年激战的情景。党员宣誓,升旗活动,长征精神主题教育活动,都会在红军墙下举行。2006年9月,一面曾经在天安门广场升起过的五星红旗,沿着红军长征……[详细]
西文庙坪牌坊
  长沙市天心区西文庙坪牌坊是一座标志性牌坊,西文庙坪是古代长沙府学宫所在地,是宋代以来长沙的最高学府。北宋治平元年(1064),潭州知州吴仲复改府学为州学,在长沙城东南大兴土木,建学宫和文庙。文庙与学宫是互相结合的,古代制度规定凡办学必祭孔子。在建筑群的规划中一般把左边没为文庙,右边建学宫。到学宫深造成为学子科举入仕之路的必经之道,从而长沙府学宫成为长沙士人的集聚地和朝廷选拔人才的场所,大批学人士子从此地脱颖而出。 西文庙坪牌坊是长沙府学宫文庙的牌坊之一。按照文庙的布局方式,在东、西两侧耸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楼各一座,东侧“德配天地”牌坊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被毁掉,今天只剩下西侧“道冠古今”牌坊(图长沙西文庙坪牌坊)。牌坊高约10米,宽约6米,整座牌坊用本地盛产的麻石砌筑,形制是四……[详细]
荷塘抗日阵亡将士墓
  荷塘抗日阵亡将士墓位于株洲市荷塘区新华东路1107号留芳园公园内。1941年9月7日,日军以骑兵为先导,从浏阳方向分两路袭击株洲,国民党暂编第6师一部在荷塘铺一带英勇抵抗,由于指挥官思想麻痹,带领刚招募来的且未经训练的新兵仓促应战,1000多名官兵阵亡。当时荷塘铺一带到处尸首横陈,其景惨不忍睹。当地绅士、百姓出于对抗敌英烈壮举的敬佩和慰藉为国捐躯的英魂,自动捐资捐物,组织人员收尸合葬,坟前立的麻石碑上阴刻楷书:“抗敌阵亡将士墓,此土忠烈,中华民国三十年冬本乡士民公立”。1986年,为纪念抗日英烈,株洲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修建了占地面积32亩的“留芳园”公园(又名“流芳公园”),对原来的英烈墓地进行了整修,将原三合土堆改用水泥铺筑,墓的四周用铁链环绕。2003年对其进行改扩建,墓碑仍采用原碑,但……[详细]
靖港古镇宏泰坊
  宏泰坊位于靖港古镇保健街陌头,建于清雍正十年,是长沙末了一个清朝娼寮。穿越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它见证了清朝风月史,见证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身心培植,也见证了靖港古镇曾的荣华,同时它也薄弱地负担了古镇衰落和落漠,岌岌可危的木楼梯吱吱呀呀,传送着谁人时期的广告。我们没法复制汗青,也没法勾销汗青,独一能做的就是大胆地重视汗青。以是,在这个承载着汗青、埋藏着故事的旧处,我们规复了宏泰坊昔时的原貌,并将其改建为一座青楼汗青文明博物馆,仍然相沿其旧名——宏泰坊。“宏泰坊”为砖木结构,原有三进,建筑面积788.8平方米。走进“宏泰坊”,眼前的房屋为两层结构,主体部分全部用木材搭建而成。墙上大部分被撬的雕花木窗已被修复。沿着木质楼梯而上,二楼的“小包房”大部分保存完好。补葺后的宏泰坊连结了原本的修建气势派头……[详细]
长沙铁炉寺
  铁炉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捞刀河镇汉回村,距离长沙市十五华里,始建年代不详。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该寺殿前的天井中长着两棵枝繁叶茂的古茶树,传说茶树是南宋高宗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1130——1335年)钟相、杨么起义时,岳飞出兵洞庭湖一带,路过此地时亲手种植。据此推算,该寺历史至少有八百六十四年以上。到1959年,寺院被拆,只剩二间杂屋,比丘尼复度、正顺师徒仍苦守于此,勤织巧刺,凭劳动与政府的少量补助维持着清淡生活。“文化大干革命”期间,在破“四旧”中华寺了经受了一场浩劫,僧尼被逐,佛像被砸。生长在铁炉寺的二棵古茶树也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暴风雨夜中沉重的倒下。从此古迹消消沉,寺宇零落。浩劫过后,百废待兴。铁炉寺的比丘尼们虽然没有玄奘大师万里孤征、西行求法的壮举,也没有八指头陀智慧如海即席赋诗的才华,但却……[详细]
39、石霜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霜寺
  石霜寺位于浏阳市金刚镇石庄村霜华山西南部,现有用地25757㎡,房屋18栋,总建筑占地面积3649.60㎡。其建筑型式依山坡分级而建,坐北朝南。沿中抽线进山门,间距不足10米就是天王殿,天王殿背后左右各建钟鼓楼一座,而后是二层楼东、西厢房,中间为空场,上台基建有大雄宝殿,再上台基建有观音殿,又上台基为卧佛殿,以横廊联接。中轴线两边东有客堂、斋堂、祖师堂;西有禅堂、关圣殿(三圣殿)、方丈室。山门:现有山门为2003年拆除原山门后,重新修建而成。为牌楼式,面阔三间(一明二次)拾三级台阶而至。门外两边呈八字形,与围墙相接,正中为券门,门框为花岗石所砌,两边嵌石八块,上刻“大千世界、不二法门”红字门联一副,。门额上部书“唐石霜崇勝禅寺”为黑底金字,其上堆塑共17尊佛僧像。山门上部左右嵌石刻有“正法、……[详细]
浏城桥楚墓
  长沙浏城桥楚墓(编号71·长·浏·M01)是长沙出土的一座最早的楚国贵族墓葬,也是长沙地区最重要的战国墓之一,墓主是楚国大夫一级的官员。墓0土各类文物共262件。此墓对研究长沙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浏城桥楚墓为带墓道的长方形土坑墓,方向85度。墓室长584、宽397、深700cm。二椁一棺,保存完好。外椁长450、宽288、高204cm。内椁长257、宽126、高126cm。棺椁周围填有厚60cm的白膏泥。浏城桥楚墓1971年2月由湖南省博物馆发掘,是长沙出土的一座最早的楚国贵族墓葬,也是长沙地区最重要的战国墓之一。此墓二椁一棺,保存完好,出土陶器、铜器、木器、竹器、玉器、丝织品等各类文物共262件。墓主是楚国大夫一级的官员。此墓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时期长沙地区的楚国葬制礼俗,研究当时长沙地区的……[详细]